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肺部,新冠病毒還可能攻擊哪些器官?


除了肺部,新冠病毒還可能攻擊哪些器官?


眾所周知,新冠病毒引發的疾病叫新冠肺炎。這就說明,病毒攻擊的主要對象是肺部,但是這並不排除病毒對人體其他器官的攻擊。尿液和糞便中都檢測出活的新冠病毒,就說明腸道和腎中都可能是新冠病毒活動的地方。那麼,除了肺部,新冠病毒還可能攻擊哪些器官?


新冠病毒如何攻擊肺部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新冠病毒攻擊肺部的原理。2月21日凌晨,西湖大學周強研究團隊發文報道,新冠病毒進入肺部後,它表面的S蛋白“劫持”了原本控制血壓的ACE2受體,通過與它的結合入侵了肺部。

這種結合的結果是,讓肺泡內的毛細血管因血壓失控而破裂,不少毛細血管就因失去毛細血管而成了“死泡”,“死泡”越來越多後,肺部的局部區域在CT掃描下就呈現磨砂玻璃的樣子。通俗地說,患者的部分肺部成了失去呼吸功能的“白肺”,與霧霾形成的“黑肺”不同。


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的“門把手”

那麼,ACE2受體是不是隻存在於肺部呢?不是!ACE2全稱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是人體內一種參與血壓調節的蛋白,在肺、心臟、腎臟和腸道廣泛存在。

對於S蛋白與ACE2之間的關係,西湖大學特聘研究員陶亮用了一個更加形象的比喻:“如果把人體想象成一間房屋,把新冠病毒想象成強盜,那麼,ACE2就是這間房屋的門把手;S蛋白抓住了它,病毒進而長驅直入闖進人體細胞。”


新冠病毒攻擊心、腎和腸道的間接證據

既然新冠病毒可以通過ACE2這個“門把手”攻擊肺部,那麼它是否可能攻擊心臟、腎臟和腸道呢?雖然科學家尚未發現直接的證據,但是發現了不少間接證據。

鍾南山院士的科研團隊在尿液中發現了病毒,部分新冠患者也有腎臟受損的症狀,說明病毒很可能會攻擊腎臟。

鍾南山院士的科研團隊在糞便中出現了活病毒,說明病毒已經能進入腸道並攻擊腸道。2月12日,廣州醫科大學張玉霞研究人員就發現,早期報告的41例新冠病例中,1例(3%)患者有為腹瀉;在另一份描述家族聚集的患者報告中,6個家族成員中有2個(33%)出現腹瀉。

一些患者還會出現心臟問題。2月22日,同濟醫院心內科主任汪道文教授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說:“很多新冠肺炎,特別是危重症中有20%患者中存在心臟損傷。”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心臟損傷是肺炎的併發症,尚未找到病毒攻擊心臟的直接證據。是否有科學家檢測去世患者心臟新冠病毒?我們暫時也沒有找到相關的報道。


血液中存在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如何通過肺部到達腸道、腎和心臟呢?答案是血液。國家衛健委先後發佈的幾版《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第四版“實驗室檢查”改為“在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標本中可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增加了血液核酸檢測,即通過檢測血液中是否存在病毒核酸,診斷有無病原體感染。這說明,新冠患者的血液中會出現病毒。

央視新聞報道,2月14日,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對外透露,近日,在鍾南山院士的指導下,實驗室聯合多家研究機構,最新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IgM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並已在實驗室和臨床完成初步評價。據介紹,僅需採取一滴血就可在15分鐘內肉眼觀察獲得檢測結果,且患者的血漿稀釋500至1000倍後,仍能檢測出陽性條帶。這個新聞也說明了血液中也會有新冠病毒存在。


血液、尿液、糞便帶毒,如何防範?

儘管病毒對肺部之外器官的直接攻擊證據尚未找到,但是除了佔比大的飛沫和接觸傳播之外,尿液、糞便和血液也可能成為“小眾”傳播渠道。那麼怎麼預防這些可能被我們忽視的“小眾”傳播方式?

第一, 不要吃生食、喝生水。新冠病毒攜帶者的病毒可能通過尿液、糞便和血液沾染到食物上,所以我們購買的食物除了清洗乾淨外,千萬要煮熟了吃,高溫可以殺毒。

第二, 去公共衛生間一定要戴好口罩。儘量不要去公共衛生間解便,尤其是儘量少去車站、碼頭、機場、超市或街頭的公共衛生間。即使不得已要去,也要戴好口罩,便後立即洗手。對於那些喜歡在衛生間吸菸“除臭”的朋友來說,這時要忍一忍了。

第三, 家裡的衛生間,要注意下水孔的消毒,防止病毒可能通過廚房或廁所的下水道從鄰居那裡傳來。現在不但要防陌生人,還要防同事、防鄰居。

第四,至於血液傳播,一般人不大會涉及。母嬰傳播是一種可能性,醫患傳播是一種可能性,婚外不潔性行為也是一種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