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零基础)学习中医,该如何入门?

北京盛益华通刘倩


信→愿→行,如果你对中医持有半信半疑这种态度的,请你趁早远远的离开中医这个领域。因为没有信仰的学习是毫无效果的,甚至会伤害你也伤害了中医


宇宙光899


我是中医药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可以告诉你我的学习经历,希望对你有帮助。

零基础学中医,我推荐你要读的第一本书是《中医基础理论》,把这本书认认真真地看一遍,牢记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经络腧穴和辩证方法理解来记就好。

其次要读的书是《中医诊断学》,这本书重点要记各个脏腑的病变和辩证方法,理解并了解六经八纲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网上搜索一些《中医诊断学》的练习题写,提高自己的辩证能力。

学习诊断后,可以开始学习《中药学》、《方剂学》,二者互相结合来看,有助于记忆,为辩证提供治疗方案。

有了坚实的基础知识后,可以开始阅读经典。你想快速学会看病,就得学好经典。推荐给你的第一部经典是张仲景写的《伤寒论》、《金匱要略》。看不懂古文没关系,可以买胡希恕系列经典讲座,网上有卖他的书,把他讲伤寒金匱的内容看个几遍,基本上你也会看一些病了。

学完伤寒金匱,不能没有临床实践,你得找一个比较厉害的中医师,叫他一声老师,跟他出诊,学会他的临床思维和治疗方法,跟个一年半载,大部分病你也会看了。

学伤寒金匱是学中医的捷径,如果你想快速学会用中医看病,就学这两本书。我就是按照这个步骤学的,家人朋友病了也都找我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家中名医


中医属于系统学科,想真正成为一名医术精湛的从业者,不但要学习有关中医方面的著作,而且还要涉及易经、五行、心理、堪舆、甚至命理和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当然,对从业者的悟性、身体状况、道德水准都有一定的要求;另外,学习中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从业者有持之以恒的心理准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能够跟随该领域的大家学习再好不过,如果没有这个机缘也可以从传统中医方面的理疗店入手,学习推拿、按摩、艾灸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可以边实习边学理论知识,可以快速掌握中医来一方面的知识掌握一技之长,等把一些基础知识打牢后有必要的话可以再向中医药方面靠拢!

平时可以在头条上搜索倪海厦和徐文兵的视频学习,书籍可以购买《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先进行一些初步的学习,但学习黄帝内经时需要学习一些命理和堪舆方面的入门基础知识,这样学习黄帝内经五行时可以更容易些!

当你跨入某一行业时,有关方面的资讯和知识有可能扑面而来,到时可以逐步补充和完善!

成为中医方面的大家也需要一定的天赋和师承,但只要用心钻研,从某一方面下手经过不邂的努力,相信也可以做出一番成就!


生命健康菩提


1 首先是自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这个很重要!学习中医初期阶段是个非常枯燥、苦闷的事情。如果自己没有坚定信念,遇到困难就退缩,后面的当我没有说。另外,学医是为了医治疾病,救人性命,如果目的是为了赚大钱,建议找个偏方去忽悠还来得快。

2 找个好的老师,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中医要想有所建树,不是三两年可以的达到的。

3 汤头歌、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药材识别,人体筋络、穴位等需要持之以恒的去记忆、了解和领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后期你会发现这些东西很重要。

4 抽时间看看《易经》,这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辨证思维。中医讲究阴阳平衡,很多思维跟易经中的东西是异曲同工的。

5 最后,祝你成为未来的“喜来乐”!


七彩画眉


首先得对中医学有兴趣,学习这中医是枯燥无味的事情,全部靠死记,再去用理论联系实际,那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那怕是中医大学的毕业生,那怕他有了行医证,不见得他就能做中医了!要具备吃苦的精神,要认识药材,并会加工,上山挖药,山高海拨四千多米,山上荊刺从生,悬崖峭壁,蛇蚁兽虫到处有,还有山蚂蝗,想当然,敢上吗?不要听说中医非常好,想做中医,修成正果,难那!


我是竟啟


中医可以说是一门自然科学,也可以说是哲学,也可以说是辩证逻辑学。总之要学好中医怎么也得持之以恒坚持二十年,阴阳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一定要学,然后易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最基础的有素问,难经,孙思邈的千金药房,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有脉诀,这些基础的书都要读,还要吃透。读熟读精只是基础,能不能悟透那就要看你的天份了。


大有杂谈


如果不去专科学校认真研究,仅凭爱好学习中医的普通人,学出来的基本上都是所谓养生专家,草菅人命的江湖骗子和网上无脑的中医粉。


临沂老林


感恩邀请

我有个朋友,40岁了才接触喜欢中国传统医学这块儿,她最初接触艾灸,学了1年多……现在在学把脉……还有按摩


卖茶宝妈


《中医基础理论》778页版的先看一遍,就可以了解个大概了,再看一遍就比较清楚了……。入门即是净土,书中随处深山


七进7


初学以食药性为主,汤头歌、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以及辨识药材等。然后可学穴道,识穴、认穴,再下来诊脉(按脉可以从按黄豆开始学),其后练习,期间可参杂学习针灸,最后就是结合实际看病积累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