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14天吃住在醫院,“宅”在醫院的精神科醫生

新冠肺炎疫情的開始已經有兩個月的時間了,可以說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受到了明顯的影響,很多人為了響應國家號召,不給國家添亂,真正落實躺著就能給國家做貢獻的生活,被迫宅在家裡。而我這個精神科醫生同樣也是為了響應國家減少流通,減少接觸的號召,一樣在“宅”,不同的是我是“宅”在醫院。

14天吃住在醫院,“宅”在醫院的精神科醫生


疫情嚴重後,醫院為了減少上下班人員流動,和外來人員的接觸,施行封閉排班,一個班要在醫院吃住14天。可能你在想,這個時候醫院都封閉了還會有患者嗎?我的醫院是一所三級精神專科醫院,我工作的是精神科封閉女病區,目前還有28名在院的女性精神障礙患者,當然還需要我這個精神科男醫生的守護。

為什麼說這個14天的連續值班生活是宅呢?因為我所在的封閉病區疫情開始後已經不收治新入院患者(別的病區隔離收治),所以我的日常工作就是照顧好這28名女性精神障礙患者。由於大部分都是長期住院的老患者,彼此非常熟悉,所以查房的時間一般不需要很長,但還是有些“頑皮”的女患者喜歡逗我這個男醫生。

14天吃住在醫院,“宅”在醫院的精神科醫生


今天早上小娟(化名)問我“閻醫生你說你也挺慘的”我問“咋的呢?”她說“你不也被關在精神病院了嗎?跟我們有啥區別?我們在裡面,你在外面,本質不都一樣?”我說“不一樣,我能給你加藥,你不能給我加藥”他說“……那你贏了”。

愛在樓道里縱火的大梅由於疫情期間家人沒辦法來院探視,早就斷了煙抽,由於與我熟識,對我說“閻大夫你好像瘦了,能不能給我整兩顆煙?”我說“瘦了我也不抽菸啊”她說“你是大醫生,你給我要兩顆煙還不容易?”。其實這個時候我真的希望自己兜裡有盒煙,因為我知道長期吸菸的人一旦突然停吸之後是會出現明顯的焦慮情緒的,同樣也會加重患者的緊張與不安。

14天吃住在醫院,“宅”在醫院的精神科醫生


由於沒有新患者,不用出門診,不用接待家屬,每天查完房,調整完需要更改的醫囑,記錄好病程記錄之後的時間是需要“宅”的。我在想武漢不需要精神科醫生嗎?為什麼同學都上前線了而還要守著我這28個“小寶貝”不能去支援武漢?不知道在孝感支援的同學怎麼樣了?本來還說要幫他照顧家裡(我們倆一個小區),結果自己也被“宅”在了醫院,可嘆自己真是失信於人啊……

想不出好辦法,還是去找我的患者聊天吧,看能不能再多解決一點她們的問題,也算做出自己的貢獻了。結果在老何這裡碰了個鼻青臉腫,年前就入院的老何是二十多年的老精神分裂症患者,由於在兄弟醫院治療效果不好,經人介紹才轉到我這的,最初的藥物治療效果也不理想,氯氮平更換別的藥物難度太大,增加藥物劑量又表現出明顯的藥物副反應,最後增加了無抽搐電休克(MECT)才算是穩定住了老何的精神症狀。但最近由於醫院封閉,變更值班制度,麻醉師不參加排班,所以需要麻醉下進行的MECT還是無奈的停工了,所以老何的病情還是顯而易見的出現了反應。我問老何想不想回家,她對我說不去妹妹家,妹妹把母親氣死,妹夫還是大流氓子,哪都不去,就在醫院住。實際上一直陪護的妹妹對老何的關心我們都看在眼裡,但隨著病情的反覆,都忘了……

14天吃住在醫院,“宅”在醫院的精神科醫生


疫情啊!疫情!你知不知道多少慢性病患者因為你的原因中斷了治療?知不知道多少本就生活拮据的人因為你的原因完全沒有了經濟來源?知不知道多少個家庭因為你的原因只能暫時天各一方?

我是一名醫生,不能罵人,但你不是人,所以,快點滾蛋吧疫情!滾蛋吧新冠病毒!讓每個人的生活早日迴歸正軌吧,讓我的同學們早點回來吧,讓我在面對患者“家人什麼時候能來”的問題時不再無言以對吧。

14天吃住在醫院,“宅”在醫院的精神科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