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近些年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凸显和行业媒体的宣传报道,使得越来越多的省市在越来越多的学科高考题目中,瞄上了传统文化,这类题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作“

文博题”。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图-为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

考试语文(北京卷)中,关于敦煌的部分。在敦煌石窟逐步为世人所认识的同时,一批批仁人志士奔赴敦煌,为保护和研究这一人类文化瑰宝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图 - 浙教版教材 】

许多小学阶段的新版教材都加入了对敦煌的宣传和保护内容。以浙教版四年级(上)的《语文》课本为例,其对课文《敦煌莫高窟》的学习要求是知道莫高窟是世界级艺术宝库,并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敦煌,是一节历史课、文化课、艺术课、地理课、传承课

它是绵延千年的璀璨文明。

季羡林先生曾经这样评价:“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它是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自公元4世纪至14世纪,不间断的开凿修建,给我们今人留下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和2000多身彩塑,以及藏经洞出土的敦煌文献和艺术品。

是公元5-11世纪初宗教、历史、地理、文学、语言、文字、民族、民俗、科技和艺术等领域的博物集藏。让世界诞生了以藏经洞文物和莫高窟艺术为研究对象的国际学科——敦煌学。

它还是丝绸之路上的耀眼明珠。自汉代以来,敦煌成为总绾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在多元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中博采众长,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莫高窟就是古代中西文化在敦煌交汇和交融的结晶。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一千多年的精神文化财富、一千多年的历史兴衰荣辱,它是一位一千多岁的迟暮老者,也许哪一天就会因为小气候的演变而壁画脱落,因为风沙的捶打摧残而面目模糊……如此我们怎么能不去这座“画在墙壁上的博物馆”朝圣呢?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然而,去了敦煌,却看不懂敦煌,只记住了漫天黄沙、暴烈的阳光、缺水而炽热的沙漠,还有阴暗洞窟,不是敦煌不美,是我们不知该落眼何处,品鉴何处。

只闻黄沙不闻美,只见众生不见佛。

怎么办?

如今,这座蜚声中外的珈蓝胜境,终于,有一部老少咸宜的科普绘本《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了!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作者:苏小芮,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 权威编委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全彩铅手绘,以温柔细腻的笔触,将纵穿数千年的敦煌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从荒芜的雅丹地貌到20万人口的城市,从陶土时期到21世纪,陪伴敦煌一步步走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景呈现敦煌的前世今生。

独特视角、一卷阅尽敦煌前世今生

现在,就摇一摇小女孩无意间捡到的这枚石头,将它自沉眠的旧梦中唤醒,为我们展开纵穿数千年的敦煌历史画卷吧。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湖水干涸、雅丹地貌形成时,它在地质变迁中诞生,经历了金戈铁马、四方征战、初建长城的汉朝。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经历了魏晋之后接踵而来的僧侣凿窟修行;

旁观着云集至此的供养人筑佛祈福;陪伴着迭代传承的壁画匠人雕琢塑像、研习壁画;也遭遇过战乱年代交错进入这片土地的统治者……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敦煌,经历过纷争战乱,也经历过繁华盛世,曾是“华戎所交,一大都会”,也曾“人烟凋敝,春风不度”。更遭遇过洗劫,使藏经洞里的“敦煌文书”佚散于世界各地。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敦煌的故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湮灭在黄沙之中。

幸运的是,敦煌成了一门国际学科,它盼来了“敦煌守护神”,又盼来了“大漠隐士”,接着又盼来了“敦煌的女儿”,还盼来了高科技探查检测技术。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来这里研究、发掘莫高窟的美,他们记录下了敦煌惊心动魄的神秘与美丽,将纵穿数千年的敦煌历史画卷长久地留存下去。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一卷阅完敦煌的前世今生,它历千年营造又经700年风雨摧折,从荒芜的雅丹地貌到20万人口的城市,从石器时代到21世纪,从凋敝边城一步步走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丰富知识、紧扣课堂

299条9大类别知识点,跨越学科壁垒,综合理解。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 历史

汉朝设“西域都护府”守境安土,协调西域各国间的矛盾和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的侵扰,维护西域地方的社会秩序。敦煌由此进入稳定和平的发展时期。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 地理

敦煌雅丹地貌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在敦煌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大自然创造出了许多奇观异景。沙漠腹地,河西走廊又称塞上江南。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 政治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拓陆上丝绸之路,最早最重要的东西方文明交流通道;张议潮、曹议金等边关将领力挽狂澜,将敦煌收归国土。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 军事

镇守两关四郡,护卫国境边关。阳关、玉门关、汉长城功不可没。敦煌一带的长城是用当地的植物,编织成框架,铺满沙土、砂砾,层层夯筑而成的,十分坚固。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 民族

史书称敦煌乃是“华戎所交,一大都会”。乌孙、月氏、粟特、匈奴、中原子民等多民族文化交融交汇于此。一城中见百八样民族器物,一地中集中西方文化元素。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 宗教

中原的儒学和道教、印度的佛教、波斯的摩尼教、粟特人的拜火教……多元宗教文化汇聚于此,形成了敦煌独特的宗教艺术,后人因而称敦煌莫高窟是一部“千年佛教史”。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 艺术

莫高窟是一个综合艺术,洞窟建筑因为功能不同而采用多种形制,洞窟内的主体是动人的彩塑,精美的壁画布满整个洞窟,表现了丰富细致的内容和复杂宏大的场面,三者互相呼应,交相辉映。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 生物

独特地貌气候,培育出独特的动物、植物。譬如双目深邃有神的沙漠之舟,骆驼;譬如坚韧耐磨的罗布麻布原料,罗布麻;譬如红柳大串儿里的红柳……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 建筑

敦煌石窟寺的建筑形式形成过程和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传统佛寺建筑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敦煌的建筑风格百纳海川,爱奥尼亚风格的柱子、仿若中原殿堂的殿堂窟、受印度毗诃罗窟影响的禅窟、神似支提窟的中心塔柱窟……

专家学者勘校、细节严谨精密

以敦煌石窟、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等古代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敦煌学也已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并成为中国国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敦煌文化的内涵十分广大,按照现代学科的分发,至少可以分出十几个不同的学科。如历史、考古、文学、宗教、艺术、科技、体育等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因此在出版的时候,编校团队特别邀请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小刚先生、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部长李萍女士、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副部长刘勤先生和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党支部书记宋淑霞女士共同组成专家团队,前后经过6轮审校讨论,确保书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有出处。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弘扬优质传统艺术、文化大家倾情推荐

中西合璧亲子教育专家、畅销书《父母的格局》、《学习的格局》作者,著名音乐家、指挥家谭盾夫人,黄静洁老师读到这本书时,曾经表示:“希望通过建立少儿敦煌研学营,把越来越多的小读者们带来敦煌,开展美育研学。”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主席,也评价说:“这本书用生动的文字和美丽的图画讲述了敦煌石窟的前世今生,用跨学科知识为主题学习提供了教育资源。”


悠贝创始人、亲子阅读专家林丹老师,在图书筹备时就和编辑说过:“这个主题我愿意推荐,给孩子看的敦煌书太有必要了。”

更有马伯庸先生、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王兵教授、国家图书馆儿童馆馆长王志庚先生、中信美术馆馆长曾孜荣老师、知名历史文化学者只露声音的宫殿君联袂推荐!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许多许多风趣又迷人的小秘密、精巧又别致的小彩蛋,藏在书里。

《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上线!

翻开书中最后的旅行笔记,领略美丽的敦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