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人生各個階段的保險該怎麼買?

話險為宜


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特點,那麼不同年齡的人,到底應該如何買保險呢?

今天我們就來從人生四個年齡段出發,談談如何科學地配置保險。

先來看第一階段,0-18歲,該怎麼給孩子買保險?

保險配置建議:醫療險+意外險+重疾險。

首先,國家醫保一定要交納,其次是需要商業醫療保險作為補充。畢竟孩子生病是常事,特別是買一些門診可賠付,免賠額度低的保險。

對於意外險,寶寶剛會翻身,就可能從床上跌落,再加上燙傷、觸電等等,這些風險怎能不防?所以準備好兒童意外險是必須的。

再說重疾險,購買重疾險在我看來就一個理由,孩子小,保費也便宜,是一生中購買重疾險最好的時機。

壽險個人覺得就沒必要嗎?說的不好聽點,如果孩子真的去世了,對家庭來說經濟上沒有損失,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傷害,保險更多的是作為經濟保障,所以對於壽險來說,沒必要。

還有現在很多家長在上述幾個保險還沒配備的時候就給孩子買教育金。直白點說,如果你不差錢,錢多,就可以買。如果缺錢,就不買。

第二階段,20-30歲,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怎麼買保險?

保險配置建議: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定期壽險

醫療保險毫無疑問是必備品,大部分人想起買保險,肯定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醫療保險,這裡不多解釋。

年輕人意外險必備,兩個理由,一是年輕人總喜歡折騰,就要比其他年齡段的人有更高的出現意外的概率。二是,意外險很便宜,很少的錢可以撬起很高的槓桿。比買彩票靠譜。

重疾險:這個階段呢,雖然身體健康,患重疾的可能性低,但並不代表不需要。有三個原因:一是這個年紀投保重疾相對便宜,可以選擇一款性價比高的產品。二是,這個時候身體健康,是我們選保險,等過了30歲以後,很多人身體上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毛病,很有可能會影響到重疾的投保,真的是在不投保就不讓保了的感覺。三是,如果真的在這個時候出現重疾,個人還沒有足夠的存款,需要家裡來出錢醫療,會給家裡帶來負擔。

定期壽險:沒別的理由,完全因為,這個年齡段買,價格便宜,槓桿高,是人生購買壽險的比較好時期。

還有就是,保險是多次配置的過程,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更多的錢是要幹一些對人生更有意義的事,當然這不是否定保險的重要性,只是說再配有基礎保障的情況下,不需要一步到位,可以等過幾年,收入增加了再加保。

第三階段:過了三十歲,成家立業了,該怎麼挑選保險呢?

一個人成家立業後,身上的擔子更多了。尤其是在大城市生活,壓力更大,上有老,下有小,還揹負著高額房貸、車貸,長期工作壓力、不良生活習慣,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多。

想象一下,作為家庭的經濟支柱,如果不幸重病了,收入來源也就斷了,要是不幸離世了,一家老小誰照顧,房貸車貸誰來還?

所以,保險配置建議: 定期壽險+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

定期壽險必須配備,你現在是家庭支柱,如果你不幸去世,你的父母,孩子,房貸、車貸怎麼辦,所以一定要買個高額度的定期壽險,這樣就算不幸,也能留下一筆鉅款緩解活著的人的壓力,必須配備。

重疾險在這時候的購買目的就是彌補萬一不幸出現重疾導致三到五年內無法工作帶來的經濟收入的損失,所以必須配備。

醫療險目前很明確,就是報銷治療疾病需要的開銷,必須配備。

意外險,低保費,高保額,划算,建議配備。

這個階段,我們的任何意外或疾病都是對一個家庭的摧毀,所以上述的保險,都是最基礎的保險方案配置,建議都要配有,如果收入允許的應該把保額儘量做高。

第四階段: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應該怎麼買保險?

50 歲以後,很多人進入事業穩定期,工作強度不高,孩子也大了,很多人都在為退休做打算。

本以為到了安穩的養老期,但事實上啊,這個階段想買保險還是挺不容易的,主要有兩大門檻:一是年齡,二是健康。

年輕時身體好,是人挑保險;年紀大了,身體不好時,就是保險挑人了。

如果身體依然很健康,保險配置建議: 防癌險+醫療險+意外險

如果身體不是很健康,很多醫療險已經無法投保,保險配置建議: 防癌險+防癌醫療險+意外險

這個年紀在配備重疾就不划算了,不建議購買。如果你有一筆鉅款要遺傳給後代,可以考慮買壽險。如果沒有這方面的需要的話,也不需要購買了。

上述提高的保險配置建議,都是相應年齡段配備的最應該的也是最基礎的保險,如果你不是很缺錢的話,完全可以把上述提到的定期壽險變成終身壽險,把重疾和醫療的保額提高,增加更全面更高端的醫療保險等。


保險丞相


這年頭,啥事都講究個一步到位。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的我全都要。

所以很多人在配置保險時傻了眼:

全...全都要?

買不起啊。

要多次賠付,要保輕疾,活著財產能增值,身故還能把錢拿回來。

世上哪有這種好事?

這樣的結果,要麼是保費高到嚇人,要麼是銷售忽悠,買了個「坑人大禮包」。

買保險,講究的是在正確的時候做正確的事。

花最少的錢,把當下最嚴重的情況解決掉。

正所謂人生這麼長,需求總會變。

年輕時追求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情,年紀稍長就要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巴適。

人生不同階段該買什麼保險,請見下圖,我們慢慢聊

0-20歲:

人生的前20年,靠的是父母兜底。

什麼叫兜底,就是吃喝玩樂靠父母,最後買保險還靠父母。

所以,身為父母要記住一句話:先管好自己,再管那個小鱉犢子。

一個家庭裡,父母的責任是掙錢,孩子的任務是花錢。

父母倒了,家庭收入沒了來源,孩子奶粉錢都沒有,更何談保費。

一家三口,先配父母,再配孩子,這是原則。

父母的部分先按下不表,我們說怎麼給小鱉犢子配保險。

1、少兒醫保

很多父母可能不知道,有少兒醫保這個東西。

很便宜,每年只要花100-500塊(國家還會補貼40%-60%),就能報銷60%-90%的醫療費用。

無論什麼身體狀況,新生兒落地就可參保。而且在出生三個月之內參保,這三個月之間產生的醫療費用都報銷。

所以無論大人還是小孩,在考慮商業保險以前,一定要把醫保這個國家基礎福利配上。

2、意外險

在商業保險的範疇內,孩子最先推薦的是意外險。

熊孩子的最大特點就是皮,磕著碰著,摔著燙著的情況比較多。

那麼一款便宜又實用的意外險是有必要的。

給孩子買意外險有兩條建議:

一是要重視意外醫療部分。

我們說,意外傷殘和意外死亡的賠償金,死了殘了才給錢,有很強的「撫卹」意味,而意外醫療實報實銷,磕著扭著骨折了,在現實生活的的用處更大。

二是如果家裡的孩子實在太皮,還可以順道買個附帶監護人責任保險。

熊孩子不小心cei了叔叔家的瓷瓶,還是毀了阿姨家的ipad,保險公司都會替你賠一部分。

熊孩子皮得開心,你看著安心。

這裡嘮叨一句學平險的事。

一份學平險,大概只需要幾十元到一百元,就能夠包括意外傷害、意外醫療、住院醫療、重大疾病等多項保障。

之前很多人通過學校統一購買,而現在需要自己變成購買了。

很多人詫異,這麼好的保險為什麼學校不幫買了?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發生不幸出險以後,家長一看怎麼才賠這麼點,就去學校鬧讓學校負責,造成了很多糾紛和麻煩。

正是這樣,

學平險樣樣包括,但事實上對主要的風險缺口沒有能力覆蓋。

並不建議單獨購買,只適合在意外險的基礎上做個補充。

3、重疾險

重疾險是收入補償。

所以,少兒重疾其實補償的是家長為了照顧孩子這幾年,造成的收入損失。

因而保額也不必太高,30萬左右。

買一年期的重疾險或者保障20年就成,等他們長大了讓他們自己買。

4、醫療險

在買了前幾個保險的前提下,醫療險用處基本不大。

可以作為少兒社保和意外醫療的一個補充。

如果家庭收入有限,可以適當妥協

還是那句話,先把成人的保險配妥了,再來考慮給孩子配保險。

20歲出頭:

恭喜少俠,初入江湖。

年輕時身體好,而且身上沒有太多的家庭經濟責任。

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買保險這件事情也就沒有那麼緊迫。

但轉念一想,我萬一病了,家裡爹孃就要把棺材本掏出來,還是配上保險比較好。

又轉念一想,房租水電要錢,吃飯交通要錢,談戀愛也要錢。

摸摸口袋,空無一物,叮鈴作響。

這時候買保險,臉上都是一個大寫的窮字。

所以此時的指導思想是:降低預算,提升保額,縮短保障年限,獲得保障。

這時候買保險,建議按年買,都買短期險。

一年期短期重疾險(50萬保額)+一年期意外險(50萬保額)+百萬醫療險

總花費不超過一千,一個月也就幾十塊,很適合手上沒啥錢的年輕人。

如果手頭寬裕的話,也可以多花點錢,把短期重疾險換成長期重疾險。

這時候身體好,買長期重疾險又便宜,相當划算。

當然如果連這點錢都不願花,無妨多花點時間健健身,跑跑步,按時體檢。

實在不行轉發錦鯉,拜拜楊超越。

運氣別太差,人生這場遊戲,可不會說"少俠請重新來過"。

25-40歲:

後來奔忙。

轉眼間,從單身狗到二人世界,再到三口之家,你身上的負擔越來越重。

房子、車子、伴侶、孩子、父母,你不能倒下。

如何守護好家庭,守護好現在的生活,你想到了保險。

這時候配保險順序記住七個字:死、病、醫、殘、(孩、老、財)

前四個是必買的,後面三個可以看情況買。

咱們一個個說:

1、死

不幸身故,房貸無人還,老少無人養

這時需要一款定期壽險。

所謂定期壽險,就是每年交一筆錢,如果在保障期限內不幸身故,就會拿到一大筆賠償。

有了這筆賠償,家庭就還能繼續撐下去。

活著是家裡的頂樑柱,倒下也是一堆人民幣。

定壽險保額一定要高,通常來說:

定期壽險保額=家中貸款+撫養子女的錢+贍養父母的錢

各位看官可以根據自家的收入來源和負債狀況衡量。

保障20年或到60歲。

20年後,貸款基本還完了,孩子長大了,也就不需要它了。

如果病了,主要包含兩部分費用,一是治療費,二是在治病期間的生活費和康復費。

這就引出了接下來向大家介紹的兩部分:

2、病

在得病期間的生活開支,靠的是重疾險。

得了一次重疾,治病+康復的時間往往能要3-5年,在此期間,就又遇到了還房貸和養家的問題,而且還有康復和護理一筆不少的花銷。

而重疾險確診即賠,會在得病之初給患者一筆錢,既緩解了患者的資金壓力,也有助於患者康復。

一般來說,

重疾險保額=3-5年的家庭支出+康復、護理費用≈50萬

3、醫

通常來說,社保會報銷60%-80%的醫療費用,自費的部分有限。

但是架不住一些極端情況,像《我不是藥神》裡為我們展現的慢粒白血病,一瓶藥幾萬塊,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起的。

這時,建議配置一款百萬醫療險,防範極端的醫療風險。

百萬醫療險一年只要幾百塊,就能獲得幾百萬的報銷額度。

它好是好,但是市面上的絕大多數產品不保證續保,得了一次病以後很難再保了。

所以,優先建議去購買一款幾年內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險,這樣幾年內的醫療花銷就無虞了。

4、殘

如果因為意外失去了勞動能力,該如何面對餘生。

一份意外險就是需要配備的。

由於意外險會按照傷殘等級按照不同比例賠付,錢不一定能全拿到。而且短期意外險的價格比較便宜,一兩百塊錢就能買到50萬的保額。

建議意外險保額可以買到100萬以上。

5、孩

給孩子買保險,參見0-20歲

6、老

給老人買保險,參見50歲以上

7、財

雖說錢財乃身外之物,沒了還可以再掙。

但是現在一套房子,是一個家庭半世的心血。

所以,不妨每年花幾百塊錢。,為房子買份家財險。

火災、颱風、暴雨等原因造成了房子損害都保,買了圖一個安心。

40-50歲: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此時的你已經默默登上了事業巔峰,錢袋子慢慢鼓了起來。

孩子年歲漸長,貸款慢慢還清了,你為自己舒了一口氣。

可是你的身體大不如前,小病小痛日漸頻發。而且養老,是一頂頭上的烏雲,讓人隱隱擔憂。

這時候買保險,要分兩種情況說:

一是在40歲前,沒有配齊四大人身保險的人。

配置與25-40歲時類似,不再贅述一遍了。

在這裡討論兩個問題:

1、重疾險功能的轉化

此時,是重疾險的末班車。年齡再高,就可能出現保費倒掛的現象(交的保費比保額高)。

還是要上車。

公子你不是說重疾險工作收入損失險嗎?

四五十歲進入職場的中後期,該掙的錢掙了,還有必要買個重疾險嗎?

事情是這樣的:

像百萬醫療險這種短期險最大的問題就是續保難,身體出現了變化就不給續了。

人到老年身體差,很可能在最需要保險時保險公司不給保了。

此時再買長期重疾險,更像是為自己存了一個以小搏大的醫療準備金。一旦觸發,就可以拿錢治病。

所以,40多歲買重疾險,在預算充足時考慮適當拉長保障年限,保到70歲或保終身。

2、定期壽險有沒有必要再買

這一點要看負債。

理論上,這個階段房貸壓力少很多,而且未來會越來越少,定壽險的保額不必太高。

但是,很多人的眼光已經放在給孩子屯房身上了。

這就要分情況了:

如果未來的還款主力是自己,那麼這個定壽險還是要配的。

如果未來的還款主力是孩子,那就讓他給自己配去。

二是在40歲前,已經配齊四大人身保險的人。

你的任務會比較輕鬆,需要做的是兩件事。

1、審視保額是否足夠。

隨著經濟發展,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已經買了十多年的保險保額未必夠。

十多年前1塊錢還能買3個包子,現在1個包子就要1塊5。

15年前的論調還是重疾險保額不要低於10萬,到如今看來已經不夠。

這時需要根據家庭財務狀況適當加保。

2、審視自己的理財能力是否足夠支撐自己養老

這時候應該把養老問題提上日程表了。

如果手頭的投資工具有限,也沒有投資理財的經驗。可以考慮適當配置一些養老年金,作為退休後養老金的補充。

養老年金的年化收益不算太高,不超過4%。

好在它特別安全,即便承保的保險公司倒了,也會把保單轉移到其他保險公司給你兌付。

50歲以上:

滄海一聲笑,轉眼變老炮。

有幸是兒女孝順,打算為年過半百的你配置保險。

可無奈是家中沒有礦,一款簡簡單單重疾險價格就已經破萬。

你安慰子女:

——要保險幹啥,爹孃的身體好著呢。

然後是忍不住的一陣咳嗽。

此時買保險,買到一款合適的保險並不容易:一是保險價格高,二是老年人身體差。

挑保險,要花點功夫。

1、意外險

這時,先給老人配上一份意外險。老年人腿腳不方便,骨質疏鬆,發生骨折等意外現象會更多。

市面上的意外險,多能保到65歲左右,即便超過了這個年齡,也有專門的老年意外險。

一定優先配上。

2、重疾險\\防癌險

如果身體不好,或是預算有限,重疾險不能買,可以考慮防癌險。

防癌險是一個閹割版的重疾險,患了癌症以後才賠,保額也普遍做不高。

只是它,一來健康告知比較寬鬆,像三高患者都可以買。二來保障年齡範圍比較廣,有些保險75歲還能買。三來會比重疾險便宜一點。

對於亟需保障的老年,算是一種補充。

3、醫療險\\防癌醫療險

65歲以下考慮醫療險,身體不好考慮防癌醫療險。

能買醫療險的老年人一定要買上,可以續保就一定要續,能續一秒算一秒

不過,65歲以前沒有得過大病,沒有三高、糖尿病等一系列慢性病,的老人實在少見。

所以如果買不了,可以考慮防癌醫療險,只報銷癌症的治病費用。

和防癌險一樣,健康告知也比較寬鬆。

結語:

人生這麼短,人生這麼長,唯有時間不可擋。

困飽兩餐,年歲難唱,只嘆一句此生不枉。

各位看官,

如何用保險保障一生這道題,我已經解到這裡了。

但事實上,想通過一篇文章解決問題,就像是「刻舟求劍」。

落實到最後產品環節,還是要看具體需求和家庭財務狀況。


公子曰


人生不同階段的風險和保障需求不同,各險種的保障作用也各異,所以不同人生階段購買保險的重點和保險組合也不同,下面分析一下各階段的購買策略。

兒童階段(0-18歲),醫療為重點,兼顧重疾(意外醫療+少兒醫保+百萬醫療)

風險分析及購買策略:

意外險:一定要為孩子購買,由於活潑好動的天性,發生磕碰、擦傷、燙傷的概率也是很高,所以由於意外引發的醫療費用是關注的重點,選擇保障意外醫療的產品是兒童階段的重點。

醫療險:兒童階段免不了大大小小的疾病而住院或者門診治療,特別是嬰幼兒階段所以解決醫療費用的醫療險也是兒童階段不可少的保險。

少兒醫保很便宜,每年只要花100-500塊(國家還會補貼保費的40%-60%),就能報銷60%-90%的醫療費用。無論什麼身體狀況,新生兒落地就可參保。而且在出生三個月之內參保,這三個月之間產生的醫療費用都報銷。所以在考慮商業保險以前,一定要把醫保這個國家基礎福利配上。

百萬醫療保險對兒童來講也非常便宜,幾百塊錢能解決小孩可能需要幾百萬大額醫療費用的保障問題,因此在購買少兒醫保基礎上考慮購買補充百萬醫療保險,以防小孩萬一大病風險時的高額醫療費用是非常不錯的安排。

重疾險:如果小孩生大病求醫過程會耽誤大人上班影響家庭收入,同時也需要康復費用,在年齡比較小的情況下重疾險兩千以內能買到數十萬的重疾保障,因此可以考慮為小孩準備50萬左右保額的保障。

其他小孩的教育金,建議在全家有了充足保障以後,還有比較多的預算情況下適當考慮,不作為常規購買,因為教育金的儲備保險的作用基本上只能說一個強制儲蓄的作用,其利率可能還比不上自己比較好的理財收益大。

初入社會成年時期(18-30歲),全面保障(意外+醫療+重疾+定壽),安心創業

剛從學校出來,參加工作後都會有一定收入,但是收入不穩定,花錢的地方多,也要為後續的成家立業做儲備。

購買策略:

由於這個階段身體條件較好,從數據統計來看,發病概率是一生當中最低的階段,所以購買策略如下考慮。

意外險:這個時候在外打拼,意外風險比較大,購買意外險也比較重要,是保險考慮的一個重點也是對家庭、父母責任的體現,至少要考慮百萬以上的保額,同時兼顧含社保外用藥的意外醫療險。

醫療險:在單位社保基礎上補充百萬醫療險仍然非常有必要,以保障重疾疾病的大額醫療費用,同時補充社保外大病用藥。

重疾險:這個階段可以可以考慮定期重疾和終身重疾險相結合的組合策略,同時儘量包含腫瘤二次賠付的險種,因為癌症年輕化的趨勢非常明顯,總額度保持在50萬以上比較合適目前的醫療狀況。

定期壽險:如果考慮父母養育的責任,可以購買定期壽險,因為價格便宜,槓桿高,額度重點考慮對父母的養育之恩的報答。

注意事項:不建議購買理財型保險,保險理財的優勢是安全穩健,主要功能是守住財富,而年輕人主要是創造財富,基本沒財富可守,所以不推薦購買。

成家立業(30-40歲),全面足額,查漏補缺,足保障

這個階段一般都組建了自己的家庭,正是人生的奮鬥打拼時期,工作壓力大,亞健康人群多,同時這個階段也是重大疾病開始高發的時候,家庭責任也是最大的時候,上有老下有小,還會有房貸車貸,需足額配置保險以抵禦重疾及意外風險。

購買策略:

建議大家可以通過保險組合,做一個合理的家庭方案。什麼是保險組合呢?就是通過一年期、長期繳費、終身型保險的搭配,不僅保額足夠高,而且保費支出也並不會特別的誇張。

意外險:保額要足夠是重點,保額高低體現了自身的身價,保額覆蓋家庭的房貸、車貸、小孩的教育規劃費用及家庭10年的生活費用。。

醫療險:社保是國家福利,是基礎的保障,但不能解決醫保目錄外的用藥及高端醫療的需求,在社保基礎上可以配置一些高額住院醫療保險,能保證大病時有一個很好的醫療經濟保障,從而安心治病。同時根據自己對醫療的要求和收入狀況可以適當配置包含特需醫療或者海外醫療(港澳臺、日本、新加坡及歐美就醫)的高端醫療。

重疾險:推薦購買終身型的重疾險,因為這個時候身體條件尚可,並且購買終身型的重疾險費用能承受,正是購買的最好時機,買了就保一輩子,保額需在50萬以上,經濟條件允許,可以配置在百萬以上。

壽險:強烈建議購買定期壽險,因為這個階段家庭責任還是非常大,上有老下有小,如果發生風險身故了,那麼通過保險理賠金,可以把家庭的責任延續下去,保額需足夠覆蓋必須的房貸、車貸及小孩的教育金。

事業高峰期(40-60歲),品質醫療,規劃養老

這個階段事業有成,財富不斷積累,我們的身體逐漸有高峰往下坡走,長期的工作壓力與不良生活習慣,加上環境、飲食的影響,正是重大疾病的高發階段,有高端醫療的需求,開始規劃養老。

購買策略:

意外險:建議購買額度一定要高,保額是年收入的10倍,可能額度會比較高,本著實用的目的,建議普通人至少要配置100萬額度以上的意外險。

醫療保險:醫療保險也這個階段考慮的核心,其實目前流行的百萬住院醫療險已經很不錯了,如果需要高品質的醫療,可以購買一些中高端醫療保險,可以解決進口藥、特殊醫療耗材使用及特需醫療費用。配置高端醫療險,以享受港澳臺、日本、新加坡及歐美的高端醫療資源。

重疾險:這時候是購買重疾險最後的時間,因為身體狀況已經不如年輕的時候,而且保費也會稍微貴一些,錯過了這個年齡,後面再買重疾險就很不划算了,都會出現保費倒掛的現象,所以重疾險不夠的話,要及早購買不足為好。

養老保險:其實這時候是要關注的是養老規劃,感覺身體很好的,可以開始規劃養老,以解決活得太長的財務問題。

壽險:仍然推薦購買定期壽險,建議這個階段可以追加保額,把保額做高。在這個階段,如果積累了比較多的財富就需要開始考慮終身壽險來規劃一生打拼的財富如何傳承和保住財富的問題了。

退休老年階段(60歲以上),活力養老,守住財富

購買策略:

意外險:年齡增大,身體活得不如年輕靈便,各種意外不期而至,所以老年人也需要一份意外醫療險。

防癌險:如果重疾險沒買夠,或者沒有購買,老年人還可以補充少量的防專項保險,一般防癌險的額度都不會太高,因為這個階段也是各種疾病的高發階段,尤其是腫瘤。

醫療保險:醫療險一般是一年期的,少數5/6年其,這個階段的關鍵是續保問題,所以重點要關注續保的問題,需要選擇續保條件不錯的保險公司的險種購買,以保證身體有點小問題報銷後的續保問題。

注意事項:建議老年人都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不僅可以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也可以將疾病遏制在萌芽狀態。

分享交流健康/醫療/保險知識,共創健康美好生活,守護幸福人生!歡迎關注,分享交流。


上醫論健


保險姓保,保險購買的是保障。所以年金分紅類產品除非客戶有資產隔離或者資產定向固化的需求我不會添加,所以下面的計劃裡我就不說此類產品了。

其實人的保險規劃應當是伴隨著一生不斷完整的,不同的保險產品對應不同的風險,人生在各個階段的風險也不同,所以選擇也不盡相同。


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的特點就是身體機能沒有發育完整,抵抗力弱,而且對外界的防範和對自身的保護能力差,且不能為家庭提供收入。所以保險配置思路應當是以重疾險為主,醫療險為輔,小額住院醫療(附加意外責任)為補充。擴展下就是長期重疾+定期重疾+百萬醫療+小額住院醫療附加意外責任。其中重疾險推薦消費型重疾,不含身故責任,沒有返還。因為保險就是一種消費,保險不是期待資金回收的投資。所有強加在消費行為之上的投資都是耍流氓。有多的那些錢還不如多買幾家保險公司的重疾呢。未成年人高發的重疾例如白血病原發性腦癌淋巴癌等疾病都會花費鉅額的醫藥費。所以單純購買長期重疾的預算壓力會比較大,建議補充以下定期重疾,能減少資金壓力。而且保險產品發展這麼快,你知道十幾二十年後保險產品是什麼樣的?與其現在花這麼高的預算,不如把選擇留給將來。

成年人

成年人的特點就是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到達巔峰之後機能下降,越來越多的身體健康問題逐漸浮現,因為屬於家庭收入的頂樑柱,所以需要把相應的家庭責任用保險來保障起來。所以保險配置思路就是重疾險+醫療險+小額住院醫療+意外險+定期壽險。之所以兒童沒有配專門的意外險是因為意外險的意外身故傷殘責任賠付有限額,用小額住院醫療就可以包括了,不需要額外配置。而成年人因為家庭責任的增加,為了意外之後的收入損失也好,為了意外之後家庭的不降低生活品質也好,建議配置獨立的意外險,而且保額最少應當是3-5年的年收入以上。意外醫療最好包含社保外醫療責任。根據我的經驗,我的客戶意外出險的很少有用社保內用藥就能完全覆蓋的。有個客戶因為燙傷去的燙傷醫院,所用的藥都是社保外用藥。而且費用沒有超過百萬醫療的免賠額,所以沒有能夠獲得保險賠付。而給成年人配置定期壽險,也是為了家庭責任,定期壽險是指在保險合同約定的期間內,如果被保險人死亡或全殘,則保險公司按照約定的保險金額給付保險金,若保險期限屆滿被保險人健在,則保險合同自然終止,保險公司不再承擔保險責任,並且不退回保險費。配置定期壽險就是為了在被保險人意外或疾病身故以後,原本屬於他應當承擔的房貸車貸還有孩子撫養的費用,都可以由保險公司賠付的保險金進行直付。一般根據預算和家庭情況配置50+的定期壽險。至於終身壽險,因為價格問題,除非家庭有資產傳承需要,否則不考慮。

老年人

老年人的特點就是身體經過經年累月歲月的侵蝕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不能保證是健康體,而且對於重疾險來說非常容易出險保費倒掛,且保險槓桿極小,所以不推薦購買重疾險。

醫療險如果身體健康,可以通過健康告知還是推薦購買的,如果身體健康不能通過健康告知,可以退一步購買惡性腫瘤醫療險。另外隨著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恢復能力緩慢,出險意外機率較高,所以意外險是一定需要配置的。其他產品就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配置了。


松鼠大叔一枚


人生不同的階段要買不同的險種。

25歲左右,如果有孩子可以為孩子買一些教育保險,因為教育是剛性需求。不會因為父母發生了一些風險而影響孩子的教育,要提前準備好一筆教育金。

30歲左右要為自己準備一份意外險,因為我們的事業忙碌,天天奔波在外,意外險非常重要而且意外險屬於低保費高保額啊,比非常高的產品。

30歲左右的話,你的經濟能力比較好,可以適當的為自己規劃一下養老,因為養老金會隨著時間的越來越長,養老金會越來越多,提前20年,30年準備養老金是非常合理的選擇。

30-40歲可以為自己準備一些醫療保險,以防家庭發生一些問題的時候,我們有錢治病有錢看病而不至於因病致貧。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考慮購買重大疾病保險或者是百萬醫療保險。而百萬醫療保險它的保費相當低,而且保額非常高,就是有一點萬元以下不予理賠。

40歲以後你可以買一些傳承類的保險,人生三個階段創富首富和傳富不同的階段,我們要買不同的保險。

總結;要買意外險,百萬醫療險,重大疾病保險,年金保險《那保險一般用於財富的傳承和財富的保全》


躍文說金融


從個人角度來講,一般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幼兒期

此階段為幼兒無行為能力,以父母或監護人做主為主要方向,可以考慮意外+意外醫療+百萬醫療,有條件的可以附件定期重疾,就夠了,以目前市場上的產品及費率的話一般1年也就1000~1500元左右

學生階段

此階段也是以父母或監護人為主要意見來源,可以考慮意外+意外醫療+百萬醫療+終身重疾(次階段購買價格便宜),整個組合一年在3000元左右

初入社會階段

此階段孩子已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收入,但可能開始階段收入不高,如果從此階段購買的話,在父母不援助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意外+意外醫療+百萬醫療+定期重疾+定期人壽,總的保費1年也就4000~5000左右

成家立業階段

此階段需要考慮的東西比較多,此階段多為有房貸,車貸,以及信用卡的負債,所以著重考慮,重疾保額對收入損失的補償覆蓋,壽險保額對債務覆蓋的比例,已經這2項重大風險發生後,對父母及妻兒在成經濟負擔,同時也可以考慮對養老的籌劃,有條件的可以增加年金險,用於養老的補充提高老年生活質量,剩餘未用完年金也可以作為傳承

老年階段

這個階段,可買的險種不多,一般根據歲數和身體情況,可以買一些特定的老年險種,目前市場有防癌險 和部分百萬醫療險,可以作為老年時保障


以上各個階段都是單獨從某個階段開始購買,如果是從最初就可以購買了,後期適當時候可以,從定期的專買終身型的,根據社會的發展,錢的貶值程度,適當增補一些額度,總而言之,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側重點也會不同,沒有一個特定的方案或者產品是適合所有人,可以多瞭解保險的相關產品,多比較,選擇適合是自己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有需要幫助也可評論留言或者私信,謝謝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


小宇聊保險


首先,不管哪個階段,居民醫保都是最應該交上的,雖然這兩年保費上漲,但目前是我們能遇到的最接近“保證續保”的保險了。

再說商業保險

少兒階段:終身重疾+少兒定期重疾

終身重疾打底,少兒定期重疾提高孩子30歲前的保額,幷包含少兒特定疾病雙倍保額保障。

小額住院醫療險比百萬醫療險更實用,應付普通感冒發燒,肺炎住院很有用。

意外險,意外醫療責任好的優先選擇。

成人~40歲

終身重疾+定壽/終身壽

百萬醫療+高額意外

為什麼這麼選?沒理由,剛需

中—老年階段

重疾險已經say bey!防癌險或者防癌醫療險一般都沒問題,身體狀況沒問題的,還可以選普通的百萬醫療。

意外險,65歲前通用,隨便選,65歲以後,只能選擇專門的老年人意外了




保而易見


路人蟻:聊社保,侃商保,說財經,專業答疑,感謝關注

答:人生不同階段該怎麼配置保險,其實我們可以按照三段式人生模式,也就是十多歲求學教育,二十多歲工作上班,60歲退休的模式類做保障規劃

我們以一個人成長過程來規劃不同階段的保險保障規劃:

小孩未成年期

當我們處於嬰兒期和未成年期的時候,這個階段的我們,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同時也不具備獨立的經濟來源,需要依賴父母家人的照顧。我們扮演的是一個家庭經濟支出的角色。

這個階段的保障規劃,都是基礎的健康保障為主,而且不需要針對成人的身故保障的壽險。一般都是配置定期的健康保障保險,以消費型保障為主,基本的配置組合是短期百萬醫療保險,意外保險,定期重疾險。保障到我們成人成家,有了獨立經濟來源或者成為了家庭經濟支柱角色,再重新配置健康保障,並且加上相關的壽險保障產品

人生青年期

當我們從未成年受教育的階段走向18歲成年,到20多歲踏入社會工作,我們進入人生的青年階段,青年階段從18-35歲的這個階段,我們開始獨立生活,然後成家立業,家庭角色的轉變,社會角色的轉變,都意味著我們需要重新做好保障規劃。

單身階段保障規劃,暫時沒有家庭負擔和責任,但處於一個原始積累的階段,支出也很多,熱衷理財投資。這個階段保障規劃選擇性價比高的保障性保險,來轉移不確定鉅額財物風險。比如配置醫療,意外,定期壽險等。低保費撬動高保額,注重槓桿性。

當進入新婚和事業起步階段,大概在30-35歲這個年齡。有了自己小家庭,事業也開始氣色,家庭收入增加生活穩定有序,隨著小孩的出生,各方面的開支都被放大了。收入穩步增長的同時,支出也是不斷加大,如何平衡收支,平衡債務,成了一門藝術。這個階段除了給家人和自己配置健康保障保險,還需要儲備好未來現金流,來應對不同時期的花費,比如小孩教育支出,家庭的備用金等。這些都需要配置儲蓄壽險,比如年金壽險來解決,這裡解決的風險也是家庭中端風險,解決花錢的問題。而且家庭經濟支柱需要配置保額足夠覆蓋債務和未來幾年家庭年收入的定期壽險。避免出現收入中斷,影響家庭穩定持續生活,影響小孩未來的成長環境。

中年事業期

有的人總是說中年油膩,其實中年才是一個男人的黃金時期,在35-60歲退休的這個年齡,雖然男人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財務支出壓力大,但是也是其事業發展到達巔峰,收入增速加快的階段。當把基本的房貸等債務解決,就應該開始規劃自己和家人的養老退休保障問題了,在這個階段需要運用年金壽險,終身壽險等,規劃養老保障問題,規劃財富增長和穩定傳承的問題。

當然這個階段也是人的身體機能開始走下坡路的階段,基礎的健康保障保險說必備的,避免疾病和意外帶來的鉅額財物損失 ,影響自己的財富積累儲備。健康保障在這個階段顯得尤為重要。

退休養老期

當男性到了60歲,女性到了50歲就是法定的退休年齡了,企業不再給繳納社保了。開始進入退休養老生活的階段。這個階段卸下職場競爭的壓力。沒有了撫養小孩的負擔。同時有足夠的養老金儲備。不給子女添負擔,同時自己還有餘力幫助子女,這就是退休養老階段最理想的狀態了

這個時候是求穩,不僅是理財收益的安全穩定,還有決定財務穩定,養老金不被消耗的保障保險的配置,基本的醫療意外保險,大病保障社群,以及老人防癌險,都是這個階段應該配置的保險組合。

老年期保障優先,理財第二。養老金多少不是關鍵,理財收益高低不少關鍵,而是需要保障性保險來實現儲蓄的安全性,財務的穩定性,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綜上:我們按照從出生到死亡。我們必須經歷的嬰兒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來規劃不同人生階段的保險配置。也可以說是按照三段式人生模式來配置。最後都是回到財務穩定性這個目的上。基礎健康保障任何階段都不能缺少,人身壽險保障需要根據不同階段財務角色進行優化配置。


路人蟻


人生按照不同的階段,可以分為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每個階段我們都會扮演不同的角色,也有著屬於這個階段的責任和風險,所以購買保險,一定要根據自身所處的人生階段,看具體情況而定。

  我以個人的理解,按照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這四個人生階段,分為四個年齡段,梳理不同人生階段保險配置的內容,這也可以作為購買保險時的參考。

1,少年階段(0-18)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只要能為孩子轉移風險,父母們是不計代價的。所以,很多父母儘管為自己買的保險不多,卻為孩子買了很多保險。

  這就是我們說過的典型誤區之一:先孩子,後大人。父母的這份心情可以理解,但買保險還是先大人,後孩子。

  那麼,如果大人的保險買好了,孩子的保險該如何買才合適呢?

  購買方略

  在大人的保險配置得當的情況下,可以給孩子配齊下面這三種保障:醫保,意外險,重疾險。如果經濟條件寬裕,可以再適當購買商業醫療險、教育金。

2,進入社會(20-30歲)

  這個階段的人,大多具有如下特徵:

  (1)收入偏低,不穩定。

  (2)大部分單身,但也開始為買房成家做準備

  (3)身體健康情狀況良好

  (4)父母大多已經年老,年過50,身體機能逐漸下降

  購買方略

  這個時期屬於人生重要的一個過渡期,建議配置消費型產品,做好保障的同時,保費負擔也不會太重。

  

意外險:意外險是每個年齡階段都建議購買的險種,而且20多歲,旅遊,出差也多。不過要注意職業種類是否符合投保要求。

消費型重疾險:這個階段,既要自我投資,又要準備買房成家,經濟壓力不小,可以考慮長期繳費的消費型重疾險,保額適中,保費小几千。

如果經濟寬裕,強烈建議購買長期、儲蓄型重疾險,現在身體情況也健康,這裡面也有一些性價比很高的產品,比如:守衛者1號。

定期壽險:父母逐漸老去,作為子女,不能不考慮贍養父母的責任,可以購買定期壽險。這時買,年輕,保費相對較低,槓桿率高。

3,成家立業(30-40歲)

  這個階段的人,大多已經成家,事業小有所成,也有一定積蓄。但揹負的責任也更重:家有老小,還要還房貸、車貸等貸款。由於工作壓力和年齡原因,身體健康狀況也開始走下坡路。

  購買方略

  保障應著重於完善家庭經濟支柱的保障,提高整個家庭財務的抗風險能力。

  

意外險:每個階段必配險種。這時買的話,保額不能太低。125元的小蜜蜂就非常不錯,便宜保障又夠。

重疾險:優先考慮終身型重疾險,這時候買,健康情況還好,保費不會太高,即使交30年,也能在退休前後交完。如果預算寬裕,考慮終身型與消費型組合搭配,將保障做足。

可考慮消費型:達爾文一號,或者康惠保旗艦版;

搭配儲蓄型哆啦A保

定期壽險:定期壽險屬於純保障型的險種,能以較低保費撬動高保額,幫助家庭支柱將經濟風險轉移到保險公司。目前最實惠的定壽就屬:大麥定壽

醫療險:醫療險能對社保和重疾險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將看病的壓力降到最小。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條件下,建議優先選擇高免賠額、高保額的類型。

  注意事項

  這個階段,各種責任壓身,仍要以保障為主,經濟不寬裕的話,不建議在理財險上投入太多。

4,

  事業高峰(40-50歲)

  這個階段有如下特點:

  1、處於事業高峰期,收入高且穩定

  2、自己年歲見長,開始考慮養老問題

  3、身體大不如前,小毛病開始出現

  購買方略

  

高保額意外險:剛需。此時應優選高保額的,比如100萬。意外險保費不高,不妨在不同公司多買幾份。最好選擇意外身故/傷殘比較高的,但是意外險短期的較多,要及時續保。

重疾險:強烈建議購買終身、儲蓄型重疾險,而且要儘早買。重疾險保費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增高,身體不好的話,甚至都買不了,可以說這個階段是能買到合適重疾險的最後機會。家庭經濟好的可以考慮長生福優加,保障非常全面,當然價格也相對貴。

定期壽險:依然是定期壽險優先,純保障作用。如果已經購買,考慮到現在的家庭支出,保額不夠,不妨追加保額。目前最實惠的定壽就屬:大麥定壽

醫療險:這個階段,身體小毛病不斷,醫療險也屬於剛需。目前很多性價比都不錯的百萬醫療險,建議入手一款。

養老保險:趁著這時收入穩定,儘早規劃養老問題,晚年壓力才會更小。

  如果這時已經有不錯的收入或者積蓄,建議適當補充一下商業養老保險,保額定的稍高一些,選擇最長繳費期,降低保費壓力。這樣就確保了退休後的生活質量、求醫看病不受影響。

  注意事項

  45歲開始,癌症的發病率明顯上升,一旦遭遇癌症,就會馬上面臨鉅額支出,治療費和康復費用一般至少在30萬。

  因此,再強調一遍,一定要買重疾險。就算不買終身型的,也可以購買長期繳費的消費型重疾險。

5,

  進入晚年(50歲以後)

  超過50歲,已經不在承擔養家的家庭責任,健康和養老成為關注重點。

  購買攻略

  

意外險:老年人由於身體原因,行動和反應能力不如以前,發生意外的概率很高,配置意外險尤其重要。這個階段的意外險,對年齡的要求雖然不高,七八十歲也可以正常買。但保額不會太高。

重疾險:超過50歲,再買重疾險就不划算。可以選擇不錯的防癌險。根據保監會數據,癌症理賠比例佔到全部重疾的60%。很多防癌險,10萬的保額,保到七八十歲,保費也就2000元不到,核保也較為寬鬆,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也可以投保。

這裡推薦:康愛保防癌險,價格便宜,原位癌也能保。

可能有人會覺得10萬這個保額低,沒辦法,這都是原來不及時配置重疾險挖的坑。

所以,最好還是趁年輕時,身體健康,提前配置好重疾險。

醫療險:這個階段,買百萬醫療險也差不多2000元不到,也可對防癌險起到較好的補充作用。

  注意事項

  很多疾病在早期發現的話,都能得到控制並治癒,所以,做子女的,應該多帶父母定期體檢,這也是做子女應盡的孝心。

  購買保險需要根據人生的不同階段,建立相應的保障。今天所說的內容,也只是適用於大部分人的情況,自己配置保險時,還要根據自身情況具體調整,還有就是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有了一份保單之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還要根據不同的人生階段及時調整。


小郭說卡


一、20歲左右:以自身保障為主

20歲左右應格外考慮意外傷害保障,其次是健康保險、重疾和定期壽險。意外保險的一大特色就是保費低廉,最經濟實惠。

二、30歲左右:保費佔年收入的15%-20%

30歲左右買保險的順序應該是:意外險、醫療、重疾、教育金、投資理財型保險。保費控制在年收入的15%-20%最佳。

三、40左右歲:重疾險要全面、靈活

40歲左右購買保險的順序應是:意外險、醫療、重大疾病保險、投資理財保險。這個階段的男性重疾險應該選擇保額較高、保障範圍較全面的產品。

四、50歲左右:主要考慮養老

我們都知道,同樣的險種,年齡越大,需繳保費也越多。因此,50歲上下應當儘早投保獲得保障。首選意外傷害險,注意醫療保障額度,因為機能開始衰退,保障額度應當高一些。此外,健康保險對於50歲及以上男性也很重要。

五、60歲左右:選擇合適的意外險

60歲即將退休,孩子都長大,沒有太多的顧慮,但身體機能在慢慢衰竭。60歲首先要考慮意外險跟醫療險。

此外,意外醫療最好選擇可以多次理賠的產品,在做好意外保障基礎上,如果經濟許可最好為60歲老人選購一份重疾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