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作业量,孩子写三小时,若要写好字,用5小时。咋办?

乙陽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见惯了拖拉与“龙飞凤舞”的字,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1.半小时作业量,孩子写三小时,您需要和孩子一起分析:什么原因导致要这么久的时间才能完成?是不会还是分心、拖沓?

2.找到耗时久的原因再对症下药。若是不会,建议:孩子做题时先易后难,初做不会的在题号旁画一个圈或问好;家长检查时,和孩子一起读题目,再让孩子做不会的;若还是不会,家长要及时进行指导,并处以到类似的题目进行训练,提醒孩子把这不会的题收集在“错题本(提分本)上。

3.做作业耗时久,若是分心、拖沓的原因,建议:a.和孩子一起制作时间安排表(家长时间规划也有,会更好)

b.和孩子一起按时间安排表完成任务,若实在没法按时完成,允许他“借时间”,如何“借”,这就看家长的需要了。在学校我是这样做的:10积分=5分钟;或是一首诗的默写=10分钟等。您可从家务、习惯、学习各方面入手。

c.要严格按照协议执行,争取学校老师的配合,有奖有罚,且坚持下去。

4.1-2年级的孩子,建议家长在旁监督,一起学习;中高年级可慢慢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但“放”不等于不管,还是要去关注孩子的作业(抽查、家签等)

5.题主还说到了“若要把字写好,耗时要打5小时”,这说明孩子的书写不太好。建议:

a.书法练习,越早越好

b.报一个书法班

c.做孩子的榜样,和他一起,每天练习10-20分钟

d.加强孩子对书写重要性的认识,家校配合,一起把关、鼓励。

最后,亲爱的家长,别忘了孩子始终是孩子,他需要您的鼓励和陪伴,赞美和鼓励中长大的孩子,他更有自信!多点耐心,少点急躁,和他一起成长进步哦!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用!






不老的雨


我的孩子现在上大学三年级了,想起她小时候有一段时间,跟你说的简直是一模一样,这其实就是典型的“拖延症”,当时我并不知道,但是我可以给你讲讲我是怎么帮她摆脱这个可恶的“拖延症”的。

首先,拖延症不是天生的,根源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

1.隔代纵容

有个老人帮忙带孩子的确减轻了我们许多负担,可以安心上班赚钱不用担心家里孩子的衣食住行。可有一点最令人头痛,那就是太惯孩子了,拖延症也就被逐渐养成了。

我家孩子上小学时,写作业的时候,没写几道题,奶奶就凑上来打扰“好孩子,写累了吧?快歇歇,吃点水果再写。”这下好,水果吃了一个小时,再回来写作业,根本不知道刚才写的什么。

2.父母没有做到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无形中会给孩子树立生活的榜样。

生活中这样的小事不胜枚举

  • 闹钟铃声响了一遍又一遍却不起床;
  • 衣服堆成小山了还找借口明天再洗;
  • 工作报告拖到第二天要交才匆匆赶工;

这都是拖延症的表现,我们有时并不自知。很多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儿,没有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或者因为本身就是慢性子,无意识的就开始拖延,这些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容易变得和父母一样做事拖拉。

3.追求完美的父母,容易养成拖延症的孩子。

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于苛刻,比如说写作业不能有一丝涂改,否则就撕掉重做。孩子由于紧张更容易出错,撕了改,改了撕,孩子不但变得焦虑异常,还会造成极度的不自信,这种负面情绪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

既然找到拖延症的根源了,那么对症下药就一定会“药到病除”了

1.对待隔代纵容的情况,要注意协调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

在工作之余多辛苦一些,对孩子多加管教。完全把孩子交给老人是行不通的,毕竟老人的育儿观念比较陈旧,吃饱穿暖就是他们的终极目标,而且因为隔代娇惯,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任性,年龄大了更加难以管教。

2.父母要以身作则

在孩子面前,父母要改变自己的随意与任性,为孩子起到好的示范作用,以其抱怨孩子的拖延,父母不如更多的反省自身,改变自身拖延的坏习惯,才能给孩子树立积极的榜样,也让孩子学着父母的样子,言必信行必果,记住教育孩子,尤其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绝非简单的说几句话就能解决,身教的作用远远大于言传。

3.不要对孩子过分苛刻

父母必须明白一点,对于自主性和自控性较强的成人来说,积极的完美主义运用在工作中是有好处的,但对孩子来说通常不是什么好事。

孩子只是在学习上一味追求完美,还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一旦步入人生的道路还依然追求完美,就会导致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遭遇极大的困扰,甚至过于追求完美会演变成一种心理疾病,导致孩子的精神过于紧张,无法放松心情来对待生命中的一切。

当发现孩子过分追求完美时,父母应当引导孩子接纳自己,认可和欣赏自己,这样的人生才精彩。

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的成长都是有阶段性的,在某个阶段出现某些问题,不必过于焦虑,也许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还有许多孩子都是这种情况呢。

给孩子成长的机会,他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变得成熟。


柒零后的老阿姨


半小时作业做了三个小时,甚至五个小时,这是令家长特别恼火的事情。我从教几十年,不泛这样的学生,很多家长打电话和我交流。家长那种恨铁不成钢的郁闷和苦恼,我特别理解。

事出必有因,我和家长把孩子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查找根源。孩子作业拖拉,原因有下。

其一,学习兴趣不浓厚,或者说不爱学习,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没当做一种需求,因此没兴致去做。

其二,注意力不集中,贪玩,一边做,一边玩,有时看看漫画,有时玩玩玩具,有时看电视,有时想入非非……

其三,时间观念不强,不会合理安排时间。

其四,做事没有条理,不会合理安排那些先做,那些后做,总是做做这样,又做做那样。

其五,没养成好习惯。每天总是把大量精力放在干自己喜欢的事,关键时刻,才迫不得已去做作业……

其六,没有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孩子做作业,父母看手机,看电视,看电脑……

其七,不会做,不知道答案 ,无从下手。

其八,追求完美,老是怕出错,每每写了又撕,撕了又写,如此反复。

其九,家长额外布置作业。

针对以上情形,我又和家长探讨了“改造”孩子的方法。

一、循序渐进培养学习兴趣。这个不能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定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平时在训练时,做一些容易完成的题目。孩子完成后,除了表扬,还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允许玩一下手机、电脑,买玩具,购物……达到一定程度,还可以去旅行啊什么的。

二、训练孩子专注于一件事。比如,每天抽点时间,叫孩子做一个简单的孩子又感兴趣的小手工。完成后,及时表扬,并告诉孩子之所以很快完成,是因为认真执着于这个小手工,什么事情都一样,只要聚精会神去做,很快就可以达成。

三、时间观念不强,不抓紧时间做作业,当天不完成作业,我们到点就要求孩子睡觉,老师批评了,家长适当加以责罚,慢慢地会有改善。

四、每天孩子回到家,先了解清楚有啥作业,那些作业孩子认为容易,那些难,教他先易后难。

五、习惯养成。教育孩子每天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完成了作业就可以放心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六、形成好的学习氛围。孩子做作业时,家长可以在一边看书,让孩子看到,父母都那么努力,我也应该像他们一样。

七、作业难,家长给予适当的帮助,诱导他答题,而不是直白地说出答案。我们可以委婉地和孩子说:这道题确实有点难,我们一起来解决吧。

八、对于追求完美的孩子,给他限定一个时间,务必在这个时间期限里完成,然后告诉他,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只要作业清楚、工整,不影响作业的得分。

九、对于作业拖拉的孩子,只要他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就暂时不要额外布置其他作业。否则,孩子认为,我完成了这些,还要做父母布置的,不如慢慢做。


珂欣然


我家孩子读初二,学习一直是我跟,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了。 不知道您的孩子多大了,半小时的作业量,能写三小时,说明孩子知识学习的非常不牢固,不然不可能用这么久。我的经验是,先观察几天 看看时间都浪费在什么地方,是不会写,还是书写太糟糕。如果是不会写,那么,写作业之前,先复习今天的功课,把知识点再给孩子讲一遍,复习完再写,事半功倍。如果一直是不会写,那就要和老师联系了,是不是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没学会,不会的要尽快补起来,否则越积越多,孩子对学习会丧失兴趣。如果是书写,作业时,写的差不多就行。最主要的是,课后要练字了,上练字班或者买凹槽练字帖都行。我们是买的凹槽练字帖,每天20分钟,很有效。


米拉妈咪


我孩子上高中了,上小学那会也有这样的毛病,做作业精力不集中,拖拖拉拉,那时候我是成天着急上火,就是段子手说的“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后来和老师取经,就是给孩子限时,和孩子说他很棒,一定能做到,一步步的提高。孩子小,习惯好养成,成了习惯就顺理成章了。还有要想写好字光靠写作业是练不出来的,给孩子报个书法班,描字帖,这是个漫长的工程,我孩子从一年级学到五年级,字帖描了上百本。写的字虽不十很成体,但工整干净,老师很喜欢,所以十二岁以前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不要错过。


绣江河


这个问题我也遇到了😂,每天拖拖拉拉的,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费劲叫起来了,也不愿意写字✍🏻,大人就不能看手机,端起手机她就出现,软硬兼施都不行,学习写四个新字,差不多就要大半天的时间,说多了就要哭,明明没有训他,也要哭,气都气死了,

昨晚上,都12点了,还不睡觉,就说自己睡不着,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告诉他从今天早上实行她上学的时间,今天早上七点多就把她叫起来了,趁着脑子清醒,把古诗背诵了

背完古诗,又写了四个新字,连哄带商量的,一上午完成了,现在才上一年级,真不知道啥时候能自主完成作业,心累啊


谁的六块五


我教硬笔字,对握笔姿势和坐姿要求是第一位,书写要求速度和字的整体还算严格,孩子妈妈是语文老师,对字要求更高,但是就这样我孩子依然握笔姿势和坐姿都不对,书写速度也很慢,我本打算前年暑假在画室强制给他纠正,结果他生病耽误了,只有等这个暑假吧,有朋友会问为什么这个寒假不给他纠正,我老婆在,不让我动手,所以我对儿子说,把截止日期定在暑假,那时候妈妈不在身边守着,你看着办!!!


漫话基础美术


如果半小时作业量,用三小时后才完成,我来先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儿子之前也是很拖拉,一说到写作业,就各种麻烦都来了,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又说饿了,反正是各种理由。后来,我实在是气得没办法了,就给他立个规矩,在规定范围内把哪科题目保质保量的完成,就可以休息十分钟。如果检查完成不好,那就还得受处罚。我儿子听到这个协议后马上就同意了,不过,他又问,这十分钟内我可以看手机吗?我说只要你完成了任务,都没问题的。后来我儿子每次写作业都不那么拖拉了,也会很自觉地去遵守这项规定


相约三省


首先孩子肯定是比较小,我们家孩子是一年级的,跟你的情况才不多。

首先我感觉初期打好基础是关键,有的时候着急的我想给孩子超题目,让他做题,但是后来还是忍住了,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多写一些字,有助于他认识更多的字,有助于在考试的时候能够读懂题目。



再就是耐心陪伴,给孩子加油鼓励,多夸奖孩子,从这个过程中引导孩子提升效率。让孩子愿意写作业。而且也是他必须要完成的作业,就像大人要工作养家一样,是必须要做的事。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长了,效率就上去了。



最后给孩子规定学习的时间,而且引导他自己把握分配时间,跟在学校上课一样,可以写一个小时休息10分钟,然后再写,提升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这是我的总结的一些经验,希望对你有用。


洋洋妈妈爱心手工


孩子磨蹭,拖沓,家长应该这样做

半个小时的作业量,孩子写了三个小时。很明显这是拖沓,磨蹭。出现这种情况,父母着急,多说几句,孩子可能会闹情绪,亲子关系也会紧张,这时我们家长就要弄懂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改掉这个毛病。

1.性格,有些孩子可能天生就是慢,干什么都慢,吃饭慢,收拾书包也慢,更别提写作业了。正所谓江上易改,本性难移。这时候我们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可以和孩子一道做家务,一起做游戏,在父母的带动下,一点点改正过来。

2.学习没兴趣,方法也不正确。有些孩子基础不扎实,遇到问题自己不会处理,只能干瞪眼,磨磨蹭蹭了。这时候家长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基础知识上。首先可以让孩子把老师当天的知识复述一遍给你听,然后对于不会的家长可以耐心的引导,讲解。再开始计时做题,这样既能知道孩子哪些不会,又能锻炼表达能力。而且如果能讲出来,说明孩子的深度和高度已经上升了一个高度。家长也可以再出些相似的问题加以巩固,增强熟练程度。当然这个刚开始可能回有点难度,孩子不一定能说明白,可能会抵触。这就需要家长不断的鼓励,不断的引导。


3.同样父母也需要找找自己的原因。首先我们做事是不是也没有头绪,也慢吞吞的,本身都磨磨蹭蹭的。是否孩子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家长也舍不得说,睁只眼闭只眼就这样就过去了。还有的家长是不是实在没有办法就自己干了。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家长一定要下定决心,不能心软,让你们家的光荣传统继续传承下去。

4.同时也要注意外部环境对孩子的干扰。当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尽量不玩手机,不看电视,减少这些有诱惑的东西,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书,做做题,偶尔也可以比赛一下,适当的小奖励一下,增加孩子学习的兴趣。也要时常了解一下孩子哪些地方不会,有针对的讲解一下。但也不要时时刻刻守在旁边,更不能一有问题就立马给讲。应该让他把所有问题都做完了,再把不会的给他讲讲。家长应该把整个家庭营造成一个学习型的家庭,这样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能改掉那些坏毛病。


孩子的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问题,我们家长一定要多观察,多思考,更需要多交流。希望大家能多沟通,互相学习,做一个智慧型的家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