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3098门课程是怎么上线的

【案例一】

2020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共开设的3098门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除实验实践类课程适当推迟外,都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线上授课,并保证线上授课课堂的学生与原定线下课堂的学生一致。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并进行适度反馈,比在课堂上把知识正确地讲出来更重要。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正式发布的智慧教学工具,它将信息技术手段与PowerPoint、微信相融合,在教师端呈现出的是基于PowerPoint的一个小插件;在学生端则是一个微信小程序,具有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适用面广,且能够较全面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等优势和特点。

使用雨课堂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将带有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等内容,以微信服务号的形式推送到学生手机端,通过数据反馈,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在远程授课时,教师把幻灯片分享、课堂互动、习题测评、作业布置等融入PPT中,在原有课件和原有习惯的基础上稍做修改,就可以直接进行直播授课。课上PPT的每一页都会即时发送到学生手机端,每页下方有“收藏”和“不懂”按钮。学生可以整理收集不懂的知识点,教师也会收到匿名“不懂”数据的反馈,进而调整课程节奏及讲解重点。此外,雨课堂还具有弹幕功能,教师可以实时看到学生的提问和发表的观点。

将自主研发的、全球学习者规模第二大慕课平台学堂在线上的1600多门慕课和雨课堂课程,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

为使更多老师快速学会使用雨课堂,清华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联合学堂在线、教务处和研究生院面向春季学期任课教师,依托雨课堂开展了雨课堂使用直播培训。

同时,清华还成立了在线教学指导专家组、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专家组、在线教学技术保障专家组、学生学习保障工作组,对所有春季学期开课教师的教学培训和准备情况逐一摸底,对开课有困难、不能正常开课和可能出现的其他情况制定应对预案。

目前,清华已将学堂在线上的1600多门慕课,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同时还将雨课堂课程开放,建立“克隆班”,有需求的高校可以在雨课堂软件平台上与清华学生同步上课,共享清华课程资源。

(作者:李俊峰,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朱慧欣,系清华大学教务处职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