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夜讀丨李勤餘:用公筷公勺是文明,絕非“矯情”

先問一個問題:家庭聚會或外出用餐,你會使用公筷公勺嗎?如果不用,你會覺得用的人是“矯情”嗎?

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裡,我們養成了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等不少好習慣,但一些人對於公筷公勺的“力量”,可能還所知不多。

昨日,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市文明辦、市衛生健康委、市健康促進中心聯合向市民作了一次科普:合餐制易帶來疾病傳播,筷來箸往為病菌擴散打開方便之門,不少人幽門螺旋桿菌陽性就是最好的實證,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更是新冠肺炎傳播的主要渠道。世界衛生組織也說了,影響健康的因素中有60%與生活方式和行為有關。

因此,四部門發出倡議:無論是在飯店還是在家用餐,都請使用公筷公勺。用餐人流較大的飯店,更應主動提供公筷公勺,倡導文明健康用餐。

這份倡議書引起熱烈的反響。十多個小時內,僅上海發佈、上海市衛健委官微的總閱讀量就超過126萬次,評論1800多條,點贊超過1萬次。點讚的網友中,有支持的上海市民,也有其他地區的人表示會響應,並呼籲本地商家也參與進來。

倡議發出一天後,上海有100家表示參與,承諾做到根據用餐人數、菜品數量配備相應的公筷公勺,全面提供一菜一公筷或公勺,在有條件的餐廳為客人提供分餐分食制;倡導家庭聚餐“一菜一筷,一湯一勺”;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習慣。

是啊,疫情面前,我們需要反思藏於細節之中的生活習慣:是否足夠衛生,是否讓病毒有機可趁。如果與健康相悖,就該改變,哪怕習慣再微小、再根深蒂固。

不過,用不用公筷公勺,又不只與健康有關。有人認為,飯桌上筷來箸往、不分彼此的場景,體現著中國人其樂融融的“熱乎勁兒”。用公筷公勺,會破壞這種氛圍,不近人情。

會產生這樣的想法,還是因為對現代社會的責任感少了一點認識。一百多年前,嚴復將密爾的作品定名為《群己權界論》。在他看來,不偏於國群而壓制小己,亦不袒護小己而使國群受害,才稱得上真正的文明。

表面上看,使用公筷公勺是少了點“人情味”,但這一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僅保護了自己,也保護了他人的權益。現代文明,不能缺少這種界限感、規則感。這是對所有人的尊重和愛護。

最近,在上海,出現了許多新鮮景象。排隊領口罩,人們排出了“一米站一個人”的隊伍;在地鐵上,只要人不多,人們也心照不宣地“一門一人,一人一頭”。這種自覺的距離感,不靠硬性的規定,不靠強制的安排,來源於對現代文明的深刻理解——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

這種規則感,是現代城市文明不可缺少的因素。這是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引以為豪的素養,也屢屢被贊上熱搜。這足以說明,即便所處之地還沒有形成這種氣候,但人們內心都知道它的好,渴望它實現。

相信,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議,很快就會融入這座城市的日常生活,化為大家的實際行動,也能讓生活在他處的人們樂於跟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