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最绝望的诗是哪一首?我认为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你们呢?

那一幕年华


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黛玉虽然在很多诗句中透着高洁品性,但她多舛无依的命运,致使内心无比落寞孤寂,想要挣扎,却又无可奈何。

“碾冰为土玉为盆”,这是对白海棠生长环境的一种美化,就像《葬花吟》里说的:“质本洁来还洁去。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偷”一“借”,巧妙的把白海棠气质生动的刻画出来,有梨花的纯洁,有梅花的风韵,这要是个女子,该是多么惹人敬爱。曹雪芹或许是借鉴了他的祖父曹寅的诗句:“轻含豆蔻三分露,微漏莲花一线香。”

而写的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前面四句倒也是她一贯的风流洒脱,但也如她总无法藏住自己内心的忧伤,一不小心就又流露了出来,白海棠纵是身着缟衣的月宫仙子,也一样要在秋闺中成为一名怨女。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白海棠多像一女子心有千千结,又无限娇羞,黛玉总是在不自觉中就暗喻自己,没有一个知己能体会她的心思,倦倚西风是多么凄凉的一种表达,心底压抑的愁苦只能在无尽的黑夜中去消化。幽怨悲观,也或许就是这样的性格,造成她长期失眠、体弱多病,用一世的眼泪来还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

人生最怕什么呢?生活的苦,有很多种,最怕是一种无力感,让人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要产生了,就能沉重的压抑于心,是人们无法解救的折磨。

黛玉表达绝望悲伤的诗句很多:

  •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黛玉《葬花吟》

  •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黛玉+湘云《三五中秋夕联句》
  •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黛玉《咏菊》

无量天真


我认为最绝望的诗词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全诗: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走遍了天涯,看尽了人情。想不到再次回到故地时,昔人已如花儿一样飘零。想当年与她于花下别离,四目相对无言,唯有那离愁别绪涌上心头,如今只剩绿窗青天依然如故,但已物是人非。

只想在这孤灯下与你细诉相思之苦,新人如玉般美好,那旧人无奈去往谁边?早就知道这人世间美丽的东西都不会长久,都很难长留。明镜高挂悬空在,何处能得照玉颜,恰似那花儿凋谢飘落,只剩枯枝残干,只我一人孤独空留……

这首词通篇表达出来的绝望之情溢于言表。那么,最是人间留不住的是什么呢?是时光。但王国维并没有直接去表述时光留不住,而是用“朱颜更改”与“落花凋谢”这些因时光流逝而悄然发生的自然改变,去描摹那匆匆光阴的脚步。

我特别喜欢其中的“辞”字,“朱颜辞镜花辞树”,美丽姣好的容颜与铜镜作别,繁华茂盛的花朵和枝条绝离,这难道是它们已然无所谓或者是心甘情愿地“辞”吗?当然不是。问天下谁不盼芳颜永驻?谁不想好花常开?但是,那缓缓流淌的时光不答应!自古大自然的规律就是红颜弹指老,花无百日红啊,怎奈一个“辞”字,作者道出了人们心中深深的无奈与绝望!

我们拽不住奔流不息的时针,曾经的青葱少年与朱颜少女,在时光的年轮中,在岁月的桑田里,渐渐青丝变白,红颜变老!

我们时常在梦中清晰地映现出年青时的模样。那时,是那么的意气风发,是那么的人生快意,是那么的不知天高地厚,我们以为世界都是为自己而在,以为世界舞台是为自己而搭。

而当岁月的繁华慢慢零落,化作一抹烟尘,时光的车轮也逐渐远去,空留一阵回音。回首过往,繁华千种,抵不过岁月流年,红颜易老,伤不起光阴似箭!一切都在风中化为尘埃。

人老了,都爱回忆,总是不想让那些过往、那些青春在岁月的记忆里尘封。往事如烟,夕落瘦水凝眸处。岁月无痕,梦里桃花红几回。蓦然回首,岁月的时光散落在季节的容颜里,斑驳了记忆,苍老了韶华。

阳升月坠,花开花落。日暮苍山远,月映大江近,过往的一切永远地消逝在了岁月的尘埃之中,而人也不能总是活在回忆当中,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只有与旧时光作别,才能迎来美好的未来。

时光纵然留不住,那就让我们把曾经的过往永留记忆最深处,张开怀抱快乐地去抱拥明天吧!


老武小侃


绝望最堪何所是,陇西行里梦中人。

陈陶有一首《陇西行》,是小可读过了最为绝望之作。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前两句杀气冲霄,后两句急转肠断。实际上,这个“春闺梦里人”已经知道自己的丈夫恐怕已经战死在沙场,永远无法采薇而回,不可能在一个雨雪霏霏的日子,轻叩篱落的院门,变成无数诗歌里的“夜归人”,而自己窗前的那一盏孤灯也会永远孤独。

只不过为了活下去,为了一份执念或者寄托,或者是还在成长的儿女,选择了欺骗自己。

他还活着。

他会回来!

明知等不到,还要等下去,这是最大的绝望。所有的希望对于这个妇人来说,都不过是望穿秋水,立尽斜阳。

她知道他死了,可是她宁愿相信他没有死,她不想接受,不能接受,也不愿意接爱,确切地说是不敢接受。

一旦承认,生命便会化为灰色,一切的支撑都不复存在,而自己也有一个活人变成一个活死人。再没有希望,再没有色彩,再没有味道,顶着一幅空空的人类躯壳行走在人间里。

人世间最大的绝望,不是死心,而是欺骗自己,好让自己有一份美丽的借口来活着,凭着这个谎言活着。

他只是病了

他只是失散了

他只是受伤了

他只是被敌军俘虏了

他一定会回来

他必须会回来

那时或许我已经不在了,但是没有关系,他定会来看我的坟墓,轻轻地坐在墓碑边,喃喃地说一些家常里短。

至少在小可的七绝排行榜里,这一首排第二位,原因就是,为了不绝望偏偏要希望。


亦有所思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

李商隐十岁时父亲早逝,年幼的他随母亲还乡,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可是他从小勤奋好学,十六岁是便因擅长古文而得名,几年后,得幸运之神的眷顾,拜大文豪令狐楚为师,学习写作,文宗开成二年终于考取进士,如愿走上仕途,可是李商隐的仕途生涯并不顺利,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一年,诗人在四川漂泊时,因想念家乡的妻子,便写下了这首《夜雨寄北》。

诗人归期无准,心中苦闷我们不难体会,可是他却跨越这一切,想象回家与妻子团聚后一起坐在西窗下,共剪烛花,诉说巴山夜雨的情景。诗人把眼前的凄苦兑换成未来团聚的欢乐,在未来的欢乐中又注入了被时间过滤的“昔日”之苦,是何等的曲折婉转,含蓄隽永。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巴山羁旅,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相互交织的实景,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想象,想象着与妻子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是虚写。实写突出了诗人孤身在外不得归的孤寂凄凉之感,虚写则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妻子团聚互相倾诉的思念之情。

一封普通的“家书”,几行浅显的诗句一实一虚回环往复,道出了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千百年来不知感动了多少人。


是你ao


我是新鲜时刻的新新,我认为没什么比棒打鸳鸯更绝望的了!陆游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1125年,陆游出身于名门贵族之家,是尚书右丞陆佃之孙,12岁就能够作诗文。20岁的时候,她母亲就给她安排了一门婚事,迎娶唐琬(多数人的看法,两人是姑表关系,但也有人否定)。两人结婚之后,情投意合,夫妻恩爱,过的非常幸福,经常互作诗文。但是陆游的母亲认为,陆游荒废了学业,沉迷于儿女情长,没能考取功名,于是把所有的责任归结在唐婉身上,之后棒打鸳鸯
主要是写作者对往事的回忆。黄藤酒红酥手,曾经陆游和唐婉两人一起共赏春色美景,但是恩爱的夫妻,美满的婚姻,却被可恶的“东风”给破坏了。两人被迫拆散,遭受着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可是这错又如何能能弥补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e7800027b24aac13064\

新鲜时刻


对某人失望绝望至极!

《七言绝句》元代:高明——《琵琶记》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

元·高明《琵琶记》第三十一出 几言谏父——“这妮子无礼,却将言语来冲撞我。我的言语到不中呵,孩儿,夫言中听父言违,懊恨孩儿见识迷。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飞月xy


文天祥啊,那是家国无存,幼帝跳海无路可走的豪情和悲壮。

崖山一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悲剧,10万南宋军民,上到皇帝太后,下至平民百姓宁死不做亡国奴,全部殉国,令人潸然泪下。而消息传到元大都,牢房里的文天祥听后痛不欲生。面对忽必烈的劝降,文天祥大义凛然,誓死不从。最终,这位南宋大英雄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在北京处决,临死前文天祥高唱正气歌,从容就义,年仅47岁。文天祥的诗,化用杜甫名句,是用血和泪写成的作品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











十四阿哥郎春涛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身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朗是路人。空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愁聚眉峰终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今非昨,人称各,病魂常似千秋索。


用户7178722489996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待是写思念的,绝望就绝望在,李商隐在写这首诗的时候,还不知道,他的妻子早在几天前就因病去世了。

  他再也没有一个归处可去。往后漫长的余生全可以凝结为一句: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那一幕年华


令人最绝望的诗,我认为是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黄昏,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凄厉地鸣叫着,小桥下流水哗哗,旁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着。太阳渐渐从西边落下山,孤独的远行人正漂泊在天涯,这是一个断肠人啊!

只看这景象,就够让人绝望的了。

藤枯了,树老了,乌鸦的叫声本就很难听!黄昏时分,有枯藤老树昏鸦,那么小桥下的流水,也没有了美妙,而是凄凉,旁边的庄户人家的炊烟袅袅升腾,更让人生出孤独感,那不是自己的家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