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历史上宋朝的求和派和主战派?

吴志杰5188


个人认为,宋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作屏障,境内也没有好的军马的养殖地加之政治上以文抑武,军政混乱不是北方游牧骑兵的对手,战略上是被动防御的。初期北伐几次也没有成功,澶渊之盟后基本靠缴岁纳贡,开放边贸维持和平。

但宋经济搞得好,GDP超高,和北方打又打不过外加打仗的钱比岁贡花的钱还多,那就花钱买平安吧。所以在没有面临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时主和派是占上风的。

赵构南迁,偏安一隅。面对金国军队南下和伪齐政权的建立,面对存亡,宋高宗只能启用主战派硬抗,但是随着岳武穆北伐的节节胜利,小朝廷的国家和政权逐渐稳定下来后,宋高宗以文抑武,纳贡求和,偏安苟活的思想又萌生起来。

面对岳家军的骄兵悍将和岳武穆政治上不成熟的“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的豪言壮语,宋高宗骑虎难下,名垂青史和自己的地位比起来一钱不值,于是和主和派的秦桧商议,秦桧自愿当枪使,冤害了鄂王岳飞。自此南宋偏安苟活搞经济,搞了一两次小北伐,败兵损将,以后便岁岁纳贡,年年认怂,不惜以伯侄之礼侍金朝,最后联蒙灭金也是为了多残喘几年而已。

所以用主和派也好用主战派也好,全是古代封建帝王在政治上的盘算,主战派是黄河,主和派是长江,哪个权势做大了水泛滥了都要治理,宋朝的赢弱是先天的,也是赵氏皇权统治思想造成的。


來去是夢成敗皆空


纵观汉唐明等外战高手,它们也曾经“和”过,但它们“和”的目的是为了“战”。而宋朝的“和”,仅仅只是为了“捱”。不是说我们如何正确去认识主战主和,因为原本这个方针就是错的,而是应该认识宋朝对外策略为什么如此这般的消极。

只要逃避一次,

就会次次逃避。

当逃避成为了一种理念,而不是一个策略时,逃避者其实已经变成了行尸走肉。

不管建立民族国家还是封建王朝,初始阶段,对外战争轻轻意意输给人家以后就很难翻身。宋朝没立几天国,却经历这两次大败仗,军队已被夺气,国防理念从此变得消极被动,政治重心也因为当位不正的赵光义做贼心虚,而从御外转为防内。

从这时起,宋朝上下被吓破了胆,堂堂大宋从此患上了"异族恐惧症"。早早就丧失了华夏民族精神里那种积极进取、努力拓疆的雄心,中国人的主动性、创造性、进取性基本停滞,民族个性缩手缩脚,畏首畏尾,变得内向和拘谨,王朝建立的那一刻已经有了疲惫之态。

果然,北宋稀里糊涂的灭亡,赵构为了保命,向金帝上降表称臣,南宋成为金朝属国。所谓的南宋,其实从形式上说,已是自我放弃法理上的正统性,它不过是一较大的区域属国,宋帝是金帝的臣子,不是金朝逼的它走投无路,而是南宋上下已经认命了。反观金朝,迁都北京,以事实上的统治者掌控天下。后来由盛转衰,被凶悍蒙古连年追打,但是人家也没像宋人那么怂,草原丢了转河北,河北丢了转河南,河南丢了转湖北,最后灭亡于王朝最后一点点的地面上。哪像那南宋,本来有着大好的形势,富饶的资源,却早早的骨头软掉。

这一特色贯穿积贫积弱皇朝始终,对比灭亡它的两个对手,一个发迹于白山黑水,另一个起家在辽阔草原,艰苦的环境塑造了他们坚毅的民族心理,宽广雄浑的家园让他们视野无垠,江南那小桥流水似的自艾自怜又如何抵抗得了山呼海啸般的勇往直前。

捱到了南宋末期,整个中国从皇帝宰相,到升斗小民,都集体陷入了混过一夜算两天的状态,大家淡定到漠然等死的地步。

终于,混日子等死的绝大多数,混到了崖山浮尸的境地。个人要没出息只不过此人是猪,王朝混吃等死真正是伤天害理。


颤动的丹田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在人们的映象里好像宋朝是中国大统一王朝中最弱的一个,其实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奇怪,因为在宋朝的对外战争中其内部一直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需要说明的是这两派的主张其实都不是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而是为了国家所采取的两种策略。例如主和派,一直有一种说法叫北无将,南无相。北宋王朝最著名的将领应该是杨业了,这还是小说杨家将的功劳,其它的将领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而宰相却有赵普,寇准王安石,司马光等等这些人,这也因此造成了北宋王朝在对外时主和压过了主战。而在南宋王朝则相反,南宋的武将有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等这些中兴四大名将,更有吴阶,吴麟,毕再遇等这些不世出的名将,更有后来一战击毙蒙哥的王坚等等这些名将,而宰相最为人所知的就只有秦桧了。但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无论是战是和,都是当时在当时社会环境中基于国家的实力所做出的判断,因此无谓对错。





金鑫19930927


这个问题有些不好答,个人观点,从出发点看求和派和主战派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维持宋朝的统治,前者是通过和平方式与宋朝周边政权维持好关系,保证宋朝的长治久安。主战派是寻求以战争的方式打击周边政权,保证宋朝边疆的安全,维护朝廷的统治。两者的出发点都是好的。

求和派的观点不等于投降,他们认为在宋朝的军事能力没有达到预期时不能随便发起战争。一方面宋朝本身国土面积就不大,在失去燕云十六州以后,一旦战争失败无论是前期的辽国还是金国都可以一马平川直接南下将把宋朝灭了,另一方面宋朝本身就实行“重文抑武”政策,使得国内的军事人才大减,这也加大了战争的失败率。所以在没有绝对实力的时候不应该主动挑起战争,应该寻求和平方式解决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最先和辽国签订的“檀渊之盟”就是如此,当时辽宋双方战争都打了几十年,双方都已经弹尽粮绝不想再深陷战阵的泥潭,便签订了“檀渊之盟”,虽然宋朝付出了每年30万的岁币,但是宋朝在之后和辽国的贸易往来中赚的一定比30万多。

通过和平的方式先发展军力是没有错的,毕竟战争都是劳民伤财的事,如果还没有实力夺回北方的故土,那么战争意义又何在呢?

而主战派的观点就是希望通过武力方式解决边境问题,把周边政权打服了才能真正的长治久安。

因为通过武力镇压的方式历史由来已久,以前的朝代都是这么干的,霍去病远征匈奴,唐太宗平定四方都是如此,有着前朝的战争经验,是可以发动战争的。而且宋朝作为中原政权被周边政权压制得太久,以军人为主的主战派一腔报国热血一直被压制着。由于北宋被金国所灭,宋朝政治中心被迫南移,作为宋朝军民谁不想北伐夺回失去的土地呢?何况是岳飞那样的军人,所以他们一直希望朝廷能发动战争,夺回北方失去的土地并且镇压周边的政权。

其实求和派和主战派的观点都是好的,都是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做考虑,外敌太强自身国力不足时求和,国力强盛拳头硬时主战,求和派和主战派相互配合才应该是宋朝最好的发展模式。


不羁de汪


历史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解读有无数种可能性,历史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二元论,因此对于历史的理解也并不能以简单的好与坏做出评价!

在传统观念之中,主战派一定是好人,主和派一定是坏人,但是具体到南宋的背景之下,这种简单的划分却未必正确!

南宋初年,对于宋朝来说,最大的利益就是局势的稳定。这种稳定来自于内部和外部,对于宋朝内部来说,由于北宋皇室的覆灭,宋室皇权的威望受到了一定损害,虽然赵构的继位让宋室得以延续,但是他在南方的权威并未完全建立,无论是苗刘兵变还是杨幺起义,都说明内部不稳定,因此不论是稳定局势还是再次北伐,都需要内部有一个权威核心,而这个核心非赵构不可。从外部来说,金国的一次次南侵,不仅让江南地区饱经战火,也让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要想结束这种状态,必须集中南宋国力,与金国达成一种南北平衡或者北伐成功,而也需要内部的稳定与力量集中。

因此,主和派主张暂时妥协,以割地赔款换的南宋的暂时稳定与喘息,未必不是一个正确而无奈的举措。

相反,主战派一味主张强硬,以北伐中原来完成收复失地,虽然看起来很正确,但是在南宋没有做好战争的一切准备时,只能是一次次无谓消耗国力的盲目举动!

南宋错就错在未能真正北伐成功,虽然联合蒙古一起灭亡金国,但很快又招来了蒙古新一轮的入侵!

假设如果南宋凭借自身力量完成了北伐,收复了北方失地,那后人会不会像称赞汉代的和亲政策一样称赞南宋暂时的委曲求全呢?





猫哥读历史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历史遗留的问题。北宋建国初期,宋太祖的国策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弱化全国各地的军事力量,把全国一半以上的兵力布置在京城,由皇帝直接指挥,以防止藩镇割据再次发生。但是这样就导致了宋朝军队没有战斗力,后来的太宗、真宗、仁宗…一直到南宋高宗,始终维持着弱化军队的国策。而北方的辽国、西夏以及后来的金国,经常挥军南下,宋军绝大部分时候都是战败,所以自宋太宗开始,拿岁币换取与北方敌国的和平,也就成为了一项国策。

也就是说在宋朝,求和派才真正代表了国家的立场,是大部分人坚持的国策,而主战派其实只是凤毛麟角,除了寇准、范仲淹、王安石、岳飞等少数人为代表的主战派外,其他大部分人都是坚定的求和派。或许宋朝皇帝偶尔也有不想再委曲求全的时候,想要北伐,但是他们自己都不相信宋朝军队能够战胜,没有信心的北伐,几乎都以惨败而收场,然后更加坚定了以岁币求和的决心。把献上岁币向敌国求和当作是一项国策,宋朝的窝囊是绝无仅有的,而在这种情况下,主战派被求和派压制,也就成为了必然。


小Q大话


宋朝在面临外族入侵时,分成了以李纲等人为首的主战派和秦桧等人组成的主和派,表面上看形成两派原因是各自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的认识不同而造成的,其实还有更多的原因。一是你不可能指望着所有的官员都同仇敌忾的和朝廷共进退,总会有一些贪生怕死之人。他们怕一旦战争失败之后,就会对自己目前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采取求和的措施向别人低个头赔个款什么的,还有可能会保住自己的官位以及后期的荣华富贵。

  二是跟宋朝当局统治者的软弱有很大的关系,试想一下如果宋朝的皇帝对外族的入侵保持着强硬的态度,就是说你来和我打的话,我绝对不会向你求和,肯定会硬着头皮和你打。

  我相信他手底下的丞相也不可能会有主和派的出现,毕竟他们也知道这个时候一旦向皇帝提出这种求和的思想,有可能瞬间就会被处死,也就是因为他们摸透了皇帝的秉性,所以他们才敢厚颜无耻的在朝堂中表达这种求和的想法。

  三是受宋朝当时国力的影响,要知道那个时候金朝是非常强大的,如果硬着头皮和金朝打的话宋朝肯定会输,所以只有采取求和的措施,才能为宋朝赢得一点发育的时间。

  

 


惊鱼乱水纹


在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有主和派与主战派,他们的所有主张都是为了维护皇权统治得以延续。正常情况下弱小的一方无法在军事上取得优势,那么主和派的思想势必会占到上风。

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禁军统帅,靠部下将领的拥护,发动陈桥驿兵变,夺得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因其以武力夺位,所以立国后也害怕掌握兵权的将领效法,重文轻武,压制武将发展。这样虽然确保了王权的稳固,但这也直接导致了宋朝在日后的军事上屡屡被北方民族压制。

到了宋太宗时期,宋朝曾经企图用军事夺取幽云十六州,但是接连失败。通过战争也让宋朝当权者认清了事实,从此以后就不敢贸然用兵。曾经既然在军事上没有太大的作为,那么只能在政治上外交上寻求突破了。

所谓的主和派也是根据当时国家真是的实力所提出的主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用金钱换和平。另外这些主和派其实也是揣摩皇帝的心思,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宋朝的诸多皇帝都没有多少雄才大略,除了宋太祖开疆拓土之外,其他的皇帝只不过是守成皇帝,都想安于现状,尽量避免招惹强大的对手,否则危及自己的皇权统治。

比如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当时双方进行了一次大战,辽国并未讨到多少好处,所以才能跟宋朝坐下来商谈,谈判的最终结果就是宋朝每年给辽国点金银(这点钱对宋朝来说简直就是毛毛雨),来换取双方和平相处。这一和平现状就维持了百年,所以说主和派的主张未必都对这个国家是坏处,反而使人民免受战火蹂躏,社会向前发展而弱国所能选择的唯一途径。

等到了南宋时期,其综合国力更不如前,只不过在军事上有岳飞等名将的苦苦支撑,才使得南宋继续存活下去,岳飞是坚定地主战派,在当时南宋的内外部环境下,岳飞等人能取得如此对金国作战的胜利,实在是难能可贵。但是其发表的一些不正当言论直接触及皇权统治,也就不难怪最后的命运了。主战派失去顶梁柱,主和派就更加明目张胆了。

作为主和派其实无可厚非,跟主战派其实就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军事上要是能成功,主战派的思想就会占上风,也就没主和派什么事了,反之则是同样的道理。这都是根据国家当时所处的实际情况来定的,总之主和派未必都是主降派,也是有所区分的,其所作所为跟主战派都是为了延续赵家天下的统治。


属马姓杨


战争和和平应该说是这个世界的二种状态,除了战争就是和平。那么在矛盾或者说政治斗争,民族斗争加剧时候,对于国家而言,就只有以上二种路可以走。主和派遗臭万年,主战派成民族英雄这话有点绝对。

战争与和平,因为是两种状态,自热会交替存在,这也是人类文明史必然。

因为存在的必然性,在政治层面,主战和主和就会成为两个政治派别,但是所谓的主战也好,主和也好,很多时候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还有国内外政治形势而做出的政策决策,很多时候,决策未必对,也未必错,而要看当时情况,主战派就是主张用战争,用武力来解决问题;主和派就是主张以和为贵。一般是朝廷里国家出现危机,别的民族或国家攻打过来后,朝廷就会出现争论,一般武将会主张打过去,文臣会主张通过会盟,和亲,给钱给东西的方式平息战火,宋朝的主和派和主战派都有道理,并不是说主和派就是投降派,南宋权臣秦桧虽然杀害了岳飞可是却换来了宋金两国二十余年的和平。

公元1127年赵构即位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从建立南宋开始就形成了主战派与主和派。

主战派以李纲、宗泽、南宋“中兴四将”(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 )为首.

主和派以汪伯彦、黄潜善、秦桧为首,当然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人---宋高宗。

斗争的结果以李纲被罢官,宗泽病逝,岳飞被害结束.当他们以后不乏还有主战的,像辛弃疾、张俊、赵鼎、胡铨等等,随屡屡受主和派的打击但斗争一直没有停止.直到最后的文天详.

还有大多数情况下主战派成民族英雄主和派遗臭万年的原因,主战派成英雄是因为他们在战斗,主和派遗臭万年,是因为政治和民心所向。可是以上绝对吗?其实也不绝对。

主和派与主战派只是看问题的角度或所想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热得鸡皮疙瘩


今天的人看古人,能怎么样呢,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这是南宋时期人们的观点,岁月走到今天,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就如同看的满鞑子和回回一样,我们不也是满满的同胞情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