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为什么感觉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鲜有人知?

阿猫与鱼


我是铁剑斋,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分享我的浅见。

开宗明义,问题的答案的确如此,相对于其它朝人的历史,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历史,很是鲜为人知,原因其实只有一个:乱。

但是如果我们想学历史,或者对历史有兴趣,就有责任来解决这个问题,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那么不妨按以下思路来考虑一下。

一、提纲挈领,乱中有细。

南北朝,其实是分为南朝和北朝,时间大致上是从公元420年到589年这段时间。

南朝承接的是东晋,其实东晋那时已经相当乱,南朝有四个小朝代:宋、齐、梁、陈。

北朝呢,这时候少数民族力量起来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但其实一开始有十六国,后来逐渐融合。

如果想粗略的掌握这些,只要背《三字经》这一段就可以了: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你看,是不是很清晰?

五代十国呢?这是一个合称。

五代,从907年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有五个政权先后建立,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十国,则是在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武平等十余个《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所以,只要区分下“南”、“北”、“五代”和“十国”,再依次深入其中,对于这两段大分裂时期,是不是就有了粗浅了解了?

二、抛开宏观,专注细节。

其实回答本问题,我想说明的是,对于历史,我们需要抛开以往教科书的宏大视野,不应该只是局限于朝代更替、农民起义、官府压迫、如何收税如何打仗等比较僵硬的规范,也不要只是死记硬背于时间点。即如上面所述“十国”,背会各个国家的时间点,并没有多少意义?

那么我们学历史,究竟应该怎么学?

1.兴趣。

找自己的兴趣点,把散落在历史中的“珍珠”穿起来。南北朝的士族文化、玄学和佛学的传播,五代十国时李后主等的词赋,都脍炙人口,并不是鲜为人知。

2.脉络。

历史不是一盘炒在一起的菜,而是一团散乱的丝线,要理好这些丝线,一定有着脉络可循。找到这睦脉络,就找到了“解题”的钥匙。

南朝四个朝代是相后继承的,北朝的“魏”也是先后分裂的,五代和十国也有这样的逻辑在内,只要仔细思考,就不难得知。

3.具体。

沉下心来,去研究历史中的具体而微的事物,不再浮于表面的东西,甚至有些时候,可以忘掉那些朝代和历史时期——这都是后人的划分,历史永远不会是一刀切豆腐那样整整齐齐的摆在你面前,那样最容易割裂。

反倒是忘记这些人为的划分,走进去,走的够远够深,再回过头来,自己总结,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重大发现。

疑义相与析,祝各位看官都能收获自己想要的。


铁剑斋


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汉族实在太惨了,固广大人民群众不忍足睹


鸭梨山大斯基


那么首先我们来看其他的朝代,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等这些朝代为什么大家都熟悉,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第一、影视作品

比如我们熟知唐朝历史,主要因为关于唐朝的电视剧,电影非常多,

关于唐朝的电视剧:贞观长歌,隋唐英雄传,长安十二时辰;电影:少林寺,妖猫传,

宋朝的电视剧:精忠岳飞

明朝:大明王朝,大明风华

清朝:甄嬛传

随着电视剧,电影的热播,大家都比较熟知

第二、统治时间长,基本上都是大一统的朝代

唐宋元明清,统治时间都比较长

第三、出现过较强的开国皇帝

唐朝,李世民

宋朝,赵匡胤

元朝,忽必烈

明朝,朱元璋

清朝,努尔哈赤

第四、著名的历史事件

唐朝,玄武门之变,安史之乱

宋朝,杯酒释兵权

明朝,洪武大案

清朝,三藩之乱


而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既没有大一统的国军出现,也没有统治时间很长的朝代

比如说南北朝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五代十国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及闽,还有北汉

错综复杂,你争我夺


it从业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五代史记》,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 )的合称。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朱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武平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清源、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形成了与契丹(辽)对峙的局面。

五代依次为梁、唐、晋、汉、周五个政权,即“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朱温建立后梁,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这是五代十国的开始。公元923年,盘踞太原的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后唐建国。后唐之后的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孙与部属。后唐历经后唐明宗的扩张与整顿,国力强盛,但发生内乱后,被石敬瑭引契丹军攻灭,后晋建立。不久契晋关系恶化,契丹军南下灭后晋,建立辽朝。同时刘知远在太原建立后汉,收复中原。郭威篡后汉建后周,后周世宗柴荣苦心经营,使后周隐隐有一统天下的希望,夺取后蜀四州、南唐十四州、辽两州,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重病被迫班师,后不幸病亡。柴宗训即位后不到半年,就被赵匡胤所篡,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十国方面,江南地区初期以吴国最强,而后被李昪篡位,建国南唐,其次有吴越国与闽国等。湖广则被荆南、楚、武平与南汉等占据。十国为吴、吴越、前蜀、后蜀、闽、南汉、南平、楚、南唐、清源、北汉、武平,即“吴唐吴越前后蜀,南北两汉闽平楚”十国中方面,江南地区有南吴、南唐、吴越国、闽国等。湖广则被荆南、楚、武平、南汉等占据。南唐国力最强,先后攻灭闽国、楚国,但多次用兵使得国力衰退,最后败于后周。两川地区有前蜀、后蜀,国家富强,是仅次于南唐的强国,然而耽于安乐,最后亡于中原。北汉是十国中惟一在北方的一国,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刘祟所建。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后,与其弟宋太宗相继扫荡群雄,最后于979年攻灭北汉,基本统一全国,十国结束。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比五胡乱华,战国七雄乱的多,这是因为这是我国的一个大分裂时期,各地军阀混战,政权不断更迭。

 

在中国历史上,最值得国人自豪的时代,应该有两个:大汉帝国和大唐帝国,汉家雄魂,唐家气魄,自古以来便为史家所称道,所以现在许多中国人多以“汉唐”为骄傲。

汉唐之后都是两次大分裂时期,一次是汉朝后面历史上极其著名的三国时代,本和其他历史时期并没有两样的三国,经过罗老先生一部石破天惊的小说开山之作《三国演义》近六百年的宣染,已经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寻常百姓还会有谁不知道诸葛亮、关羽、曹操、刘备、以及刘皇叔的宝贝儿子阿斗的?另外一次则是唐朝后面的五代十国时代,和三国的历史知名度相比,五代十国的名气可就小多了,虽然罗贯中同样也有一部《残唐五代史演义》流传于世,但在民间基本上没有多少影响。

但五代十国的历史意义却绝不在三国之下,甚至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影响更大。纠纠武夫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之后,一惩五代时期军阀混战的蔽病,加强了对权力的控制,抑制武人,开中国“重文轻武”之先河,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时,在五代后晋时,石敬瑭为了得到契丹的帮助南下消灭后唐,割让燕云十六州,将中国的北部屏障拱手让给游牧民族,以致中原政权在冷兵器时代处处受到善于野战的游牧民族的压制,导致游牧民族渐渐强大,并最终现两次消灭中原政权,对近世中国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阴阳眼看市场


小白认为有这么几点原因:

首先我们来确定一下这两个时间段: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五代史记》,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从这两个时间段的简介来看,它有几个显著的特征

一是,大分裂

二是,大动荡

三是,大变革

首先,大动荡和大分裂占据着更为主要的位置,鉴于封建中国的主导思想为儒家思想,儒家人强调秩序,强调稳定,强调尊卑,但是分裂和动荡意味着僭越,意味着失序,意味着崩坏,这是主导思想所不愿看到的和回避的,后世史书除了少数会记载,大多数都不愿意去过多的记叙和说明,它包含这不稳定的思想,总的来说对统治稳定必然不利

其次,在这两段时间里异族崛起,“五胡乱华”,“契丹崛起”,石敬瑭献幽云十六州等一系列事件在统治思想来看对中原华夏文明的侮辱和迫害!国家分裂,山河破碎。因而一向以国家统一,强盛为导向的思想下不愿过多叙述

再者这些时期里民族融合和战乱对原先秩序的破坏促进了后面的盛世出现和新的面貌的出现,显然不会将这些好的归功于乱世的对旧体系的破坏。

然后,这两个阶段,人民的生活大多数情况是异常困苦的,整日躲避兵荒马乱,对人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人们也不愿多提!

造就了这两个时期比较为人们少知因素很多,我们要以史为鉴,推动祖国的繁荣与强大推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小白i分享


五代十国和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黑暗时期之一。 当时全国动荡,处处战争,而且由于胡人的肆意屠戮,当时的汉人几乎是十不存一;而且每一次的新建王朝伴随的都是新一轮的屠杀。不要说写书,就是想存活下来也是难上加难。所以资料大多不全,这段时间的历史也是鲜为人知。要不是后来冉闵的一纸屠胡令,说不定汉人从此灭族,由此可见当时政局动荡。 而且,即使到了后来,史学家也一般都不愿提起这段历史,因为汉人的自傲自负性格,让他们觉得还不如提起那些强秦盛唐时期,所以他们很少回顾这段历史。


古今历史观文


唐宋元明清都是大一统,名人典故,大事件比较多,其实主要还是影响力太大,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等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演变影响深远,比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古鸦


五代十国和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黑暗时期之一。 当时全国动荡,处处战争,而且由于胡人的肆意屠戮,当时的汉人几乎是十不存一;而且每一次的新建王朝伴随的都是新一轮的屠杀。不要说写书,就是想存活下来也是难上加难。所以资料大多不全,这段时间的历史也是鲜为人知。要不是后来冉闵的一纸屠胡令,说不定汉人从此灭族,由此可见当时政局动荡。 而且,即使到了后来,史学家也一般都不愿提起这段历史,因为汉人的自傲自负性格,让他们觉得还不如提起那些强秦盛唐时期,所以他们很少回顾这段历史。


多尔衮爱新觉罗


南北朝和五代十国鲜为人知可能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这两段历史战乱频频,留下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遗产都不够多不够完整(晋朝甚至缺少像样的正史),让后人记住和引发后人评议的对象也就相对欠缺。

另一方面,应该是与人们的以下偏好有关。

一是喜欢清晰的,不喜欢混乱的。这两段历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乱,很少有人能说请楚讲明白,而那些统一的王朝发展脉络是清楚有序的。

二是喜欢讲英雄的故事,不喜欢讲

平凡人的事。这两段历史上虽然也不乏了不起的人物,但比在那些大一统时代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及其众多文臣武将,就逊色多了。

三是喜欢讲汉族的故事,不喜欢讲少数民族的。这不是说少数民族的故事不好,而是大家不熟悉,讲不好。这两段特别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主要是各少数民族主导的,其风俗文化各异,汉人对不熟悉,也就不好大肆演义传播。

四是喜欢讲过五关斩六将,不喜欢讲走麦城。这两段历史正式汉人走麦城的时期。比起文景之治、大唐盛世,显然让人没胃口。

五是喜欢讲有利于宣传主流价值观的故事,不喜欢讲与之相反的东西。以儒家眼光看,这两段历史应该是礼崩乐坏的时期,许多人的言行与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格格不入,但却屡占上风。对他们的事讲多了,易把大家思想搞乱了。

虽然这两段乱世不容易搞清楚,但在中国历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有必要搞清楚。为此,有许多聪明的牛人编了口诀。

例如网名叫伪文青嘉哥的简书作者,是这样记南北朝时期五胡十六国的。

他先澄清了以下五个问题:

1.五胡十六国是与东晋同时存在于广大北方地区和西南巴蜀地区的十六个较大的割据政权。

2.十六国只是较大的割据政权,当时还先后存在过冉魏、西燕、代国等至少20个小国。

3.晋元帝建立东晋后,北方成为五胡逐鹿之地,但其中也有汉人政权。

4.东晋十六国之后就是南北朝。宋武帝刘裕灭亡东晋开启南朝,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荡平群雄统一北方。但北魏并不在十六国之列。

5.十六国中只有一个位于西南的巴蜀的成汉。这个由氐人建立的国家,初号成,后改为汉,故称成汉。

余下十五个,国号其实只有五个――夏、赵、秦、燕、凉,出现的频次分别是一二三四五:

一夏:胡夏(匈奴)

二赵:前赵(匈奴)、后赵(羯族)

三秦:前秦(氐族)、后秦(羌族)、西秦(鲜卑)

四燕:前燕(鲜卑)、后燕(鲜卑)、南燕(鲜卑)、北燕(汉族)

五凉:前凉(汉族)、后凉(氐族)、西凉(汉族)、南凉(鲜卑)、北凉(匈奴)

以上并非兴亡时序!

其中,前赵最初的国号为汉,后来改为赵,也称汉赵。相同国号的政权,通常先按时序分,如前赵、后赵;时间交叉则加上表示空间方位,如西秦、南燕、北燕。

关于五代十国的记忆,传统的口诀是:朱李石郭刘,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还有网友虾米老师特别有才,TA编了两个小段子,也很有意思。

靓汤(后梁、后唐)被进屋(后晋)的汉子(后汉),当粥(后周)喝了。

一前一后两只老鼠(前蜀、后蜀),都流着汗(南汉、北汉),把无糖(南吴、南唐)口香糖,放到醋瓶(南楚、南平)里,然后去听五月天(吴越)唱民歌(闽)。





田村山语


看的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