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为什么古代很多文人都有“隐逸”思想和“桃源”情怀呢?

羁文


首先并不是大部份文人都有隐逸思想,如果以文和武来界分,政府人员都是文人。

"学而优则仕"是古代读书人的志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所有读书人的理想通道和信仰。这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

然而,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能沿着这条通道去实现理想,原因很多,其一,能修身不代表能治国平天下;其二,所有环境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人尽其才;这其中涉及到能力、机会、主张、政治等诸多因素。

在理想和现实冲突的时候,道家思想为他们找到了另一种信仰。也正是这种无奈的转换,使得他们成为更出色的文人。

大汉、大唐、北宋有多少杰出文人去当隐仕呢?


江南老邪


古代经济不发达,生产力低下,通讯交通和现代都不能同日而语。人们的心灵没有被更多的物质所占有,更多追求的是心灵的宁静,情操的高洁。再加上社会战事不断,政权更迭频繁,文人得不到重用,所以文人雅士就产生“隐逸”思想。找一处风景优美,气候适宜的地方“避世”,体验陶公的“桃园”情怀。静观其变,待价而沽。(“悟空问答”邀!)




抑郁症破译者


您好,这里是史料小王爷,这个问题我来答!


中国古代社会是儒家至上的社会,而儒家思想便是社会的主流思想。儒家提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实现作为文人的人生价值!

其实绝大部分的文人都有着为国家作出贡献,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梦想,但梦想有着实现便同样有着破碎。当一些文人不满于官场的黑暗而愤愤不平,或者怀才不遇而满怀悲凉的时候,很多的文人便产生了隐居的想法,“眼不见而心不乱”,归隐山林,寄情山水,闲时举觞饮酒赋诗,这样的生活岂不快哉?这应该就是那些文人的想法了吧!

作为隐逸中的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以及《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应该最能生动反映这一种思想的产生!这一类人最是嫉恶如仇的,最出名的便是“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了,怎么可能为了仅仅五斗米的俸碌而去向一切小人献殷勤呢?这位彭泽县令仅仅在位八十多天便辞去了官职!

这也和人的性格有关,陶渊明“本性爱丘山”,田园才是他真正的家,而有一些人哪怕是身处山林田园,心也在庙堂高处,这样的人是做不到真正的山林自乐的!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受到了道家和佛教的思想影响

。道家崇尚自由,而佛教讲究放下,相比较于归隐自然的自由豁达,官场是那样呢严格而残酷!


史料小王爷


我的分析这里边的原因是,封建社会里的有识之士一般都是文人居多,而又文人又不同于一般的政客,他们勾心斗角,派系斗争无所不为,文人夹在其间,日子久了,也有的文人深受其害,不胜其烦!渐觉人事霏霏,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无奈之中,必然产生了僻世的思法的。


直又直


古代文人是一个阶层!阶级社会产生后,便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由天子,诸候,士大夫,平民,农民,贱民组成,士大夫阶层处于上游社会,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争霸,思想活跃,士大夫阶层为天子和诸候服务,当时有“学的一身艺,卖与帝王家”之说。各诸候看待士大夫也不尽相同,在招揽人才的同时,也在有意控制思想,加强统治。西周初期,周公旦和吕尚分封鲁国和齐国。当时周公尚礼,齐国充尚功利。分封令下来后,鲁国公子则先制礼,后排序,再置百官士大夫,三年则礼成。齐吕尚则一天也不停留,直接招贤纳士,大赦天下,设置百官,一年国治,当时周公得知齐国和鲁国的事后说:“齐国一定出乱臣,因为没有先置礼。”吕尚则说:“鲁国的后代将一代不如一代,因为因循守旧。”当时齐国主吕尚招贤士许由来辅佐他,三招而许由不至,吕尚便把他杀了!周公责备吕尚杀贤士,吕尚说:“不做天子臣,不做诸候之友,不做大周之民,是为叛逆。不杀他,我做谁的诸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统一法制思想,杀了很多儒生,招来后世诟病,汉武帝则同样为控制天下,杂百家,尊儒术,进一步控制天下,也叫乾纲独断,后代帝王便没有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采用一种体制,即一相三公六部官僚体制,用权力控制官僚系统,官僚系统是由士大组成,又各有体系,相互争斗,皇帝便增设宦官和皇族,外戚加以牵制,皇帝从中权衡,当皇帝衰弱之时,以上这些集团便矛盾重重,一旦权臣当道,很多中下层士大夫上升的渠道便被堵塞,有些士大夫便产生失落感,又不愿同流合污,于是便选择退隐山林,以待时变,当政治清明,他们便出来做官,有所做为,一旦世道昏暗,他们便退养山林,蹈光养晦,这便是文人雅士选择“隐逸”和“桃源”的原因!








狼烟一九三一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古代战乱多,百姓贫穷的也多。所以人们向往的往往是与世无争,吃饱穿暖的生活。而桃源生活正是如此。所以古代很多文人就会有这种思想和情怀。





伊人素素


古代战争不断,常常弄得人心惶惶鸡飞狗叫的不得安宁。一些文人讨厌战乱的社会,只好跑到山青水秀的大山里去躲避战争和静心写作,万紫千红的山林赋予他们创作的激情,清新的空气激发他们写作的灵感。混乱的年代造就了成千上万个著名文人和他们的脍炙人口的杰作。


十里梅花香


为什么古代士大夫们钟情“隐逸”和“桃源”呢?本人浅见如下:一、中国五千年文明离不开做官文化,自古以来的文人读书就是为了做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是,对于古代士大夫们来说,“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还要有人慧眼识珠,如果没遇上伯乐、没遇上明君,那他们就只好长啸“怀才不遇,空有抱负!”从此他们信心尽失,看透红尘。他们会选择逃避社会,寄情山水独善其终。他们代表人物有姜尚、阮籍、贾谊、杜甫、柳永等一大批自觉“报国无门”的文人。

二、还有一部分文人是已入仕途,确因得不到赏识,得不到提升,几多年过去还是进步不大,甚至是原地踏步和退步,使他们心凉意冷,心生去意;而有的则是看不贯官场黑暗腐败,不愿同流合污而辞官而去;有的是正确的主张不被采纳,上报救国谏言反遭迫害,皇帝听不进忠言,大臣们拉帮结派,打压异己。这些原因使一大批“以报国为己任、洁身自好”的文人们只得选择急流勇退,挂冠归去。也有的人是功成身退,不恋富贵见好就收的。他们从此隐逸江湖、寄情山水,过着寻觅桃源、采菊东篱、泛舟江海的乐山乐水生活。他们之中有屈原、陶潜、范蠡、李白、刘基等一批有志有识之士。

所以本人认为:是以上两大原因造成了古代文人们产生了“隐逸”和“桃源”情结。


晓岸漫步2018



题主所谓的“隐逸”和“桃园”,其实是隐逸者自行创造的域外世界,理想的乌托邦,并不是真正的逃遁者的乐园。

我们细细咂摸和品味隐逸者的行为就可以发现,其实所谓的隐逸,不过是一种对于现实的有效逃避,是一种郁郁不得志的躲闪行为,并不是真的就想着世外桃源那般奇花异草,与世无争。

我们就说说尽人皆知的世外隐者陶渊明。

这个两晋之间唯一被讴颂的大诗人、大隐者就是世外桃源的创造者,启蒙者。

而我们细看陶令盟的身世和动机 就可以迅速发现,原来是另有所含。若不是上面耳提面命的要他唯命是从马首是瞻,他才不会撇了那个可以每醉方休的美差事去种豆南山下。所谓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其实是有人要他折腰,他则慢散惯了不会俯声下气的看人脸色,有人要他在喝美了之前去恭奉于他,那他自然不是心甘情愿的,日久天长必然心生倦怠,甚而厌烦憎恶,敬而远之也是人之常情,也叫好汉不吃眼前亏,这不是什么所谓的隐逸,其实就是躲避,也叫躲灾。

其实,很多所谓的隐逸之士,大都具有经世之才,才堪大用,甚至可以辅弼匡政,宰割天下。但他们的另一面同样也很突出,那就是他们的桀骜不驯,也叫孤芳自赏,不屑于与世俗为伍,就像那个同样晒肚皮的阮籍,其实是一种和世俗的较劲与争持。

但同时,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不可调合与挽回的坏毛病,那就是眼里容不下人,目空一切,鼻息干虹霓,自认为胸怀锦绣旷世奇才,自然不屑于世俗世态,看不顺眼看不上眼就先私下里开溜,逃之夭夭也是他们的天性,所以,与其说他们是在隐遁,倒不如说是刻意的逃避。

陶渊明如是,杜子美亦如是,李太白同样如此。天下士子才人莫不以斯为卓荦,反而荒唐了帝王之术,废弛了治世之功。

史上的那些大儒大隐们,莫不如是,不过是他们饮誉的一种借口。就像现在人,遇到了怀才不遇,同样吃饭骂娘,远走高飞。

图片来自网络


龙吟148119260


个人拙见:古人对于名的看重多于金钱,隐逸之士多是官场受挫或是看透官场的尔虞我诈,远离闹市,归隐山林。他们宁愿寄情山水以表达自我情感,享受田园生活,也不愿被浊世所裹挟失去初衷。而当今社会,考虑利多于名,再加上人们攀比心和事故人情的改变,多选择于尘世中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