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盔甲存世極少,那麼真正的“明代”盔甲什麼樣呢?

老莫帥不帥


我對盔甲沒什麼研究,不過這是個很有趣的領域,盔和鎧甲在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相傳鎧甲由夏朝第七位夏後杼(予)發明的,歷代典籍上都有不少對鎧甲的記載。

可以說,它從發明以來,不但在中國,在世界戰爭史上亦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夠讓戰士更好的保護自己,減少傷亡,同時給於對方更大的殺傷力。


而在這個過程中,隨著技術的進步,對材料和人體的認識的不斷加強,對實用性和安全性的,以及適應性的不斷探索,也造就了不同的鎧甲。但總的來說,是越來越精良,越來越輕便,安全性能越來越高。


到了明清時期,鎧甲基本上發展到了冷兵器時代的巔峰,種類越來越齊全,材料越來越先進,工藝越來越精湛,等級越來越分明,顏值上也越來越高,甚至在今天看來都有點炫目。一副好的盔甲造價不菲。今天就簡單的介紹下幾種明代盔甲吧。


明代軍士服飾有一種胖襖,其制:“長齊膝,窄袖,內實以棉花”,顏色所為紅,所以又稱“紅胖襖”。騎士多穿對襟,以便乘馬。作戰用兜鍪,多用銅鐵製造,很少用皮革。將官所穿鎧甲,也以銅鐵為之,甲片的形狀,多為“山”字紋,製作精密,穿著輕便。兵士則穿鎖字甲,在腰部以下,還配有鐵網裙和網褲,足穿鐵網靴。





李藝泓


明代盔甲有兩個大的脈絡,一種是宋朝流傳下來傳統中原樣式的鳳翅兜鍪+掩膊+身甲+裙甲式,這種甲通常採用長寬比較大的細長甲片或者山文字甲片,這種傳統鎧甲樣式影響深遠,至今都可以在戲劇、年畫、佛道的雕像畫像中看到;一種是罩甲,有一體式的,也有甲衣甲裙分離的,並視情況配備鐵護臂。罩甲又分明甲(甲片外露)和暗甲(甲片在布面下)。暗甲的罩甲就是今天說的布面甲,用銅泡釘將甲片固定在一件軍大衣內襯上,這種風格是受蒙元的影響;甲片長寬比較小接近方形,但面積較扎甲甲片大很多,頭盔有明顯的北方少數民族特徵。除了布面甲以外,受到蒙元影響的笠形頭盔(即網友戲稱的飛碟盔)也算得上明代盔甲的一大特色。至於明代地方特色的鎧甲為數不少,百(各)花(種)齊(奇)放(葩),甚至有用穿山甲鱗片做鎧甲的,不細列舉。

明代中原樣式的盔甲

傳統的宋代全裝鎧甲部件詳解,鎧甲匠人溫陳華提供

《抗倭圖卷》中的騎兵。描繪的是嘉靖三十四年浙兵抗倭的事蹟。可見浙兵的鎧甲仍然是宋代樣式的,甚至連束甲絆都一模一樣(X型那個綁帶)

罩甲式鎧甲

不過明朝用的最普遍還是罩甲樣式。哪怕皇家儀仗隊也不例外:

從《出警入蹕圖》中錦衣衛的鎧甲我們可以看到,拱衛萬曆的錦衣衛仍佩戴鳳翅盔,但是身甲已經不是宋代那種胸甲+抱肚+褌甲+鶻尾的複雜樣式,而是用上身下身一體式的罩甲+臂手取代,罩甲在中間有開縫,以紐扣固定,方便穿戴和脫下;抱肚則被簡化為一根皮帶。罩甲的樣式對盔甲形式乃至服裝形制的影響都很大(上圖右邊那個錦衣衛穿的就是罩甲樣式的服裝),清甲無一例外都採用罩甲式。罩甲這個詞今人聽起來陌生,但是馬甲這個詞都應該很熟悉吧?馬甲這個詞就是罩甲演變來的。

鎧甲愛好者復原的罩甲式的魚鱗甲

四鎮三關志中的邊軍鎧甲,也是罩甲式:

一個標準邊軍的要配備有頭盔,罩甲,臂手。臂手這種東西很可能是蒙古人從中亞一代帶回來的,比傳統的掩膊防護範圍更大,更方便活動。

布面甲則是罩甲中一個大分支。布面甲顧名思義,就是在甲片外面罩了一層織物的鎧甲。明代布面甲的甲片普遍較大,長寬比接近1:1,且在甲片上打出一個向外的弧度,以增強對鈍器和火器的防禦;由於甲片更大,甲片之間疊合面積小,導致布面甲在同樣防禦面積下,重量總是比扎甲要低;甲片以泡釘釘到織物上,取代甲繩,固定效果更好;對於北方邊軍來說,布面意味著可以在中間續上棉花,禦寒效果更好,不用再出現“都護鐵衣冷難著”情況。

布面甲在明代中晚期大量使用,可能與上述因素有關。

明代鳥銃手趙勇的鎧甲

《平番得勝圖》中身穿罩甲的重裝騎兵,從顏色上判斷應該是布面甲。

明見鎧甲愛好組織武庫司復原的明代布面甲

海龍屯全家格鬥賽期間 出現的明軍布面甲


努爾哈赤使用過的布面甲,形制上和明軍罩甲非常接近。在做到了防護全身要害的前提下,這身甲連盔只重20多斤,可見大面積甲片對減重的巨大作用。

實際上清朝的鎧甲與明朝中晚期形制有很大的繼承關係。清代鎧甲的一些典型特徵明朝盔甲都具備,只是由於明朝鎧甲現存實物較少,給人印象是清朝獨有。

比如頭盔的護頸:

《平番得勝圖》中的士兵,頸部是有護頸的;

可見明軍士兵同樣擁有清式鎧甲中的頓項和護頸,只是具體連接固定方式可能不同;

而清代鎧甲典型的特徵前擋和護腋兩個身甲上的掛件,在明代就已經出現:

清甲典型的特徵:前擋、護腋

明代鳥銃手趙勇的盔甲,在腋部和襠部同樣有懸掛護腋和前擋的佈扣。

明末的布面甲,與清甲幾乎沒有區別(除了紋飾)


紙上的宣仔


盔甲的種類太多了,我們就分為兩類來講吧:實戰性盔甲和儀衛性盔甲。

首先我們要知道,明代盔甲以唐宋時期的盔甲為模板,在很多部分都參照了唐宋盔甲的外觀,但在實用性、款式以及生產速度上都有了質的升級。明代還繼承而來宋代的衷甲制,就是在盔甲外面穿多一件戎服袍。

在明代,盔甲基本是用皮革和鋼鐵兩種材料,通過用皮線穿綴甲葉製成的。其種類很多,命名則均以甲片種類、顏色及製作方法來辨認。明代對盔甲的製作要求也很高,製作標準都精確到盔甲的所有部分具體的重量。根據具體的用處,盔甲又分為兩種:實戰性盔甲和儀衛性盔甲。

我們先來說說實戰性盔甲。

在明代初期,實戰性盔甲基本模仿唐宋的款式。到了明代中期,盔甲有了更加人性化的改進——腿裙更加寬大,還加裝了吊掛裝置,這樣就方便了在實戰中騎馬以及日常活動,大大加強了盔甲的實戰性和舒適性。

除此之外,甲片形狀、編綴方法等部分也發生了變化。

儀衛性盔甲

而儀衛性盔甲相對來說,更重視裝飾性,主要是在喜慶節日或者正式場合使用。在這類場合中,武將都是手持弓矢、佩刀、執金瓜等武器裝備,顯得非常有威嚴和霸氣外漏。

中後期的變化

到了明代中期,鐵甲越來越時代化,兜鍪造型裝飾發生變化,肩部、腹部的裝飾性更強,也更加註重穿著的舒適性。例如在裝飾方面以兇猛野獸的首部為裝飾,顯得更有威嚴。吊掛裝置加強了舒適性。到了明代後期,布面甲出現,後來逐漸替代傳統盔甲成為主流盔甲。

▲鎖子甲

明代後期,以鎖子甲為主流。這種盔甲由金屬鋼鐵環支撐,屬於鐵甲的一種,不過在結構和製造技術上有很大的區分。鎖子甲非常獨特,有種稱號為“鐵布衫”,顧名思義,這種盔甲不僅輕便,防禦力還極強,少有武器能穿透,還可以直接套頭穿在戎服外,十分方便。

不過,鎖子甲大多是御林軍穿用,其它軍隊少有。


WarOH協虎


受蒙元影響,明代盔甲以布面甲居多,實際上,不管是布面甲還是各種傳統鐵甲,都是現代人的稱呼,古人對布面甲的稱呼是“暗甲”,與甲片外露的“明甲”相對應,就是所謂的“暗甲明盔”。

布面甲為何流行?

唐宋時期漢風滿滿的的傳統中式鐵甲為何會被布面甲取代?其實,鐵甲並沒有消失,只是形制發生了變化。

自蒙元開始,布面甲開始出現,元朝被推翻後,其盔甲形制流傳了下來。要說明的是,布面甲實際上是鐵甲的一種,只是把甲片內置,布面朝外,看上去似乎是布甲,其實還是鐵甲。在內部釘有甲片,外面的布只起到鏈接作用。

布面甲其實並非為了防禦火器,對火器的防護也並不比傳統札甲要好上多少,簡單想想,只是把甲片的位置調換一下,外面包上薄薄一層棉布,就能防彈了?那這火器的威力豈不是也太弱了?

明朝的布面甲

那為何要將甲片內置?主要原因有三點:

一、明朝時氣候遭遇小冰河時期,氣溫降低,邊軍又主要是在西北和遼東作戰,溫度更低,將甲片內置可以更有效地保暖和防止生鏽。

二、有一定的迷惑作用,防止敵人看出甲片的排列方式,從而找到縫隙進行打擊。

三、就是出於經濟原因。傳統甲冑製作工藝繁瑣,用皮條編綴,要在甲片上鑿出許多小孔用於穿條,大小甲片層層疊加,用料多出不少,人工也是費時費力,整套甲冑耗費驚人。而布面甲與之相比,防護力當然是大有不如,最大的優勢就是便宜,甲片碩大節省了鐵料,又不要鑿孔穿條,節省了人工,在適當犧牲防護力後,用最經濟最實惠的方式換取最高的性價比,這才是布面甲流行的最大原因。

裝備布面甲的大明邊軍

什麼人穿布面甲?

既然無法有效防護火器傷害,對刀槍箭支的防護又不如傳統盔甲,布面甲的列裝最適合的自然是普通士兵和低級軍官,低成本的布面甲畢竟能提供一定量級的防護,與皮甲或無甲完全是兩個概念。至於高級軍官,必須提供最高防護級別,穿著的還是明甲。

在體現明朝畫面的一些畫作中,比如《平番得勝圖》等,普通士兵大多數穿著的是布面甲,其中的明軍將領有穿山文甲,有穿罩甲、鎖子甲,精銳士兵也有穿著明甲,而在更為精銳的邊軍中,明甲的披甲率也不低,因為邊軍戰事更為頻繁,面對威脅更大傷亡也就更高,需要更高級別防禦,比如在萬曆三大徵中,據記載赴朝鮮對日作戰的諸路邊軍的制式盔甲就是明甲。

穿山文甲的將領

在重要戰事和財政充裕的情況下,明甲還是首選,比如以表現崇禎年間明軍與李自成農民軍戰鬥的《剿賊圖記》和表現明軍剿滅倭寇的《倭寇圖卷》為例,其中出場的披甲軍官和明軍精銳幾乎全部是明甲。

《剿賊圖記》

《倭寇圖卷》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明朝之所以開始流行布面甲,最主要原因還是一個“窮”字,布面甲在明朝國庫的空虛和軍隊作戰必須的裝備之間取得了一個平衡,提供了一個還算可以的解決方案。

明軍的布面甲

最後再強調一點,布面鐵甲與清朝的棉甲是不同的甲冑,盔甲隨著時代發展在不斷進步和改良,到了明末,火器發展越來越成熟,鐵甲已無法有效防禦其上海,與之對應的是出現了另外一種盔甲:棉甲,也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清宮戲中的制式盔甲,這是專門為了防禦火器傷害發展出來的新式衣甲。


小院之觀


根據《明會典》記載,雖然進入了火器時代,明代早期盔甲製造技術依舊保持了宋代以來的水平,盔甲大部分是鋼鐵製,形制包括齊腰甲,柳葉甲,長身甲,魚鱗甲,圓領甲等。

北京郊區明代十三陵墓葬神道上的石人武將雕塑,薇我們提供了詳實豐富的明代前期鎧甲形制資料,除了頓項之外,其他一律沿襲宋代形式,包括絆甲絲繩,袍肚,但沿襲了遼代鎧甲中胸甲正面的護心鏡,腿裙旁邊也有長長的鶻尾。山西渾源粟疏美墓葬神道上的武將塑像,表現的是明代中期的武將鎧甲形象,頭盔兩側的裝飾性防護已經脫離了唐宋時期的鳳翅型,變得像捲雲,下腹部增加了獸頭型護腹,腿裙厚重,有獸頭裝飾,橫長型甲片上釘有甲泡。

從宋代開始,將領鎧甲上的腿裙逐漸變得厚重,為的是在馬上增加對於步兵長兵器的防護,下馬後,腿裙可以用腿裙上部的吊鉤摺疊起來,便於行走。

根據山西平遙雙林寺彩塑韋馱天王像,我們可以得知明代鎧甲甲片已經不再是厚度均勻的薄片,而是採取中間凸起有甲泡的設計,甲片由小型的甲釘固定在甲衣上。

明代後期,隨著紅衣大炮以及火繩槍的傳入,傳統鎧甲的使用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鎖子甲和布面甲,特點是輕便,結構簡單,遮蓋面大。鎖子甲直接套於戎服之外,大部分是半身的,少數有腿裙,現存實物包括山西與敦煌博物館藏明代鎖子甲。布面甲則是以布為表面和襯裡,夾層中有甲片,表面綴有甲釘。另一種更輕的棉甲則完全沒有甲片,中間用棉絮數層,專門應對火器的射擊和濺傷,現存實物包括山西博物館所藏明崇禎年間寧武路靜樂營二隊鳥槍手守長趙勇所穿盔甲。


明代後期,鎧甲雖然朝著輕便簡單的路線發展,但頭盔卻更加堅固,考究,類型有鐵帽,鳳翅盔,六瓣,八瓣明鐵盔,擺錫尖頂鐵盔,皮穿柳葉盔等。


用戶69792950182


如果說中國的火器在戰場上的應用,宋朝是萌芽階段的話,到了明代就是大發展時代。面臨這樣的形勢,為了對抗火器,鎧甲又發生了怎樣的改變呢?


清代時期的盔甲一般分為兵丁甲、職官甲,兩者之間明顯的區別是有無袖子。通過盔甲上的形制、紋飾來區別職務高低。棉甲是清朝的抄襲產品,抄襲對象就是明朝。棉甲也不是明朝自創的,要追溯到蒙元時期。當時蒙古軍隊裝備了大量的棉甲,明朝推翻元朝後,除了把棉甲由套頭式改為對襟式之外,再無其它改動。棉甲裡面附帶著鐵葉,鐵葉是手工鍛造成的鋼片,一片一片排列用鉚釘固定在棉甲上,這是清早期盔甲比較有特點的地方。



明朝紫花罩甲。這是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期間研發的一種鎧甲,朱厚照是一位很特殊的皇帝,思維與眾不同。他是皇帝,卻要為自己另起一個名字,叫朱壽,還封為大將軍。朱厚照好戰喜武,於1506年到1521年間發明了罩甲。這套甲冑一上市,立刻受到百姓歡迎,紛紛按照甲形仿製布面罩衣。明武宗傳旨,紫花罩衣為皇帝專用,禁止普通軍民穿紫花罩甲,其他顏色隨便使用。明清兩代之所以要大規模裝備棉甲,主要是隨著初期火器的出現。中國傳統的扎甲等盔甲已經不能抵擋火器,反而是棉甲這種複合性的盔甲對防禦初級火器有著良好的表現。明朝人朱國楨在《湧幢小品》中記載了純棉盔甲的製作方法,"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縫如夾襖,兩臂過,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曬乾收用,見雨不重、黴鬒不爛,鳥銃不能大傷"。由此可見,純棉沒有內襯鐵片的棉甲都能減少火銃的殺傷力。在後來的發展中,棉甲逐漸地分成兩種,一種是明甲,直接將鐵片或者是鐵絲網縫在內襯的棉襖上。另外一種是暗甲,在棉衣內側用銅鉚釘固定鐵片或者是鐵絲網。更為高級的盔甲還要加上皮革等防禦材料。如此一來,棉甲就成為了一套複合盔甲,既有棉布皮革來緩衝火槍彈丸的衝擊,又有金屬抵擋刀砍劍戳。不要以為棉甲帶了個"棉"子重量就會輕便,現代流存下來的棉甲重量普遍在15到20公斤左右……


明朝的棉甲,現在喜歡說是為了對抗火器。不過事實上最早是為了應對蒙古人的騎射,才在早之前的一種軟甲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棉甲內襯鐵片,外面用銅釘固定。所謂棉甲可不是‘棉衣’,是把棉花用石碾添加膠質物碾壓成片狀的面料,想像一下用油漆浸透的氈布是什麼效果。這種‘面料’還要內襯鐵葉,外釘銅釘。這種東西的防護效果就可以隨便想象了……在清軍中真的到了戰場上開戰之前奴才還會給主子兜頭澆幾桶水,以求進一步增強防護效果。這種戰前加溼手段在建州叛軍來說早期就真的是為了應對明軍的熱兵器了。因為質地輕便,對弓箭的防護性可稱完美這種甲冑在早期就在北方得到了明軍的厚愛。在那個年代棉甲的工藝雖然麻煩不過對比金屬的價格軍方還是很願意考慮成本問題的。



建州叛軍叛亂,後金還對這種棉甲進行了改進,不過不是製作工藝的升級,而是斷面裁剪的設計,收腰緊領之類的,方便批量生產給身材不同的人流通使用。清代的棉甲沒有什麼大的變動,只不過因為清朝最初多在遼東作戰天氣寒冷,所以清代棉甲增加了棉甲的厚度利於保暖。同時,清代還重視冷兵器作戰,所以將內襯托的鐵片也加厚,如此一來對冷兵器的防禦效果也很好。從現存實物來看,棉甲的重量和防護效果完全是重甲級別。


怪獸小火龍


東亞古代的盔甲大都容易在非中原控制區內發現。這不是因為對盔甲不重視,而是長期以來對於武人這個階層的壓制。例如在漢朝和唐朝,私藏盔甲就是容易犯忌諱甚至犯法的事情。高級武人去世,都未必能將心愛的盔甲隨葬。這個情況在明朝也在發揮作用。

明朝的盔甲,主要是大量傳統工藝+少量蒙古時代影響的產物。一方面是在蒙元時代,內地的習慣與社會結構受到封建式保護,沒有傷經動骨。另一方面又有元朝人帶來的蒙古與色目人影響,被明朝直接採納吸取。


這種特殊的文化和技術交融,在盔甲的風格上就特別容易顯現。大部分軍事人員,依然以披掛傳統的扎甲為主。儘管重量偏高,但因為易於修補,對於技術的要求相對較低,所以比較受歡迎。但鎖子甲的輕便性和布面甲的綜合性能,已經在實際運用層面得到肯定。所以明朝的一些精銳部隊和高級將領,也會優先選擇類似的裝備。後來的清軍,也基本上繼承了以上兩種盔甲。

值得注意的是,就是傳統的明朝扎甲,也在形制上與之前的有所不同。受到蒙古影響較深的騎兵部隊,會比之前的宋朝同行更重視諸如手臂部分的保護。雖然很難做到歐洲或穆斯林地區的那種整體性臂甲和手甲,但也可以通過拼接大片扎甲來儘可能接近類似效果。


當然,這類鎧甲一般只有最精銳的騎兵部隊和京城的近衛軍才可能裝備。同時,禁軍也可以獲得西域國家進貢的一些優質鎖子甲與頭盔。對於步兵而言,意義更大。

相對於龐大的軍事規模來說,明朝的披甲率其實還是非常低下的。儘管在原則上,要求邊防部隊擁有超過半數人披甲,而內地部隊則不能少於四成。但實際情況卻是士兵很快淪為軍官的私人奴隸。所以,越到後來,有能力披甲的就是將領、小軍官和他們的私人衛隊。這些人也成為了明朝龐大軍事力量中,少有具備戰鬥力的部隊。


在清朝入關後,大量的明朝部隊就投降的清朝。清朝繼續採用類似明朝的制度來管理和約束這些人。盔甲繼續被視為一種違禁品,輕易不會讓個人持有。同時,伴隨著火器的日益普及,大量早期的劣質盔甲就沒有了存在意義。

在歐洲等地,今天還能看到大量的近代盔甲,是因為它們都是私人持有的財物。無論是先祖個人用於作戰或閱兵的高級裝備,還是武器庫裡保留的士兵專用產品,都會得到妥善的保管。這也是封建軍事主義濃厚的地區,往往容易發現古代盔甲的原因。


在火器逐步發展起來的近代前期,歐洲和中東地區的工匠,都有嘗試過提升盔甲性能來與之對抗。在最終落敗之前,他們還是產出了不少價格不菲的高端盔甲。類似的技術與社會需求在東亞是不存在的。這同樣是近代盔甲被發現很少的原因。


米南德王問道


明代初期依然以傳統札甲為主,鎖甲為輔,之後又有大量棉甲

蒙元入主中國百年,其影響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消除的,受此影響,明代札甲演化出了自己不同於傳統中國札甲,也不同於蒙元札甲的特有風格。

比如在明人所繪《出警入蹕圖》中,御前大漢將軍們所穿札甲全部取消束腰、抱肚,也沒有披膊護臂,取而代之的是新式的鐵臂手。這種鐵臂手用織物袖子固定鐵片,可與身甲扣接在一起,性能更為良好。

又如,《大明會典》所記錄的兵仗局所造之鎧甲樣式種類繁多:“今兵仗局造:抹金甲、青織金雲紵絲裙襴、魚鱗葉明甲、青織金界地錦紵絲裙襴、紅絨絛穿、匙頭葉齊腰明甲、紅絨絛穿齊腰明甲、綠絨絛穿齊腰明甲、綠絨絛穿方葉齊腰明甲、綠線絛穿魚鱗葉齊腰明甲、匙頭葉齊腰明甲、青紵絲鍍金平頂丁釘齊腰甲、青紵絲黃銅平頂丁釘齊腰甲、青紵絲鍍金丁釘齊腰甲、紅絨絛穿齊腰甲、青綿布火漆丁釘齊腰甲、青紵絲黃銅平頂丁釘曳撒甲、紫花布火漆丁釘圓領甲、黑纓紅銅鏡馬甲大葉明甲 【 下四樣甲、皆一年一修造】 、青紵絲火漆丁釘齊腰甲、青紵絲絛穿齊腰甲、青綿布繩穿齊腰甲。”

另外根據《大明會典》所載之“洪武十六年、令造甲每副,領葉三十片,身葉二百九片。分心葉十七片,肢窩葉二十片,俱用石灰淹裡軟熟皮穿。”

明甲鐵臂手

總體上,明軍鎧甲裝備情況呈現“北重南輕”的狀態。北方明軍備甲率高,而且都是重甲。比如明朝沈周所著《用志邊軍勞苦》一詩中這麼描寫:

從軍莫從口外軍,

身挾戰具八十斤。

頭盔腦包占得七,

頓項、掩遮從五論。

唯甲所披四十五,

腰刀骨朵二四均。

精工精鐵始合度,

日夜磨淬光勝銀。

二五弓箭及其服, (箙)

隨身衣裳八乃定。

佩多身重難負荷,

還須馬上看輕重。

再比如《四鎮三關志》曾詳細記載了薊鎮兵力和武備情況。其中督撫標下左營,主軍和來自遼東、大同的客軍共三千零九十九人,盔甲卻高達六千二百二十副;振武營額兵三千零一十七人,盔甲二千兩百五十四副。最後,統計薊鎮主兵共73562人,盔甲68398副,備甲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三。

還比如,明末悍將盧象生所練標營,兵力一萬人,全軍備甲;其中騎兵6000,著鐵甲;步兵4000,著棉甲。

相對於北軍的高著甲率,南軍出於機動力和便於維護的因素,備甲率較低。在仇英所作之《倭寇圖卷》中,剿倭明軍只有將領以及親隨家丁們能夠身穿防護周全的鐵札甲,而且款式相對簡樸,披膊繫帶在胸前左右交叉,與元甲基本相同。

《出警入蹕圖》中錦衣衛大漢將軍有部分身穿札甲。

《倭寇圖卷》中身穿札甲的明軍將領以及家丁,普通士兵只有齊腰甲。


值得一提的是,當明王朝被一場場天災人禍所擊垮之時,民族英雄鄭成功特別組建了裝備重甲的“鐵人軍”。根據清人江日升《臺灣外記》所載,這支軍隊“挑選各提督壯勇者為親軍,廈門港築演武亭操演。各以五百觔石力能舉起遍遊教場者五千人,畫樣與工官馮澄世,監造堅厚鐵盔、鐵鎧及兩臂、裙圍、鐵鞋等項,箭穿不入者。又制鐵面,只露眼耳口鼻,妝畫五彩如鬼形,手執斬馬大刀。每人以二兵各執器械副之,專砍馬腳,臨陣有進無退,名曰‘鐵人’。”

在瑞士畫家艾布瑞契·賀伯特(Albrecht Herport)的畫筆下,鐵人軍戰士身上所穿的明顯就是札甲。這支鐵人軍在抗清鬥爭中和收復臺灣之戰中都屢立戰功。但是,在17世紀火器開始稱王的背景下,鐵人軍註定只能是一抹札甲反射的餘暉。

瑞士畫家筆下的鐵人軍

另外,明代掌握了四孔拉絲機技術,明軍開始大規模生產並裝備鎖子甲。

據明《武編》記載,當時明軍“各邊軍士役戰,身荷鎖甲戰裙,臂遮等物,共重45斤。”這些鎖子甲不同於西方那種套頭式樣,而是如中式札甲般被分為披膊、前開對襟式身甲、下裙三大部分。同蒙古軍一樣,明代鎖子甲往往與札甲相結合被製成複合甲。

明軍對襟鎖子甲,應該還配有分體式鎖子下裙。

 明軍棉甲蒙元遺風濃重,可以說對比元代基本沒有區別,只是將棉甲改為前開對襟以便穿著。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領據說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所有的紅閃緞面鐵葉棉甲,款式為對襟連體式樣,從肩部直到袖口全部覆蓋鐵葉臂手,腋下帶護腋。根據努爾哈赤宣佈“七大恨”祭天建制起兵反明的時間,可以反推這領棉甲制式定然照搬自明軍。


努爾哈赤紅團花棉甲,內襯鐵片。

在明代《出警入蹕圖》中,有數隊參與儀衛的明軍身上所穿罩甲渾身佈滿銅釘,應該是內綴鐵片的棉甲。

出警入蹕圖中身穿棉甲的儀衛

另外,李朝作為明朝藩屬,國內一應制度幾乎全盤照搬宗主國,其軍隊裝備更是如此。朝軍棉甲裝備數量極大,而且有不少實物留存於世。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有一領朝鮮棉甲,款式為中長款,下襬蓋到大腿處,形制與《武備志》中收錄的明軍鎧甲款式幾乎相同。在博多元寇博物館中,有兩套所謂“文永弘安戰役中繳獲元軍之甲冑”,但其中一領為分體馬褂樣式,明顯是清軍風格;另外一領紅色褙子款式,以銅釘內綴鐵片的棉甲出處也十分值得懷疑,不像元甲,反而與《朝鮮戰役海戰圖》中的朝軍水師所穿棉甲式樣完全相同。

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的朝鮮棉甲

  另外需要澄清的是,很多人將明軍胖襖認作是棉甲的一種,這其實是一個誤會。據《大明會典》記載,洪武九年明軍開始裝備一種以紅色為主,紫青黃為輔的四色棉花戰衣,謂之“鴛鴦戰襖”,“宣德十年定例、每襖、長四尺六寸、裝綿花絨二斤。褲裝綿花絨半斤。”,由戰襖尺寸與實棉重量看,這明顯就是一種禦寒冬裝而已,並非傳言中的棉甲。

明軍頭盔共有笠形盔與缽胄兩種:

首先是笠形盔,明軍稱為“明鐵盔”,民間又喚“帽兒盔”,由纓槍、盔頂、盔體、頓項四大部分組成。

明代笠形盔與元代笠形盔有兩大區別:第一,為了留出髮髻空間,盔體加高;第二,盔簷變平。

明鐵盔屬於明軍主要頭部裝備。 明成化四年兵仗局所監製記錄的盔型中各種四瓣、六瓣、八瓣明鐵盔佔據了絕大多數。比如明定陵出土的神宗御用明鐵盔頂飾金珠紅纓,由蓮臺與真武帝君像構成盔頂,盔體由飾有六丁六甲神的六瓣弧形鐵片構成,以六條盔脊連接。

定陵出土明鐵盔

其次,缽胄也是明軍大量裝備使用的一種盔型。該盔與蒙元制式基本相同,由纓槍、盔頂、盔體、眉庇、頓項五大部分構成。明軍缽胄頓項分為左右後三片,而蒙元缽胄頓項為一體式帶護喉的風格,這是二者最大的差異。

明軍缽胄盔體

  明軍少數將領和錦衣衛中擔負儀衛任務的御前大漢將軍,主要以鳳翅盔為主。明代鳳翅盔由纓槍、盔頂、盔體、抹額、頓項五大部分構成,與宋式鳳翅盔不同,明軍鳳翅盔護頰較淺,形狀更為圓潤,鳳翅較小,盔體除抹額外無其餘裝飾,多數為金銀二色。在頭盔鳳翅兩邊或纓槍上安裝有代表所屬建制單位的小角旗。這是中國漢式盔型最後的存在,到了清代,鳳翅盔從軍隊序列中完全消失。

萬曆與隨扈大漢將軍佩戴的鳳翅盔


冷兵器研究所


明代的盔甲,不是隻有單一形制,而是種類繁多,繼傳承了以宋甲為代表的華夏甲冑風格,也繼承了蒙古甲冑的特色,可以說是“諸甲百家,融於一朝”。

首先明代裝備最多的依舊是在亞洲叱吒風雲的鐵札甲,其穿戴方式和宋金時期的前開對襟或後背對縫一樣,不過與宋金時期不同的是,明代的札甲沒有披膊和護臂,卻而代之的則是防禦力更為強大的鐵手臂,即用織物袖子固定鐵片,和身甲扣接相連。總體來說,明代札甲的甲片更加細小,這就大大提高了穿戴者的靈活性。就札甲的分佈狀況,呈現一個北重南輕的局勢,北方尤其宣府鎮、薊州鎮、遼東鎮,士兵的披甲率高達93%,當然這也是被戰爭逼出來的。



再就是鎖子甲,明朝繼承了元朝的四孔拉絲機技術,因此也能批量生產鎖子甲。與西方的鎖子甲的套頭穿戴方式不同,中國明代的鎖子甲分為披膊、前開對襟式身甲、下裙三部分。通常鎖子甲不會被單獨裝備,而是和札甲或者棉甲組成複合甲裝備于軍。


再就是棉甲,明朝棉甲的風格是直接繼承的元代的蒙古棉甲,並沒有太大改變。棉甲的製作工藝要求很多,需要先將數斤棉花浸水用模子定型反覆壓制,然後用線網縫製成薄片,以日曬不膨為標準。制甲時,將甲棉裁剪、疊加,然後分別縫製成身甲甲裙之類的。為了增加防禦力,明人還在棉甲上增添鐵甲,用鉚釘釘制,根據鐵甲的內外分佈又分成明甲和暗甲。一般一套棉布鐵甲下來,質量得在35-40斤左右。

明代沒有明光鎧,但是有由明光鎧演變遺留下來的護胸和護心鏡,通常用在札甲和山文甲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山文甲的文物出土,但是在明代的歷史繪畫上,證實了山文甲是真實存在的,其甲片為山字形,拼接時一環套一環,既有札甲的風格,也有鎖子甲的特點,可是說是中國甲冑的王者特色之作,不過也正是這樣,山文甲的裝備僅限於將尉以上的將軍級別的人物,一般的士卒是絕對裝備不起得。



除了甲,還有頭盔方面。明代的頭盔,分為笠形盔、缽盔和鳳翅盔,其中鳳翅盔較宋代相比,鳳翅變得更小,色澤為金銀兩種。缽盔也被戲稱為避雷針。笠形盔則根據裝備者的身份,有不同的樣式,這裡就不一一多談了。


總而言之,明代的盔甲可以說中國甲冑世界最為輝煌的一刻,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搜索關注一下虎賁騎士團的動態,畢竟這是中國第一支參加中世紀格鬥錦標賽的隊伍。


火器工坊


明代鎧甲存世也很少。但是因為有《出警入蹕圖》的傳世明代鎧甲的樣式非常清晰明瞭。詳情參考《出警入蹕圖》。這幅畫分為《出警圖》和《入蹕圖》兩部分。由宮廷畫師合力完成的實景記錄畫卷。描繪的是皇帝在宮廷侍衛的護送下騎馬出京謁陵,然後再坐船返回北京的情景。所有侍衛隨從包括皇帝都嚴格按所對應的等級制度著不同的鎧甲。不僅是畫卷更是重要的官方史料,真實權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