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為什麼總是陷入後悔的怪圈?

謝謹輝


作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慮利是什麼,弊是什麼;最好結果是什麼,最壞結果是什麼;是不是符合政策、道德、法律、良心的要求。考慮清楚,你絕不後悔。


張少山Q


首先讓我們定義一下:什麼是後悔?

後悔是我們覺得如果過去做法不同,當下的狀況就會更好更幸福。也就是說後悔包含兩點:第一,已經發生的事情和做出的決策;第二,想像我們如果能回到過去,作出不同的選擇,也許能產生更好的收益。而且當已發生的決策和相對收益越多,後悔也會越強烈。

比如,你在去你朋友婚禮的路上,機場的路上塞車,你最終到了登機口,卻錯過飛機了,如果你只是遲到了3分鐘,會比遲到20分鐘,後悔得更厲害。因為如果你只是遲到3分鐘,便會想像你要是做個不同的決定,事情就不會這樣子,比如“我應該不走隧道走大橋,我不應該在那個黃燈停下來”,這是典型會導致後悔的場景。在覺得我們對一個決定負責而其結果糟糕,但離好結果近在咫尺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後悔。

顯然我們常常會有很多後悔的事情,那麼到底人生中我們最後悔的是什麼?

人生裡我們最遺憾的事情:第一是教育,百分之三十三的後悔是來自對受教育的決定,我們希望受更多的教育,更好地利用教育資源,或者學習另外一個專業;其他排名很高的遺憾還有事業,愛情,子女教育,各種各樣定義了今天我們自身的決定,還有怎麼度過閒暇時間的決定,或者確切地說後悔我們怎麼沒好好利用閒暇時間。其他的遺憾還有財務,家庭,婚姻,健康和友情問題等。

換句話說,當你思量人生中的憾事時,我們的財務決定根本就是排不上號,財務問題的遺憾都不及總的遺憾的百分之三。而對於我們真正在乎,並且會深深抱有遺憾的事物,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不用說我們都知道,會無比地痛心後悔,但結果顯示懊悔主要由四個非常特有的連貫性的階段組成:

第一個就是否認。當我那晚紋了身回家時,我一夜沒睡,頭幾個小時,我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我不要這樣!”,這是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初始情緒,就像是心裡想著“我想媽媽!”,根本不想解決問題,不試著去了解問題的根由,就是希望錯誤消失

第二個就是困惑感。那天晚上我在臥室裡想“我怎麼做出這樣的事情?我到底在想什麼?”,這是嘗試把做出後悔決定的,那部分自己跟自身孤立起來,我們無法認同那部分自己,無法理解那部分,而我們絕對不喜歡那部分自己。

第三個是一種強烈的自我懲罰的願望。這就是我們面對悔恨的時候,總之自我責難:“真想抽自己一巴掌!”。

第四個就是心理學家所謂的表現執拗。表現執拗就是不斷地強迫性地,重複同一件事情,而表現執拗的結果就是,持續不停地重複後悔的前三個階段,那天晚上我就坐在臥室裡,想“我不要這樣!”,我就這麼坐著一直想,“不要這樣,不要這樣,不要這樣,不要這樣。”

這些就是悔恨的四個階段,等你熬過了這幾個階段,你就會發現,生活都是那回事,看淡許多啦


A姐實習


我也總是後悔。但是人生都是自作自受。

雖然這句話不好聽,但是這是我自我反思後得出的結論。

後悔,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沒有承擔力。無論如何,當初的選擇無論什麼原因無論有何難處,無論主動還是被動,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每一個選擇都對應著一個後果,有所得必定有所失去。

而人類對“失去”的感受強烈於對“得到”的感受。人性使然。

如果不想後悔,

第一選擇時要全面思考分析,對每種選擇後果都有判斷,再問自己願意選哪個願意舍哪個?哪個代價自己無法承受,最壞的情況要考慮到,而不是總想著最好的可能。

第二一旦選擇了就堅定自己選擇。否則兩個選擇的好處都沒有,兩個沒選的壞處都會有。說到底不要想“腳踏兩隻船”。

第三,就算後悔了,也是自己難受,不要禍害別人了,誰也不欠你的。希望這個代價後悔,你能勇敢承擔,才能深刻記住這次教訓,不然就是代價不夠!

第四,人從出生就在走向死亡,過程是最重要的。不要放任自己情緒,陷入後悔情緒中。沒有任何意義,只會讓不好變得更不好。

所以第一步!讓自己不要繼續陷入。開始自愛,讓自己內心有力量,才有轉機的可能。


越不自律越不自由


每次吵架不都是吵完了才想起還可以那麼吵,吵的對手體無完膚,

每一次後悔都是歷練學習,不是有句話是說活到老學到老麼,後悔到老沒事


突然聽到你的名字


主要是缺少獨立思考的主心骨,缺少社會知識以及自己所處社會環境的正確認識,做事衝動。應該加強這方面知識的培養,學習和觀察其他人的處事方式,處理問題時多想一點或者向有經驗的長輩請教戒除衝動。祝你成為一個成熟穩重的人。[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