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使用后的口罩去向何处?你会不幸“中招”吗


警惕!使用后的口罩去向何处?你会不幸“中招”吗


受武汉肺炎疫情影响

医用口罩短缺

不法商人趁机哄抬口罩价格

牟取暴利

上海市监局公布

第二批口罩违法案例

有不少商家售卖冒牌口罩

更发现有人高价回收

使用过的口罩

再出售敛财

相信大家都很关心

日常使用的口罩去向何处?

医疗机构使用的口罩又去往何处?


警惕!使用后的口罩去向何处?你会不幸“中招”吗

欲知口罩的去向,先得知晓现行口罩佩戴指引。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和使用技术指引》对易感人群佩戴口罩进行分类,高风险暴露人员和较高风险暴露人员都应当至少佩戴符合N95/KN95及以上标准的颗粒物防护口罩。而普通居家人员、出行人员、居家隔离人员基本属于中等风险暴露或较低风险暴露人群,仅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是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即可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针对不同人群使用后的口罩应当如何进行分类处理呢?使用过的口罩确实可能携带大量微生物,如病毒、口腔细菌等。这些微生物不仅可能源于外界,通过吸气,吸附在口罩的外表面,也有可能因为使用者本身携带细菌、病毒,通过呼气,吸附在口罩的内表面。因此,使用过的口罩是可能存在很大感染风险。


警惕!使用后的口罩去向何处?你会不幸“中招”吗


针对有高危感染性风险的口罩

(含高风险暴露人员和

较高风险暴露人员使用后的口罩)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属于医疗废物,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等都属于感染性废物,这种条件下口罩即属于感染型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在医疗机构中使用过的口罩会被放进干净、密闭的袋子里,再放入黄色有特殊标识的垃圾箱。在医疗机构中医疗废物会一般会分黑、黄、红三色。黑色塑料袋装生活垃圾,黄色塑料袋装医用垃圾(包括感染性废弃物),红色塑料装放射垃圾和其它特殊医疗废物,再进行进一步处理。医疗废物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如果处理不当将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更可能成为疫病流行的源头。正是因为医疗废物的特殊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其纳入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处置过程严格遵守危险废物处理相关要求及规范,如转移必须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容器及包装物必须设置危险废物标识等。

警惕!使用后的口罩去向何处?你会不幸“中招”吗

以《上海市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为例:医疗废物转交给转运人员时,应当填写医疗废物交接单,交接单填写后应当由交接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交接单一式三份,医疗废物产生部门、暂时贮存管理部门、医疗废物监控部门或专(兼)职人员各保存一份,保存时间3年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转运应当使用专用工具(包括运送车和盛器),专用转运工具应当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外表面须印(喷)制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文字说明。最终属于医疗废物的口罩会交予专门的转运机构运至焚烧场所进行焚烧,完成其光荣的使命。

警惕!使用后的口罩去向何处?你会不幸“中招”吗


警惕!使用后的口罩去向何处?你会不幸“中招”吗


针对中等/较低风险暴露人群佩戴

的医用外科口罩或是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中等风险暴露或较低风险暴露人群佩戴的医用外科口罩或是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是否属于医疗废物?如果不属于应当进行如何分类呢?


一般来说医用外科口罩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纤维直径可达0.5-10微米,通常为三层纱,在两层无纺布之间夹着一层过滤布;一次性口罩是用两层28克无纺布面料制作,鼻梁处采用环保型全塑条,不含任何金属,佩戴透气,两者既不可以回收也不属于有害物质。日常使用过的口罩,应当直接投放至其他垃圾(即干垃圾)收集容器内。


在当下疫情的环境下,对存在发热、咳嗽、打喷嚏等症状的人,或是接触过此类人群的人,应将口罩用密封袋装好密封后投入其他垃圾(即干垃圾)收集容器内,干垃圾的处置方式一般为填埋或者焚烧。对于疑似感染的病人使用过的口罩,应当在就诊或者采取隔离措施时,将口罩交给相应工作人员,作为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警惕!使用后的口罩去向何处?你会不幸“中招”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