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他人並影響他人的核心奧祕

讀書提升認知,知識改變命運

讀懂他人並影響他人的核心奧秘


01

丹麥心理諮詢師伊爾斯·桑德在今年1月份推出了她的新書《共情溝通》

這是她繼《高敏感是種天賦》後,出版的又一本簡單實用心理學治療方法類的書籍,這本書不僅適合日常的溝通對話,也適合心理諮詢師使用。

作者說:本書大部分方法對心智發展大有裨益,如果你能遵照本書指示,問自己一些問題或親身實踐,那麼你一定能改變現狀並提升自我。

桑德持有心理治療諸多領域的學位證書,她在運用過的諸多治療方法中,選擇了一些簡單易用的技巧做了介紹。

有些心理治療方法理應由專業的精神或心理治療師使用,但還有許多治療方法在專業領域之外的應用也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比如,當你幫助顧客、患者、朋友或者自己的時候,這些方法就是本書的重點。

運用這些方法的主要目標是:提升支持性和共情性對話的效能。

書中所有內容在心理學上都有相對照的依據,在作者多年的心理治療執業經歷中也得到了印證。

《紐約時報》對這本書的評價是:

從某些方面來看,本書蘊含的道理反映的是經久不衰的人生智慧。你如果能遵照本書指示,那麼一定能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

讀懂他人並影響他人的核心奧秘


02

共情溝通的一種方法是:複述。

複述可以讓你的傾訴對象感受到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充分的重視。

這個技巧初看起來可能沒什麼,但非常重要。

雖然你重複的是對方的原話,但是從你的口中說出,對方會注視著你的眼睛,判斷你是否接受了他們的觀點。

假如你可以向對方表示尊重和理解,他們會更傾向於對所聊的話題暢所欲言。

而一旦他們在對話中變得自在,你們之間就可以建立一種良好的溝通氛圍,拉近彼此的關係。


複述聽起來易如反掌,但能夠真正做到卻絕不簡單,需要你反覆練習。

大部分人易犯的問題是在傾訴的時候滔滔不絕,完全不給傾聽者複述和思考的機會,這樣會很難準確記起他們到底說了什麼。

作為一個傾聽者,你需要做的是不停打斷傾訴者輸入的信息流,將它們分割成一個個小片段,這樣你就能充分回憶並準確複述所聽到的內容。

複述並非要求你逐字逐句地完整背誦,你可以去掉冗長的填充詞,讓話語變得更簡潔,只要能重複出最重要的詞句就好。

但重要的一點是,要儘可能地還原對方的話。

因為在你每次增刪詞語的時候,你都會無意中複述成自己的想法。

這時傳達出的信息更多的是關於你自己的想法,而非傾訴者的想法。

一旦充分掌握了此中技巧,摸清了門道,你就可以在複述和其他回應方式之間自由做出選擇了。

作者說,你可以在日常對話中使用複述方法。

比如,當聽到特別重要的事情,或是在需要放緩對話節奏的時候,複述都有助於營造良好的對話氛圍,形成共情溝通。

讀懂他人並影響他人的核心奧秘


03

共情溝通的另一種方法是:同情。

練習同情的目的是確認對方的感受,並告知你感同身受。

你可以用這樣的話來表達:“這對你來說可能確實不容易。”

你可以想象對方的實際情況。

儘管可能有時猜測不準,但對方往往會對你主動理解他們處境的行為表示讚賞,並從內心裡對你表示感激,從而透露出更多深層次的想法。


表達同情的要點並不在於你說什麼話,而在於運用好面部表情和說話語調。

你的聲音和麵部表情可以跟隨對方的情緒同步變化,只有這樣對方才能真正感覺到你理解了他們的心境。

同情甚至可以完全不用話語來表達,僅靠一聲飽含同情的嘆息就能做到。

但一些人會極力避免他人的同情,因為他們並不願直面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

同時,大部分人也不希望落淚的情況發生在人很多的公共場所中。

因此,要在發表同情評論的時候,先斟酌周圍環境是否合適,確保沒有旁觀者,並且你有充足的時間來應付對方突然哭泣的狀況。

向對方施展同情和關注,可以顯示出你有主動了解對方的意願,由此創造出的安全感和合作氛圍對開啟交流至關重要。

讀懂他人並影響他人的核心奧秘


04

共情溝通的方法可以組合使用,作者舉了下面的例子:

漢斯:我的女兒在閱讀方面有障礙,現在她的丹麥語老師建議她去參加一個專門解決兒童閱讀障礙的課程,六週的時間內,所有的課程都將設置為丹麥語。

這讓我有些擔心,因為參加這門課程就意味著女兒的其他課程要被耽擱了,我還擔心出現現在這種狀況是我的原因……

你:稍等一下,我想確認一下是否領會了你的意思。你說你的女兒在閱讀方面有障礙,所以她的丹麥語老師建議她去參加一門為期六週的特殊課程。

你擔心女兒的其他課程可能會因此耽擱,你還打算告訴我什麼?(切分信息和複述)

漢斯:我感到很擔憂和沮喪,因為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可能是我沒有花足夠多的時間來幫助她學習閱讀。

我不清楚其他父母花了多少時間來幫助孩子,我在想也許我對女兒的幫助不夠多。

你:你感到很擔憂和沮喪,是因為你發現你沒有花太多的時間來幫助她。(複述)

漢斯:是的,因為我認為女兒能夠做到最棒,我自己也確實沒有盡到職責。

你:你相信女兒能夠做到最棒,你清楚自己確實未能盡到職責。這肯定讓你感到很難過。(複述、同情)

漢斯:是的。

你:我覺得擁有一個真正關心並相信自己女兒的父親是最棒的父親,你女兒應該會感到很幸運。(同情、鼓勵)


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都放在瞭如何提高效率和快速解決問題上,很多情況下,我們忽視了同情的巨大作用。

許多人渴望被同情被關注,但往往得不到滿足。

向對方施以同情和關注是一份最好的禮物,這會讓對方產生嶄新的自我認知,也會讓對方和你建立起更加親密、更加友愛的人際關係。

讀懂他人並影響他人的核心奧秘


05

需要強調的是,真誠傾聽是共情溝通的基礎。

在傾聽過程中,如果你能準確探知對方的情感變化曲線並予以恰當的回應,那麼不多的言辭就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作為一個傾聽者,你該主動一些還是被動一點?

主動型傾聽者傾向於積極提出問題,給出解釋或是建議;被動型傾聽者則習慣少說少做,保持現狀。

一些情況下,你的幾句話就可以為對方帶來極大的情感滿足,他們會感受到自己被接納,如獲新生。

不過有時候,如果你急於提出各種五花八門的建議來解決對方的難題,對方的體驗可能又會大打折扣。

作者認為,這兩種方式,沒有孰優孰劣之分,運用的技巧,要根據當時的語境隨機應變。

如果對方輕微抑鬱或拿不定主意,那麼你可以表現得稍微積極一點;反之,如果對方活力滿滿,擅長分析問題,那你就可以表現得被動一點。


此外,作者還在書中介紹了:

談話中該如何引導對方突破不恰當的人生信念,如何正確地談論對方感到難以啟齒的話題,以及“空椅子”、寫信、“與矛盾方直接對話”等溝通技巧。

如果感興趣,也推薦你繼續閱讀這本書。

關注 每個思想,都會發光!讀書提升認知,知識改變命運!


讀懂他人並影響他人的核心奧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