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不分國籍 當社區防疫遇上“老外”,遼寧大連情景是這樣的

疫情防控不分國籍,可當社區防疫遇上“老外”語言不通如何順利溝通?怎麼向他們講解防疫政策?來看看遼寧大連幾個社區是如何做的……“中國的抗疫工作做得很細緻,我一定嚴格遵守居家隔離14天,有任何情況及時與志願者和社區取得聯繫,為你們細心周到的服務點贊。”通過志願者孫曉迪的翻譯,印度籍居民Udit Narula向大連金普新區馬橋子街道怡海社區工作人員表達了謝意。

疫情防控不分國籍 當社區防疫遇上“老外”,遼寧大連情景是這樣的

△外語志願者協助社區為居家隔離外籍人員發放告知單

近日,根據國內外疫情形勢的發展變化,為實現疫情防控工作全覆蓋,大連怡海社區聯合多方,採取各種措施,做到不留死角、不漏一人,全方位落實入境人員返家登記工作。

社區招募外語志願者

通過社區排查發現,印度籍居民Udit Narula於2月23日入境返家。社區排查時,Udit Narula只會說簡單的中文,社區網格員添加微信後只能使用語音慢慢講,可是當向其講解政策的一些問題時,Udit Narula表示自己聽不懂。不僅僅是Udit Narula一人,在排查到多名入境返家的外籍居民時,同樣遭遇到語言溝通困難等問題。社區當即在轄區內通過群發小區抗疫微信群等方式,招募外語志願者。此舉得到轄區居民的積極響應,46名外語志願者紛紛入群,並主動在群內彙報自己的姓名、聯繫方式、精通語種。當天便有12名外語志願者積極參與到入境返家居民的摸排工作。

疫情防控不分國籍 當社區防疫遇上“老外”,遼寧大連情景是這樣的

△社區工作人員隨同外語志願者登門為入境返家人員進行登記

幫助入境人員順利度過隔離期

同時,大連潤海社區也迅速反應,採取了一系列防範措施。諸如備好日、韓、英、中四國語言《居家隔離告知書》,保證入境返連人員到轄區後第一時間瞭解大連市政府的現行規定;成立“潤海社區外語志願者服務隊”微信群,更好與其進行溝通,詳細詢問入境返連人員的軌跡信息,及日常生活中需要提供的幫助,打消他們的不安情緒,幫助他們順利地度過隔離期。

其中,大連某小區的匈牙利籍居民Laszlo Kis於2月17日返區,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勸說下自行居家隔離14天,目前隔離期已過大半。網格員、志願者幫他取快遞、送體溫計,讓他安心在家隔離。“Thank you”是連日來Laszlo Kis對網格員、志願者說得最多的話。

疫情防控不分國籍 當社區防疫遇上“老外”,遼寧大連情景是這樣的

△社區工作人員為居家隔離的入境返家人員送餐和生活用品

志願者線上培訓

大連松海社區則召開了一場特殊的線上志願者培訓會,圍繞如何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展對外籍人員的排查工作向招募到的能夠熟練使用日語、韓語、英語溝通的志願者講解。

通過社區培訓,他們掌握了疫情排查信息的流程、熟悉了入境返連人員隔離要求,在和這些居民溝通過程中能夠準確登記居民信息、準確告知隔離規定等,目前,已完成21名入境人員的排查。

大連將本著“不漏排、不錯排”的原則,通過居民信息排查、物業監測崗信息提供、公安部門下發名單等多種方式,精準掌握入境返連人員的信息排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