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股份左手雞右手豬:狠賺近22億擬高送轉

時代週報記者 黃嘉祥 發自深圳

養殖業首份2019年年報出爐。

2月20日晚間,養雞大戶益生股份(002458.SZ)披露2019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84億元,同比增長143.26%,淨利潤21.76億元,同比增長499.73%。

同時,益生股份推出了上市以來數額最大的分紅預案。根據年報顯示,益生股份計劃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元(含稅),以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7股。由此,益生股份共計需派發紅利57704.53萬元(含稅),共計轉增股本總數40393.17萬股。

披露年報當天,益生股份大漲6.74%,而自2月12日以來,已連續9個交易日飄紅,截至2月24日收盤,報收33.20元,漲2.82%。

值得關注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疊加H5N1流感,運輸受阻,屠宰廠復工較晚,導致禽類產品需求大幅降低,毀苗現象頻發,雞苗價格大幅下降。政策調整後,雖然情況有所改善,雞苗價格有所回升,但當前仍處於低位。

2月21日,時代週報記者就新冠肺炎疫情及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相關事宜致電致函益生股份,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業績與股價齊飛

作為中國最大的祖代白羽肉種雞養殖企業,益生股份在國內處於該產業鏈的頂端環節。公司主要產品為父母代雞苗、商品代雞苗、種豬、商品豬、乳品和農牧設備等,是雞肉和豬肉雙概念股。

“2019年白羽肉雞行業總體表現為供給緊張、需求旺盛,行業景氣度高,雛雞、毛雞和雞肉產品價格較2018年同期大幅上漲。”益生股份在年報中表示,報告期內,非洲豬瘟事件引起雞肉替代性消費需求增加,推動了雞肉消費量的增加。受需求端的影響,報告期內,雞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帶動毛雞漲價,雛雞及種雞價格也隨之上漲。

具體來看,益生股份主營產品父母代肉種雞雛雞均價較上年度增長115.05%,商品代肉雛雞均價較上年度增長101.94%。

從收入板塊來看,2019年益生股份雞收入33.46億元,同比增長149.24%,佔營業收入比重93.38% ;豬收入4518.21億元,同比減少11.76%,佔營業收入比重1.26%。

業績大幅增長的不只有益生股份。受行業景氣度上升的影響,養雞上市公司2019年賺得盆滿缽滿。

根據立華股份(300761.SZ)2月21日晚間發佈的2019年度業績快報顯示,淨利潤為19.7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1.79%;聖農發展(002299.SZ)預計全年盈利超過40億元,同比增長171.01%-178.98%;民和股份(002234.SZ)預計淨利潤16億-16.5億元,同比增長320%-333%;仙壇股份(002746.SZ)預計全年淨利潤9.5億-10.5億元,同比增長136.34%-161.22%。

業績一路飛漲的同時,雞肉概念股的股價也不斷攀升,屢創歷史新高。其中,過去一年,益生股份的股價從2019年1月2日收盤價的14.78元,一路漲至年末的28.35元,累計漲幅達91.81%。

2月21日,一位業內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過去一年,由於祖代種雞引種減少,疊加非洲豬瘟及豬週期影響,豬肉價格走高,禽類產品需求增加,導致2019年禽類供應緊張,父母代雞苗、商品代雞苗以及毛雞、雞產品價格上行至高位,行業景氣度持續攀升,給禽業上市公司帶來巨大的盈利。

疫情下業績承壓

進入2020年以來,禽業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正面衝擊。

疫情初期,受各省份封城封村影響,加上多省全面禁止市場銷售活禽,養戶飼料難以補給,禽類價格下跌,出現了農戶銷燬雞苗的現象。養雞上市公司或多或少受到一定影響。

疫情的影響直接反映在銷量上。2020年1月,溫氏股份(300498.SZ)銷售肉雞7588.22萬隻,收入15.19億元,毛雞銷售均價10.13元/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19.55%、-35.33%、-21.90%,同比變動分別為6.04%、-14.71%、-19.48%。

聖農發展2020年1月銷售雞肉5.2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7.41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為-29.69%、-24.01%。其表示,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公司完成既定生產計劃可能有小幅影響。

益生股份曾在2月4日的公告中回應稱,公司各項生產經營穩定,未受到疫情重大影響。公司春節未集中放假,所以場區人員充足,公司飼料由下屬的飼料廠直接供應,且生產和雞苗銷售運輸通暢。

不過,儘管益生股份2020年1月雞苗銷售數量大幅增加,但收入卻減少了兩成。具體來看,公司1月份雞苗銷售數量3515.95萬隻,銷售收入1.31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為22.93%、-22.08%,環比變動分別為17.94%、-27.89%。

益生股份表示,主要原因是受春節假期屠宰場放假等因素影響,雞苗銷售價格下滑。

從長期來看,這次疫情對益生股份及其他養雞上市公司影響幾何,還待繼續觀察。

2月21日,一位券商農業分析師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疫情發生以來,禽市場關閉,飼料、禽苗、活禽運輸受阻,屠宰企業停工停產等,導致短期消費低迷,庫容承壓,毛雞和雞苗價格走低,而疫情穩定及結束後,預計消費會逐步恢復,長期來看,並不會影響行業景氣度。

不過,還是得重點關注最近出現的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且禽流感也有可能對雞肉消費需求進一步形成壓制。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月18日下午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表示,目前,我國禽流感發生率非常低,沒有必要“談禽色變”,可放心食用經檢疫合格合法上市的禽產品。

據益生股份披露的2020年經營發展計劃,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其表示,“公司目前和今後需防範並控制的畜禽疾病風險主要分兩類:一是自有畜禽在養殖過程中發生疾病給公司帶來的風險;二是畜禽養殖行業暴發大規模疫病給公司帶來的風險”。

對於2020年行業發展趨勢,益生股份在年報中認為,非洲豬瘟事件引起雞肉替代性消費需求持續增加,預計2020年白羽肉雞行業的高景氣度仍將持續。

另一方面,在“得母豬者得天下”的行業背景下,益生股份在加碼肉雞產業的同時,也計劃加大種豬產業的佈局。

益生股份在年報中表示,公司加大了對外投資的力度,大力發展種豬產業,在目前種豬短缺的大背景下,公司大力發展種豬產業,將為公司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提高公司抵禦風險的能力。公司將借鑑肉種雞發展的經驗,建立起原種、祖代、父母代的種豬繁育體系。通過雞、豬的雙輪驅動,以提高公司抵禦風險和盈利的能力。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