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仅卖15本!许知远求救,单向街告危,实体书店路在何方?

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广告,有的凭借绚丽多彩的画面备受关注,有的凭借独特的创意引人注目,你能接受汉堡王的“发霉式”广告吗?对于钉钉的花式营销又有什么看法。受疫情影响广告业又将何去何从?关注公众号

“文化产业新闻”,回复“广告”,获取更多相关内容。



2003年,非典的肆虐为图书电商的崛起创造了风口,也为实体书店迎来了第一个“行业寒冬”。17年来,实体书店倒了一批又一批,逐渐变成散落在城市里的一个个文化孤岛。


2020年,许知远连他的孤岛也守不住了。


一天仅卖15本!许知远求救,单向街告危,实体书店路在何方?


连单向街都撑不住了,实体书店的日子究竟有多难?


稍微和文化沾点边儿的人,不会没听说过许知远和他的单向空间。


单向空间一直是图书行业的领军者,它不仅仅是线下的实体书店,还涵盖新媒体平台“微在”、“单系列”产品(由“单谈”沙龙品牌、“单读”出版物、“单厨”餐饮品牌、“单选”原创设计品牌四部分组成)和视频产品Youngthinkers这三条产品线。


作为创始人之一的“文化商人”许知远与著名的对话节目《十三邀》为它在全国打响了知名度。

一天仅卖15本!许知远求救,单向街告危,实体书店路在何方?

一天仅卖15本!许知远求救,单向街告危,实体书店路在何方?


迄今为止,单向空间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


可就是这样一个由名人背书,开在各大商场,挺过无数次倒闭潮的实体书店标杆,在此次新冠病毒的波及下,也不得不向社会发出求救信号。


今天上午,一条标题为“走出孤岛 保卫书店丨坚持了15 年的单向求众筹续命”的推送在朋友圈刷屏,文章的开头是许知远亲自录制的求助语音。


一天仅卖15本!许知远求救,单向街告危,实体书店路在何方?

一天仅卖15本!许知远求救,单向街告危,实体书店路在何方?


根据书萌《疫情当前,书店现状调查的问卷》数据显示,由于疫情影响,目前停业书店已经超过了90%,超过99%的实体书店目前没有正常收入,79.04%的实体书店的资金则撑不过3个月。


截至目前,疫情控制仍不明朗,各地书店的复业时间也遥遥无期,客流回升和业务恢复可能需要漫长的过程。


但是这等待的日子对于实体书店,尤其是中小书店,过于难熬了。



这次“新冠”疫情不是实体书店们第一次面临存亡危机。即使没有疫情,实体书店的生存与发展也时刻面临挑战。


在整个文化产业里,

传统的民营实体书店自身最脆弱,在面对困境时也最难“自救”。


对于线下的实体书店而言,“关门”最直接的影响在于没有收入,而房租乃至部分人工成本依旧高昂。特别是在春节前后资金链最脆弱的时期,几个月的房租就足以让一个小老板寸步难行。


一天仅卖15本!许知远求救,单向街告危,实体书店路在何方?

一天仅卖15本!许知远求救,单向街告危,实体书店路在何方?

相比最传统的仅售图书的书店,在这次疫情中,受影响更严重的则是开在各大商圈的“网红”书店。建立在各大商圈购物中心里的“网红”书店依靠商圈巨大的客流量,以文创与餐饮创造销售业绩,但在失去了稳定的客流之后,销售模式难以及时调整,物业租金又相对高昂,往往比传统的小书店更难生存。这也是单向空间现状如此惨烈的关键之一。


连锁书店言几又CEO但捷表示,仅以原定春节七天假期的经营情况分析,门店客流和销售额均遭遇断崖式下跌,然而此阶段依然有房租物业、员工薪酬等大量固定开支,所以,根据目前的疫情发展情况,企业现金流危机短期内难以缓解。


其次,对于实体书店而言,选择网上销售并非良策。


与当当、中图网等大型网上书城相比,实体书店的线上板块没有竞争优势。由于供货渠道与数量差异悬殊,在价格与折扣力度上,实体书店先天不足。而在物流渠道乃至仓储方面,实体书店也不如网上书城供货多,送货快。

一天仅卖15本!许知远求救,单向街告危,实体书店路在何方?

一天仅卖15本!许知远求救,单向街告危,实体书店路在何方?


从实践上看,目前实体书店的线上平台通常会以优质内容吸引读者,例如提供荐书、直播课、文化沙龙等线上服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背后产生的人工成本也极其高昂。


此外,选择网络销售也是和电子书“硬碰硬”。通常大型网上书城会提供配套电子书业务,价格相较实体书便宜又实惠,对于年轻一代而言,接受度并不低于实体书。而且,近年来天猫读书、微信读书乃至喜马拉雅等读书、听书APP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对于实体书销售而言也是不小的威胁。



值得敬佩的是,即使面对如此艰难的处境,中国的实体书店仍在不断探索新的“自救”方式。坚韧不认输已成为书店人在一波波倒闭潮后练就的独特品质。


在网上,“无人书店”直播悄然兴起,钟书阁、几何书店等拥有文化品牌力量的连锁书店在疫情中创造性地开启了“云逛书店”的新模式。以直播的形式带读者逛书店,推荐图书等产品,画面会不时弹出有读者前往相关页面购买的提示文字。

一天仅卖15本!许知远求救,单向街告危,实体书店路在何方?

一天仅卖15本!许知远求救,单向街告危,实体书店路在何方?


此外,书店与其他行业的跨界联名也值得关注。前几日,言几又书店宣布联合火锅品牌香天下推出“舌尖文创”的活动。在书店商城定个火锅套餐,就送美食图书和文创品等,不仅拯救了待业中的书店,也拯救了同样压力山大的餐饮业。不过,目前这项服务只在成都开展。

一天仅卖15本!许知远求救,单向街告危,实体书店路在何方?

一天仅卖15本!许知远求救,单向街告危,实体书店路在何方?


然而这种“自救”手段是否有效?答案或许不容乐观。多家上海实体书店的店主都表示直播对书籍销售带动并不理想,钟书阁静安店的店主原扬曾坦言:“现在的业绩连平时的十分之一都没有,每天客流大概是20人。”而此次参与线上直播的书店,也多是本身有着“最美书店”、“网红打卡”曝光度的城市文化品牌,其文化地标的意义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自然能吸引到一定的观众流量,但对更多独立小书店来说,本身就缺失了受到瞩目的平台。


“情怀放在嘴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实际上,这次疫情的出现在倒逼着实体书店成长。对于书店从业者来说,囿于情怀,困在传统书店模式的封闭空间中无异于华丽地等死。只有寻求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一席之地。

一天仅卖15本!许知远求救,单向街告危,实体书店路在何方?

一天仅卖15本!许知远求救,单向街告危,实体书店路在何方?


而对于实体书店行业的整体复苏,也有赖于政府与社会的大力支持。


经济支持是最为实在的支持。针对图书行业的租金减免、税收优惠乃至政府的直接补贴可以大大缓解实体书店的经营压力。面向社会的众筹行为,也是一种解决企业资金流问题的方法。


而政府主管部门针对实体书店“应急救急”的指导性政策也必不可少,面对疫情,政府应主动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充分利用“政策工具箱”,对相关资金支持政策提前启动、提前拨付、扩大范围,协调银行低息免息优惠,向市民发放文化消费券鼓励购书,帮助书店度过这一存亡阶段。


例如,北京市近日出台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共28条措施中,明确提出鼓励图书等产品供货商对实体书店给予3-6个月的延期结算。


结语


这个春天注定难熬。但实体书店仍可以尝试做些改变,积极主动地应对疫情可能给行业带来的长期影响,化危为机。


我们期待春暖花开之时,还能在城市中的那些“孤岛”里与书的美好不期而遇。


部分资料来源:36氪、书店行、 JIC投资观察、时代财经、潇湘晨报、东方财富网

文化产业新闻:

创建于2013年4月,微信内创建最早、最有价值的文化产业资讯平台,在业内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中国文化报》曾 做专访,刊发题为《生产高品质内容,做专业自媒体平台——文化产业新闻:不做新闻的搬运工》的报道。发送最新行业动态和分析报道,链接政府、企业、学界的 信息中转站,文化产业相关从业者学习、交流、宣传的必备工具。


一天仅卖15本!许知远求救,单向街告危,实体书店路在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