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张雪峰提议扩招2020研究生以缓解疫情下的就业压力?

遺落的旧时光


用研究生扩招的方式来缓解疫情下的就业压力,这种做法不仅杯水车薪,起不到任何作用,还会破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

今年,全国高校各类毕业生达到了870余万,就算没有疫情,今年的就业形势也非常严峻。而当前,受疫情影响,大量企业正处于自保状态,连现有员工的工资都不能全额发放,更别谈新进职工了。因此,本年度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不过,就业问题最终应该从就业市场上去解决,靠升学、灵活就业等形式,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就业问题,靠增加研究生招生名额,更是一个昏招。

首先,扩招的研究生计划对解决就业问题是杯水车薪。研究生招生指标,近年来一年7、80万,按照正常节奏,今年不会超过90万。即便扩招到50%,也就增加50万指标,这个数字对于几百万本科生来说,作用不大,更何况,考研者里面还有很大一部分往届生。而且,真正能上研究生的人,就业可能不成问题,反倒是考不上研究生的人,就业才是大问题。

其次,目前研究生招生计划已经确定。高校硕士研究生指标是根据学校学科实力、师资力量等指标来确定的。如果不增加学位点,原则上是不增加招生计划的。如果要扩招,那必须在每个学位点上都平均增加。这个工作牵涉面太大。即便是要调整,今年也来不及了,也只有等明年。

最后,增加研究生指标将影响培养质量。目前国内研究生的数量已经不算少了,甚至很多学校一名研究生导师带10个以上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很难保证。如果招生计划再增加,高校的负担会更重。到时候又会培养出大量水货研究生,造成新一轮的就业难。

所以,真经并不支持研究生大幅度扩招,更不提倡把考研作为逃避就业的一种渠道,就业问题,迟早要面对。面对今年的形势,不妨降低一些要求,先就业再择业。


高校人才真经


扩招2020年研究生,缓解就业压力的建议,作为应急之策,自有其合理性。但总体而言,缓不济急,弊大于利。

第一,指标投放会引发社会大争议。

2020年研究生招生指标已提前下达到各个高校,一旦决定扩招,首先面临的问题必然是,扩招指标如何投放?平均主义?撒胡椒面?那么可以预见的结果,报考名校、骑线的考生自然是欢天喜地,但是对于一大批顾虑名校竞争压力,退而求其次的考生,可能会抱怨此举不公平,因为如果提前知道名校要扩招,他们可能会做出不一样的志愿选择。此外,对于一大批西部地区院校而言,原本就需要通过调剂才能录满,扩招之后需要调剂的数量更多,许多原本第一志愿骑线的考生有机会通过调剂“捡漏”,现在也变得不可能,生源结构进一步“劣化”。向一流高校倾斜?一流高校原本就面临教学、科研、生活保障等硬约束,盲目倾斜会进一步加剧这种短缺;向普通高校倾斜?一大批优秀考生高分落榜,这种显失公平和效率的做法,更是会让决策部门成为众矢之的。

第二,扩招惯性会引发培养大滑坡。

2020年研究生扩招是作为应急建议提出的,但是这样一项应急性的政策,一旦获得执行,就会获得生命一般,自发地想要运行下去。主要基于如下分析:从大学自身角度,如果大学筹集到足以应对扩招的资源,它必然希望这些资源的使用不是一次性的,而要持续运行,从而摊薄成本。因此,大学对政策制定者的反馈必然是积极主动的。从政策建议人角度,他会乐见这项政策持续推进,因为这对其个人声望也会是一个持续加成(不排除某天政策建议被批,但他的建议是一次性的,也并无风险),至少他不会坚决反对。对政策制定者而言,有关建议可能正中下怀,也乐见它从一个临时性的举措变成一个常规举措。但是,这对于本就相对薄弱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灾难。

第三,升硕冲动会激化学历大贬值。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为我们国家改革发展建设提供了一大批各行各业优秀人才。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的一些改革举措,比如专升本改革、高校扩招等,也客观上造成了社会上愈演愈烈的学历大贬值。海量供给之下,用人单位的胃口越来越高,能招本科,就尽量不招专科;能招研究生,就尽量不要本科。可以说,高校升格、扩招,一定程度上为“唯学历论”不良风气大行其道提供了土壤。目前,我们国家硕士阶段教育的定位仍然较为尴尬,某种程度上硕士教育沦为本科后教育,成为本科找不到好的工作,读两年硕士延迟毕业的一种选择。这一背景下,无论出于什么良好的愿望,此举都会对社会上已经存在的升硕冲动火上浇油,进一步造成硕士在内的各级学位教育的集体贬值。



助考官


疫情影响、研究生扩招、复课这几个话题热度最近持续发酵。

尤其是在考研成绩出来之后,研究生扩招的呼声不绝于耳,原因也很简单:疫情之下,企业正常运营受到影响,招聘人数下降或者直接裁员,对于今年毕业的应届本硕生来说,2020年或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就业形势将十分严峻。

其中影响最广的大概是考研网红名师张雪峰老师。

首先我们要确认一下这条信息的真实性:

由上图可看出,其本人的确发了这条微博,而关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缓解就业的政策,也确实存在。

今年就业压力到底有多严峻?

1.从毕业生人数来看

据教育部官网消息,10月30日,由教育部、人社部等部门召开的2020届全国高等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在京举行。

会议中提到: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同比增加40万人。

而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则分别为763万、795万、834万人,显然就业压力是十分严峻的。

而在这874万人中,报名考研的人数大概为341万,按照往年的报录比4:1算,录取人数最多也就是85万人,剩余的789万人将何去何从?

2.从企业发展状况来看

受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不少企业都面临着经营受阻、市场受挫、成本上升、人心涣散等难题。

据燃财经调查:30.4%的企业表示将会减员缩编,29.68%无法为员工按时发放工资,复工首周招聘职位数量同比下降71.66%,目前大约有17%的人宁愿拿着基本工资也不敢贸然跳槽。

更有一些公司开工首日即裁员500人,众多行业巨头也纷纷降薪。

本来是金三银四的招聘季,如今变成了就业紧张季。

那研究生扩招可以缓解就业趋势吗?

理论上肯定是可以的,没有那么多的毕业生找工作,就业压力自然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对比2008年,高校毕业生为559万人,研究生扩招是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的,而2020年的874万毕业生,一定程度上来讲算不算杯水车薪呢?算不算扬汤止沸呢?

而在笔者看来,缓解就业压力的最佳途径就是释放足够多的岗位数量,这需要依靠企业的发展,这就不在一般人能够影响的范围之内了,大规模、大范围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创业才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根本途径。

而对于造成压力的毕业生本生来说,也要转变“搞不成、低不就”就业观念,同时充实自己,增加工作经验,提升本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能够博得一席之地。

个人观点,欢迎各位老师一块交流。


家里蹲大学毕业生


研究生考试成绩刚出,张老师提出的这个提议,可以思考,研究生扩招,缓解了当下的就业压力,是好事,但是,每年研究生招生方案,招生数量,都是经过国家研究确定的,招多少研究生,哪个学校,哪个导师,能带多少学生,不是想招多少就招多少。现在盲目扩招,势必给导师带来更大的压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多了导师指导不过来,影响研究生质量。

虽然扩招能缓解当下就业压力,但三年后研究生总要毕业,那时就业压力也不见得有多乐观!

总之,扩招这事虽是好事,但弊大于利,国家也不会冒然实施


梅讲成语


扩招一定数量的研究生是大势所趋

人是因为有希望而去努力的 活着就是要有希望和奔头

当然扩招的数量和规模要做合的控制 这个问题不是要不就不扩招 要不就打开大门没有控制的扩招

扩招是一定的 数量和规模会有所控制 所以能上岸的考生和还要考一次的考生以及去工作的人 都要好好加油💪



萨茹拉老师


不管有没有疫情,研究生一直在扩招,在2015年以前双非研究生大多数人还是不太愿意读的。不管是1996年本科大扩招还是,如今研究生大扩招,都是两个原因,第一提高人口素质,第二延缓就业!如今虽然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在放缓,现在每年毕业生高达900万人,毕业即失业已成了常态。市场的不景气面对如此庞大的毕业生数量,提倡升学,延缓就业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同时大家也应该明白,扩招的本科主要是以前的以前的专科升级的本科院校或者三本院校,研究生扩招的更多是以前的二本升的一本院校,也可以简称双非院校。对于研究生还分为:专硕、学硕、非全,扩招主要是专硕和非全,这个好坏不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社会认可度和学术硕士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考博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雄鹰展翅ff


坚决支持,张老师! 如此疫情,还大肆宣扬,此种观点,足见,张老师,人脉之广,底气之足! 就业形势紧张,人才供应,供大于求,考研制度放松,鼓励大专生考研,本科生就业。 既能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又能为,若干年后(比如说10年),储备人才。 张老师,真乃神人也!喜欢张老师地,出来给我点赞!


鄠邑狼骑


有一定的合理性,实际历史上也因为同样的原因采取过类似的措施。不过也要考虑当前的现实与历史情况的差异。

经过多次扩招,国内研究生招生数量相对于培养资源已经非常饱和,各高校院所扩招潜力已经不如以前。另外,眼下扩招并不能完全解决就业问题,反而可能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并且把压力留到两三年之后,导致后期就业压力增大。

总的来说,是一条可选的策略,但不宜对效果有太高的期待。


MBA青椒君


以扩招2020年研究生,缓解疫情下高校就业压力,从表面上看,两者甚有关联,存在其中可行之处,但实质甚为不妥,疫情和就业,牵强联系,无理无据。

目前,正是考研出成绩的时期,是考研的第三阶段,张雪峰正直此时发布扩招考研的建议,却有迎合部分考研人,以博取和吸引学生党关注之嫌疑,像考研这样的国家大型选拔考试,从报名,考试,招生,录取,都有其流程和明确选拔标准,缓解就业压力,建扩招之策,无理无据,甚为不妥。格局之中,仅以小心,无日后江山,况有何依据就业需要缓解,更以何名连于考研?

疫情缘故,确实各地学校,存在延迟开学现象,一点主要是保护学生群体遭受疫情之害,再者,显示社会群体共抗疫情的共同努力。高校的招聘会确有推迟,但不是没有,就江苏高校而言,疫情期间,通过互联网举办招聘会,在线面试,形式多种多样。相信开学后校园招聘会,将一并释放,所以疫情和就业压力,并无关系,献言建策,硬为关联,实属牵强。




Andyry


提议无效,理由不充分,考研本来就是名额少,就是再扩几倍,也不会减少就业压力,而且现在还不到就业时候,这小子最近和我喝闷倒驴多了,他酒量差已经倒好几回了。所以他近期言论大家不要听,不要信,不要传。等疫情过去,再打伞听课,这小子口才好,虽然不是说相声的,但是单口相声还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