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古生物学“豪华教学团队”上线

在战“疫”的关键时刻,西北大学以中科院院士舒德干,张兴亮、张志飞、刘建妮等学者领衔的地质学系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教研室共18位教师(其中高级职称14位)全员携手,以网络大课串讲的形式,用中英双语为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11名硕、博士生,线上开授《高级门类古生物学+古生物学原理》专业平台课。同学们说:“这阵容,太豪华!”

为把疫情对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2月底,古生物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召开了线上“集体备课会”,大家以“授课内容不重复、重要研究领域不缺项”为原则,商定了各自授课主题。面对全新的课程设计,教师们十分踊跃,舒德干最先确定“后口动物类群+生物进化理论”的授课主题;该校教授华洪主动请缨承担线上教学“第一讲”;张兴亮申请8个学时被“婉拒”后,主动浓缩精华,并表示将和学生们开展课后线上讨论。针对古植物学、早古生代晚期到中生代教学内容薄弱的问题,教研室讨论决定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一流专家,以线上教学和讨论的方式予以补充。

新建的线上学习群里,研讨交流十分热烈。硕士一年级的学生林威良认为课程很有挑战,为了让自己跟上课程,他以查阅参考文献的方式进行预习。博士二年级的学生任心宜很期待此次课程,她最想听陈延龙老师讲授的“几何形态测量学在古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目前,在瑞典接受联合培养的博士生梁悅、刘璠则表达了她们的激动之情:“线上教学让我们有机会聆听到教研室老师们精彩的教学内容,真是幸运!”身在斯德哥尔摩的博士后李洛阳听了前沿领域研究专题,并参加课程讨论。校友张志亮目前在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从事科研工作,他希望能在线上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交流学习和研究经验。

线上开课以来,“豪华教学团队”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目前,共有32名相关专业学生加入到了全程听课的行列,另有132名校友、博士后和交换生将通过线上旁听的形式,有选择地学习部分专题课程。地质学系主任张志飞说:“要把这门大课上好,不仅是完成疫情期间的教学任务,还要把课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古生物学的‘金课’,让我们西北大学古生物学的研究生培养,真正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