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星巴克居然是一家銀行,賣卡一年50億美元,我們中國企業能否效仿

眼下許多企業因為現金流忙的焦頭爛額流,如果現金流突然斷裂,賬上資金還夠支撐幾個月。成為大家共同關心的話題。

此次疫情面臨最大沖擊的,無非是線下餐飲服務行業。星巴克作為線下實體店咖啡服務業的龍頭。受此次疫情衝擊也非常大。但不足以讓它傷筋動骨。很多企業為了解決財政危機。紛紛提出向顧客預收收款等方式。

星巴克居然是一家銀行,賣卡一年50億美元,我們中國企業能否效仿

星巴克可謂是其中的翹楚,賣卡高手。

只要你去過星巴克門面店排隊點餐,都能注意到,在櫃檯上,黃金銷售位上總是擺放著幾款。星禮卡/星享卡,並且當你下次再去時,也會發現這種卡的樣式又會發生變化

根據數據爆料,僅2015年全年星巴克就銷售了50億美元的禮品卡,這部分收入佔據星巴克全年銷售額的近25%.

可以說星巴克因此做起了銀行企業都不為過。當你認為星巴克還是賣咖啡的時候,實際人家早已把腳步邁向金融行業,打造第三空間的同時還在開銀行。

星巴克居然是一家銀行,賣卡一年50億美元,我們中國企業能否效仿

既然大家都在關心現金流,不妨一起來看看相應的星巴克是如何兜售儲值卡的。

星巴克一共有兩款卡,一款為星享卡一款為星禮卡,我們接下來著重強調星禮卡,星禮卡是儲值卡,購買時已經包含一定的面額預付款用戶,後續也可為星禮卡進行充值。

儲值卡對於一般企業來說,既能提前鎖定部分消費者需求,又能提高商業效率。是非常好用的東西,但並不意味著。消費者就願意為卡買單,這背後與品牌形象,企業公信力,產品質量等息息相關。許多消費者在理髮健身時一聽到說要辦卡,嚇得提高警惕,把錢包捂得緊緊的。

星巴克居然是一家銀行,賣卡一年50億美元,我們中國企業能否效仿

為了打動消費者,星巴克使用了哪些大法?

1顏值即正義

星巴克也不是第1天打著賣咖啡幹副業的旗號,江湖傳言星巴克其實是一家設計公司,科技公司,營銷公司,賣杯子公司。

在賣卡片上星巴克經常融入一些優美漂亮的卡片吸引人家。例如發揮各種節日端午節,情人節中秋節,各種主題,各大城市通通應有盡有吧,卡片都玩一遍。

此外推出各種創意卡,在基礎上還會捆綁消費,例如推出各種禮包,搭配鑰匙扣卡扣零錢包的。

因此星巴克變著花樣讓用戶們紛紛愛不釋手,欲罷不能。那麼其他企業能否複製此狀況呢?

星巴克居然是一家銀行,賣卡一年50億美元,我們中國企業能否效仿

星巴克招式能否複製?

1.對比其他千篇一律的預售卡,星巴克本身把卡片做得非常具有新穎花招不斷,持續不斷創造驚喜,對粉絲來說甚至具有一定收藏價值。

2.星巴克整體營造出來的品牌文化十分強勁,讓星巴克迷們,願意把自己與星巴克綁定起來,為信仰充值,為精神體驗買單。同時在他們拿出卡片付款時,他們心裡有的一種身份認同感。

3.能說服消費者進行預付款,源於企業長期的公信力和品牌力。

星巴克居然是一家銀行,賣卡一年50億美元,我們中國企業能否效仿

因此想要做到像星巴克這樣,其實比較難。我們要想辦法提升自己的公信力,當我們在路上遇到發傳單的說:"游泳健身瞭解一下,"很大概率連一句"不需要,謝謝"都不願意說,原因是聽過太多健身房辦卡,圈完錢就跑路的案例。

而許多商家推出了預付卡,之所以不奏效,並非優惠力度不大,而是在品牌吸引力,產品差異化構築缺失,顧客本身長期消費或者高頻消費的慾望低。別人可能免費優惠券都不願意,要更別說讓人把錢存進來。

星巴克居然是一家銀行,賣卡一年50億美元,我們中國企業能否效仿

因此當黑天鵝事件來臨之後。許多企業紛紛轉向預付款模式,但大家要知道這並不是萬能藥。只有在平時做好品牌公信度才能讓大家相信。

對此大家怎麼做?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去留言討論。

關注我瞭解企業管理更多相關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