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镇兴隆场社区有个“拼命五孃”胡义兰

——记自贡市沿滩区兴隆镇兴隆场社区党支部书记胡义兰战“疫”侧影

大城小事报道(通讯员 明鑫)2020年冬末初春的一天,兴隆场社区犹如往常一样,像是战场一般“硝烟弥漫”着。摸排统计居家隔离,设点宣传走家入户。社区干部、党员群众、志愿服务队在支部书记胡义兰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在自己的战线上奋战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更是责任。没有一刻停歇,没有一点缓和,不计较个人得失,没想过自己休息,奔赴、奔赴、必须奔赴。胸前带的是金色党徽,背后飘扬的是五星红旗。

“胡支书,你必须卧床治疗!再拖下去,医生说你很有可能会瘫痪的”兴隆镇党委书记罗宁心急如焚的对兴隆场社区党支部书记胡义兰说到,“不行啊,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比如宅院小区里6号楼居民胡元波还在等我送大米去下锅呢,他家家庭情况困难又被居家隔离了,这个年怎么过?”“怎么过?怎么过?你摔的这么严重还死扛着在战“疫”第一线上呆了10余天。你准备你的下半辈子又怎么过?”平时亲和智慧的兴隆镇镇长林立这一次是真的着急了。“我觉得,我还可以…”“这不是你说你觉得的时候,你必须立即回家卧床治疗,这是党委政府对你下达的命令!请执行!”罗书记和林镇长扔下这句话就走了。

也许有人会问,这是怎么了?吵架了?顶撞领导了?不服管理了?当然不是!这是一场爱与责任的“争执”,动人而善良,是人性在面对困难时迸发出的光亮,它照亮着我们。

沿滩区兴隆镇兴隆场社区党支部书记胡义兰,今年已经52岁了,2020年是她当社区支部书记的第17个年头,也是她入党的第23个年头。平时工作拼命的她,又因为在家中排行老五,大家就送了个“拼命胡五孃”的外号给她。1月22日,腊月二十八,犹如每一个春节前夕,忙完工作的胡五孃揉揉自己的腰椎间盘,准备下班回家买点春联、福字等年货。兴隆人都知道,平时工作太忙的她,总是“不顾家”,总是太“拼命”。突然之间,紧急会议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这一刻的宁静闲适。是的,战“疫”来了。

兴隆场社区人员较为密集、流动性大,每逢农历二、五、七、九日,周边其他乡镇、村组的群众也纷纷到兴隆场社区“赶场”,特别是过年的时候,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这个“疫”怎么战?大家内心纷纷打起了小鼓,期盼的望着党支部书记胡义兰。只见,胡五孃抿紧双唇,低着头思考,然后缓缓抬头,用坚定而又不容置疑的声音说:“我在这个岗位干了17年,“大考”、“小考”经历过无数次,从没学过“认输”这两个字怎么写?这一次,党委政府给我下达的是“死”命令,我更不会“认输”!有脾气的跟我来,我们就要跟这个“疫”战一场!”

好一个战一场!大年三十在哪里过?走家入户过。年夜饭在哪里吃?方便面真好吃!一个50多岁的女支书,带着社区干部、组长、党员、志愿服务队,硬是在短短时间里挨家挨户走访了800余户居民,量体温、做宣传、送物资、摸排情况…马不停歇,争分夺秒、刻不容缓。累了,睡办公室,饿了,啃面包。一开始口罩紧缺怎么办?有不理解的群众怎么办?时间紧任务重怎么办?这些凌乱的困境在她这里,只是汇聚成“必须要胜利”的信念!因为,兴隆场社区的父老乡亲就是她的家人啊,她不能退,因为她退无可退。

大年初四,她在给社区干部、党员群众送物资的路上,摔了一跤。是从楼梯上摔下来的,摔下来的一瞬家,大家都被吓儍了,半天才缓过神来去扶她。她只是慢慢的从地上爬起来,笑着说“哎呀,你们看我是不是老了,走路都走不稳了,哈哈。。。。。。”沉默,众人都沉默。像是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她又在战“疫”前线干了十余天。直到那一天,医院里的医生用CT将事实不容置疑的摆在了她的眼前,她才开始清醒的认识到医生说的那句,“严重的椎间盘骨折,如果不及时卧床治疗,很有可能会导致瘫痪”是什么意思。她不想回去治疗,她放心不下,她有担忧,有情结,她内心煎熬。当兴隆镇党委政府给她下达了“必须卧床”的命令!拼命的胡五孃才“消停”了一会儿。

当笔者写下这些的时候,胡五孃已经卧床治疗5天了。给她打电话,她说,“不好意思啊,大家都在战“疫”前线,她居然在床上。”说着声音都哽咽了。她说,“她一定尽快回来、马上回来,有什么事,希望大家不要见外,只管给她打电话、发微信。”

初春的兴隆场,油菜花黄油油的开的热闹极了。春风送暖,战“疫”胜利的曙光,已经在慢慢地穿透着云层,红艳艳的暖和了一大片。而兴隆场的一方百姓都在翘首期盼着,期盼着春暖花开,期盼着战“疫”大获全胜,期盼着拼命的胡五孃早日归来。

注:“孃”为四川方言,即:阿姨的昵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