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初讀

論語·初讀 | 第一堂課


論語·初讀 | 第一堂課


疫情不退,醫生、快遞小哥、保潔人員在前線衝鋒陷陣;大後方的我們晴耕雨讀,隨先生“初讀”《論語》。

先生管這叫“初讀”。《論語》,大匠塾的同修大多讀過;先生給大家上課也不知講過多少遍。但先生管這叫“初讀”。

——“初讀”是一種方法。讀過一千遍了,再讀第一千零一遍還是初讀!(先生語)

“初讀”,每一次坐在書前都宛如新生——卸掉面具,拂去塵埃;每次相見還能有“如初見”的心動——遇見光亮,照亮自己的驚喜。這便是所謂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吧。

這是第一堂課。我們甚至沒翻開《論語》。

先生給大家三個問題:

第一,《論語》到底講的是什麼?我們能從《論語》學到什麼?

第二,儒家到底是什麼?

第三,什麼是經?如何讀經?

1

用心切應,成全聖義

什麼是經?

經對應“緯”,有縱橫之意。經貫穿始終,上通無極奧義,下接市井瑣末。在任何點上都有所顯現,同時微言大義。經是獨特的“格心板”。

如何讀經?

  • 辭達而已矣

道可道,非常道。我們看到的只是文字(能指),如果沒有莊嚴,沒有用心切應,文字背後的所指接不到。不同的人讀出不同的《論語》,有人管窺蠡測,有人洞若觀火,讀經的心不同。

  • 用心切應,不落言詮

讀論語需要心應。引經據典,巧言令色,用口舌、概念思考,讀不出論語的微言大義。

  • 成全聖義,破覆無私

當時情境下,揣度話語的所從出處。看這些話語從怎樣一顆偉大平靜質樸的心靈中流淌出來?用自己最大的誠意,用當前的最高水平,踮起腳尖還原聖義。

讀論語,就是悟道。道不屬知。學習論語,若落在“知”上,容易不自覺地讓聖人“遷就”我們!悟道,成全聖義,是不平凡的學習,需要不斷的自我突破。

2

儒釋道不一不異

提起儒家,必與道、佛並稱。

三家並稱,必有分別、比較。先生卻說:儒釋道既不對立也不併列,本質上儒釋道就是一家!

漢地文明正是儒釋道三家結合進入心靈的產物。漢傳佛教尤其是禪宗,正暴露了漢地文明的真正奧秘,那就是儒釋道三家合一,不一不異。

然而,雖然合一,儒釋道各自作為獨立的法門,卻在“用”上有不同的對治。三個對治,正好擊穿了我們人類的三大困惑。

第一大困惑:人文與自然的分離。人從自然中進化而來,逐漸形成一個與自然相對的人類社會。這時人類的困惑已然產生,即人和自然的對立。道家幫助我們脫下身份、外物的掛礙,沖刷掉人類的矯情、造作,實現人文與自然的和解。

第二大困惑:自我造作的困境。自我一旦形成,便把人關進了“楚門的世界”,(點擊鏈接:楚門的世界)自我成為我們智慧的最大壁壘。佛學教我們去除法我兩執,從萬有上超越。兩執具化,真空妙有,自然中和。

第三大困惑:個體性與社會性的糾結編織。馬克思說,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但是人作為個體的存在與社會存在之間有剛性衝突,家庭矛盾、同事間隙、鄰里糾紛、階層衝突,如何化解各種社會矛盾?這便是儒家的議題。


3

入世學問,倫常入手

儒家是真正入世的學問,“能在市井聞到炊煙味道”,簡簡單單樸素平常。而儒家的豁達更在於它為道家和佛家的學問預留了接口,既有道家的飄逸,又有佛家的究竟。

儒家學問根本落在兩個字:倫常。

倫:從人的界面。儒家將馬克思的社會關係概括為五倫: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認識一個人,不單依憑成就,而是入到倫常關係,在他的夫妻、父母、子女相處、朋友來往和社會關係中立體地認識。人皆為五倫中人,

從五倫關係中能看出人的成色。

常:從心的界面。從人心上講儒家,是借佛家交互詮釋。五常,仁義禮智信,根基是仁,是心性的通透。五常講的是人心的修煉。

4

四端之心:儒者氣質

具體說五常,孟子的四端之心和孔子的三達德便是抓手。

  •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端,原意為山頂,意為可見的端倪。 “仁”,首先是一種感受力,對通過能夠感同身受,將心比心的能力。有惻隱之心,大惡便不易形成,智慧就有希望。當鐵石心腸到麻木不仁,便失去了人間溫暖的最後一顆火星。

儒家,內心修煉的首要即為仁。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仁者之心。

  • 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義,首先與行為掛鉤,推動行為的是動機和情感。有羞恥心,不齒於不義之事、不義之人,從骨子裡生出厭惡,如此道義才成立。

羞惡同樣適用於自我。一旦發現自己有不齒的行為,馬上升起改變的動機。聞過則喜,從善如流。

  •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是非,既包含真假——事實判斷,也包含是對錯——價值判斷。在中國古代,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圓融合一,既求真也求善,才得明辨是非之智。

活一輩子,什麼是真正的利益?人生一等一的財富是活出一個高質量的人。內心完美,智慧通達,一生快樂幸福。而有人一時虛名,巧取豪奪,付出了高額的品德成本。丟了一路的西瓜,把最大的利益丟了。

是非之心,讓人得智,守住人生最重要的價值。

  • 辭讓之心,禮之端也。


孔子一生的理想就是克己復禮。從心上說就是辭讓之心。

社會、人心的爭端從哪裡來?無非名利。名利的膨脹就是對他人空間的擠壓。如此看來,辭讓是多麼美妙?

當別人以“某某總”相稱以示敬重,你欲意回應:不敢當。如果這聲“不敢當”乃由衷而出,不是習慣的社交行為,是多麼美妙的禮尚往來。

年輕人體恤老年人,公交車上起身讓位,老年人以疼愛子女之心,心疼年輕人的辛勞,推辭不從,於是彼此推讓不下,這又是一副多麼美妙的畫面?

“禮”是內心生出的仁義。禮的表現就是義的實踐,禮和義是一體的。

***

從四端之心,可見孟子的浩然之氣。四端之心,也是四面鏡子。如果這四面鏡子能不斷照耀我們,那就不是簡單的正衣冠,而能讓家庭,周身,內裡,血脈,頭頂,升起浩然之氣。這是儒家的氣質!

5

三達德:因上說法

修心又有三個簡易的抓手——三達德智仁勇。三根線拎起來,便可闊步前行。智仁勇,比四端之心更為具象,可以說是三個指標,在具體行為上對個人進行體檢。

  • 好學近乎知


世人重果,菩薩種因。孔子不從功能、屬性上說智,而從因上談如何獲得智。

所謂好學,就是有熱情。不僅對知識,對未知之事,對困惑、意外、奇蹟,對朋友,對生活的都保有兒童般的熱情,追根究底。這顆心就能不斷地通向智慧。(點擊鏈接:重拾兒童境界)

  • 知恥近乎勇


赴湯蹈火不算勇,知恥近乎勇。

知道羞恥,知道不足,聞過則喜。當機立斷,洗心革面。這是大勇。這種勇能讓我們捨身取義,日臻完美。

  • 力行近乎仁


人的心靈只有被道德實踐改變。只說不做,在孔子那裡,竟至於“不仁”!

我們時常的藉口:太難了,沒法做。孔子說,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6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詩經》開篇,十五國風第一篇: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思無邪”。當朦朧的男女情愛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這樣的無邪畫面起興,便為整首詩篇定下了基調——把讀者的心定在美妙純潔而無邪淫的狀態。

這第一堂課,正是這一筆起興。

儘管沒翻開一頁論語,卻似摸著了學和習的門路。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這堂課,我們領略了儒者的止境。正心誠意,方能讀出文字背後的微言大義,讀出大人氣象,讀出偉岸人格,讀出滿面春風,讀出一片歡欣鼓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