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老外先頂不住了

這次,老外先頂不住了

兩市略有分化,大盤微跌,創業板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漲了。

這段時間創業板很有美股的感覺,也許當天只漲0.3%,但新聞寫出來就是再創近三年新高,對那些看標題炒股的人有很強的視覺衝擊。

縱觀這個月,A股走出一波標準的逼空行情,從月初開始就沒出現過像樣的回調,完全是一路突突上來的。

其中創業板以28%的漲幅傲視群雄,大盤也漲了14%左右,按總市值的維度衡量,本月所有股票的平均漲幅達到19%,低於這條線的都是弱雞股。

這次,老外先頂不住了

僅看這段時間的漲幅,創業板和中小板早已進入技術型牛市,總市值也接近這個標準,股市已經先於天氣入春。

成交量也很粗暴,兩市連續4天總成交破萬億,今天成功突破1.2萬億,刷新2015年11月17日以來新高。

當時A股還處於牛市週期,即使猛如去年年初也沒達到現在的水平,這1.2萬億絕不可能僅僅是存量,跑步進場的隔離盤功不可沒。

這也是新冠疫情唯一的正向影響。

然鵝,外盤崩的一塌糊塗。

先是韓國股市暴跌3.8%,然後恆生指數跌1.8%,歐洲開盤後更是鬼哭狼嚎,慘不忍睹。

截止目前,德國和法國跌3.7%,英國和西班牙跌3.4%,荷蘭跌4%,最慘的是意大利,跌幅已經接近5%……

美股也跑不掉,道瓊斯盤前期貨大跌3%,刀已經架在脖子上,就等亥時三刻行刑,師母已呆。

外盤跌成這樣純粹是因為新冠疫情,目前國內的疫情有明顯緩解,但如果站在全球的角度看,病毒似乎不是被秒滅了,而是轉移了。

先說國內,昨天湖北省外新增確診病例11例,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再看國外,韓國確診763例,日本確診838例,意大利確診120例,看起來都不多,但想想他們的國土面積,你就知道有多嚴重了。

韓國政府宣佈進入最高級別預警,中小學開學日期推遲,取消大型集會活動,感覺已經和我們差不多了。

日韓爆發新冠疫情對國內面板企業是利好,很可能會轉移過來大量產能需求,TCL科技最近幾天連續突突和這個有關。

雖然思密達對我們的影響不大,但歐美股市這頓亂捶很很難頂得住,明天也許要跟著砸一波。

而且量化風險係數也攀升到了87分,這是本輪上漲的第二次,之前那次用橫盤的方式消化掉了,這次屬於內外合力,有點懸。

下邊是創業板的K線圖,同樣有隱患。

除去月初那兩天的異常波動,從中期看創業板的支撐是20日線,目前偏離20日線實在遠的有點不像話,於情於理都要回歸。

這次,老外先頂不住了


未來幾天要謹慎一些,不能無腦瞎買。

當然,中期的上漲趨勢暫時沒變,策略上可以小跌小買,大跌大買,不跌不買。

我們原本只跟蹤兩支短線股,今天還減掉一支,彈藥充足,已經做好跌下來撈便宜籌碼的準備,就看行情給不給機會了。

減掉的股票是贛鋒鋰業,今天開盤直接砸破止損位,手起刀落,直接割掉。

贛鋒鋰業下跌是因為特斯拉宣佈無鈷電池並不是磷酸鐵鋰電池,這下不僅無鈷,連鋰都沒了,真踏馬德……

看到沒,所謂專業也不是百戰百勝,翻車是常有的事,唯一的區別是我們大概明白為什麼翻車。

抗疫情概念今天局部走強,主要集中在口罩股,原因是疫情在全球蔓延,市場預期會有更多的口罩需求。

這個邏輯是對的,但並不符合現實情況。

國內目前的口罩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110%,就這還不夠用,更不要談出口到國外。

這是口罩股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賣不出去,而是造不出來。

說白了,他們已經觸摸到產能天花板,想突破就得上新的生產線,但是他們未必願意上,畢竟等新增產能投產也許疫情早就結束了。

更何況我們是疫情重災區,我們想賣,別的國家未必敢買,這也是個現實問題。

總的來說,不看好,所有炒冷飯都是耍流氓。

工業互聯網開始接管市場主線,我的觀點不變,依然更看好設備供應商。

工業的本質是製造,無論再怎麼雲、怎麼邊緣、怎麼AI,產品永遠是終端需求,這個是根本。

就醬!債見!

——————————————————————————

如果你喜歡我的觀點,歡迎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

【倫哥】

央視財經頻道《正點財經》節目常駐嘉賓

金融界網站首席評論員,連續四年金牌投資顧問

擁有專業的量化交易團隊,為你的投資之路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