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白衣天使在定點隔離點當起臨時“媽媽”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豔 通訊員 簡文楊 李饒堯)切斷傳播途徑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環節,除了在家隔離,在院治療之外,疫情當中,還有一個區域也需要人們的關注,那就是廣州市各區設置的隔離點。據悉,在隔離點也不乏小朋友,小朋友的父母因為確診住院,隔離後孩子的醫學觀察和日常飲食起居也就落在護士們的肩上了。最近,天河定點隔離點有三位小朋友結束醫學隔離觀察回家時卻捨不得離開,因為捨不得隔離點的“臨時媽媽”。

在天河區定點隔離點有4位90後“臨時媽媽”。2月10日,中山六院醫療隊來到天河區定點隔離點時,隔離區內還住著三個可愛的小傢伙,分別是1歲、2歲和8歲。由於雙親已確診為新冠肺炎正住院治療,觀察和照顧三個小朋友的責任也落在了護士肩上,需要專門安排4名Ⅱ級防護護士24小時陪同和照顧他們。

衝奶粉、換尿布、幫洗澡、洗衣服、哄睡覺……慢慢的,三個小傢伙跟4名“臨時媽媽”熟悉和親近起來。據該院醫療隊護理組長於洪燕介紹,小傢伙會拉著“臨時媽媽”一起看動畫片,會纏著睡覺前講故事,會要求牽手一起做遊戲,不開心還會躲在“臨時媽媽”懷裡撒嬌。護士姑娘們儘管年輕,卻如真正的母親一般對孩子們關懷備至。

雖然隔著厚厚的防護服,但隔絕不了這份人間的愛,甚至直到孩子們結束醫學隔離觀察回家時,小傢伙們還捨不得姑娘們,吵著要“抱抱”,在這段時間裡,這4名90後的小姑娘就是他們另外的“媽媽”。

據瞭解,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山六院除派出馳援武漢醫療隊前往一線,更緊急響應組建醫療隊支援天河區定點隔離點,以責任和擔當築起疫情防控的堤壩。這一批醫療隊包含了1名醫生和9名護理人員。醫生主要負責密切接觸者的流行病學調查、基礎疾病控制、急症診治和心理輔導;護理人員則分為兩類,Ⅰ級防護護理人員主要負責解除隔離者及確診病例的登記、彙總、去向追蹤,記錄,彙報和協調工作;Ⅱ級防護護理人員主要負責密接者新收,監測體溫、送餐及生活必需品、處理醫療垃圾,協助病患的轉運工作。隊員各司其職,明確分工。

據悉,近10天的工作裡,定點隔離點共接受醫學隔離觀察131人,目前解除隔離86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