02.25 初學書法,如何快速掌握運筆的方法?有何技巧?

汶水才子


運筆中的小技巧

之前呢,我們講過了如何達到更專業。

這周我來為大家分享一下,筆畫中運筆的一點小技巧。✌

話說,“小楷起筆要出鋒,一貫藏鋒是大忌。”我們練習小楷,一定要學會出鋒起筆。如果一貫的藏鋒,可以說也是一種大忌。

楷書分:①“易=大楷

懸腕法:將整個手臂提起,手肘不要高於肩膀,用手掌及肩膀的力度運筆,活動範圍大,適宜寫大楷。

————- ②“中=中楷”

提腕法:把手肘枕於桌子上寫字,範圍變大,宜寫中楷。

————- ③“難=小楷”這三等級。

在練習大楷的時候,會經常遇到需要藏鋒起筆的地方,而如果你把握不好藏鋒,那麼我們可以把“小楷起筆要出鋒”用到大、中楷裡。

如果掌握不好橫折鉤一筆下來的美感,為了保證橫折豎的橫折不失切筆稜角,我們可以分為兩筆運行下來。

枕腕法:手腕枕在桌上寫字,只靠手來運筆,因為活動範圍小,適宜寫小楷。

我們如果想玩兒轉楷書,務必要先將①大楷和②中楷練好。

在靜心提筆的前幾期裡,我重點講到“在小楷當中共有,雋,秀,滋,魅!”的四法則。我們完全可以將小楷當中的一些技巧穿插運用到大楷和中楷,也可將大楷和中楷的一些技巧運用到練習小楷當中哦⊙∀⊙!








sunny淨悟


掌握運筆方法,需要做好三件事情:

第一,確定正確合理的執筆法,它是直接影響運筆法動作能否正常有效發揮的前提條件,這個問題非常關鍵。如圖:



第二,畫寫線性圖符,練習控制筆的能力。如圓圈、直線、弧線、曲線、折線、波浪線、縈繞線等。通過這種方式,瞭解和掌握指法、腕法、肘法協調關係。仔細揣摩中鋒筆法、側鋒筆法都會產生什麼樣的筆跡形狀與質感? 如圖:



在這個環節,重要的是熟練用筆技巧。比如:

指法,主要講的是,持筆時手指分佈與職責分工,通過發力驅動筆桿控制筆鋒在紙面上行進中的各種狀態,如中鋒、側鋒、提筆、按筆、挫筆、頓筆、絞轉、駛轉、折鋒、彈鋒等。指法多用於完成起筆、收筆和轉換筆勢。

腕法、肘法,隨機而動,主要起著調節提按幅度大小和筆跡曲直,控制行筆節奏、速度、力度、方向、矩離的作用。

因此說,運筆法是基本功技法訓練當中很重要的一項科目。

其實,運筆法是書寫筆畫必備的基礎功法。如果將筆畫分解成三段,上述線性圖符實際上是書寫筆畫時,中間行筆法那部分。所以,運筆法練習,還應該延伸到起筆法、收筆法等細節問題。

以上是我的心得,僅供參考。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互動交流。謝謝支持!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運筆發力,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控制筆鋒。

董其昌其說:“自起自倒,自收自束”,我認為這就是要點。

寫字的時候,筆毫總是時曲時挺、時展時聚地運行著,要不斷的調整筆鋒。高手寫完字之後,筆頭還能恢復挺立的狀態,對筆鋒控制的很好。

怎麼做到的呢?

一、要控制下按毛筆的程度

有的人喜歡用“小筆寫大字”,一下就按到底,筆毛彈不起來,就不斷的揉搓,寫出來的字讓人看上去十分難受。

還是應儘量選擇合適的毛筆,寧願選“大筆寫小字”也不要用“小筆寫大字”。

毛筆的彈性是很有限的,在一定的按壓範圍內,還能迅速恢復原狀。如果超過限度,就很難彈起來。彈不起來,就很難寫下一筆。

這個程度怎麼把握呢?

寫字時,一般是使用筆鋒,就是毛筆前端的部分,筆鋒變形程度小,易於恢復。要儘量控制在筆頭一半以內比較好。以前還有一分筆、二分筆、三分筆的說法。

二、運筆過程中,要隨時調整筆鋒,使筆鋒能隨時立起來。

有人說,書法是筆尖上的舞蹈,這是有道理的。

寫字的時候,提按頓挫,免不了要將筆鋒按下去,筆鋒就會散亂。這個時候,就需要及時調整,比如用“衄挫”等筆法,還有利用折角處的挫鋒、挑鉤處的蹲鋒、捺底出鋒前的微微回縮等等,做個類似“回頂”的調鋒動作立起筆鋒,使筆鋒在一定的程度上得以復原立起,甚至使筆處於特殊的可以發力的狀態,來增強“筆力”。

三、利用收筆動作把筆鋒恢復原狀

要想發力順暢,就得保證行筆的連貫性。

一筆完成之後,為了能直接書寫下一筆,就得用收筆動作把筆鋒調整好,保持隨時可以進入下一筆的狀態。

一筆的結束不外乎兩種狀態,回鋒、出鋒。

回鋒的時候,正好是逆著行筆方向提筆,利用筆鋒的反作用力,將筆鋒彈直,是否能彈直,這也是檢驗用筆正確與否的一個方法。

出鋒的時候,可以在出鋒之前按筆,借按筆的反彈之力彈起筆鋒。一般用在懸針豎、長撇、捺等這樣的筆畫。懸針、撇的中後段通常會有一個“肚子”,還有捺的“腳”,這就是出鋒之前蓄力借勢的結果。

東坡先生說過“方其運也,左右前後,卻不免欹倒,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繩,此之謂筆正。”就是這個道理。

我是劍飛齋主人,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劍飛齋主人


其實說透了真的很簡單:運筆的核心在手腕!

以下是我個人經驗:

(1)執筆時三根手指只要搭在筆身上就可以,保證筆不會鬆動掉落就行。萬不可捏住筆,以至給筆施加多方向的力,否則在運筆時必定受到影響。答主的橫就是上上下下的,這是被食指過多的力給影響了。

(2)筆拿穩後,以腕關節底部為支點,手腕稍微向下施力,連同手掌本身的重量將筆尖戳到紙上,記得手和手臂都要放鬆沉下去,手臂不能有提起來的感覺,手腕也要放鬆,這個過程是保證之後筆畫的書寫力度。

(3)以手腕帶動筆,進行書寫,剛開始不習慣,你可以像上面答主推薦的方法,畫圓,畫橫豎直線,或者是來回不停的連著寫,記住一定要感受手腕處在施力,而指尖只是根據筆畫順勢被帶動,手腕手臂一定要放鬆。

按照這樣子做的話,書寫的時候應該能很明顯的感受到紙張對筆尖的阻尼感,而且全程手指、手掌、手腕、手臂,肩膀全部處於放鬆下沉的自然狀態,和太極拳裡沉肩墜肘時的鬆勁是一樣的。

執筆方法倒是沒有固定,只要遵循不要死捏住筆就行,執高執低只對寫大字和小字有區別


新的中國


快速掌握的方法是有的。

掌握書法的運筆方法,先要掌握正確的執筆方法。

目前大家比較認可和通行使用的,是五指執筆法。這種執筆法適用於現在的桌案的書寫條件,以“擫、押、鉤、格、抵”為五訣。


①擫:專講拇指的作用,即指按之意。以拇指骨上節緊貼筆管內側,略斜而仰。

②押:指食指的作用。用食指第一指節貼住筆管的外側,位置和大指內外相對,和大指隔著筆管捏一起,控制住筆管。

③鉤:指中指的作用。在大指和食指將筆管控制住的情況下,同時以中指的第一、第二兩個指節中間的部位彎曲,鉤住筆管的外側。

④格:無名指的作用。格有擋住的意思。無名指用指甲的位置頂住筆管,和中指鉤向內的筆管,使兩股力在行筆過程中形成內外、上下的著力方向。

⑤抵:指小指的作用。有頂住或託著的意思,托住無名指,與之共同發力。

五指執筆法使各手指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各盡其力,共同控制,完成書寫時的各種動作。蘇東坡說:“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虛而寬”正是“指實掌虛”,即五指用實,掌中空,形成拱形的、撐起的手型,便於形成穩定的蓄力空間和釋放力量的源泉。

熟練掌握正確的執筆方法,是快速掌握運筆的前提和基礎,免得日後書寫的時候產生不良的限制。



而運筆方法,按照我的實踐來說,以顏真卿的自書告身帖為例,從入筆的裹鋒、逆鋒開始,入紙的筆鋒較短,進入正式的筆畫時,按照寫字的大小確定筆鋒入紙的高低,其動作幅度很小,並不是像寫碑那樣,需要畫出碑刻的筆畫的角度。

入紙的動作只為調整筆鋒,方筆圓筆按照入紙的角度和調鋒的方向來確定。

這一方面語言不太好表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昭明書館的視頻,能夠比較直觀地表現出來。



行筆的時候,由於筆鋒已經調整到最合適,保持好筆尖入紙的高度,做平行運動即可。筆桿可以稍向筆畫運動的反方向傾斜一點點,取得澀進的阻滯和力量感。


收筆的時候,有向上或向下的頓挫回筆的動作,動作的幅度也不要大,更不要用筆尖畫出頓挫的形狀。這一點,要直觀地理解,也需要看到實際的演示。

想要快速地掌握運筆,也是沒有捷徑的,所謂的快速只是相對而言。與方法是否對頭,是否用心體會加準確的實踐有關。


我所表達的方法,有一個前提,“書法是寫出來的”。是自然書寫的過程,而不是描畫出來的。具體的操作,還請觀看昭明書館的視頻。

本文為昭明書館原創,僅代表個人觀點;

更多內容,請關注昭明書館。


昭明書館


運筆是指通過筆尖在紙面上的運行來書寫出完美的筆畫。運筆重點要注意的是運指和運腕的配合。所謂運腕,就是手腕隨著筆畫的需要,作左右、上下襬動,字大,擺動幅度就大,字小,擺動幅度就小。

硬筆與毛筆相比,運腕幅度要小得多,但是每一筆畫的完成。一起一落,一往一復,同樣都有運腕的動作。寫字時手掌貼在紙面上,只用手指是不能靈活自如地運動的,這就需要手指和手腕相互配合,通過手腕的運動帶動手指的運動,手指再帶動手中的筆。只有運指和運腔相配合,才能寫出生動活潑的硬筆字來。

1.運筆的步驟: 包括起筆、行筆、收筆三個步驟。

2.運筆的力度與速度:硬筆書法在運筆時也要講求力度與速度的配合。一般在按筆時力度重,行筆相對要慢;而在提筆時力度輕,行筆相對要快。

3.運筆要一氣呵成: 硬筆書法筆畫的起、行、收是在一瞬間完成的連續性很強的動作,在行筆途中不可有絲毫的猶豫。

4.運筆要平穩起伏、過度自然:運筆要講究變化,但是變化應該是相對平穩的,其過度也應該是自然的。突然的變化和突然的起伏都會造成病筆。

運筆時手指與腕的配合關係:

還有很多人字寫得醜,是因為他們要麼把字寫得像火柴棍那樣硬邦邦,要麼像用久了的鞋帶那樣綿軟無力。通常是因為不懂得運筆的,即用手腕去帶動手指去書寫,而不是讓手腕去受制於手指,甚至於有些時候要動用手臂。由於一般寫的硬筆字並不大,通常只需要動這兩個部位:「手腕和手指」,手腕的活動半徑是要比手指大很多的,因而儘管看起來只要手指動起來就能寫字,但真實情況是手腕去帶動手指完成書寫。尤其是在處理長筆畫的時候,不用手腕是不可能完成流暢的書寫。如下圖(1):

左邊的筆畫是用手腕控制手指,一蹴而就搞定的。右邊則是手指去指揮手腕,寫得非常哆嗦。你自己提筆寫寫就能知道差異。

如果你下意識地觀察,會發現真正依靠這兩個地方很自然地書寫的時候,是做不到「橫平豎直」的。

如下圖(2)所示,書寫時,手指和手腕都側躺的,那麼最自然的時候它們是做什麼運動?弧線運動。強行去追求「橫平豎直」的必然結果就是把筆畫寫得像火柴棍,毫無靈動可言。所以正常的書寫是會有帶弧度的,這種弧度往往也是美感的體現。




向先生


書法,塗墨成點,引點成畫,積畫以成字,積字以成章。莫非都是由點畫錯綜組織而來。故鄉、學書應先習點畫。習點畫時,首先的問題是如何運筆?怎樣使點畫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有象有變化?怎樣才能準確體現?這要從毛筆的運動上來分析。我們看一下:在實際行筆時,往往有兩個方向的運動,一是橫向,即筆鋒就紙面後前後左右的運動,作用在塗墨成形;二為縱向,即筆鋒與紙面垂直方向的高低運動,其作用在於渡墨與紙。在我們運筆時,縱橫交錯,同時運動,還要用心、眼、手,相互配合而成點畫。這其中,會形成很多種筆鋒的運動狀態。綜述如下:

(一)落筆:筆剛著紙,謂之“落”。是筆將動未動,運筆之始。

(二)頓筆:筆抵紙,力注毫端,水墨下注。其勢如錐釘地,唯恐不深,但不可過重。重則點畫肥滯。

(三)蹲筆:如頓但不重按。蹲時,墨下如蜻蜓點水。在著力與不著力之間。

(四)提筆:拔筆高起即提。頓筆、蹲筆之後,均需提筆。提則墨由毫入紙。其勢如大鵬奮飛,離地初翔。但不可過高。過高則點畫輕飄。

(五)過筆:提筆後直道而行。不曲不折謂之過。或曰走筆。其勢如箭離弦,貴於迅疾。

(六)挫筆:頓筆後略提筆,使筆鋒略轉動,微離頓處,謂之挫。多用於筆畫轉折、變換方向時。其勢如錯齒磨牙。需掌握分寸。過則脫節。不及則牽拘。

(七)折筆:筆鋒欲右先左,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下先上,謂之折。折筆要藏頭。其勢如曲指成拳,自然圓勁。

(八)搶筆:筆鋒不落紙,盤空作折勢,謂之搶。其勢如抽鞭作響。折筆實而搶筆虛;折筆重而搶筆輕。

(九)回筆:筆駐,挫而復返,謂之回筆。

(十)衄筆:筆鋒去而逆返,謂之衄筆。其勢如蝸牛入殼,縮而不折,與回筆不同。

(十一)轉筆:筆鋒迴旋謂之轉筆。折必先轉,始能不露稜角。其勢如循規作圓,斂而不放。

(十二)縱筆:筆鋒且過且提,去而不返,謂之縱筆。其勢如縱鳥出籠,凡點畫止處,露鋒不藏者,皆縱筆。

(十三)駐筆:不提不頓,不轉不過,筆鋒著紙,停以取勢,謂之駐筆。勢如駐馬四顧。書法要訣:-

學習書法並不難,難在筆法學不全。朋友若問學書法,執筆功用十居八。

未聞執筆之真傳,鐘王學盡徒茫然。一管分為上中下,真書小字靠下攏。行書大字從中執,草書執上始能工。結字如何用筆難,執筆運腕最為先。五指齊力捏筆管,似有小物手中嵌。指節外實成弓狀,掌心空虛容蛋卵。五指用力不動搖,靈動之處須捻轉。抬肘便覺力下沉,平腕才能毫不偏。縱橫牽制靠松肩,晃動恰如盪鞦韆。運筆全靠腕出力,全臂用力注筆尖。萬毫髮力平鋪紙,莫把筆毫揉一團。書法用筆貴用鋒,全部技巧在其間。提按頓挫是筆鋒,調鋒鋪毫靠腕動。逆入澀行與緊收,來往去回靜動中。智巧兼優善運筆,運筆之妙全在鋒。提按結合行與止,筆心常在點畫中。遲急擒縱盡其妙,豎曲實虛見書功。靜態書法皆方正,澀行筆筆用中鋒。動態書法中兼偏,枯溼濃淡八面鋒。筆毫圓周分八面,形同米字墊下邊。假想筆毫用刀剪,斷面觸紙是圓圈。鋒尖深藏不外露,彷彿禿筆手中掂。筆落好似拍皮球,觸紙起倒往又返。轉折即同筆另起,換法莫把意切斷。用筆之要貴提按,提按得宜性情見。字形在紙法在手,筆意在心意乃潛。分間布白巧安排,大膽落筆出自然。筆勢因人因體異,千變萬化不離宗。形體姿態均有別,俯仰映帶奇趣濃。平正險絕各有道,呼應照顧氣貫通。行間茂密直如弦,疏處走馬密擋風。大小錯落章法好,八面拱心向中宮。日臨日悟硯磨穿,紙過千張形乃見。臨帖入帖要出帖,筆用萬枝神漸現。心手兩忘高境界,勤練多悟始得全。


愛芳書畫


我剛才回答了自學書法關鍵是用鋒,其實和你這個問題有共通之處,也有不同之處。運筆不僅包括用鋒,還包括懸腕。我以為運筆,主要掌握“提按、使轉和調鋒”三個環節。

(1)會提按,毛筆的鋒為筆尖,古人說中鋒用筆,主要指筆尖處於點畫中心的書寫狀態,但這個狀態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運筆狀態下的中鋒,儘管點畫線條呈圓潤流暢,其實在運筆過程中需要依靠提按的動作完成,古人形容“屋漏痕、錐畫沙、折釵股和印印泥。”就是中鋒運筆中有提按動作的形跡,但這是書寫運筆過程中自然形成的,不能刻意而為。

(2)會使轉,保證點畫轉折和鉤以及點畫筆畫的筆勢往來和連帶呼應等,都是依靠運鋒過程中的使轉完成。使轉是在運筆提按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個難度係數,既要邊提按便使轉,確保筆法到位,如寶蓋頭的橫折鉤,要提按使轉並舉,一氣呵成完成書寫。

(3)會調鋒,好比溜冰,能立得住,會滑直線了,就要學轉彎和掉頭技能。書法點畫的起筆、運筆、收筆中調鋒無處不在。以“橫”為例,第一步,逆鋒起筆,既筆尖觸紙的霎那立即頓挫轉中鋒;第二步,水平運筆,並伴有提按動作。第三步,收筆,筆鋒稍往右上取斜視,提鋒、往右下側頓筆再往左提筆收鋒,完成橫的書寫。其它點畫的寫法,都與橫的寫法筆法道理一樣,須用心體會,多加練習。

運筆好比游泳,會了基本動作,人不會下沉水裡了,就可以大膽的遊起來,可深入書法的學習進程。





如石書藝


如何運筆發力這既是初學書法最基本的技術問題,也是一個成熟書家需要終生探索的藝術問題。所謂'運筆發力'就是通過運用不同輕重、不同方向的力,用毛筆在紙上畫出有質感的線條。

初學書法拿起毛筆想寫出字帖同樣的線條,可毛筆就是不聽使喚,欲粗則過重,欲細則過輕;當直卻曲,當曲卻折,手不應心。要做到心手相應唯有通過較長時間的大量練習才能掌握的技術問題。譬如開車的技術,師傅告訴你怎麼開,你必須動手駕車才能學會的,當然運筆發力的入門技術比起學車都難多了。

初學書法老師告訴你如何起筆,他說:欲橫先豎,欲豎先橫。這聽起來不難,真寫起真不容易。這橫起也好,豎起也罷,其實一般是斜切下來的,這切下來的長短決定筆畫的粗細,切下來的角度影響筆畫的形狀,而從起筆轉為行筆是個連續動作,行筆方向變了,手有一個很細微的轉換動作,只有通生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形成小肌肉的動力定型,做到心到、眼到、手到。當然初級筆法還有不少,在此僅舉一例。

因此,初學書法的運筆發力,就是通過訓練掌握用筆的起、行、提、頓等技法。技法熟練,如何運筆發力也就解決了。


一連二


初學書法怎麼快掌握筆法?有何技巧?

找到老師教;老師自然教你技巧。

唐朝還是口傳手授

清朝變成口傳心授

手授就是示範的意思,心授就是用心教授,做不了示範了?

說明一個問題,書法學習的是需要直接示範的,而根據筆畫去還原書寫動作是不容易的,視頻也是看到動作也是不容易學習的:有些動作是很細微的,根本就沒法看到,而且視頻也很少有多角度,只不過是好過其無。

有老師教授是最容易的入門。

本人是自學的書法的,在沒有看到真跡之前,面對圖像的字帖很難的,真跡是讓我看到更多的東西,也會使你感動。

最麻煩的是,做字帖的技術編輯的人不懂書法的話,就更慘了,PS過的失去了細節、原味。簡直就是誤導,可能就是現代書法的悲哀:書寫自然特別缺失,都是造出來的。

建議認真看唐朝以前的墨本《智永真草千字文》,《伯遠帖》,《平復帖》,等等自然的書寫性。

更建議的是:去博物館看真跡。好處就不說了,看到自然就清楚了。

其中《伯遠帖》就是PS得很厲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