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即將入小學,現自己教他識字怎樣讓他識字量短時間內快速增長?

小木140263131


家長不要著急,小學一年級的識字量不是特別多。滿6週歲的孩子完全能應付過來。如果家長想讓孩子多認識一些字,也不是什麼難事。

筆者談一談這方面都做法。

01、用圖文圖片,讓他認字。然後去掉圖,再讓他認字,大聲讀幾遍。第二天再讓他認字,這樣反覆幾次,孩子就記住了。

02、剛開始認字數量少,逐漸增多。記憶有遺忘,一定要做好複習。

03、最好告訴孩子,這個字的意思,你造句子教孩子,讓他在語音環境中識字。特殊的字,你講一個生動有趣的例子,孩子記得會更深刻。

04、你先挑一些孩子感興趣方面的字,教他認識,效果會好。孩子也能增強識字信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05、孩子識字你和他互動,多表揚鼓勵。

千萬不要“打擊”孩子,大聲“呵斥”孩子,這樣會讓孩子厭學的。如果沒有耐心教孩子識字,寧可不教,不要“毀”孩子,別把孩子認字熱情給“扼殺在搖籃裡”。

筆者家的也是男孩。在他小時候我沒有刻意讓他識字。只是讓他圖文識字,孩子感興趣,識字量就增加了。再就是給他買一些童話故事書(帶拼音和圖片的),給他講完故事,他拿著書愛不釋手。一看見我閒著就拿書過來說:“媽講故事”。沒有多久,他自己也把書上字認全了。


星辰燦爛


我女兒九月份也是上小學一年級了,可是我發現她認得字真的不多。在讀中班下學期的時候,跟她的同班同學一起去書店看書,發現那個女孩一個兒童故事百分九十的字都能忍的,我當時特別的驚訝。估計我女兒只能認懂百分三四十吧,而且還很懶不願意自己看。

當時我就特意問了女孩媽媽,她平時是怎麼教的,她媽媽說沒有教啊,因為上面有一個大兩歲的哥哥讀一年級,所以大部分時間都花哥哥身上了。妹妹基本都是自己玩,或者哥哥讀書的時候在旁邊聽聽,那些字有的是電視動畫片學來的。

然後我就在回想這兩三年我是怎麼教她認字的,我就一個女兒平時對她的教育方面還是比較重視的。以前每天晚上都講兩個故事,我剛剛開始用第一種指讀方法,想讓她認字簡單的字,可是我發現她都懶得看字只願意耳朵聽,時間久了發現沒什麼效果就放棄了。


第二種,後來我買了識字書本,每天讓她認幾個字,書本是圖文並茂的,後來發現她看到圖案就認得字,我把圖案遮擋了就不認得字了。一本書差不多有三百多個字,我們差不多認得兩百多字後又沒堅持下去了。

第三種,我們經常週末在外面玩,我看到簡單的店鋪名稱就問她是什麼字。


第四種,是我最近在學的,是app認字軟件。之前有一個興趣班女生,開學的時候她跟我女兒認字差不多,可是期末的時候我發現她認得字比我女兒多了,我就問她,她說她媽媽給她下載一個認字軟件。所以我回家立馬也下載了,剛剛開始女兒學的挺認真的,後來玩膩了,最近又不想玩了,每天都是我逼著認兩個字。

所以總結一下,無論家長怎麼努力,也要看孩子有沒有興趣。大家有相同情況的可以關注我,我們可以多多交流。


櫻桃與茉莉


每個地方不一樣,我小孩一年級,幼兒園不教小學內容。但是升一年級前我們給他報了幼小銜接班,把拼音學完了。結果上一年級還是嚇了一跳,一上學每天抄家校,所以上小學前不光要認字,還要寫,不然根本跟不上。剛開學我孩子抄的家校自己都不認識,群裡面家長就發自己孩子書寫漂亮的家校出來供我們這些家長看。後來我們跟孩子報了一個書法班,慢慢的字就寫好看起來了。後來一年級上學期還要寫看圖寫話,這也是一個難點。我們這邊老師抓得很嚴,幾乎每單元都在考試,作業除了抄寫還是聽寫還有教輔作業。我所知道的大城市學習壓力會少很多。你瞭解一下吧。


殷果215


文字的學習離不開多看多聽多用。這是幾百個文章或者是全網所有文章都會提到的事實,但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談這件事情,你不妨讓他用新鮮事物來應用自己的文字。

幾天前我發現女兒會用我的手機來查找一些她喜歡的食品,比如說摺紙手工畫畫的視頻。我當時很納悶他是怎麼來打字查找的呢?

後來我發現我女兒應用手機的語音輸入法的技能。來輸入文字,而後通過你自己回話本上的文字比對。來刪掉沒用的文字,從而找到自己喜歡的視頻。這樣就可以看手機,同時做出自己的手工製作,同時把找到的文字製作的東西的名字再寫在手工製作上。這樣就成為了自己一個原創的手工製作,而且他在這過程當中也認識的很多的字。

雖然很多家長不同意孩子用手機,但我想如果合理的控制他們的時間,也會對他們的眼睛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因為你生活在這個年代的孩子必須要學會擁有數字產品來為自己服務,因為現在是一個信息社會,他們從小就需要接觸這樣各方面的信息,當它會自己語音輸入或者是以文字輸入時,他們的文字輸入量就會逐步的增大,而且增加的幅度和速度會越來越快。

雖然我這種方法並沒有人太多支持,但我想這是一個新鮮事物,需要我們合理的是常識,只要我們安排好時間對孩子來講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覓琛


即將入小學,自己教孩子識字,怎樣才能快速地在短時間內讓孩子認識更多的字?

其實,這大可不必,雖然一年級識字量多的孩子能容易讀懂題,會比較輕鬆,但是我們要知道,識字是長期在運用中積累的結果。

文字是我們書面語言溝通的工具,它不是單個存在的,就像我們學英語,背再多的單詞,生活中沒有環境運用,到頭來還是會全部忘記,識字也是一樣的,我見過很多孩子幼兒園時,機械地記憶了很多字,背了很多古詩,可最後,似乎還是得從頭來。

關於一年級前識字,我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不用識太多的字,掌握最常用的一些字即可

整個一年級上學期下來,要求學生掌握的識字常用的只有300個字,像“天,地,人,蟲,太陽,左右,前後,吃,我們,力,站立,早……”等這些簡單的生活常用字。

我們兒子就是在公立園上的,沒教過任何識字的,在家也沒有刻意地區教過他識字,在上一年級時,識字量是相當低的,只認識一些簡單的字,都是他在生活中常接觸的一些,還有在繪本閱讀中認識的。但是通過一學期下來,他識字的速度是驚人的。

剛上一年級那會兒,最大的問題就是讀不懂題,一個題目只認識一兩個字,甚至一個字都不認識,但是,好的一點是一年級老師都讀題,剛開始孩子寫作業確實很費勁,但是這也是很正常的,有段時間我也想過想在短時間內教他大量的識字,但最終發現你花一個星期教他認識字的速度還不如他上一節語文課。

一節語文課下來,他就能熟記很多字,即使有些不會寫,他也會告訴我,那個字在書的哪一頁出現過。

通過一學期下來,在不斷的做題和考試中,孩子掌握大量的字,基本能自己讀題了。

這就是在這種運用中,高強度的學習環境裡,孩子會加速的學會和掌握,就像讀題,天天見,來回幾十遍的重複,他自然也會了。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放平心態,等待孩子成長,不要總想著掙第一,拉著孩子往前趕還不如讓孩子主動走,在爆發時,他會更有力。

一年級一整學期下來,才掌握300個常用字,在不是生字範圍內的,即使你會寫老師也會給你判錯,讓你寫拼音,所以,家長不要太著急,放平心態。

一年級前,比起識字量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會聽課的專注力

上一年級的孩子有很多問題,你可能沒有聽說孩子識字太少而被請家長的,但90%的孩子因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而被老師請家長約談的。

要培養孩子學習習慣很重要,在假期適當的讓孩子坐得住,並能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些事情,可以每天規定時間固定時間陪孩子學習,看看書,寫寫一些簡單的字,做一些簡單的10以內的算術題,這些都可以的。

早睡早起的規律作息時間,讓孩子提前瞭解小學是個什麼樣子的,有心理準備,但不要有負擔,愉快地入學。

多陪孩子閱讀

識字不是單獨進行的,在大量的閱讀中,孩子能夠感知文字,不會覺得陌生,孩子對故事的興趣,也會讓孩子覺得文字運用的魅力。

小學一年級,比起數學,我覺得最難的是語文,可以說語文好,數學就不會太差,這其中關鍵點就是閱讀理解能力上。

不論是看圖作文還是閱讀短文,課文,題目,都離不開閱讀理解能力。

我們要培養孩子大量的閱讀,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預感,在讀一些兒歌時,我們要滑指,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與書面語言的接觸,一字一音,一行一行地讀,從左到右的讀,這些都能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在閱讀過程中家長要學會提問,多提問,不僅能有助於培養孩子專注力還能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很多家長都想讓孩子提前多學點,怕孩子落後了,這都是正常的心理,但是,我們要去真正瞭解孩子的學習規律,按照孩子的節奏來,放平心態,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花期,靜待花開!

每個問題背後都藏著一個未曾被我們發現的成長秘密,遇見問題,遇見成長!

嗨!我是時光小兜,在職幼兒教師一枚,多年養育實踐,歡迎關注噢!

科學育兒,擁抱問題,與❤️愛共成長!


時光小兜


可以讀繪本給他

我家老二現在八歲了,小的時候經常生病,基本每個暑假寒假都是在醫院過的,當時買了好多繪本,卡梅拉,奧特曼,海底小縱隊系列的,沒事就讀,也真的是沒事,後來就發現能認識很多字,走路上會特意的問你這個字是什麼那個字是什麼,到幼兒園比其他的小朋友認識的字都多,再來就賣買了個拼音掛件帶聲音的,也挺好,上邊有考試的,每次非得考100分,上小學前,自己能看帶拼音的書的[呲牙],我覺得讀書根好,先大人讀給他,有可能會一本讀不下十遍哦,三毛流浪記 我都不知道都多少遍了[捂臉]


棉媽媽與樂樂月月


這個問題讓我來回答還算是很有優勢的!

首先,我自己的女兒今年九月份上小學,也是即將面臨幼升小的問題,在孩子中班五週歲之後,就開始考慮到這一問題!

作為江蘇的一個媽媽,小學現在節奏快,人教版改版之後小學課文上來就是字,不會認字的孩子閱讀基礎不好,會打擊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數學或者其他科目不能自己獨立閱讀並理解題目,孩子會感覺到很挫敗!女兒月初剛滿六週歲,目前識字量大概1000左右,簡單的閱讀已經沒問題了,而且學習的熱情很高漲,遇到不會的就問,然後更努力的去學習,這是一種良性循環!

其次,作為一個培訓機構的老師,遇到的孩子和家長就更多了,可以總結幾個典型的例子!提前學習了認字的孩子,會有大量的閱讀基礎,學習的積極性和規律都很好,家長也比較少操心,上小學都是自己獨立完成作業,考試成績也都是班級靠前!沒有提前學習認字的孩子上了小學,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吸收有限,每天的作業都需要在家長或者老師的幫忙閱讀和輔導下才能完成,孩子的獨立性很差,感覺自己什麼都學不好,學不會,需要家長和老師加倍的努力給孩子慢慢培養學習的自信心,孩子的性格也會慢慢地受影響!

如果不想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性格以後受影響,還是建議小學的課程一開始能夠慢下來,慢慢來,讓孩子有個適應的過程,讓我們做家長做老師的不再那麼焦慮[捂臉][捂臉]



啊鶴公主54311272


兒子即將入小學,現自己教他識字,怎樣讓他識字量在短時間內快速增長?

孩子入學前,家長總擔心孩子的知識儲備不夠,怕孩子入學後學習吃力,落在其他孩子後面,想讓孩子提前多認些字,這也是可以的。漢字是語言文字的最小元素,孩子認字多少,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語文成績,乃至數學成績。但對於一個五歲的小孩子來說,識字對於他們確實有些困難,因為他們缺乏專注力,語感也不夠,所以,要有正確的方法引導識字。

一、漢字溯源法

我國古代的造字方法有六種,分別是象形、形聲、會意、指示、轉註和假借。在小學階段一般常用前四種。

(1)象形字

象形字是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勾畫出來。如:“月”字,就像一彎月亮的形狀;“馬”字,就是一匹馬鬣,有四條腿馬;“魚”字,是一尾有魚頭、魚身、魚尾的游魚等等,像這樣的字還有很多。

(2)形聲字

形聲字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表示事物的類別,而另一部分表示事物的讀音。如:“株”字,“木”表示樹木,“朱”表示形態,也表示字音。“河”字,“三點水”表示水類,“可”是標聲的部分。

(3)會意字

指兩個及兩個以上的獨體漢字,根據各自的含義所組成的一個新漢字。如:“明”字,日月齊照,大放光明。“出”字出去一看,山外有山。“尖”字,上小下大,形似山尖等等。

(4)指示字

通過象形字上附加指示符號,或者使用抽象的形符或改變象形字的方向等方法造字。如:“殺”字,“大”的左腿加符號,表示砍腿。“要”字,中間是細腰的人形,兩邊的兩手指示腰間部位。“母”字的主體是女,用兩點指出母的兩乳特徵。

二、玩卡片看圖識字

買一些硬皮的看圖識字卡,先讓孩子玩卡片,引導孩子識圖片上的事物,然後指漢字告訴孩子圖上的就是這些漢字,這樣多認幾遍,孩子就會指著漢字讀了,這樣可以增強孩子識字的興趣。

三、親子閱讀法

語言文段是字的組合,多讓孩子讀書,能幫助孩子識字。可以利用晚上時間和孩子一起讀一些符合孩子年齡的故事書,讓孩子一邊指字一邊教孩子讀,一篇可以讓孩子多讀幾遍,直到孩子能夠指著字把這篇讀下來為止,這樣時間久了,孩子慢慢識字就多了。

願寶貝開心識字,輕鬆學會!





68四季豐


我覺得你識字教晚了。三歲就可以開始識字了。識字是需要積累的。

你孩子應該快六歲了,記憶力肯定好,反應也快。建議識字方法如下:1,和孩孑親子閱讀。先從簡單的、字不多且字大的繪本開始,最好標有拼音,還可通過拼音識字。每週讀一本,然後家長剪一些小卡片,把重點字寫在卡片上,一張卡片一個字。每天認5個。和識字卡片做遊戲,讓孩孑在遊戲和閱讀中識字。

2,寫字。寫字也是為上學做準備,也有助於識字。將生活中的常用字,做在小卡片上,經常讓孩子認。每天寫一個字。

3,聽故事。利用平臺聽兒童故事。家長將孩子喜歡故事的名字寫在卡片上,放在孩子經常呆的地方,多讓他看到,增加記憶。

識字是通過看聽說寫玩全方位訓練的,做到這些,孩孑妥妥一識字大王、故事大王。識字的目的是閱讀,最終吸取信息和知識哦!

一切都需要父母的耐心,靜待花開[耶]


簡單的果郡王


【絕對原創❤️】自己女兒小學一年級大概認識了1800字,日常閱讀溜溜的。方法與學校教學完全不同,雖然簡單,但操作需謹慎。
1️⃣ 第一步不是馬上教孩子,而是問自己。要明確,這是家長的願望,不是孩子自己的成長目標。如果效果不好,千萬不能粗暴批評指責孩子,責任基本不在他,而是家長選擇的方法不對,或者操作過程不當。這個想法,本身就包含著超常規需求,如果因為“期待高”而落得“失望大”,好事沒成,反而壞了親子關係,得不償失。如果內心已經建立起這樣類似的感覺,說明可以開始了:“小學入學前就認識大量漢字,是幫助孩子成長的高難度嘗試,是對孩子和自己的雙重挑戰,需要共同努力,效果不佳是大概率,有些效果就是值得慶祝的事”!如果只是希望孩子快速認很多字,這是典型的“拔苗助長”型的妄念,千萬別開始,傷娃更傷己。
2️⃣ 第二步是明確,除非自己就是語文老師,“教孩子漢字”這件事並不是自身擅長的事情。漢字構造、筆順、字源、繁簡形變,這些對絕大部分家長都是陌生領域,甚至連很多字詞的完整意思都不見得掌握。大多數情況,就算家長大學畢業,也只能hold住“看字、讀音、簡單意思組詞”這個層面,不要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通常不能過高估計的是自己的耐心,如果一個字,孩子學了10遍還不記得,抗得住不生氣麼?是的,必須要耐得住,因為這幾乎是必然會發生的情況。家長不應該過度承擔“教師”的角色,而更多扮演”考官“角色,不管教,只管考,責任清楚簡單,考不好,考官是不該生氣的哦!

3️⃣ 第三步是操作。使用漢字卡或軟件,建議從常用字開始,只看漢字,配圖配拼音啥的最好沒有。認知打個勾,給表揚;不認知很正常,告訴讀音和一個常用詞,別多講或者教,快速過。如果一個字能認出來三遍,就OK啦。每次5分鐘或10分鐘足夠,狀態不太好,也別太糾結,多鼓勵才能多堅持。熟悉的字和不熟悉的混著來,生字太多了也不爽,具體的量因人而異,逐步調整。整個過程目標只有一個,讓孩子將字形和讀音建立鏈接,五六歲孩子能聽說的字詞已經很豐富,只是不認識字。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建立大腦神經元並強化鏈接的過程,核心模式就是"重複"。孩子肯定會忘的,但這並不重要,關鍵是多次重複,組詞選擇儘量趣,效果更好。無論怎樣,想一次就搞定,就別搞了,那是瞎搞。

4️⃣ 第四步運用和誇獎。在生活場景中,繪本、路牌、商品包裝等各種地方,有機會就讓孩子運用下,這個過程不是第三步的重複,而是主動創造各種理由”誇“孩子。運用不好仍然是常態,千萬別因為想要誇獎孩子,沒認出來反而變成了”批評“,目標完全搞錯。這個年齡,口頭誇獎和動作表達基本足夠了,沒有必要搞什麼物資獎勵,偶爾為之當然也隨意。要”經常誇“,而不是”使勁誇“,用詞樸素些,策略還是簡單重複,而是單次高強度,把高能量級的詞用完了,將來再用就無效了,那是給自己找麻煩。

到什麼情況可以停呢?或許兩三個月,或許更久些,發現孩子自己願意主動看圖書、看路牌、看商店名、看說明書,就OK了。這時的識字量基本超過了1000以上,跟普通成年人日常生活用字量也沒啥區別,這時只是認字,而不是會寫會用,那些還是交給學校老師教吧,絕大部分家長搞不定。不教只考,簡單重複,耐心挑戰,其實並不難也不累,但收益卻很高,孩子看書溜溜的,進入學校後對語文學習也會更有信心。

這時超前教學、拔苗助長、摧殘孩子麼?讓那些偽教育專家說去吧,還在乎這些麼?

如果您感覺上面的回答有用,感謝點贊。本人專注研究教育學,歡迎關注或私信,深度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