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钟鸣鼎食,钟鼓馔玉:从《红楼梦》的饮食日常,看清朝的饮食文化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作者为曹雪芹先生。曹雪芹本是官宦世家的子弟,

出生于南京江宁织造府的曹雪芹,自小生活条件优渥,家境显赫。富裕的家境和家族较高的社会地位,使得童年时期的曹雪芹接受了较好的教育。后来,曹家在雍正年间,因亏空获罪而被抄家,曹雪芹一家举家搬迁回到了北京老宅,家庭生活水平更是一落千丈。

曹雪芹在经历这一人生重大转折后,对封建社会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他开始全心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之中。无疑,曹雪芹先生是一位爱好广泛且愿意下功夫对爱好进行深钻的人。而这些人生经历和文化积淀也为后来,曹雪芹对《红楼梦》的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描绘了大观园中的人物的生活实景,这些描写来不开曹雪芹先生自身早年经历和深厚的文化水平。在《红楼梦》中,更是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红楼梦》也被誉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

而其中的饮食记录,更是以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观园中人们的饮食习惯和风俗。由此,也为当代人们研究清朝时期的饮食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们则透过红楼梦,来一观清朝时期的饮食文化。

钟鸣鼎食,钟鼓馔玉:从《红楼梦》的饮食日常,看清朝的饮食文化

一、《红楼梦》中大家族的饮食日常

1、贾府一天吃几顿饭?

现如今,我们当代人正常规律且健康的饮食习惯应当是一日三餐。只不过在古代,尤其是古代的贵族阶层,通常是一日两餐。贾府作为典型的贵族大家,也自是如此。由此,相比较于我们现在常说的早午晚餐,贾府并没有午餐之说,一天中吃的两顿饭为早饭和午饭。既然一天中,大观园中的人们只有两餐,那么想必,时间与现在的开饭时间也是存在差异的。

贾府的早饭时间比较晚,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王熙凤的作息时间进行分析。在中国古代,婆婆吃饭的时候,媳妇是需要在身旁进行伺候的,也就是俗称的立规矩。在第六回中,当王熙凤服侍完贾母吃完饭后,回到自己的房内吃饭时,询问刘姥姥是否吃了早饭。当刘姥姥回答没来得及吃早饭时候,王熙凤立即吩咐丫鬟给刘姥姥也准备了一桌饭。当时的刘姥姥在王熙凤房中,听到了西洋种八九下的声音,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此时至少已经时九点了。从王熙凤的用餐时间我们也得出了大致的推测,

贾府的早饭时间在九点左右

而与相对推迟,吃饭时间较晚的早饭,和不存在的午饭相对应的,则是贾府的晚饭开饭时间比较早。在《红楼梦》中就曾有记载,有一次,贾母在中午没有睡午觉,打了会牌后就去看望在芦雪庵作诗的贾宝玉及众姐妹,结果,没一会,王熙凤就来找贾母用晚膳了。

钟鸣鼎食,钟鼓馔玉:从《红楼梦》的饮食日常,看清朝的饮食文化

2、贾府的日常吃什么?

贾家作为一个十分显赫的富贵人家,在吃穿用度上都有着精细的讲究。首先,不同身份的人,对应着不同的膳食标准。贾府的最高级长辈,贾母,享有自己独一份的厨房,想吃什么直接由专门的厨房进行配备,也是由这个厨房专门负责着贾母的膳食营养搭配。而大观园中的其他那女,则享受不到如贾母一般,有专门厨房的待遇了。他们的饮食由府中统一安排和进行管理。

其次,虽然贾府时一个大户门第,但却并不是每餐都极尽豪奢的,与一泻而山珍海味形成对比的是,在贾府的食谱菜谱中,也常常会出现一些较为朴素的民间菜肴。如“炒蒿子杆儿”、“五香大头菜”、“油盐炒枸杞芽儿”、“蒸芋头”、“酱萝卜炸儿”等等。这些菜肴虽然普通,看似与显赫的贾府并不相符配,但是在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大户人家中,偶尔切换一下口味,品尝一些民间菜肴,却也是一种独特且别致的享受。

钟鸣鼎食,钟鼓馔玉:从《红楼梦》的饮食日常,看清朝的饮食文化

二、《红楼梦》中的食制与清朝的饮食文化

《红楼梦》作为清朝时期的一部划时代文学著作,其中所反映出的人物的生活实景,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清朝社会生活的一种再缩影。因此,透过《红楼梦》中的一些饮食现象,我们可以探索其中蕴藏着的饮食文化。在此基础上,再以小见大,透过《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走近了解清朝时期的一些饮食文化与社会风俗。

1、为何在物质资源相对丰富的清朝还采取两餐制?

虽然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定论来,比较一日三餐和一日两餐这两种饮食方式究竟哪种更为绝对地健康。只在中国传统的追求财富的观念中,难免认为一日两餐显得生活过于拮据。也正是因此,人们产生一个疑惑,既然清朝时期,小农经济发展到了前所未有高峰时期,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为什么清朝时期,贾府这种豪门贵族都是一日两餐呢,明明整个社会有着充足的粮食储备,这种一日两餐的习惯却延续许多年。

其实,清朝时期的人民并非都是一日两餐,只是不同社会阶层的饮食习惯不同。在清朝,农村里的劳动人民因为需要劳作,必须要保持一日三餐,以便即使恢复体力。但是,城市中的市民阶层和贵族,一天只进食两餐。富贵家族里的家庭成员无需劳作,首先,体力消耗方面相对于农民就较少,其次,富贵人家中的饮食丰富,用餐时间也长,两餐就能很好地起到补充身体能量的作用。

钟鸣鼎食,钟鼓馔玉:从《红楼梦》的饮食日常,看清朝的饮食文化

2、丰盛还是清淡?贾府的小厨房功力独到,折射出清朝饮食文化的什么?

先前已经介绍,贾府的饮食分对象进行分配。贾母的膳食由一个专门的厨房负责,而其他众人的饮食则由府里面的厨房统一安排。在所记录的日常用膳中,更是山间海味与民间小吃间杂。那么,这又说明了清朝时期饮食文化的什么现象呢。

这里就不得不再次提及,我们开篇所介绍的作者曹雪芹的生平经历了。曹雪芹早年的生活富贵,可谓是锦衣玉食,但是后来随着家道的衰落,生活逐渐贫困潦倒,也开始了普通的平民生活。在作者曹雪芹这种特殊的经历背景下,红楼梦中的饮食往往是民间寻常菜肴与富贵人家的豪华菜肴相结合,而作者曹雪芹却也在这两种饮食的描写中切换自如。而这一现象,也侧面反映了,在清朝时期,世家大族的饮食文化和民间饮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特点,是清朝饮食文化的特色所在。

钟鸣鼎食,钟鼓馔玉:从《红楼梦》的饮食日常,看清朝的饮食文化

三、一本《红楼梦》,半部餐饮史

1、菜系众多

现如今的中国,主要分为五大菜系。而清朝时期的菜系还没有进行详细归纳,菜系高达十种,其中,江苏便独独占据了其中五大菜系。这样丰富的菜系随之带来的,是中国古代,清朝时期饮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清朝时期饮食文中的一大特点是家常菜细做,家常菜细做的意思也就是,一道家常菜的制作往往要经历很多道工序。如在红楼梦中,就曾记载过一道关于茄子的菜。这道茄子,需要经历剥皮,切丁,油炸,和各式菜丁相混合,鸡汤煨干,下香油拌匀等种种步骤。

钟鸣鼎食,钟鼓馔玉:从《红楼梦》的饮食日常,看清朝的饮食文化

2、名目繁多

清朝时期贵族们十分喜欢宴请,且宴请的名目繁多。过年期间,宴席能从大年初一摆到正月十五。除此之外,在平时,皇族贵族们也能因为许多理由而进行宴请,如战争凯旋的庆功宴,过生日的诞辰宴等等。

并且清朝时期的饮食,也十分注重养生。那时候的贵族与皇室喜爱追求长生不老,因此从饮食上便十分主义保健。这时候的贵族们最为常见的食补方式,便是药酒了。在中国古代,药酒原本是道教学派的弟子创造出来的,有延年益寿之效,后来这股饮用药酒的风气先是在文人间流行起来,再是蔓延到了整个社会,影响历朝历代。

钟鸣鼎食,钟鼓馔玉:从《红楼梦》的饮食日常,看清朝的饮食文化

3、统治者对美食孜孜不倦的追求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统治者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领导,对美食也有着如同领土般相同的征服欲望。清朝时期的皇帝也是如此,对美食有着极大的热情。比方说清朝时期的皇帝为了吃到江苏地区的鲥鱼,需要由几个人传递加急运送,并且为了节约时间,运鱼人不允许在路上政策吃饭,只能吃鸡蛋充饥。

钟鸣鼎食,钟鼓馔玉:从《红楼梦》的饮食日常,看清朝的饮食文化

结语

从红楼梦中,我们得以窥见清朝时期贵族的饮食文化。这一时期的饮食文化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既体现了大户人家的丰富膳食,也反映了清朝时期贵族饮食和民间饮食相结合的特点。

钟鸣鼎食,钟鼓馔玉:从《红楼梦》的饮食日常,看清朝的饮食文化

与此同时,清朝时期的菜系丰富,菜肴的制作过程十分精细,是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又一高峰时期,并且这一时期的饮食文化也在传承中传递至后世,

对当下中国饮食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