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不结婚,有错吗?逼婚的人,就没错吗?

内心Blank


不适合结婚的人群根本就不应该结婚,只有适合结婚的人群才有资格结婚!


健康卫士262


题主问了两个问题,下面我们分别讨论下。

第一,不结婚,有错么?

首先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婚姻的本质

1.我认为,婚姻的本质:婚姻是家庭关系的一种,也是成立一个传统家庭的初始关系。而家庭关系的起源,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生存需求下(从原始社会至今)形成的一个最小经济体。

分工协作,保证生存,创造私有财富,延续私有财富。是婚姻关系起源的根本动力。

  • 参考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2.现代婚姻需求: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定位这种社会关系。

现代婚姻关系发展的趋势,对于经济协作方面的需求在降低,情感需求在增加。

结论:所以我觉得,如果一个人的经济需求以及情感需求不需要在婚姻关系及家庭关系中获得满足时。那么TA完全有不婚的理由及合理性。再退一步讲,是否建立婚姻关系是非常个人的选择,我们应该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没有错误一说。

第二,逼婚者,有错么?

首先我认为,题主的第二个问题是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们先把本问题所涉及的孰是孰非,暂且放在一边,优先去讨论下出现这种冲突的性质及根源。

  • 问题的性质:

本问题中未阐述题主是因为怎样的一个具体情况而选择不结婚,我们这里不去探究题主不婚的原因 ,暂且把题主归为“不婚者”。

1.表象:表面上去看 这个问题的冲突双方是,“不婚者”与“直接逼婚者(亲密的家庭成员,父母,亲戚等)”之间婚姻观的理解差异及各自需求不同,所引起的冲突。

2.深层:这是现代个人婚姻观,个人婚姻需求与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整个中国社会的婚姻观,婚姻需求的冲突。简单说,所谓“逼婚者”不只是“亲密的家庭成员,父母,亲戚”,还有再外围一些非亲密的关系。如,朋友,同事,同学,父母亲戚的邻居,朋友,同事,同学。

以至于以下方面:

社会文化

  • 大多数耳熟能详及大众所喜爱的爱情情感电视剧都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满结局吧。
  • 例如:爱情公寓系列电视剧,为什么第五部,小贤与一菲,美嘉与子乔的要结婚。因为“有情人终成眷属”是我们的期望,是我们的传统社会观念。

社会舆论

  • 举一个自己的例子:我今年35岁,我个人在某社交APP上与陌生人交流起个人情感状况时,当我说起我单身时,多半会感到惊讶,但是当补充说明我离过婚时。对方通常会收起惊讶的情绪。也就是说,在大众眼里,你离婚比从未结过婚的状态还要正常。通常我遇到的人出生年龄段是95年~80年。我想如果换做是上一辈人,这种所谓 “大龄未婚不正常”的认知会更加的强烈。

社会制度

  • 例如申请信用卡,在银行的信用模拟评估系统中,已婚人士会比未婚人士信用评估高出一个级别。
  • 企业招聘对于婚姻状况评估,大龄未婚通常可能会初步评估为,可能具有某些性格上面的不足或责任心的不足等等。

这些非亲密的关系的逼婚者以及社会文化,舆论,制度。我们暂且称之为“间接逼婚者”。

冲突的三个参与者:

1. 不婚者

2. 直接逼婚者(亲密的家庭成员)

3. 间接逼婚者(非亲密社会人际关系,社会文化,制度,舆论)

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是:

“间接逼婚者”无形中影响于与 “直接逼婚者”,“直接逼婚者”具体执行施压于“不婚者”。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就是吃饭过日子,传承香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这些俚语代表着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观念。我们继续不去纠结于 “各种逼婚者”的观念是否有错,我们应该去理解这些普遍观念存在。

结论:我想表达的是。把你的观念强加于他人,这个行为是错误的。哪怕这个他人是你的配偶,子女,至亲。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应该拥有独立的人生。

问题的根源:

中国人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中的界限感极度缺乏。

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爷的事。我们可以去关心,可以去关注,可以去参谋。但是一定要在尊重对方意愿的情况下,切勿以“亲情”之名,横加干涉。

下面欢迎 大家说一说,具体碰到的逼婚方式 以及 家庭及社会中碰到的缺乏界限感的表现。


孤独亦是灵药


不结婚当然有错,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按中国的传统来说,娶妻生子,传种接代,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才上对得起父母,下对得起孩子。我们可以接受西方的部分思想,但你必定生活在中国,父母也生活在乡里乡亲跟前,不结婚,在别人眼里就是不正常,父母蒙羞,被人说三道四,谁受得了。

人是感情动物,不光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了父母孩子,亲朋好友,兄弟姐妹,而活,生活中件件事,出发点都是再为家的利弊,真正活的自由,不顾一切的又有几个呢。

老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什么时段干什么事。可惜,我没领会。刚毕业,年轻气盛到处浪荡,挣钱都吃喝玩乐了。全家想把我拴住,就想让我赶紧结婚,那时也27了,介绍好多女孩我都看不上,慢慢的一晃32才结婚,33生的孩子。等有了孩子慢慢才发现,养孩子真的不容易,大冬天半夜起来哄孩子,喂奶等等,如果发烧,大半夜随时去医院,费神费心。在这个年龄,父母年龄大了,孩子还太小,真的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处境,力不从心啊。不但要有钱,而且还得有时间面对学校各种活动,送孩子上下学。父母身体不好,随时照顾,家里家外都是些琐碎事焦头烂额。

所以还是要结婚,该结婚的年龄,26左右就要结婚,趁着父母还能带的动孩子,自己可以忙着挣钱,两不误,积累金钱,以后干什么,孩子都大了,也有精力干别的。

我也是被家里逼得没办法,逢年过节全家人对我就是批斗会,实在受不了了,15年春节,大年初二,一个人把微信从头翻到尾,看谁没结婚。结果真找到一个以前有一面之缘的一个女孩,让后开始聊天,聊了三天,见面,见父母,订婚,结婚,总共45她。我也是没办法赌了一把。目前来说,我还是赌上了,妻子贤惠孝顺,孩子聪明伶俐,父母身心愉悦。



三月三的天


首先来说不结婚。公民有选择结婚与不结婚的权利,不结婚既不违法更谈不上有错。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稳定的基础,通过结婚建立家庭,繁衍后代,是社会的主流,也是个体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家庭也会给个体带来安全感和幸福感。反之,如果不结婚,个体就会游离于大众之外,很多情境下溶不进社会,话语权被剥夺,自尊心被忽视,出现困难时孤独无助,因缺乏亲情而变得冷漠,特别是步入老年以后,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会愈加强烈。

再说说逼婚。逼婚的是自已的父母或最亲近的人。他们之所以逼婚,来自两个方面的考虑,一个是社会的压力,别人的孩子都成家立业了,自已的孩子迟迟不结婚,父母和亲人就会感到低人一等;另一个方面是对子女的担心,如果子女不结婚,到老了将会孤单一人没人照顾。逼婚也没错,更多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要认识到不结婚和逼婚虽然都没有错,但都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作为子女,尽管有千万个理由,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自已最好的选择,早日选择心上人,步入婚姻的殿堂,是给自己最好的交待。作为父母,对子女的婚姻只有建议权没有干涉权,如果子女实在不想结婚,那就任其自生自灭吧,有生之年,过好自己的每一天,管好自已这一辈,将来儿女享福与受罪,都要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他们要为他们年轻时的选择承担后果,自已与天与地与子女都问心无愧就行了。





一缕情丝飞扬


关于不结婚有错吗?逼婚的人就没错吗?

其实你我早已明白结婚和不婚并没有什么对错。

毕竟结婚只是一种选择,一个人也可以活得很潇洒。

但是我们生而为人难免会受到世俗的影响,我们活着不能只为了自己而活着。

一般只有特别亲近的人,自己的父母和亲眷才会顾及自己的婚否。

她们也并不是想要逼迫我们什么,只是想让我们能够体验到人生的乐趣。

电影《无问西东》里讲:“当初你离家千里,来到这个地方读书,你父亲和我都没有反对过,因为,是我们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喜欢的女孩子结婚生子。注意不是给我增添子孙,而是你自己,能够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

父母逼婚没有什么错,因为你是她们的儿女,再加上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的父母一直把儿女的婚事作为自己人生中的一项重大任务。

似乎只有儿女成婚,她们的人生才会有所放送。

电视剧《我的丑娘》中,儿子因为觉得家里穷害怕女朋友因为他的家境而选择放弃这段感情。

他结婚的时候没有告诉母亲,隐瞒了关于婚姻的事情只向母亲寄来了一张照片。

可是母亲却没有怪罪儿子,他带上了所有的积蓄去参加儿子的婚礼,尽管因为自己衣衫褴褛被儿子嫌弃,被故意当成路人。

儿子的做法让她心寒,可是她在儿媳有了孩子后还是选择了隐瞒自己的身份给儿子当保姆照顾孙子。

当孙子生病后,她更是放下所有的自尊,跪立街头,失声痛哭,寻求陌生人的帮助。

无论我们做过什么,无论我们曾无数次伤害过她们,她们依然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儿女。

我们可以选择不结婚,但是我们绝对不能伤了父母的心,让她们心寒!


黎春秋


说这话的人是好赖不知,首先说,关心你结不结婚的人?都是你的亲朋好友,如果是外人,不认识你的人,与你无关系的人,会关心你结不结婚吗?

至于说逼婚的人,现在一定不会有,像水浒传中的小霸王周通,像白毛女中的黄世仁,那样的人来逼婚吧!逼婚的人也就是你的父母呗。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你都分不清了,你说你有没有错?当然,这一切都是脚上的泡自己走出来的,如果人人都像你这种观点,不结婚,那以后什么样?

你说有没有错?阴阳和谐,男婚女嫁,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就是连动物都知道这是应该做的事情。


刘井隆


首先你得消消气

然后我们从历史学角度来考虑。我们假设问这个问题的人不幸的遭遇了被家人逼婚的情况。

好,按照正常年龄, 25.26左右都会被逼婚,我们假设这个人25岁吧,这个年龄实际上很年轻了,这个人25,他的父母一般在50左右,上下波动几岁无所谓,那么他的爷爷辈大概在70到75岁左右。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想呢,因为思想不一样,他们那个时代流行什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吧,而是那个时候,家里边男人是劳动力的保证,孩子都得一直生,更不要说你不想结婚了。

那我们25的流行什么,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婚姻自由。所以在你看来,结不结婚是你的事,但是在家人看来,你结不结婚,那就是天下第一大事。思想都不一样,怎么去劝,又怎么去说服呢。

要说错,大家都没错,要有错,大家都有错。在我看来,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情,肯定是要慎重的,但是最好不要不结婚。你这么一说,本来是想给家人打预防针的,结果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打出病来了。而且作为儿女,你还有尽孝的责任。所以不要太刚,柔和一点,不要在他们面前表现的太抗拒结婚。剩下的慢慢来,思想总会慢慢随着认知改变的,说不定过几年你自己就想结婚了。也说不定家里人过几年也就不再逼你了。

以刚克刚,伤害的都是自家人,没必要。


独影斜栏


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错在为自己的选择后悔。

不结婚。可以,后半生谁来陪伴?你的哥们儿姐们儿都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顾要打理,没人陪你玩,你怎么办?加班吗?

当你老了,找了个养老院,这里的看护人欺负你没有后人撑腰,你怎么办?飞跃老人院吗?

当你病了,没有父母朋友在身边怎么办?靠社区大妈还是靠警察?

这是可能发生的,不绝对。但是那些逼你的人,目的就是为了你的未来着想。

出发点是好的,也只能说出发点是好的。

但结婚一定好吗?

不见得,家暴,出轨、背叛、恶公恶婆……

也可能会有。

那至于怎么办,那是另外的问题。

但是不结婚,没关系,为将来铺好路,不要后悔。

逼婚有错吗?

没有,因为现在国家面临老龄化少子化严重,鼓励结婚和生育将会是国策。

至于你的人生?

你得自己选择,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儿。不论是后悔任性还是后悔顺从。


零龙欲生


不结婚没错,婚姻自由不是指单指和谁结婚的自由,还有什么时候结的自由,和不结的自由,结婚有条件。如男女达到法定婚龄,没有不可结婚的病,还有不能三代内血亲,也就是说相应的有些人可能结不了婚,就是说没有这个权利结婚。所以结婚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选择,那么既然如此,弃权并不违法。

逼婚的当然错。违背了婚姻自由权。本来子女出生就没得选,被迫生出来,都说婚姻是第二次投胎,第一次没法选,第二次可以选当然可以不选。


万木丛中一片叶


不想结婚没错。逼婚的人也没错,立场不同罢了。

一个人只想自由自在,简简单单的过日子,不想要父辈那种养儿育女各种牵绊,还责任重大的生活。一个人连想过什么样的生活都不能选择,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站在个人立场考虑确实不错的。

逼婚的人都是经历过婚姻的人,婚姻中虽然有不愉快的事,但整体来说,还是快乐多于苦难。

夫妻恩爱,儿女承欢是一种很幸福的事,长辈希望晚辈也尝尝这种幸福何错之有?

再说,从古至今都遵循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风俗,干嘛我的孩子就特立独行?不结婚谁来传宗接代延续本家香火?

站在长辈的立场看是没错的。

但是,如果大家都不结婚,那人类在不久的将来岂不要灭亡了?

所以,除非万不得己(没人爱或找不到爱人),还是结婚吧,做人就得尽一份做人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