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历史上逆天的军事行为,你想到的最经典的是哪一个?

不才讲史


说到历史上逆天的军事行为,大概也就是说这种行为,让人很难理解。甚至是不该发生的事情,但是,偏偏他就发了。

历史上类似于这样的军事行为,还是有很多的。我们说一个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吧。

可以说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带领的华野军和张灵甫的七十四师,决战在孟良崮就是这样的一场经典的战役。

为什么说这一次战役,十分的逆天呢。

我们先说一下当时的两个最为重要的人,他们对这一场战役的感觉,你就知道这一次战役有多么的逆天了。

众所周知粟裕带领的华野军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消息传到蒋介石那里,蒋介石简直不敢相信。

在他看来他的七十四师,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被他视为最为厉害的一支军队,怎么可能在四天的时间里,就被人家华野军给歼灭了呢?

这是打死蒋介石,他都想不到的一件事情。

另一个想不到的就是毛泽东,说实话毛泽东也知道粟裕带领的华野军和张灵甫的七十四师在进行大决战。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为何这场战役的胜利能够取得如此的轻松。

通过他们两个人对这场战役结果的认识,我们也不难看出,孟良崮之战,绝对是一场逆天的战役。

那么,这个仗到底是如何打的呢?

原来张灵甫是想用自己的七十四师,攻打粟裕的华野军,他的真正的目的就是想把华东野战军全部给吸引过来,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全歼华东野战军。

这也就是所谓的诱敌深入。

当蒋介石知道张灵甫的这个计划之后,他当然很高兴了。而且他还派了大部分兵团,来协助张灵甫。

只要粟裕带领华东野战军出击张灵甫,这说明这个策略就成功了。

张灵甫的计划,粟裕岂能不知,但是,粟裕也打算依着张灵甫的计策来,他想用将计就计之策,利用张灵甫的计划,来打败张灵甫。

因为张灵甫带领的七十四师,是蒋介石的禁卫军,属于蒋介石嫡系军队中的嫡系王牌中的王牌。

对于粟裕来说,华东野战军只要能全歼张灵甫的七十四师,对于其它国民党反动派的打击,绝对是深入骨髓的。

所以,当张灵甫进发到孟良崮的时候,粟裕带领着全部华东野战军,也开始向孟良崮集结而去。

粟裕对这一次战役,也是充满着希望的。他觉得这是一个歼灭七十师的一个机会,而且在他看来,这一场战役的胜算是很大的。

可以说此次战役打的就是一个快,若是能够在足够断的时间内,打败张灵甫的七十四师,粟裕带领的华野军就可以全身而退了。

当张灵甫看到粟裕的华野军出现的时候,他当然是高兴的了。毕竟,这说明他的策略成功了。

可是,当两军一交火的时候,华野军的战斗力,是张灵甫没有想到的。华野军的推进速度,张灵甫更加想不到。

尽管说当时他带领的七十四师拥有天下最为精锐的武器,但是,他们还是被打退了。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张灵甫只好带领着他的部队上了孟良崮山。

到了山上,张灵甫才叫苦不迭。因为孟良崮是石头上,山上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他们又被华野军包围了。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在短时间内,他们等不来援军,只有死路一条。

毕竟一天,两天不吃饭可以,但是,一天两天不喝水是万万做不到的。

想到这里张灵甫不由得后怕起来,他以为引诱粟裕的华东野战军已经成功了,其他国民党军队,应该和自己前后夹击华东野战军了。

可是,为什么战争打响了几天,迟迟不见自己的盟友呢?

张灵甫越担心什么就越来什么,因为粟裕带领的华野军越战越勇,把他们给围困在了一个很狭小的地带。


在这种情况下,粟裕带领的华野军只用了四天的时间,他们就歼灭了张灵甫的七十四师。也就是说张灵甫到死都没有等来援军。

在七十四师被歼灭之后,粟裕带领的华野军就赶紧撤退了。

据说他们在撤退后的三个小时的时候,国民党的大部队就出现在了孟良崮。想想若是战役在持续三个小时,后果是不是真的不堪设想。

你说粟裕将军打的这样对付战役,是不是很逆天。


不才讲史


谢题主。

题主的问答题是《说到历史上逆天的军事行为,你想到的最经典的是哪一个?》

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大小征战无数。即有抵抗外鬼入侵的,也有内部武装割剧。可以说,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泣鬼神,动夭地的军事行为。

最为经典的要算中国工农红军湘江突围后三进遵义四渡赤水是最为经典的转折之战。也是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运之战。

中国工农红军在王明左倾路线错误领导之下,打阵地战,御敌人于根据地之外,至使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告终。而博古依靠李德洋顾问采取三路平推搬家式的突围,被蒋前有虎犳〈堵截),后有犲狼(追兵),从井岗山出发三十多万到湘江突围就只剩下三万多红军,革命危在旦夕,红军危在旦夕。中国向何处去,必须面临选择找个地方决定。遵义是首先的地方,因此必须占领遵义争取有个短时间的休整期。但当时敌我悬殊太大,形势危急,要争取这个时间谈何容易。在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人支持下毛主席临危受命,成功组织进行了三占遵义四渡赤水,一举扭转被动挨打追着跑的恶运,使红军士气大振。从此,爬雪山,过草地,三军过后尽开颜,顺利到达陝北,定都延安。开赴抗日前线,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石。











善者福也xlp


一般逆天的军事行为,都是完成了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样的事例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有不少的。

我们说一个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在解放时期的这种事情吧。

可以说解放战争时期,千里跃进大别山就是属于这种典型的逆天的军事行为。

为什么这么说呢?

要知道这一次战役,刘邓大军就如同一把尖刀,刺入到了敌人的心脏。可以说这一场战役,对敌人造成了伤筋动骨的打击。

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这一次战役是有巨大的历史意义的。

要知道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之前,我们和国民党的军队,都是在黄河以北上的战场上进行的。

要知道黄河以北的地盘毕竟有限,在这样的地盘上作战,不利于我军打运动战、打游击战。

若是想要发挥我军打优势兵力,就必须要把敌人给引诱到长江沿岸,这样战线足够长,才有利于我军优势的发挥。

另外,再加上胡宗南的大军对革命圣地延安虎视眈眈,可以说当时的局势对我军是十分的不利的。

我们必须要尽快把敌人给引诱到南方去。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邓大军开始进入大别山的。

要知道大别山是敌人的心脏,这里有大量的敌军。反过来在看刘邓大军,他们属于是孤军。孤军进入到了敌人的包围圈里面,而且还要在敌人包围圈里打败敌人。

要知道在刘邓进入大别山的时候,黄河以南的广大地盘还都在国民党手里,也就是说刘邓大军只能靠自己来取胜,无论是粮食供应,还是军需物资。任何人都帮不住他们。

在面对敌人大部队的时候,这种情况本来对刘邓大军来说就是不容易的。

可以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就和自杀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即使明知是死他们也要去这样做。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打败敌人。

当刘邓大军到了大别山之后,每一个人都抱着必死的信念来打这样仗的,正如刘伯承所说的“狭路相逢勇者胜”,正是他们每一个人的不怕死,都比敌人勇敢,他们这种英勇的行为,吓破了敌人的胆寒,最后敌人在伤亡很多的情况下,只好弃城而逃。

最终刘邓大军在极其弱势的情况下,打败了敌人取得了大别山一战的胜利。

正是这一次战役的胜利,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反攻拉开了序幕。毛泽东说大别山一战,是人民解放军有被动作战到全面作战到一个转折点。

可见,这一次战役的胜利是多么的重要,所以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战,就是最为逆天的军事行为。


史学达人


说到逆天的军事行动,肯定是抗美援朝。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新中国刚成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百业待俱,急需要搞建设,保稳定,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

第二,美国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军事实力雄厚,武器装备先进,不仅有大炮、坦克、飞机,更重要的是拥有原子弹,还联合英、法、意等十几个国家联合侵略朝鲜。

第三,苏联名义上支持中国,但又不给武器装备。中国当时依靠苏联,苏联态度也很好,答应给先进武器,并承诺出动飞机。但行动上却迟迟不动,并不给力。

在这种情况下,伟大领袖毛主席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战略。彭德怀元帅亲率志愿军出国作战,在武器装备落后、后方补给困难、没有制空权、异国作战等艰难困苦下,志愿军发扬我军优良传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用血肉之躯,经过五次战役,打败了美军及联合国军,把他们赶到了三八线以南,实现了停战协定。

抗美援朝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也证明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提升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zj史海拾贝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自古以来能够带兵打仗的皇帝里面,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过李世民,其次才是明太祖朱元璋。李世民的用兵水平非常高,在李世民剿灭王世充的时候,窦建德为了避免唇亡齿寒的结局,亲自带领十多万大军支援王世充。李世民为了避免腹背受敌,派遣屈突通辅佐李元吉,亲自率领3500名精锐前往虎牢关御敌。

在到达虎牢关之后,李世民带领五百精兵迎战窦建德,在两军交锋之前,李世民让秦琼和程知节等人带领士兵隐藏起来,亲自带着尉迟恭前去诱敌。李世民身边只有尉迟恭和四名普通骑兵,士兵们都十分的害怕,李世民对着尉迟恭说:“我拿着弓箭作战,你用长矛作战,百万大军也不能够抵挡我们!”等他们到达窦建德的军阵前,李世民突然弯弓搭箭冲上去射杀了一名敌人,然后大喊:“我是秦王!”

窦建德派遣五六千名骑兵追杀李世民,李世民身边的四个士兵都吓呆了,李世民让士兵们在前面开路,亲自和尉迟恭在后面断后。每当敌人的骑兵冲锋的时候,李世民就用弓箭射杀他们,当他们冲到面前的时候,尉迟恭就用长矛刺杀他们。这样敌人一次次的冲锋,一次次的被击退,李世民和尉迟恭杀死了十余人,敌人都不敢再上前,只是在后面跟着。

等到敌人到了包围圈里面,李世民指挥伏兵杀出,窦建德军队损失惨重,被斩首了数百人。因为李世民的英勇表现,窦建德军队都很害怕李世民。在打击了对方的士气之后,李世民趁着窦建德开会的时候发动进攻,窦建德的军队一片混乱,被斩杀俘虏了数万人,窦建德也被唐朝军队俘虏,强大一时的大夏政权就此覆灭。李世民敢于以身犯险,用数百军队打伏击战,他的军事才能和勇气都是古代将领中少见的。


军武小咖


史书上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战争,但要说到逆天的话还真不多。我个人认为能配得上逆天的只有抗美援朝了。

以少胜多的战例,大多只是军队人数的比较。而抗美援朝战争就不是了,综合国力比对方差。后勤保障比对方落后,武器装备比对方差。且是以一国对抗十六国。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中国都没有胜利的可能。可以说不管怎么说都不会有失败之外的任何可能性。

初期入朝全是轻武器,没有有效的防空火力。更不可能谈制空权了,制海权也一点都没有。国家又是刚刚才结束内战,百废待兴。在这种情况下参加这种对外战争,搞不好国家都会没了。可是中国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打贏了战争。

网上很多人说是打了平手,那是看战争的结果评论的。从中国参战的意图来说就是胜了。也有人用中美伤亡人数比较说美国占优,那是不把另外十五个国家当人了。

这场战争是自工业革命后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工业落后国战胜工业先进国家的战例,没有之一。


石头乱侃


我能想到的主要是战争战果大、实力对比悬殊或者是战争过程比较惊奇的一些军事行动,有7个。

1.飞夺泸定桥(踩着铁索进攻)

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240里。

当时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

2.抗美援朝(刚刚解放的农业国打败了世界第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得到苏联默许,不宣而战进攻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

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经过历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38线一带。

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对于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通过与美国对等作战,完全确立了革命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3.汉尼拔远征罗马(跨过阿尔卑斯山的远征)

公元前218年春,汉尼拔率领迦太基军队自迦太基在伊比利亚的基地新迦太基出发,沿着海岸向北东北方向进军。率领大约50000名步兵和9000名骑兵进入高卢地区。为了避免和罗马在沿海一带的盟友交战,汉尼拔选择了在内陆行军。为避开了罗马的军队,带领他的军队到达阿尔卑斯山脚下,在阿尔卑斯山中开路架桥,克服种种困难,硬是率军越过了险峻的阿尔卑斯山脉,进抵到陶拉西亚一带帕杜斯河谷地。

通过远征行动,汉尼拔成功将战火引向了罗马本土。

4.珍珠港(海战方式的革命,航母舰队偷袭)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一支由六艘航空母舰为主力的舰队在海军中将南云忠一的指挥下离开日本开往珍珠港。航空母舰分别是是赤城号(旗舰)、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翔鹤号和瑞鹤号。这六艘航空母舰共计搭载舰载机414架,这些飞机分两波攻击。南云中将决定放弃第三波攻击而将主力撤回。

舰载机轰炸了欧胡岛上所有的美军机场和许多在珍珠港内停泊的舰艇,包括那里的战列舰。地面上几乎所有战机被摧毁,只有少数得以起飞和还击。12艘战列舰和其它舰船被击沉或损坏。188架飞机被摧毁,155架飞机被破坏,2403名美国人丧亡。

对珍珠港的袭击标志着航空母舰和潜艇,以及舰载机取代战列舰成为海军主力的转折点。大型战列舰决战的时代过去了,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新的海战王牌,海军航空兵作为新的决定性力量登上海战舞台。


5.基辅战役(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战,一次战役俘虏60万)

1941年7月7日,战役开始,缺乏运输工具的基辅地区苏军严重缺乏机动能力,在德国夺取了战场制空权的情况下这种状态更加凸显;而基辅地区特别的地形也为兵器机动占优的德军以少围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斯大林优先从政治上考量坚持基辅地区的苏军不得撤退。

9月20日,基辅城被德第6集团军攻占。同日,德军第46装甲军赶到,并作为生力军投入战斗。与此同时,苏军也不断地投入生力军,试图协助被困苏军突围,但均被德军击退。

至9月26日,基辅会战结束,苏军第5、第21、第37、第26集团军大部,第40、第38集团军之一部被歼灭, 65万人被俘。

6.日德兰大海战(满满的全是大战舰)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英德两国海军舰队主力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的北海海域展开了一场巅峰对决。此役是有史以来参战兵力最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惟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从而结束了以战列舰为主力舰的海战史。

最终,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公海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最终胜利。

德国公海舰队参战官兵总人数在45000名左右,伤亡比例6.79%,其中军官89名,候补军官25名,工程师14名,厨师等非战斗人员5名,医疗官11名,准尉89名,士官572名,普通水兵2253名。沉没:1艘战列巡洋舰,1艘前无畏舰,4艘轻巡洋舰,5艘鱼雷艇(62,300吨沉没)。
英国大洋舰队参战官兵总人数在60000名左右,伤亡比例11.59%。(英国官方公布数字是6097人战死,510人受伤,177人被俘,总共6784人,占总参战人数的11.84%)。沉没:3艘战列巡洋舰,3艘装甲巡洋舰,8艘驱逐舰(约113,300吨沉没)。

7.马里亚纳猎火鸡(零战的末日)

1944年5月20日,美国第五舰队重创日本海军第一机动舰队,美国第五舰队第58特遣舰队在这场海战中重创日本海军主力第一机动舰队,一举夺得西太平洋的制海权同时巩固在塞班建立起的阵地,美军仅付出76人阵亡、损失123架飞机、四艘军舰轻伤的极小代价,给予敌人三艘航空母舰、两艘油轮及600架飞机的巨大伤害。

由于战斗中日军飞机被美军战斗机轻易击落,美军飞行员欣喜地喊道:“这就像古代的猎火鸡呀!”从此此战被戏称为“马里亚纳猎火鸡”,举世闻名。


历史干货铺


说到历史上逆天的军事行为,我觉得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才,可以说不通的历史时期,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我们选最为典型的来说一下吧。

周恩来领导的南昌起义。

我们都知道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了南昌起义,这一次军事行为就是逆天的,因为南昌起义打响了当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中国大地上诞生了一支为人民而战的队伍。

可以说正是这一次战役,为中国的革命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周恩来带领的工农红军,开始为了人民的自由与解放而战。这一次战役,对于国民党的打击是巨大的,在此之后,中国大地上爆发了很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战争。

正是因为南昌一起的意义非凡,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才把每年的八月一日定为建军节的。

刘伯承和邓小平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也是一场逆天的军事行为,因为当时的刘邓大军,是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如同一把尖刀一般,插入到了敌人的心脏。

可以说这一次战役中的刘邓大军,每一个人都是抱着必死的信念和敌人做斗争的,正是在这种不怕死的情况下,最终刘邓大军也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这一次胜利,被毛泽东视为是人民解放军有被动防御,到主动攻击的转折点。可见,这一次战役,对于中国解放军来说多么重要。

可以说正是大别山一战,为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拉开了序幕。

所以,这一战也是逆天的。

彭德怀的抗美援朝战争。

我们都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后,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党中央考虑到唇亡齿寒的道理,让彭德怀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去支援朝鲜。

最终在彭德怀的带领下,我们取得了胜利。要知道彭德怀是打败了当时天下最强大的美国,这一次中国取得的战役的胜利,震惊了全世界,让世界人民都知道中国军队的厉害。

从此之后,中国也赢得了一个和平的国内外环境,为我们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基础。

所以说抗美援朝战争,也是一场逆天的军事行为。


汉史趣闻


世界五大逆天军事行动:

1:班超,唐王玄策。汉唐可以算得上是俩个巅峰,国力强盛,威名远扬,从而催生了像班超、王玄策这种不可复制的传奇。东汉初年,刚刚登基的汉章帝为稳定国内形势,想暂时放弃西域,匈奴势力卷土重来,西域一时陷入诸国混战。班超当时已经在西域坚守一年多,他认为一旦放弃西域,就相当于重新放任匈奴肆虐,虽然朝廷接受了他的建议,但最终朝廷只派了1800余人给他。就在这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十年间,班超平定整个西域,五十多个国家宣布归附汉朝。

班超毕竟手头还有朝廷派给的兵力,而大唐的王玄策就更猛了,直接一人灭一国。在王玄策出使印度时,遭遇印度某国国内夺权混战,使节团被劫杀,仅剩王玄策和一名叫蒋仁师的手下。但是王玄策以大唐之名从尼泊尔借兵七千,蒋仁师则直接去吐蕃借兵数千,二人合兵之后,击破反叛者城池,杀敌数万,俘者无数,然后王玄策宣布继续进军,要直接灭掉印度,作乱者已经被屠杀殆尽,周边国家也纷纷谢罪,表示臣服大唐。然后王玄策这才意犹未尽地回朝复命了。不费大唐一兵一卒,平定印度,皇帝都懵了啊,我不是派了几十个人去出使友邦吗?怎么就把人家给灭国了,还顺道多了十多个藩属国。仅凭汉唐威仪借兵平定一方,我觉得算得上逆天的军事行动了吧。

2:戚家军第一次和倭寇接战,海宁前哨战 伤亡比例0:200+倭寇死伤200多人,戚家军一人轻伤新河保卫战 1:90+宁海花街大战 1:333+综上统称台州大捷 倭寇死上5000余人,戚家军死伤20余人 比例 1:250,其中真倭约3000人福建 横屿,牛田,林墩连战3场 光真倭就杀了超过5000人,不过林墩一战造成了自参战以来戚家军最大伤亡,伤亡69人这几仗的伤亡比例约在1:50左右然后在嘉靖24年平海卫,仙游,王仓坪,蔡丕岭连战四场,杀真倭20000余,具体伤亡比例就不算了,反正倭寇在戚家军面前跟人肉沙包没啥分别戚家军应该是中国古代史最大伤亡比例的缔造者。

3:陈庆之是南北朝梁朝人,普通家庭出身,没有关系,也非世代为将,甚至他第一次打仗前还是个文官。但是他战略战术都极佳,是个天生的帅才!他最辉煌的战绩,莫过于率数千骑连克32城的故事,陈庆之以七千之众,从铚县至洛阳,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皆克,所向无敌。这种战绩,说是逆天,应该是对天命最大的尊重了!

4:敦刻尔克战役:敦刻尔克战役,又称敦刻尔克大撤退代号为“发电机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欧洲大陆的一次战略性撤退。纳粹德国机械化部队瓦解法国马其诺防线后包抄英法盟军,盟军撤至敦刻尔克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的港口),为了避免被德军围歼,执行了在当时最大规模的撤退行动。此次撤退行动从5月26日开始至6月4日结束,在德国空军和陆军的地空火力猛烈轰击下,英国皇家空军与德国空军爆发激烈空战,由大量民船和部分军舰组成的“敦刻尔克舰队”拯救了33.8万官兵,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5:海湾战争,海湾战争是布什的军事杰作之一。可以看到当时各国对此的反应,最常见的形容词是:目瞪口呆,看傻,吓傻。海湾战争起因于萨达姆吞并科威特。1990年8月2日晚7点,萨达姆军队占领科威特城,晚8点布什即做出反击的反应,十分果断。萨达姆不将布什的警告放在眼里是有底气的,因为他的军队十分强大,甚至强过当时的中国,而且有苏联做他的后台。所以战前萨达姆讲话:美国虽然空军先进,但决定战争结局是在地面战,美军连一万人伤亡也承受不起,军事专家们也无一不断言:美军必将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俗话说歼敌一千自伤八百,美军死定了,从战争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结果后来都看到了,空中打击38天,轮到美军要陷入泥潭的地面战重头戏,仅仅持续了100个小时便收工吃饭!地面战仅仅打了100个小时,宣称美军不知要死多少人的专家们收到了美军的阵亡数据:148人。而伊拉克军死伤被俘10万人,双方战损比例几乎是1:1000。





小和天下影视库


毛主席之所以能战胜黄甫军校校长蒋介石,又战胜了曾任世界顶级西点军校长麦克阿瑟,就是别人认为老天爷都办不到的逆天军事行为,不按常理出牌,意想不到的,不可能的,认为不敢做的,甚至孙子兵法里没有的,吏料不极的,伟大的毛泽东,没有上过军校,确造成中国军校校长、世界顶级军校校长败在毛泽东手里,这是世界历史唯一之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