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疫情結束後,你覺得關注人們的心理有必要嗎?會不會有後續的心理問題出現?

蔚蔚的小雅


一,疫情過後,不是每個人都會產生心理問題,所以不是每個人都有關注心理的必要。因為,疫情給人的影響和傷害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受到的影響和傷害重些,有的就輕些。如武漢湖北這些身處重災區的人,疫情給予他們的精神傷害比起別的地方來說就沉重深刻得多。他們遭受的心靈創傷相較於別的省份也嚴重得多。這些傷痛是一輩子的,永遠都無法彌補和遺忘。對於這一群人的心理就非常需要關注和疏導且很有必要。特別是那些親歷生死離別的群體,更是要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不及時疏導,有可能會引起一系列心理疾病和身體疾病從而引發精神病變,給個人和社會帶來不好的後果。

至於其他省份由於病例少,收救入院及時,又多是輸入型,心理承受的壓力沒有那麼大,緊張程度沒那麼高,出現心理疾病的概率會小很多。對這一群人的心理關注我就覺得是可以進行疏導也可以不疏導,視情況而定,不是都很有必要的。例如西藏,本土一例沒有,唯有的一例是個人私心輸入的。在這種情況下,疫情對西藏人民的心理影響等同於零,自然也就無需心理關注。

二,人具有自我調節的能力。

人的自我調節能力表現在人可以通過自我觀察,自我判斷,自我反應這三個過程來達到維護,加強或者改變自己行為的目的。通常運用意識調節來調節情緒的發生和強度,運用語言調節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通過轉移注意力把消極情緒轉移到積極情緒上來,同時,還運用行動轉移,釋放法,自我控制法控制釋放消極情緒,把不好的情緒轉化到好的行動中去,如唱歌,學習繪畫運動等。這是人具備的自我消化負面情緒的功能。這種功能與人具有的文化知識成正比。人的文化水平越高,思想修為越好,這種自我消化自我調節的能力越強。

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公民大都接受過必要的教育,這些教育提高了我國公民的文化素養,使公民在面對突發事件帶來的困境時可以處驚不亂,從容面對,自我調節,並將不好的情緒釋放出去從而維持自己良好的心態,規範好自己的行為。

如武漢的小老闆劉猛先生,親睹六人離去,父子兩人身患新肺積極求治不得,從醫生一米五距離的不理解怨氣到後面理解並積極捐款為抗疫出份力的事情就很好的詮釋了人具有自我調節的能力。

這次疫情湧現的許許多多事蹟是一盞明燈照亮了人心。

有人說,持續待在家裡,足不出戶,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裡,無事可做就是刷屏,看新聞看疫情多少有心理問題。對於這種說法我有不一樣的解釋。

我們都知道當今時代是一個網絡盛行的時代,手機電腦滿天飛,網絡如此發達,絕對意義上的密閉孤獨是不存在的,只要你一打開手機電腦,世界各地你都可以去,多遠的朋友都可以溝通,想玩什麼遊戲都可以擁有,還可以自導自演自唱自嗨,手機電腦為“宅”提供了條件,就是平常人們也都是低頭族。

疫情新聞也不都會引發悲傷的負面情緒。有振奮人心凝聚人心起積極引導作用的新聞,也有讓人笑出眼淚的段子。如前些日子風靡的村長喊話視頻就承包了許多人的笑點,還有那些勸誡橫幅讓人忍俊不禁。這得感謝那些自媒體,用自己的方式,給簡單的日子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考慮問題不應該只從一個方面去思考,更不能總是以悲觀的心態。要知道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疫情給人們提出了許許多多問題,它按下的暫停鍵讓人們在一時的安靜中有時間打量自己審視自己,下一步邁出去的腳步或許更傾向於自己的感受,是自己的選擇而不是被人裹挾的人生。

靜下心來,你會發現世界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糟糕。人具備的自我調節能力也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弱小。看看網上流出的各種自娛自樂的視頻就是很好的說明。我相信大多數人能憑籍自己的堅毅戰勝疫情帶來的各種困境包括心理上的困擾。少部分創傷嚴重的人必須給予心靈上的關懷。幫助他們擺脫悲傷擺脫心理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