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幽靈公主》為例:探索人與自然的矛盾根源與和解之路

眼下,2020年由新冠引起的疫情,在眾多一線工作人員的日夜奮戰中,已然看到了勝利的曙光。未來,人與自然的矛盾根源與和解之路,也是所有人必須重視的問題。今天,我要解讀的這部影片,就與之相關。


《幽靈公主》被眾多影迷譽為是“宮崎駿的巔峰之作”,他將影片的主題直接對準“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於1997年在日本上映。影片上映後便引發了3000萬人次的觀影熱潮,成功拿下第二屆日本電影學院獎、第28屆動畫安妮獎等多項獎項。影片中動人的故事情節、畫龍點睛的配樂、觸及內心深處的動畫,充滿了濃郁的古日本風情。

這部影片主要講述的是少年飛鳥在一次拯救村民的行動中,右手不幸遭到邪神的詛咒;為了解除手上的詛咒,一個人前往西方地域;在他尋找破解右手的詛咒過程中,感受到人們對金錢的貪婪、救助鐵工廠受傷的人民,以及與白狼神的少女、鐵工廠的幻姬在西方森林中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我看來,這部影片並不只侷限於人類與自然彼此對弈的故事情節,單純地從故事內容入手,無法將這部影片的價值與魅力完全解讀。因此,今天我將從影視元素、敘事手法、主題呈現三個角度深層次解讀這部影片。

以《幽靈公主》為例:探索人與自然的矛盾根源與和解之路

1、影視元素:色彩的極致運用塑造鮮活人物形象,戰爭引起環境巨大變化,前後視覺強烈反差引發觀眾深思

整部影片中,導演宮崎駿對色彩的運用非常精彩。無論是各種自然大場景的展示,還是對人物弄性格特徵的體現,都特別用心地用不同顏色給予隱喻。全片生機盎然的完美畫面,讓所有觀影者感受一場視覺盛宴,同時對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感同身受,引發眾人對人與自然相處的反思。

① 運用不同顏色著裝,體現不同角色的象徵意義

在影視元素中,不同的顏色象徵著不同的意義。這部影片中,宮崎駿在塑造人物的時候,選擇了藍、深藍、紅、白色。

飛鳥經常穿著的藍色衣服象徵著寬容、永不放棄;幻姬的外出與森林的動物戰鬥時,披著一件深藍色的披風,頭上卻帶著頂鮮紅的帽子,意味著這個角色的性格特徵裡有勇敢的一部分,也有慾望、仇恨的一部分。

由白狼神養大的少女珊幾乎都是以白色衣服的形象出現在影片中,代表著悲傷與純潔。導演通過顏色對不同人物性格特徵進行隱喻,從而為故事的最終結局做出鋪墊,使這部影片更具影響意義。

在我看來,導演宮崎駿選擇人物著裝顏色的時候別出心裁,不但豐滿了影片中的人物形象,還試圖通過角色人物著裝的顏色,讓觀影者在潛意識中對角色的形象進行定義,從而增強代入感,提高觀影體驗。我相信,很多影迷都能夠感知到故事情節背後的深刻意義。

以《幽靈公主》為例:探索人與自然的矛盾根源與和解之路

② 通過大自然因戰爭產生的變化,引導觀眾反思

影片的開始,映入觀眾眼中的是一個風景怡人的小村莊。這裡有著很多人隱居,過著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飛鳥為了破解詛咒,在去西方地域的路上,大自然也呈現出一片絢麗多姿、生機勃勃的姿態。導演宮崎駿通過大遠景的鏡頭展示所有美景,讓觀眾一開始就被大自然的美深深陶醉。

顏色的變化是很多電影中凸顯主題常用的手法。影片中最精彩的是,由怨念變成的邪神所到之處、山獸神頭顱被砍去後體內汁液所到之處,大自然所有的植物瞬間凋零、寸草不生,所有生靈都在倉皇逃竄,不幸接觸到的生靈都生不如死。這些死氣沉沉的畫面,皆與之前大自然的美麗形成強烈對比。觀影者無一不被這些變化震撼,引起強烈情感共鳴,通過故事情節進行反思。

在我看來, 宮崎駿將這些手法運用在大自然的變化上面,

主要是想通過鏡頭告訴觀影者,任何生命,只要對大自然的索取處於合理的循環,那麼,這個世界便是生機盎然的。反之,也是在警告所有人,對大自然的索取不加節制,那麼,大自然徹底毀滅之時,也是所有生靈消失的時刻。

以《幽靈公主》為例:探索人與自然的矛盾根源與和解之路

2、敘事手法:因果關係的敘事線將故事內容串聯,從飛鳥的角度渲染觀眾情緒,引發強烈情感共鳴

宮崎駿導演用少年飛鳥的視角引入影片劇情,通過邪神入侵村的故事,讓觀眾隨著故事的發展,全程目睹人類與動物衝突的前因後果,感受大自然面對所有生靈的態度。

首先,由飛鳥手臂受到詛咒拋出懸念,激發觀影慾望

故事的開端,守護村莊的少年飛鳥發現邪神入侵時,為了避免村民們受到傷害,勇敢的將其殺死。卻因為這一舉動,受到了邪神的詛咒。村裡的神婆善意告訴他,如果不及時將詛咒破解,手臂上的黑色花紋深入骨髓時,他就會死亡。通過這一情節的設定,讓觀影者的心不由自主為這個少年的性命擔憂。

在這裡,神婆有特別說明,邪神是野豬內心的怨念太重演變而來。通過在野豬邪神體內發現的鐵子彈為索,少年飛鳥必須去往西方地獄尋找破除詛咒的方法。暗示在西方地域,人類與動物之間正在生著難以調和的矛盾,也由此全面烘托觀眾的好奇心,讓他們對後面的情節充滿期待。

我認為,邪神的入侵,從另一面說明:人類與大自然的相處方式失去平衡,不僅僅是參與這些戰爭中的生命彼此會受到傷害,同時也會牽連無辜。因此,所有生命都不可能是旁觀者,都有責任去想方設法終止這些現象的發生與延續。

以《幽靈公主》為例:探索人與自然的矛盾根源與和解之路

其次,通過飛鳥趕路途中與路人發生的矛盾,凸顯人性醜惡

在趕往西方地域的途中,飛鳥因為買充飢用的糧食,與路邊的小販產生矛盾。當小販不收金子,卻從和尚的口中得知金子非常珍貴時,瞬間就將金子收入囊中。然而,路人也因此得知飛鳥身上有金子而盯上了他,幾個大漢跟著他走了很遠,意圖搶奪。後來在和尚的好心提醒下,才躲過一劫。人性的貪婪,導演通過這一情節赤裸裸的展示出來。

就在觀眾皆以為和尚是善類時,導演宮崎駿卻讓和尚隨同飛鳥一起到了西方地域,他與同伴利用幻姬,在瘋狂的殺戮中將山獸神的腦袋擊落搶走,給大自然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

在我看來,導演宮崎駿特意將人性中的自私、貪婪、虛偽呈現在觀眾面前,是試圖引起觀眾的反思。為什麼人們總是在努力追求的幸福,可又親手毀掉自己的幸福?通過飛鳥和路人之間的矛盾,我們更能深刻體會人性的複雜和矛盾之處。

以《幽靈公主》為例:探索人與自然的矛盾根源與和解之路

最後,通過幻姬與動物搏鬥爭,讓觀影者從飛鳥的視角感知因果

幻姬帶領自己的臣民與森林中的白狼神大戰一場之後,飛鳥剛到達西方地域;他在河邊救了受傷的臣民,也目睹了為白狼神療傷的少女珊。從此,飛鳥開始在雙方的戰鬥中奔走,試圖通過一己之力,將幻姬與珊之間的仇恨消除,停止這場戰爭。

在飛鳥見到很多和自己一樣被邪神詛咒纏身的人以後,他終於明白了動物們演變成邪神的核心原因,這場戰爭開始的原因昭然若揭。如果幻姬鐵工廠裡排出的汙水,動物的生存環境沒有受到威脅,它們不會對幻姬及她的臣民報復;如果幻姬停止鐵工廠的所有行為,沒有選擇用暴力終止動物的生命,所有生命會回到最初的相處狀態,大自然會像影片最開始一樣,呈現溫暖祥和的畫面。

很多人認為,幻姬這個角色代表了人類的無奈,她經營鐵工廠,目的是為了讓臣民生存下去。可我認為,導演宮崎駿在電影的一開始,就告訴了人們,通過耕種的方式,可以很好的活著;幻姬為了讓自己的臣民生存,完全也可以用耕種的方式。如果非要選擇用其它方式生存也並非不可以,必須保證這不會對其它生命存在造成威脅。

以《幽靈公主》為例:探索人與自然的矛盾根源與和解之路

3、主題呈現:以“邪神”體內子彈為線索,展開飛鳥尋找答案的行程,最終呈現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哲思

宮崎駿導演在全片中,通過人類與人類、人與森林中動物,人與象徵大自然的山神獸產生的不同衝突,巧妙調度場面,淋漓盡致體現所有生靈本性中的善與惡,深度引發觀眾思考。

① 幻姬與動物皆為彼此的入侵者,完整呈現痛苦的根源

知名主持人董卿曾在節目中說過,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影片所傳達的主題與這句話不謀而合。在這場戰爭中,沒有任何生命是勝出者。無論幻姬及她的臣民還是森林中的動物,他們的同伴都深受痛苦,每天對彼此嚴防死守,活在未知的恐懼中。在他們的生活裡,無時無刻都在設法怎樣將對方打敗,不斷在彼此製造的痛苦中循環。

同時,他們的戰爭也在給其它生命帶去痛苦。導致人類與動物直接變成兩個陣營。尤其是被白狼神養大的珊,本該與人類生活在一起,眼裡卻全是對人類的恨。包括飛鳥,如果那隻野豬沒有被幻姬中傷變成邪神,飛鳥所在的村莊不會受到打擾,飛鳥也不會孤身來到西方地域,而是和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我認為,宮崎駿導演在展現故事情節時,同時也告訴所有觀影者痛苦的真正根源。在大自然的規則裡,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當有一方選擇

生存方式,威脅到了對方的存在,那麼大自然的規則瞬間會失去平衡,痛苦的種子就會生根發芽。這樣的警醒,是這部影片最大的魅力。

以《幽靈公主》為例:探索人與自然的矛盾根源與和解之路

② 以飛鳥為代表象徵戰爭中的勸和者與受害者,間接表達幸福的本質

泰戈爾有這麼一句詩歌: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在我看來,導演通過飛鳥這個角色,完美詮釋了這句話。在影片中,飛鳥因保護村民受到邪神的詛咒,一個人勇敢去尋找解除詛咒的方式,側面也說明了他對幸福的嚮往。在這場戰爭中,他是一個無辜的受害者,但當他真正瞭解導致所有生命痛苦的根源後,他成為努力終止這場戰爭的勸和者。

儘管遭遇不幸,但飛鳥始終保持一顆純真的心靈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我們可以從以下細節看出:

  • 當他看到幻姬的臣民受傷時,細心替他們包紮,帶著他們尋找走出森林的路;
  • 當受傷臣民對森林中出現的小精靈有敵意時,飛鳥心存善意選擇信任,因此治好了臣民的傷口以及走出森林的路;
  • 當他看到狼少女珊在幻姬的鐵工廠有生命危險時,不顧一切將她救了出去;尤其是在山神獸的頭被擊落搶走時,他不顧一切去追回來。

宮崎駿通過飛鳥這個角色,充分表達了自己對所有生命的善意。當我們生活在陰溝裡,仍然要選擇仰望星空;這是我們骨子是應該保留的善良,是每個人擁有幸福的本質,也是影片呈現的主題。

以《幽靈公主》為例:探索人與自然的矛盾根源與和解之路

③ 山神獸象徵大自然所有生命的守護神,震撼揭示和平的答案

山神獸,在日本的文化裡象徵著森林守護神。在影片中,山神獸守護著所有的生命。它在飛鳥、幻姬的臣民、動物、等等受傷的時候,默默地替他們治好了傷。

在森林中,動物們聽到山神獸的時候,都滿懷敬畏,與之保持距離。然而,人類卻因慾壑難填,試圖將它的頭割下來換取金錢。最後,因為這種荒唐的行為,山獸神瞬間變成死神,體內積液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導演宮崎駿通過這個情節,充分呈現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索取過度,也詮釋了大自然的懲罰方式。

在影片的最後,飛鳥為山神獸追回頭顱後,山神獸選擇了原諒人類對它的侵犯,用自己的生命讓大自然重新煥發生命,狼少女珊沒有選擇和飛鳥回到人類,而飛鳥選擇在珊的附近生活。

在我看來,山神獸讓大自然重新煥發生命,是在啟示著所有生命:唯有寬恕,才能夠在這個世界和平共處。尤其是大自然重現生機的畫面,非常震撼,可以使觀眾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影片的結局也是開放性的,狼少女並沒有跟飛鳥回到人類的生活,她代表著動物,依然憎恨人類,沒有人知道珊與幻姬的戰爭是否會繼續?這也說明,即使是知道真正的相處方式,改變未來的方式依然要看自己如何做!

總結一下:

《幽靈公主》不僅是一部關於人與自然的動畫,其中揭示的主題值得所有人深入思考。僅從故事內容解讀,不足以洞悉該片的魅力與價值所在,因此,本文從三個角度進行了深層次的解讀。

通過這部影片,導演宮崎峻其實是在表達:在自然面前,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戰爭的開始,必然是因為另一方的生存受到了威脅。如何與所有生命和平共處一個世界,是一個值得所有人深思的問題。那麼,未來具體要怎麼做呢?相信觀看影片的人都會有正確抉擇,這也是影片的影響意義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