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如何理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何时醒悟


你好,我是国风!

这两句诗十分鲜明的点明了红楼梦这部书的主题。作者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满纸荒唐言的明明虚幻而实在人间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所有的故事都是荒唐的,都是虚假的。没有一个字是真实的没有一个人是真实的。所以这句话就表明了红楼梦这本书的本尊。

而真正的主旨是一把辛酸泪。作者真正希望大家看到的是这个现实,而不是那些虚幻的故事,虚幻的人物。真正隐藏在这故事中的故事,人物中的人物。才是作者真正希望大家看到的,但是这些故事,这些人物留给读者的只有一把辛酸的眼泪。

当然,后面两句: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对无数读者的嘲讽!说明了你要读红楼梦觉得只是一些痴痴傻傻的故事,那么你就没有解到真正的红楼梦?只有看透了背后的故事,你才会为枉度作者的痴而感到抱歉。才真正了解到了红楼梦中的味!

所以千万不要把红楼梦当作一部家史来看,因为他写的是一部国史,一部华夏民族大明王朝消亡的野史!


国风1974


红楼梦是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毛泽东说,红楼梦最少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可以说,红楼梦在国际文学殿堂里也是耀眼的明星。

作者曹雪芹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整理成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读来皆是泪,十年辛苦不寻常。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带有半自传性质的小说,颇有点追忆似水年华的味道,是青春的挽歌,是逝去的美好,是无声的怀念,是痛苦而甜蜜的追忆。

我的理解,红楼梦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时光不能倒流,人生不能重来。假设,如果一切可以重来一次,我们将会怎样更好的过好这一生?那个家族的悲剧能不能避免?如何避免?带着这样一个人生的大问题,作者开始讲述一个记载在石头上的故事,仙界的传说,人间的爱情,诗酒的繁华,家族的盛衰,娓娓道来,如在目前。

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跌宕的人生经历,深刻的人生体验,敏锐的人生感悟,郁结成书,因此是一把辛酸泪。而大旨谈情的行文重点,以女性为中心人物的惊世骇俗,显然是满纸荒唐言。

当然,细细玩味字里行间的味道,我们可以发现,作者的主旨绝不限于大旨谈情、追忆青春,更有着对家族命运、文化传统、礼教人伦、风俗人情、诗歌礼乐、建筑园林、望闻问切的切实描述。其中,对于家族兴衰的命运走向、家族管理的理论探讨、家族伦理的整体架构、子孙培养的深刻反思,都有着系统的阐述,有着非常实际的入世的日常意义。这就是200年后的我们仍然可以感觉到书中人物仍然鲜活的原因。红楼梦不动声色的风俗画,人物画,栩栩如生,画出了中国文化的魂,市井生活的态。有美好,有悲哀。我们看到了葫芦僧乱判葫芦案那荒唐中的真实,我们看到了尤三姐陨命鸳鸯剑那真实中的荒唐。那么多可悲可叹的人生故事,生长着,健壮着,凋零着,我们无可奈何,无能为力。作者一再说美中不足,说好便是了,真是言浅意深。

是的,在我们有限而宝贵的生命里,我们应该追求什么?爱情到底有什么决定?人生到底有没有注定的命运?中华文化的礼义廉耻和文化传承的历史进路在哪里?这些问题,沉重,却空洞,说得好听,叫深邃思考,说的不好听,那叫无病呻吟。有那闲心想这些问题,还不如多打两盘DOTA,多刷两条抖音,或者多加两天班,多琢磨琢磨怎么赚钱,怎么升职,更加实际一些。所以,这种茶余饭后的文字,不能给人经世济民的教益,只能作为助人谈笑的谈资,不是荒唐言又是什么???作者内心的沉痛和无奈,可想而知。

我很幸运,在35岁不大不小的年纪,读完了红楼梦前八十回,太年轻就读到它,可能因阅历不够而不能咀嚼那段心酸,年纪再大一些再读,生命中却不能更早的体会这些美好。是的,人生的遗憾,是不能再一次体会初读红楼梦时那种震撼和感动。因为,那些荒唐言、辛酸泪早已通过坐着的笔尖,流入你我的脑海,滋润那个永远的大观园。


种商养禅


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

曹公红楼一梦,却是半世心酸。

虽是,含玉而来,降于王府,出身名门生在贵族,食天下美味,享人间鸿福。醉红颜,数风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然而,无奈中道败落,花天塌,酒地陷,树倒红颜散。正所谓,世事无常,荒唐人生辛酸泪,谁人解得其中味?

半生红楼梦,能不叹自己?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李一非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又名《情僧录》、《金陵十二钗》等。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满纸荒唐言》一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诗的大意是全书写的都是荒唐的言辞,却浸透着我辛酸的眼泪!都说作者太迷恋儿女痴情,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书中的意味?

  从该诗中看,“荒唐”不仅指作者在书中引出了“炼石补天”、“青埂峰”等荒唐故事,而且也是对当时社会的腐朽、残酷、黑暗的揭露,以及当时社会必然要走向灭亡道路的暗示。当时的儒生也认为这是“弥天大谎”,所以,作者是以愤怒的心情写出“满纸荒唐言”的,作者虽有自我解嘲的意思,但其实作者的用意不言自明。由于作者在书中对许多人物抱有同情感,所以说他自己是饱含着“一把辛酸泪”来写这部《红楼梦》著作的。他唯恐后人不知他的真实意图,故云“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在这里诉说了他难以明言而又怕世人误解的无奈。

  “《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最强的作品,是我们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部最伟大的著作。虽然,曹雪芹像是只写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离合悲欢,却实际是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万紫千红的大观与奇境。”周汝昌先生如是说。


第一若水


大家好,我是文化领域创作者,我喜欢文化,热爱文化。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针对这个问题,以下是我的观点和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

曹雪芹先生生于富贵,但总算流浪。他的曾祖曹玺是江宁编织,曾祖母则是康熙皇帝的乳母,他的祖父曹寅,这是康熙伴读,后来继任江宁编织,他的叔父辈曹颙,曹頫都曾任职江宁制作\r

可以说是一家三代受尽康熙荣宠,家世显赫,一时风头无两。在雍正五年,曹家的昌盛落下前奏,曹家被检查。这一系列的现实都与红楼梦中主人公贾宝玉的人生阅历相符合。\r

以上就是有关于我的全部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同时希望大家能学习到更多的文化,全面提升自我文化知识,提高自我素质,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明天。\r


泽林讲八字


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首五言绝句出自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一回,开篇用一个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石头,灵性已通,打动凡心,想到人间去享一享荣华富贵,引出一段陈迹故事。以此作者是想告知人们,这个故事不是真的,是借甄士隐之口,把真事隐去了,这本书的内容是荒唐的言论,是虚构的内容,大家不必对号入座。虽说内容是虚构的、荒唐的,但书中所言的故事是感人的,绛珠草为了报答赤瑕宫神瑛侍者的甘露灌溉之恩,说道:“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一把心酸泪”既是故事本身的还泪一说,也是作者在告诉世人,他是用一生的血泪心酸来完成这本书。“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虽然写的是“满纸荒唐言”但作者还是希望能有真正读懂这本书,真正理解他的人。





诗词爱好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此诗的意思,说的是红楼梦这本书十分荒唐,自古从以来从未出现过这样的书耤,在当时的社会上是独一无二的,书中的人和事纯属虚构,所以作者说是满纸荒唐言。

一把系酸泪。说的是红楼梦里的人互相勾心斗角,巧取豪夺,不务正业。最终全都没有好的结局,只弄得家破人亡。所以作者想以此书以擎醒后世之人。


身份证原名叫潘云忠


前半句“满纸荒唐言”指《红楼梦》这部作品,在曹雪芹先生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以及这本书被后人续写完成之后,都是不被承认的。

后半句“一把辛酸泪”我是这样理解的,是自己对家世沦落无可奈何,以及前后落差的无奈之情。正如小说中这样一句话,“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自己如今孑然一身,无力回天,只剩一把心酸。

曹雪芹先生生于繁华,但终于沦落。他的曾祖曹玺是江宁织造,曾祖母则是康熙皇帝的乳母,他的祖父曹寅,这是康熙伴读,后来继任江宁织造,他的叔父辈曹颙,曹頫都曾任职江宁制造,可以说是一家三代受尽康熙荣宠,家世显赫,一时风头无两。在雍正五年,曹家的繁荣落下序幕,曹家被查抄。这一系列的事实都与红楼梦中主人公贾宝玉的人生经历相符合。

作者在书中化身贾宝玉,一方面回忆往昔的荣华,但同时又在深刻反思这个封建大家族没落的原因。比如作者写贾府作为封建特权阶级,靠剥夺维持生存,主子们只知享乐纵欲,后代多堕落无能;封建家族内部的激烈矛盾和斗争,比如婆媳之间的斗争,王熙凤和邢夫人,还有主仆之间,如王夫人和晴雯。

贾宝玉在作品中欣赏一切少女美丽与聪慧,同情其不幸的命运,却又无可奈何的悲痛,或许只是曹雪芹在借贾宝玉对少女的喜爱,抒发自己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作者深深地陷入矛盾之中,她蔑视封建道德绝望,却又找不到出路,充满了孤独感和转瞬即逝的破灭感。


郁轮


满纸荒唐言,

一把幸酸泪。

出自红楼梦,

故事别新彩。

道尽人情事,

诉说起与衰。

本喻自心痴,

品味莫移栽。

故事纯虚构,

表我心中哀。

荒唐纸上留,

真情藏里头。

弘扬正义理,

故事易招灾。

愚者喻自心,

攻击雪片来。

红楼梦一游,

品味才正该。








无名小草134387980


《红楼梦》的第一回,作者曹雪芹有几句自我评价:“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满纸荒唐言”,为什么说它是“荒唐言”?作者选择了小说这样一个形式,而小说本身有几分荒唐。当时的主流文化认为小说是些浅薄琐屑的言论。这样的话,曹雪芹选择写小说,本身就是一个荒唐选择。当然最大的荒唐还是人生的荒唐。《红楼梦》里的《好了歌》所讲的就是这个意思。而对于曹雪芹来说是家庭亲情的荒唐、人和人之间关系的荒唐。

除了家道的衰落,人伦和人情的恶化,《红楼梦里》还表达了一种价值的失落。所以,它是“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我们可以从正面来说,痴的意思就是执着。一个是艺术的执着,一个是爱情的执着,情的执着。都云作者痴,既表达了曹雪芹作者对艺术的痴,也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痴。

“谁解其中味”。《红楼梦》那么多人评论它,那么多人研究它,但是谁解其中味?我们解了它的味了吗?后边还有多少味可解呢?还有多少谜——《红楼梦》之谜能够破出它的谜底来呢?它只有一个谜底吗?所以这其中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