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岁的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

程万慧


张柬之的晚年可以用坐过山车来形容,他策划发动了神龙政变,拥立李显登基,复辟大唐,但是在铲除武氏余孽的过程中,却犹豫不决,虽然武则天退位了,但是武三思这些人还没倒,最后张柬之被武三思排挤,流放泷州,愤恨而死。

张柬之画像

武则天怠政宠幸男宠,国政失和引发了神龙政变

武则天登基后,最开始使用酷吏打压异己,在统治逐渐稳定之后,武则天也人用了狄仁杰,娄师德,张柬之这群贤臣治理天下,武则天对朝政最大的贡献就是彻底粉碎了士族门阀的权势,改革了大唐的人才选拔制度,出身卑微的人也有机会出人头地。

但是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武周的军事力量相对要薄弱一些,因为很多能征善战的大将被杀害了,但是基本上也能保持住唐朝的疆域稳固,和在周边区域的地位。在经济政策上,武则天轻税赋,让百姓休养生息,所以在武周统治时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武则天画像

但是在贤明的君王,也会有倦怠的时候,到了武则天执政晚期,武则天开始怠政贪图享乐,她在宫中养了很多面首,她最宠幸的就是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渐渐的武则天也就不怎么露面了,和外界的联系不断的减少,到了神龙元年,宫中又传出了武则天生病的消息,张昌宗、张易之开始插手朝政,武则天和李显,大臣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在张柬之领导下,神龙政变开始了,李显被拥立登基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李显、李旦的地位岌岌可危,甚至有生命危险,于是朝中以张柬之为首,崔玄暐、桓彦范等大臣开始谋划除掉张昌宗、张易之,拥立李显继位的一场政变,最开始李显并不愿意随大臣们一起发动兵变,在王同皎等人一番劝导后,才参与了政变。

张柬之等人来到了迎仙宫,下令将张易之和张昌宗斩首,李显等人又进入到了长生殿,武则天正在这里休息,她见张柬之,李显和侍卫们闯进了宫中,张柬之对他说道张易之和张昌宗已经被杀,武则天立刻明白了状况,大臣桓彦范直接对武则天摊牌了,说希望武则天能够传位太子李显。

唐中宗李显画像

虽然武则天不乐意,但是张柬之,李显已经来逼宫了,武则天根本就没得选,第二天,武则天下诏让太子李显代行处理国政,第三天武则天就将皇位传给了李显,张昌宗、张易之余党被清洗,这个时候张柬之的部下就建议张柬之,趁着武则天被迫退位,李显刚继位立足不稳,肃清武氏余党。

张柬之被武三思陷害,被贬泷州愤恨而死

张柬之是个忠臣,他认为自己发动政变的目的是为了拥立李显登基,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了,要不要弄死武三思这群人,不应该由自己来决定,应该让李显来决定。神龙政变之后,张柬之,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崔玄暐等五位直接领导了政变的大臣被封为王,武三思为了自保和韦皇后勾结到了一起,而武氏的残余势力还没有被铲除。

武三思也担心张柬之等人不会放过自己,所以开始在李显面前诬告张柬之等人,李显也想要削弱张柬之这群拥立自己登基的重臣的权利,所以也就将计就计,直接免除了张柬之的宰相职务,张柬之被任命为襄州刺史,但是没过多久张柬之再次被贬官,流放到了泷州,不久在泷州抑郁而死。

武三思画像

唐睿宗即位后,才恢复了张柬之的名誉,赐谥号文贞,而设计陷害他的武三思最后在政变中被杀,唐睿宗将其开棺戮尸。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