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现代诗写的更好,技巧在何处?

虹一法师


诗歌是文学作品的一种题裁,现代诗以自由抒情的形式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纵然口语体,梨花体等形式受到褒贬。但汪国真,席慕容、舒婷等清新之风让人感觉到韵律之美。

如何写好现代诗?首先是选题,生活处处皆是诗。关键是看你怎么去筛选、提炼和精加工。大胆的想象力,对一首诗歌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表现手法根据自身擅长量身定做,或叙事抒情、或意境朦胧。

在这场抗击疫情时候,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我们不妨用白衣天使做为题材,用现代诗对这个群体付出进行赞美。也希望你们对不足之出提出宝贵意见。我是现代诗爱好者,也是学习者。只不过利用悟空问答形式,交流一下心得体会。

第一步:拟主题,一个好的主题是诗眼,也起到画龙点睛效果。第二步:提炼意象,用一个个片断去烘托主题,让读者在这个气氛中引起共鸣。第三步韵味:无韵不成诗,诗歌诗歌,读起来是诗,唱起来是歌。音乐美是现代诗歌的一个元素,即使一些主流诗人不屑一顾,但我喜爱这一表现手法。第四步:著名诗人闻一多提出的建筑美,就是整体布局。韵律带来的节奏感和布局遥相呼应,才能更好展现诗歌魅力。

中国力量

肆虐的疫情,

颠覆着世人想象。

有一种力量,

让人热泪盈眶。

白衣天使挺身而出,

用血肉之躯树起了榜样。

没有豪言壮语,

无声的语言雄浑、悲壮。

一线的勇士协力支援,

冲锋的号角声声嘹亮。

许多人幕后捐款,

热情高涨倾其所囊。

感人的场景很多很多…

向蒙太奇一样回放。

中国力量创造奇迹,

民族复兴充满希望。

是什么支撑共和国的脊梁?

海纳百川汇聚成的中国力量。


用诗歌点亮生活


天才给诗歌立法。

首先我们要知道,现代诗的本质或核心是意象,这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呈现方式。是以形象思维用形象说话的诗歌的最小单位。抓住了这一点,就可以天马行空的发挥了。

我们会发现,意象的出现,会伴随隐喻,通感,仿佛,象征等各种复杂的深度手法的出现,这样就开始步入复杂而广阔的诗学森林了。

掌握了各种复杂的这些手法,那么灵感,意象的捕捉,理念思想,感觉,语感,心理学,人生阅历,甚至世界观人生观就慢慢显示了它们的重要性。诗歌成为慢工细活和随手拈来式的神来之笔两种功夫。

通过想象力,思想理念等,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洞见,抓住,重构有光辉的那一幕,形成一种属于诗的话语文本,就是诗了。一定要明白自己要表达什么,表达的东西一定要与意象围绕的语言系统完美吻合。诗的更好在于更精致,自然而又奇特,质朴却又新鲜。

另外,诗的跳跃性是构成奇特的一个重要方面。大跨度跳跃或闪回,快速切换和移动,才能避免平铺直叙。

太阳底下无新事,新在思想和进入诗歌和文本的语言方式。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罢了。然而必须记住,一切文学的最高场面是生活。是的,艾青也说过,愈丰富地体味人生的,愈能产生不朽的诗歌。

没错,有一种诗是天才的。何谓天才?一切如此自然,一切又如此超限性的,天才也。

.


太阳诗学


如何把现代诗写的更好,技巧在何处?

针对这个问题,答案是多读、多想、多模仿,熟能生巧。如何写的更好,这个要靠悟性和灵感,但是还是有技巧可学习、可借鉴的。

现代诗的特点是形式自由,重意不重形,只要能把意思表达到位,表达的饱满,基本上就可以了。说是不注重形式,其实再写作过程中也要讲究下,至少把段落层次划分清晰,便于读者阅读。这个可以参考徐志摩、海子等人的作品,他俩是现代诗的代表人物。多研究一下,你会发现,他们的诗在结构上都很有韵律,第一眼的感觉看着就舒服。

其次,诗的内容上要言之有物,可以借写景抒发感情,也可以直接写感情。这个内容上的事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对生活的思考,多想,多推敲,没有好的方法。有的人说要有灵感,对的,说的很有道理,这个灵感其实就是对生活的思考,然后总结提炼,最后构思整理成文。

林然平时也喜欢写点诗词,表达一下当时的心情,分享两首给你参考!

【1】

《静》一生一声重叠,一点一滴亲切,一闪一闪明灭,两边一处倾斜,喜欢与爱拼贴,爱如酒香更烈,子虽天真无邪,不及你眸一瞥,520的一切,嘿嘿嘿嗨嗨嗨!

【2】

《取经》一菩提,一朱砂;一禅杖,一袈裟;一朝阳,一晚霞;一路行,一路怕;一诵经,一点化;一割舍,一化塔;无肥沃之土,竟开莲花;行尽难之时,风云叱咤!

总结,想把现代诗写的更好,技巧是平时生活中多思考、多总结,多推敲(借鉴学习)、多写,持之以恒,你的写作水平会慢慢提高,写的诗会好、更好!

回答完毕,感谢!


林然爱小诗


好诗不过近人情,写诗的最高技巧不在文字,而在对人类情感敏锐的辩识、即时的捕捉,以及缓慢的醇化和释放。

曹雪芹是旷古奇才、通才,诗书画印琴棋禅茶无所不精。正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诗词文赋于他不是什么高深的玩艺儿,在《红楼梦》第五回中,他借一副对联揭了文学的老底儿:“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思是只要把世间百态看明白了即是学问,把人之常情琢磨透了就是文章。

乾隆五十五年进士及第的船山先生张问陶也有类似精妙论述,老船在其 《论诗十二绝句》中写道:“名心退尽道心生,如梦如仙句偶成。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这与曹曾芹的话如出一辙。

人情表现出来的是情绪情感的变化,实质上反映着人与人利益关系的变化。不同的人对这种变化的感受和识别是有差别的,有的人四处逢源、八面玲珑,有的人却到处碰壁、举步维艰,有的人处处让人感到舒服,有的人事事让人觉着别扭,其实都是通不通人情从中作梗。现代心理学用了一个"情绪智商参数"来量化这种差别,就是所谓的情商,并认为情商高于智商。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绪智商包含五个主要方面:一是了解自我,能够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二是自我管理,能够调控自己的情绪;三是自我激励,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情情;四是识别他人的情绪,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五是处理人际关系,能够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可见,没有高的情商想人情练达也难。

情商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对普通人而言,提高情商,说白了就是情绪自控力,就是把不能控制情绪的部分变为可以控制情绪的部分,从而增强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但对文学家而言,更多的是对人的情绪波动和自然变化的高度敏感和准确识别,而所有这些都基于有没有人性,没有人性,也就无所谓人情了。

人情当然来源于生活,这与视角境界无太多关联,正如同样写乡村,无论如赵树理从乡村看世界,还是如鲁迅从世界看乡村,乡村都是可以触摸的真实存在,人物命运也都呼吸相闻。遗憾的是现在好多作家仿佛生活在外星球,不大愿说人话,也不大愿通人情,别说作品里看不到人性,连人味也快闻不到了。



皇城根下听虫鸣


诗歌来源于生活,我们记录下生活的片段即可。我写一个拆迁故事。

《血在尖叫》

善良

换来鄙夷的一瞥

“谁都能给我打针。”

那只失而复得的烂脚丫子

碾碎了儿子的性命

戕害,拓宽了母亲这个词

癫狂的对峙

使恶之花盛开

毒辣的污血

豢养豺狼于灵魂

鱼肉善良

不闻嵇康打铁

只闻诽谤之嘴咀嚼骨肉

直到舌头短了一截

才停止发音

同时停止发音的还有便秘的肛门

有了钱的预期,估计谁都能抠洗

人与人之间的打斗离不开利益

不谈良心

断过的手腕子

行刺了救护过它的双脚

“鱼,我所欲也。”

以孔子的口吻

任由贪婪肆虐

一个个窒息的影子撞向南墙

同一祖先的一脉血

在封闭的血管里

发出尖叫


qingkong丽日


《秋天无小事》

其它树叶都黄着归根去了

唯有这几片叶子还绿着

这条树枝着急了

其它树上的叶子都黄了

唯有这一棵还绿着

这棵树着急了

写秋天的诗无秋天的想法

这首诗着急了

写秋字忘了写火字了

秋字着急了

秋天无小事

来不得半点差错



根言木语



现代诗饱受诟病,就是被一帮不懂诗还瞎写的闲人给搞臭了,普通人随便写一写抒怀也是挺好的,但是起码也要知道个章程规矩吧。

一、情感积聚

普通人写诗,最好是去写自己真实的心境和感触,尽量避免宽泛的叙事。我们小时候写作文,为什么题目要求有一句“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因为那时候对作文能力的培养重点就是叙述完整、表意清晰、逻辑合理,而诗歌体现出来的文字处理能力与其大相径庭。诗歌可以是残缺的、模糊的、跳脱的,更加对应心理抽象的部分,这是更高阶的技巧表达。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选择合适的词语,以简洁的形式表达出心情。

二、建立意象

这是写诗的重中之重。“诗也者,有象之言,依象以成言,舍象忘言,是无诗矣。”这个“象”,不仅仅是眼前真实的景象,更强调是经过你的心理描绘后所成的“意象”。所谓诗人眼里的世界和常人的正常认知是不一样的,他们更敏感、更具想象力,就像朱光潜所言“内心的视觉”,用流行话讲,脑洞要开的大一点。

先看一个造境:“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显然这不是个写实之境,但是我们得到了一个意象:荒谬、绝望而悲凉的世界。组成这个意象的字词:镀金、死者、弯曲、倒影,既具备诗歌语言模糊性、游移性的特点,又符合人们的一般认知。比如“镀金”,很容易就让人理解为“看上去很美但是过于虚伪”,那么这个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心领神会的暗喻就达成了。

三、选择能指

我就不解释能指是什么鬼玩意了,通俗来讲,我们要选择一些合适的字词,来把这个意象表达出来。这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但是有尝试写诗或者经常读诗的人会明白,还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就我看来,首先是形容词的运用要极其审慎,不能直接运用于意象。因为诗的本意就是唤起自发的感受,主动使用形容词去限定看法,不仅手段上拙劣,形式上就是个错误。

比如里尔克《沉重的时刻》,全篇刻画的情绪是悲伤,你就不能把这个总结性的形容词给拎出来用在诗里:“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望着悲伤的我。”这就典型的画蛇添足了。

然后是抽象化。“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变化”,这就不像个诗句,缺乏美感。把“变化”一词形容为“如莲花的开落”,给人的想象空间既具体了,又开阔起来。

再比如拟人化和异化。“它叫’厌倦’!眼中带着无意的泪,它吸着水烟筒,梦想着断头台”,所有作者想重点刻画的,非人化或非生物化的东西,甚至一些情绪,你可以通过拟人化去丰满强调,去夸张延异。同样道理,人性化的东西,你也可以用机械、器物的特点去非人化:“软弱的王,斜跳的象,残暴的 后,直行的车和狡诈的卒子在黑白相间的道路上,寻求和展开它们全副武装的战斗。”无论怎么比喻,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去强化你想表达的意象。

说难听点,写诗就是不好好说话,但是不好好说不等于乱说。你用的字词引起的理解,如果符合大众的理解,那么这诗就比较通俗;如果只有一部分人能感受,这可能是你用的晦涩(不排除用的好),也可能是选错词了。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在用什么,呵呵。

四、调整节奏

我一直认为,对古诗词有研究的人,写些像模像样的现代诗轻而易举。“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体会一下,写出这种极富诗意和画面感,同时在字词和韵律上又严格工整的诗句有多难。写现代诗,很多时候不是不讲韵律,而是可以为表达放弃格式的严谨。

所以对节奏的控制,很大程度上通过断句分行就可以解决了。但是,这绝对不是靠频繁回车就完事了,误认为现代诗就是回车键大法,正是因为现代诗控制节奏的方法过于贫乏,给了附庸风雅者可乘之机。

词语本身就是有体量的,这种体量感会因为断句分行引申出新的意义。比如:

“午夜她离去后两小时打来电话说我有东西丢在你那儿了我问是什么她说心”

这种分行就是有意义的,通过调整节奏来增加悬念,完成“包袱”,最后起到打动人的目的。然后下面这种: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

你对比感觉一下,合起来和回车时完全没有新意产生的,都是屎。

听讼者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对于现代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但我认为要想写好现代诗歌,技巧不是最重要的。主要还是诗意随心境,所有的诗句都是为了抒发人的感情,不管是山水风霜雨露,蚂蚁,丘陵,落叶,凄凉,之类的等等,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心意。当然文字从文字出发是必要的,但不能落入俗套,亦不可人云亦云。想要写好现代诗歌,还得笔走偏锋,要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或说理,或沉思,或美丽,或者痛苦,只要惊奇且能引起共鸣,就一定能走心,让读到诗作的人的心灵得到震撼。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另外还应多读书,多体会生活。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刚刚心语


现代诗歌,比起古诗,更自由,更随意,多种元素互为应用。

写诗简单,写好难,它不是华丽词灌的堆积,也不是分段文字的呈现,最主要的是学会从生活中找到能刺痛你的神经的一刹变成文字。

诗歌,就是从一个圆润的社会表面,找到一根可以刺穿皮肢的芒,直抵人心,可以引起共鸣。

想写好,就是多看,多练,多写,勤于补拙。善于从普通中见真性,善于把抓住生命中的光辉,感动自己,照亮他人。


奔跑的蜗牛147269072


个人愚见:我觉得无论是现代诗还是古诗,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是底蕴,文化的积累是写作的前提,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二是眼睛,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和情的眼睛,带着眼睛和心灵生活是写作的重要要素所谓无垠的大草原在牛羊的眼里只是吃食。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三是感情。情感,无论悲喜,作品没有感情便没有味道,不能和读者产生共鸣。综上所述,我认为技巧在现代诗里占的比例越小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