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的90后丨波棱盖儿干啥呢,搁哪呢?哈医大四院93年“美小护”,成武汉隔离病房开心果

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医护工作者中,有不少年轻人,他们在疫情中挥洒着自己的别样青春!

黑龙江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里的哈医大四院整形科护士刘璐莹就是其中一个。这个1993年出生,有着大眼睛的哈尔滨漂亮姑娘,已经在武汉协和医院西区支援了整整27天。开朗的她不仅做好了护理工作,还教当地同事东北话,给武汉患者推荐哈尔滨的冰雕雪景,成为隔离病房里的快乐源泉。24日,记者连线武汉,听她讲述了武汉隔离病房里的人和事儿。


抗疫中的90后丨波棱盖儿干啥呢,搁哪呢?哈医大四院93年“美小护”,成武汉隔离病房开心果


“看我蹲着累大爷递给我一个小凳子 特暖心”

到武汉支援已经27天,刘璐莹几乎适应了穿着厚厚隔离服、戴着口罩护目镜,以及两层手套的高级别防护。“有些重患没法儿配合咱们,而且护目镜总上霜……”隔着两侧乳胶手套,她蹲着准备给一位大娘采血,旁边床的大爷看到赶紧递过来一个小板凳。“姑娘,你坐着扎!”刘璐莹露出一个看不见的笑容,稳稳下手,一针见血……这是武汉隔离病房里寻常的一幕,也是刘璐莹工作的日常。“患者对我们都很好,说我们大老远来帮助他们,有时候一个举动、一句话都让我们心里挺暖和的。”

抗疫中的90后丨波棱盖儿干啥呢,搁哪呢?哈医大四院93年“美小护”,成武汉隔离病房开心果

在武汉隔离病房里工作


刘璐莹告诉记者,因为隔离病房不能有家属陪护,所以她们目前做得比较多的就是病人的生活护理,“除了采血打针换药,还包括检查卧床患者皮肤是不是有破溃,还有病人解大便和小便也都需要我们给清理。”这些活儿,看似没有技术含量却不可或缺,而且脏累,还有很高的被传染风险。面对这些,这个93年的姑娘说,“我没觉得脏啊、累啊什么的,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职责所在。”

“干啥呢?搁哪呢?”

周围小伙伴都带上“东北腔”

性格开朗的刘璐莹在这27天的援助中,跟武汉协和医院一起战斗的护士们打成一片。“和我们一起当班的护士里有武汉当地的,还有家是河南的。”刘璐莹说,她发现大家说话都有口音,然后也都觉得自己说的是纯正的普通话。说到这她笑起来,但是论方言东北话的感染力秒杀一切。通过快一个月的磨合,她已经成功的把其他护士都传染上了“东北味儿”。以前以为“波棱盖儿”是一种罐头和吃的小伙伴已经完全掌握了“干啥呢、搁那呢”等东北话常用语,还总问刘璐莹,“我说的标准不?”


抗疫中的90后丨波棱盖儿干啥呢,搁哪呢?哈医大四院93年“美小护”,成武汉隔离病房开心果

在武汉凌晨4点上岗


隔离病房里的患者也喜欢刘璐莹,因为患者多数都是年纪比较大,而刘璐莹恰恰曾经在老干部病房工作过,所以跟大爷大妈沟通特别有方法。这个方法嘛,就是多唠嗑。


刘璐莹说,他们有时候在病房其实很寂寞,她就故意用很浓的东北话逗他们乐。“他们总问我哈尔滨怎么样,冷不冷。我就说可冷了,出门需要穿好几层羽绒服,不然一出去就冻成冰棍儿”,把大爷大妈逗得哈哈笑。“我说虽然冷,但是冰雕、雪雕都特别漂亮。惹的大家都说以后病好了一定要去哈尔滨看看。”

“我职业很高尚 我的工作是在救死扶伤”


在武汉,刘璐莹过了自己27岁的生日,除了年纪,她说在最大的收获是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职业。


刘璐莹说,之前是穿护士服,现在穿隔离服,这些天对一些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什么叫医者担当、什么叫为人民服务,之前这些对来说是书本上的字眼,之前的工作就是我要上班,要给患者做治疗。如今一切对她来说非常真实。“患者需要我们,我们真的是在救命,挽救一个人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我的职业是很高尚的,我做的工作是在救死扶伤。也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在毕业的时候对着南丁格尔像许下的那些誓言。”


抗疫中的90后丨波棱盖儿干啥呢,搁哪呢?哈医大四院93年“美小护”,成武汉隔离病房开心果

刘璐莹第一年上班时的自拍


刘璐莹说,在武汉,家人和家乡是他们强大的后盾,因为之前走的匆忙,武汉又比较湿冷,好多队员都不适应,院里和家里给他们送来好多物资,保障有力,队里面的领导和哥哥姐姐们对他们也特别关怀,让他们能全心全力地好好工作。她的下一个班是25日凌晨4点上岗……

最后,刘璐莹说,患者问她最多的就是,“我们什么时候病能好”。她回复说:“等你们武汉樱花开了,病就好了,我们也要回家了”。


龙头新闻 刘畅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