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教授:不打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你认为呢?

钟勇180607335


我也是一名教师,不过我是一名体育老师。就教育中的打骂学生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首先就中国传统教育而言,戒尺是有很久的历史根源,传统的家庭教育中也常见家法。也就是说在中国的教育中惩戒是教育的一部分,但是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进入,体罚被中国的法律明令禁止,这种以家法和戒尺的惩戒在中国也就不能存在了。

那么我接触过的几个事例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第一件事是在我就职的第一个私立学校里,返聘了很多退休优秀教师,那时候我教小学,那些老教师教会了我很多教育方面的方法,其中有一个语文老师的事情我要着重提一下。那个语文老师教出的学生十分有教养,而且成绩极好,有一次我在她们办公室和另一个班的班主任谈事情,那位语文老师办公桌旁边站着五六个学生拿着作业站成一队,语文老师说话很和蔼,认真讲解学生作业的问题,当学生学懂了以后,然后问学生:“这个题因为什么错了呢?是不会还是粗心?”学生回答:“太粗心了。”“这不是第一次错了,上次也是这样的问题吧?该怎么办呢?”那个学生主动伸出左手掌,语文老师拿出一把直尺,在学生手上打了两下。听声音能感觉出有些疼,但是不会伤人的那种。

关于这个老师的故事,还有一个是听别人说的,这个老师是传统的书香门第家庭,有很多家长想把孩子送到她那里补习语文,但是她只收和家长熟识的,哪怕学习成绩很差,因为必须认可她的戒尺,送过去的学生成绩上升都很快。

第二件事情也发生在那个私立学校,是初中生的事,有个学生学习很差,父母溺爱,长辈宠爱,在学校上课就是睡觉,在初三的时候成绩还是年级倒数,家长着急了,来学校跑了很多次,最后班主任告诉家长:“以现在你孩子的状况,说句难听的,他过得太幸福了,如果想改变他,只能是两种事情发生,要么你们父母死一个,要么送他去部队。”初三毕业后,他们家人还真把他送到了部队,两年后回来看我们的时候,那个学生像变了一个人,家长特意感谢了那位班主任。

就这十几年教育中出现的事情,我虽然希望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事实上人之初性本恶论更符合大多数,因为人之初性本恶,所以才要建立各种制度规范人的行为,违规的行为必然要受到惩罚。在体育运动中尤其明显,足球篮球的犯规会被裁判出示警告,罚令出场等,有时候也会出现球员用故意犯规来阻止对方进攻,但也会心甘情愿接受裁判的判罚。当然这是为了体育竞技的胜负,和学生的学习还是有差别的。不过我经常教育学生,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如果你把时间用在睡觉,那就睡过去了,如果用在娱乐,那就娱乐过去了;如果用在查漏补缺的学习,那就会迎来成绩的提高,如果用在体育锻炼,那就会迎来身体的健康。你选择了什么,决定你得到什么,而最后的结果理应自己承受,硕果也好,惩罚也好,和你做的选择有关。

那么,学生要不要有惩戒呢?答案是肯定的,当然要惩戒,我们现在的教育在进行欺骗教育。评定成绩上,我们以前叫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现在叫合格和需努力,学生平时成绩不能排名,那为什么要在中考高考中排名来决定考什么学校?学生犯了错只能告诉他,不能打不能骂,更不能用羞辱性的语言或者冷暴力,学生们越来越自我感觉良好,数学考了十几分也不会有任何羞耻心,更谈不上心里难过。

教育中的打骂被禁止,教师能做的只有教,但是学生听不听就不能是老师作用的,成绩上不去只能说老师教得不好,和学生无关。但是现实社会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在上海的四大名校里的学生成绩那么好呢?因为那里汇聚了全市最优秀的学生,他们是各种原因在全市脱颖而出的孩子,有些是聪慧的,有些是自觉努力的,有些是家教甚严的(少不了惩戒)。而这些学校在竞争中校规更严,要求更多,甚至作业更多,一旦进入了,家长无比珍惜,学生也很珍惜,对于校规也会敬畏。但是如果没有后顾之忧的学生,在普通的高中读书的孩子呢?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贪玩儿不说,还喜欢搞事情,打架吸烟喝酒,在违反校规中寻找刺激,在和教师作对中找存在感,如何教育?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该不该允许打骂学生呢?

有自觉性的孩子不需要打骂,有家教的孩子不需要打骂,有羞耻心的孩子不需要打骂,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做什么。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有一个家庭教育观———严父慈母,子女的教育需要有严格的一方,有松弛的一方,严格得以规矩,松弛得以引导,如果都严会逆反,都松会溺爱。当缺失合理家教,没有好习惯的形成,打骂是不得已的手段,当打骂也无济于事,基本就是废人了,进入大熔炉吧,交由部队管教,那里不是打骂,而是锤炼。

最后,再举一个电视剧的例子,电视剧《大宅门》里白景琦小时候没少被恩施戒尺教训。


猫王7077974


原来我也是支持不打骂孩子,直到自己有个无比调皮的孩子,一让写作业,就嚎,给他讲解,不好好听。怎么说也不听,孩子不小了,你说的他都明白,就是不照做。气的拿起棍子打一顿,立马作业自己写去了,也认真听了。说不打的,那是没遇到熊孩子呀


肖潇39


好孩子不是被打骂出来的,欠揍的熊孩子是被欠揍的父母惯出来的,幼儿时期的哭是真的需要父母帮助,饿了,便便了,不舒服了,病了,哭是正常的,长大一点之后,孩子明白了哭就能满足需要,孩子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哭就越多,有时候的哭就是闹,就是发脾气,父母无分辨的满足一切,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完全自我中心,绝对任性,就欠揍了,我在儿子两岁的时候就开始打孩子了,改了任性之后,就不需要再打孩子了,越早越好,如果父母惯着到了12岁之后,你再打孩子也没用,而且越打问题越严重。腐儒不懂心理学,只会背诵孝道,只能害人害己。


悟宇之道


复旦教授:不打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教授说的话有一定道理。

1.有的孩子学习很自觉。人分三六九等,这话一点不假,就连孩子也是这样。有的孩子天生就是一个高素质,不仅头脑聪明,而且对人彬彬有礼,这可能与孩子生长的家庭环境有关系。孩子上了学,也不让家长操心,早晨起床也不用家长喊。在学校里能认真、自觉地学习,课堂上能专心听老师讲课,积极动脑思考,踊跃发言。课后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习成绩门门优秀。像这样的孩子,还用着家长管吗?更用不着家长去打骂。

2.有的孩子学习不自觉。有的孩子学习很自觉,其实这只占少数。大多数的孩子学习自觉性不高。有的孩子也很聪明,但是调皮捣蛋数第一,整天想着玩,偷鸡摸狗,打架斗殴,专干坏事,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像这样的孩子,如果放任自流,说不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家长不打不骂能行吗?甚至家长还要惩罚,才能把孩子拉回正道上来,孩子才能收回玩心,真正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孩子一旦用心学习,成绩会不断进步,只要持之以恒,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还能成才。

3.有的孩子学习缺乏自觉性。也有的孩子既不像第一种孩子那样,学习有自觉性,也不像第二种孩子那样顽皮,在学习上介于这两种孩子之间。学习自觉性不是很强,学习成绩也是时好时坏。这就需要家长经常敲打敲打孩子,你敲打了他,他的学习成绩就好一些,你不敲打他,他的学习成绩就下降。家长只有不时地敲打,不时地教育,孩子的学习成绩才能稳步上升,稳步提高。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类型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张志学689360


这句话看起来有点暴力,但是实际上是非常有道理的。年龄大的朋友们可以想一想,那个没有挨过父母的打骂,那个没有挨过看的处罚,甚至,挨过老师教鞭的惩罚和粉笔头的砸。那个时候,没有那个学生的家长会抱怨老师,更没有那个家长去袒护孩子和老师争吵打骂,甚至,家长还会去学校找到老师,让老师严格管理自己孩子。那个时候的老师非常负责,真的做到了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心教学,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学生从小不但学到了文化知识,还就从老师身上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学校的教育真的实现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

反观现在呢?就不多说了,教育现状都看在眼里,只想说:学校和家长在培养学生的观念上,早已经发生了非常之大的变化。环境我们改变不了,但是,作为家长和老师,为了孩子,是不是配合的好一些,是不是尽量做的好一点,做的更优秀一点啊!记得以前老人们常说的那句话:棍棒之下出孝子。现在想想这三十多么孩子的变化,家长的变化,我感觉说的太好了,太对了。


上善若水19671016


复旦钱教授的话,以我看确实有道理,棍捧底下岀孝子,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用软的一面,应该也有硬的一面,孩子从小成长,如果受家长过分宠爱和溺爱,对孩子的成长不利的,在六七十年代里,那时候家长都顾着上班,确实也很忙,也没有时间教育孩子,(那时候每个家庭都有几个或更多孩子,在管理教育上,都处在散养状态,孩子发生问题时,父母都会用棍捧,或尺子等等来教训孩子,其中包括读书生活方面的问题)在当时的年代和岁月里,大多数的孩子都受到过家长的打骂,说来确实也起到一定的效果和作用。一路走来,复旦教授讲的话,非常有道理,毕竟是过来人,也看到过,和经历过,油然而生地说岀真实话,比起现在,时代不同了,八十年代岀生的城市孩子,包括农村的孩子,每对夫妻响应国家号召,只生一个孩子,(也就是独生子女)现在年青家长在教育方法上,有所不同,一方面,只有一个孩子,比较溺爱,大多数年青家长,不会用粗暴的手段,打骂孩子,在基本教育上,比较惯爱孩子,不同时代年龄段的教育上,存在有差异,在孩子教育上,各有千秋,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祖国的栋梁。有岀息,但是古人云,棍捧下面岀孝子,这句话,已基本弹岀现代文明社会,总而言之吧!愿天下所有孩子都能成为祖国有用之材!


綠水青山72148


对不起大家!还未读诸位的留言评论。看不下这个"覆巢教授”的话,先吐为快:可以肯定,这个覆巢教授一定是从小就在打骂罚的暴力之下长大的!他的子孙也免不了暴力惩罚,并长期如此而成"材”的,其实也是托他这父丶祖的福而成"材”的吧?他的学生,无论优中劣等生,都是长期"臣伏”〈臣服〉于"尊师”的棍棒之下而成"啃老族”的或者是真材实料的吧?他从来没有看过懂事的孩子?没有发现不靠打骂罚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如果他的话有个前提:对那些实在熊的孩子,在教育的前提下,适当的打骂罚是应该的。〈说明:写最后一句时,刚好一熟人来了,急匆匆乱收尾的〉


俊人287


“不打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是有道理的。毛泽东时代都提倡奖罚分明,现在许多国家也制订有对学生的惩戒法律。奖能使孩子懂得“是",罚能使孩子明确“非"。奖罚分明才能使孩子明辨是非,分清对错。有人以为让孩子顺心顺境,情感上不受打击,不受压抑,对孩子愉快教育,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一旦孩子情感上受挫折受压抑,就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是一种片面的想法。铁不炼不成钢,温室里难育出茁壮的幼苗,人不经受过艰苦环境的磨练,会缺乏坚强的意志,没有经受过碰撞的情感也是脆弱的。其实,在对孩子正面教育无效的情况下,对孩子适当的惩戒,等于对孩子打防错疫苗,停止恶作剧,心中有所顾忌,不敢轻易越雷池。如果对孩子逆来顺受,一味迁就,骄生惯养,就会使孩子养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胡作非为的坏习气。这样的孩子,在家父母放纵不管,学校老师不敢管不能管,出到社会作奸犯科的机率就大。所以说,过份溺爱放纵孩子,不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还会使孩子滑到犯罪的邪路上去。当然对孩子的教育应是以正面教育为主,批评教育为辅,在正面教育无效的情况下,才加以适当的惩戒,这才是对孩子的完整的教育。当然,惩戒总要有个度,不伤筋动骨,不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毕竟,打在孩子身上疼在父母心上,那是迫不得已的办法。若正面教育有用何需用惩戒?


发哥3720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正的爱就是要看到学生(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上随时出现的问题、不足、缺点和偏差及错误。所以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必须及时发现和认清,并能及时指出,且能帮助其改正。这就是合理的正确的教育。那么,帮助其改正错误,就包括说服帮助其认识错误,批评、约束、体罚和强制。这就是真爱!


村夫90791091


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必须惩戒才有利孩子的成长,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但其方法和步骤是每位师者值得推敲的大学问,简单粗暴往往事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