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記不住英文單詞怎麼辦?用自然拼讀超簡單,適合零基礎入門

上週跟大家分享了,我認為的教育中閱讀的重要性

(文章可戳: ),今天想重點來講講英文閱讀的部分。我想很多家長跟我一樣,讓小朋友學好英文,不只是讓他們更好地應試升學,而是希望他們通過更廣泛的閱讀,更深層次地去了解這個世界,所以語言的學習才那麼重要。

而在這之中,“自然拼讀”是可以幫助小朋友推開一扇“閱讀世界”的門

之前有跟大家分享,Joshua從5歲開始看章節小說,也會對裡面一些複雜的單詞直接就拼起來,這個很大的基礎就來自於一開始自然拼讀的方法建立。一開始我擔心他對於小說閱讀的理解,有很多單詞我也很好奇他是怎麼認識的,他會告訴我拆詞根啊,吧啦吧啦說一堆。

再比如,2月份有一個新單詞是“新冠病毒”,整個詞是novel coronavirus。對於我們很多家長們來說,看到這種專有名詞都會下意識有點小牴觸,但是Joshua很快就記住了,他用的就是自然拼讀的方法。▼

孩子總記不住英文單詞怎麼辦?用自然拼讀超簡單,適合零基礎入門


孩子總記不住英文單詞怎麼辦?用自然拼讀超簡單,適合零基礎入門


孩子總記不住英文單詞怎麼辦?用自然拼讀超簡單,適合零基礎入門

也歡迎大家來抖音號@Joshua小朋友(ID:IamJE_Joshua)一起圍觀孩子們的日常啊~

認識這些專有名詞或者生僻詞,並不是我想要拿來炫耀的點,而是在這背後,認識到自然拼讀這一基礎的達成,讓孩子和我們的親子閱讀,可以到達更廣泛的“世界”以及更深遠的“歷史”中。(比如我可以更好地跟他一起閱讀,國外關於病毒的一些小科普文。)

回想這條“自然拼讀”學習的路,我最早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是Joshua才三歲剛入幼兒園不久。那天我去學校做志願者,剛好看到小班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圖書館上閱讀課,從教室到圖書館大概是2分鐘的路程,很多稚氣十足的孩子排著隊一起邊走邊唱自然拼讀的兒歌。▼

孩子總記不住英文單詞怎麼辦?用自然拼讀超簡單,適合零基礎入門

我當時是有些詫異,3歲開始學的第一首歌不是字母歌,而是自然拼讀歌。我家孩子是在國際學校,但裡面有大量的孩子都並不是來自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家裡也大多不是純英語學習氛圍。所以從學校老師的整體規劃裡看,是不是英語為母語,並不是孩子要不要學自然拼讀的前提條件,而是如果要學好英語,能夠閱讀更多英語世界的書籍,掌握“自然拼讀”是最重要的基礎之一

這幾年來,我跟著學校進度,看孩子從一開始理解音素意識,比如知道CAT 的發音是 /c/ 、/a/ 、/t/,以及如何去做自然拼讀的詞彙量練習。像現在孩子小學一年級了,學的越來越深,短元音長元音混合發音都有,期中考試自然拼讀還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老師家長會上會特地給我看一張表,告訴我

孩子在自然拼讀的哪個範圍問題比較大,接下來要重點改善

所以總的來說,我認為自然拼讀最大的作用是優化了孩子的學習機制,從緩慢地讀出一個單詞,到快速地識別單詞,讓孩子真正具備通過視覺來閱讀的基礎,在一個大的環境下更容易接受以前不熟悉的單詞,提高流暢閱讀的效率,這些就是孩子獨立閱讀的基礎

學習自然拼讀的一些小感悟

我在陪孩子走自然拼讀這條路,有幾點經驗是需要同步給大家的,在實際英語啟蒙路上也是幫助我優化了很多路徑,因為自然拼讀並不是萬能的,它也需要一些支持才能夠更好地在孩子的英語啟蒙路上發揮出角色。

1、自然拼讀是一個橋樑,需要長期反覆練習

我家孩子從小班開始到現在一年級了,其實學校都有拼寫練習,最開始是從拼自己的名字開始,比如“Eric”,老師念一遍,然後孩子自己寫一遍,錯誤的地方老師改到作業紙下。最開始我家孩子還會把自己的名字寫成“Erik”,而不是“Eric”呢。

讓聽寫形成孩子的一個條件反射,記單詞的效率才會提高,比如現在跟孩子們聽音頻,聽到某一個單詞我也會隨口問一句,怎麼拼?然後孩子們就會自己解析著拼起來了,這個“條件反射”對他們學很多艱澀的單詞幫助很大。

要幫助孩子把自然拼讀變成閱讀的橋樑,聽力很重要,沒有聽就沒有所謂的拼,所以無論是童謠、歌曲、單詞拼寫的互動遊戲,都需要日積月累,哪怕每次給孩子花5分鐘專注去聽,堅持起來都會價值很大。

至於拼寫遊戲,我的感受是孩子不一定每次都能拼對,但沒關係,關鍵是慢慢鍛鍊孩子對於單詞的拆解能力,當孩子能分析的組合方式越來越多,孩子的單詞識別能力也會越來越強,自然畏難心也會低。

2、對非英語為母語國家,以幫助孩子理解意思為核心

自然拼讀其實涉及到了很多單詞的意義,比如同樣是字母組合“oo”,那麼當和其它字母組成“zoo、spoon、book、look、stood”等單詞時,它們的意思究竟是什麼呢?到底要不要去翻譯和解釋它。我最開始也在糾結到底要不要用中文跟孩子解釋,這樣子會不會影響孩子的英語啟蒙,後來發現這個擔心其實是多餘的。

我跟學校裡的老師、語言專家討論過,跟班裡不同國籍的家長討論過,甚至去年去劍橋大學做學術交流,我也跟認識的教授討論過這個話題,大家的共識都是,遇到不知道什麼意思的單詞,翻譯是一件多麼正常且自然的事情,“為什麼不能做呢?”

我之前看過牛津大學出版社的Bill Bowler主編的專訪,他也直接表態,非英語母語國家一定要幫助孩子理解單詞的含義,比如通過圖片或簡單的解釋確保孩子瞭解新詞的意義,這才是英語國家和非英語國家在教授自然拼讀最重要的區別。

所以面對不理解的單詞,只要能幫助孩子理解,用什麼方式輔助解釋都沒問題。恰恰相反,只有孩子理解了意思,才能確保自然拼讀成為單詞和閱讀之間的橋樑

3、自然拼讀也需要高頻詞和大量閱讀的支撐

我家孩子在早期閱讀中我就很重視高頻詞、自然拼讀和大量閱讀的積累

這些對孩子理解句子、短文和章節脈絡來說很有幫助的,也跟主流英語啟蒙體系一脈相承。高頻詞是骨幹,自然拼讀是枝葉,而大量的閱讀就讓孩子把樹木變成森林,前期可以用分級閱讀鍛鍊能力,逐漸地就要讓孩子接受大量的多元的閱讀體驗,才能真正打開知識面。

所以我家藏書到處都是,各種牆角小書,不同類型的書籍放在孩子隨處可看的位置,而且我定期就會更新一批,把家裡的書搬來搬去的。▼

孩子總記不住英文單詞怎麼辦?用自然拼讀超簡單,適合零基礎入門

4、關於自然拼讀開始的時間

群裡很多的家長都很關心自然拼讀開始的時間,擔心晚了或者早了。回到這個語言啟蒙的終極問題,我還是想說,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會晚。當然,在任何體系化的學習前,“磨耳朵”這樣的環境薰陶始終是最重要的基礎。自然拼讀既然是為閱讀做準備的,最優的學習時間是學齡前大班到一年級,但不用擔心錯過所謂的“最優時間”,如果你開始有計劃地給孩子選擇系統學習,以及開始一起通過閱讀去感知更大的“世界”,那就從你決定的這一刻開始吧。

還有一個重要的觀點想跟大家強調的是,“自然拼讀”不是起點,也不是終點,自然拼讀更像是一個橋樑,幫助孩子和家庭教育,推開通往閱讀世界的大門。

我上週跟很多朋友聊,我說最開始打基礎慢慢來沒關係的,無論是自然拼讀還是高頻詞,基礎打好了後面就更省心一些。所以如果大家對高頻詞、自然拼讀一知半解,我還是建議大家得回到原點,從自然拼讀、高頻詞最開始的體系開始,從零到一去看看自然拼讀的脈絡。無論多大的孩子,現在開始都不晚。

更具體的介紹可以看看我下面這篇文章哦,我真的是以做論文的態度去分析的呢,希望可以按圖索驥幫助到你:

好啦,聽完了今天的分享,是不是放下了一些焦慮和誤解了呢,也希望可以幫助你更從容地規劃孩子的學習路徑呢~

【END】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注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