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当时死之前为什么不把司马懿杀了?

爱剪辑nice


曹操死前,司马家可是满门忠贞啊!司马懿父亲司马防,是东汉老臣,一向以耿直公正著称,家教也严格,生有八子,号称“司马八达”。


最关键的是,司马家的家主司马防在219年才死,只比曹操早死了一年。司马家的事儿,基本轮不到次子司马懿做主。



司马懿还有个长兄司马朗,政治地位比司马懿高得多。司马朗曾当过兖州刺史,属于封疆大吏,有过兵权。司马朗在217年征讨东吴时,染病身亡。原本,司马朗才是司马家的继承人,司马懿继承司马家不过是个意外。


司马懿在曹操生前,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最后职位是太子中竖子,相当于曹丕的跟班。司马懿在曹操生前,一直都是文职,根本没有掌控过兵权,在曹营内部一大群文臣武将里根本排不上号。



有传说称,曹操曾做梦“三马同槽”,暗指司马父子三人,但曹操误认为是马腾父子。其实,即使曹操当时联想到司马家三父子,那肯定也应该认为是司马防+司马朗、司马懿三父子,或者干脆做个“九马同槽”的梦(司马防+司马八达)。何况,曹操死的时候,司马三父子都死了两个了(司马防、司马朗),这梦根本就不准了。


所以,编造这个“三马同槽”梦的人,对历史根本没有进行考证。



司马懿最后的发达,关键在于作为曹丕的跟班,成了魏文帝的开国功臣和基本班底。他的发迹,要在曹操死后才开始。(陶慕剑)


陶式防务评论


这个道理比较简单,不需要太多文字解释,曹操没有杀司马懿的理由,必须留一个人下来辅助对抗诸葛亮。

曹操在世时,司马懿藏得很深

一方面,曹操在的时候,司马懿没有什么非份之想,只是想一心辅佐曹氏一家,为其出谋划策,即使有不才之心,司马懿也掩盖得非常好,基本上不露什么马脚。曹操虽然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但是司马懿一直跟着曹丕混,表现得很不错,无论从能力还是气质是,曹丕还是可以控制住司马懿。司马懿在曹丕手下了是中规中矩,不敢有什么想法。

所以,曹操一看,自己的儿子能驾驭得了司马仲达。也就放心的去了。

事实证明,曹丕在位时,司马懿也确实不敢有什么反叛的举动。只不过,曹丕活的时间太短了,

司马懿篡位的诱因

曹丕从当上魏王,到当魏文帝的这段时间里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把曹植、曹彰等兄弟全部赶回封地,还派人对他们严加监视。接着,曹丕又杀了曹植的亲信丁仪、丁廙兄弟。但曹丕还是不能放心,他始终把自己的弟弟们幽禁在封地,不许他们自由行动。曹丕的这种做法导致了他本人以及后继皇帝的孤立,这也是曹魏走向衰退的原因之一。让司马懿夺位时,没有曹家兄弟出来帮忙。

即使曹丕命短而死,明帝曹叡二十四岁即位,司马懿也没有造反之心,可是后明帝也没活多久,

而且比较荒淫,所以,35岁就死了。

明帝死后,年仅八岁的太子曹芳即位。明帝的皇子皆早夭,曹芳不是明帝亲生,据说家系不明。这也一直是明帝的一块心病,他在病重时选了曹爽和司马懿来辅佐幼小的曹芳。 曹爽是曹氏一族的实权派人物曹真 之子。明帝本来打算让曹操之子,与自己从小关系亲密的燕王曹宇当曹芳的监护人,但是近臣刘放等人以反对皇族参政为由,而是推荐曹爽当监护人,又把灭公孙渊后一直驻扎辽东的司马懿紧急召回。这就是以曹爽为中心的曹氏一族和以司马懿为中心的官僚势力争权夺利的开端。

这简直是逼着司马懿篡位,因为,皇帝年幼。曹爽本为太子党公子哥,其亲信也多为一些自诩为名士的轻佻浅薄之士。其中何晏是后汉末期外戚何进的孙子,因其母后来成为曹操的侧室,所以从小在宫中与曹操之子一起长大。

曹爽及其党羽亲信,操纵着年幼的皇帝,屡改制度,并擅自伐蜀给魏带来巨大损失。这些虽然司马懿都看在眼里,但他却尽量回避与曹爽发生争执。司马懿诈称有病,不问政事,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但是曹爽阵营并没有完全放松对司马懿的警惕。

其实,曹爽的所做所为,其实也是不得人心的。

由于司马懿演技太好,骗过了曹爽。

最终司马懿选择了篡位

因此,曹芳即位十年后的正始十年(249,后改为嘉平元年),司马懿终于开始行动。这年正月,曹芳往高平陵祭拜明帝,曹爽等随行。司马懿趁机以皇后之命关闭城门,宣读历数曹爽罪状、要求即刻罢免其职的上奏文。曹爽在城外听到这个消息一时束手无策。亲信桓范劝曹爽带皇帝去许都,以天子之名号召全国对抗司马懿,曹爽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放弃抵抗向司马懿投降。从小娇生惯养没吃过苦的曹爽,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被砍头。司马懿先把他们一族锒铛关起来,不久就找借口将曹爽及党羽亲信夷灭三族。事后司马懿被任命为宰相,但他却固辞不就。但是毋庸赘言,司马懿此时已重归政界,掌握了魏国的军政大权。与曹爽关系亲密,也是曹爽姻亲的夏侯霸就是在这个时候亡命蜀国的。

曹操生前不杀司马懿是情理之中,曹丕、曹叡时期,司马懿都被控制住,到了曹芳,一方面年幼,另一方面草包曹爽的不才,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样,让司马懿自己想不造反都难。关键还是曹氏家族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造成的


国内ERP专题


这其实是要讲“政治规矩”的,曹操也曾对司马懿动过杀心,只是司马懿太会表演,最终瞒天过海,在生性多疑的曹操手中活了下来。而除此之外,司马懿的身份也为他提供了一层保护色。

“影帝”司马懿

司马懿的本性是坚忍阴毒的,和一般儒士的迂腐不同,司马懿却能随机应变,最终骗过了曹操、曹丕等人。即使在《晋书》中,对司马懿的评价都不是很高。

帝(司马懿)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诛曹爽之际,支党皆夷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明帝时(东晋明帝司马绍),王导侍坐。帝问前世所以得天下,导乃陈帝创业之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迹其猜忍,盖有符于狼顾也。(《晋书》)

这段记载,说明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司马懿善于伪装且有机变。曹操怀疑司马懿以后会图谋不轨,因此对曹丕说明情况,多疑的曹操已经对司马懿起了杀心。但司马懿早和曹丕打好了关系,因此曹丕帮他说好话。

此外,司马懿勤于本职工作,甚至废寝忘食,以此打消了曹操的疑虑。司马懿的演技,放在现在绝对是影帝级的,不然多疑的曹操不会放过他。而且,后来司马懿装病,成功骗过曹爽,都证明其善于伪装且有机变,能够成功蒙骗世人。

第二,司马懿有着坚韧的意志。司马懿除了善于伪装之外,还有着坚韧的意志。司马懿历侍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并在曹芳时期灭掉曹爽,从而把持了曹魏政权。司马懿能够隐忍这么长时间,其心理素质必定是超强,不然早就疯掉了。

眼见曹丕、曹叡还强大的时候,司马懿能够隐忍且奉献自己的忠心。一旦曹氏子孙变得孱弱,司马懿便发动致命一击,从而攫取了权力。没有坚韧的意志,是万难做到这一点的。

第三,司马懿有着阴毒的本性。司马懿在成功把持政权后,把曹爽和他的同党都夷三族,即使是出嫁的女子也被杀掉。等到东晋明帝时,想要知道晋是怎样建立的,王导便把司马懿的事迹讲给他听。

即使是司马懿的后代,听完他的事迹后都感到羞愧,以致怀疑晋朝能否长久保持下去,由此可见司马懿阴毒的本性、狠辣的手腕。

司马懿能为曹魏政权做贡献

曹操之所以没有杀掉司马懿,还跟当时天下大势有关。三国鼎立,各方都在极力招揽人才,曹操自然不愿意担上“杀士”的名声。

方今收天下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这也是曹操当初不杀刘备的一个原因。假如此时曹操已经一统天下,自然不介意顺手除掉司马懿。但天下尚未统一,各个政权除了比拼硬实力外,还需要比拼人才这种软实力。司马懿确实有才,因此曹操只是提醒曹丕而没有痛下杀手,要的就是留下司马懿给曹丕做贡献,曹操也相信曹丕足以驾驭司马懿。

天子(曹丕)自广陵还洛阳,诏帝曰:“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

曹丕对司马懿的军事才能极为认可,曹丕在东线作战的时候,就让司马懿负责西线;曹丕在西线的时候,就让司马懿负责东线。司马懿自受到曹丕重用后,一直掌握军权达27年,屡立战功,为他在军队中积累下大量人脉。尤其是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和诸葛亮多次交手的司马懿更是声誉日隆。

曹丕、曹叡尚能驾驭司马懿,但可惜两人都是早死,小皇帝即位后孱弱。再加上辅政大臣曹爽等人完全不是司马懿的对手,最终使得垂死之年的司马懿,奋力一击夺取了曹爽的权力。最终经过司马师、司马昭的努力后,司马氏终于攫取了曹魏政权。但在这背后,其实还有着两个不同阶级的斗争。

司马懿身份也是一层保护色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豪族逐渐成为了统治阶级的主要力量。到了东汉末年,儒家豪族的势力更是成长起来。汝南袁氏(袁绍、袁术等)、汝南荀氏(荀彧)、弘农杨氏(杨修等)、河内司马氏(司马懿等),都是儒家豪门的典型代表,也是形成割据势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服膺儒教。(《晋书》)

而曹操的出身却是寒族,因为曹操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操这样的出身,自然被儒家豪族看不起。而曹操本人也走的不是儒家的路数,是更加注重刑名的法家。

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

在儒家的观念中,宦官是不应该占有政治地位的,所以曹操只能从寒族人物那里获得支持。当然,曹操后续也得到了部分儒家豪门的支持,比如荀彧(原先投奔袁绍,后归附曹操)等。

等到官渡之战后,曹操的胜利代表着寒门战胜了儒家豪门(袁绍)。儒家豪门的力量遭到挫败,不得不暂时选择隐忍。杨修、荀彧之死,也代表着曹操对儒家豪门的打压。但这种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儒家豪门的力量依旧强大。

所以,曹操即使杀掉司马懿,依旧无法改变儒家豪门拥有强大力量的现实。因此,面对“顺从”的司马懿,曹操只是提醒了儿子曹丕,而没有直接动手。等到曹丕为了登上皇位,选择了和世家大族妥协,以“九品中正制”来选拔人才的方式,换取世家大族对他登基的支持。但儒家豪门暗中支持司马懿夺权,这也是后来西晋能建立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曹操之所以没杀掉司马懿,是遵循了基本的“政治规矩”。即在没有拿到司马懿确实的谋反证据之前,碍于当时尚未统一的局面、司马懿代表着儒家豪门势力以及司马懿确实有大才,能为子孙后代做贡献,才对司马懿网开一面。

这也跟司马懿“影帝级”的演技密切相关,如果不是他很好地掩饰起自己的野心,曹操说什么也不会放过他的。即使到了曹爽,也是先后多次试探司马懿,但都被司马懿成功识破并躲过。如此坚忍阴毒且有才的司马懿,最终和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颠覆了曹魏的政权,这是当时的曹操所料想不到的。


飞熊说历史


司马懿有惊世谋略不假,但是司马懿善于伪装,伪装到最后其实曹操虽然不放心司马懿,但是在曹操的心中,司马懿是无法与自己其他谋士所能相提并论的,如果真觉得司马懿是威胁,那么排名在司马懿之前的那些谋士岂不是更应该先杀吗?再者司马懿是曹丕的师傅,跟曹丕关系相处的很好,曹丕经常在曹操面前为司马懿开脱,这也是司马懿能活着的原因所在。

司马懿是一个既有才华又懂得收敛锋芒的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忍,其实对于一个有才华的人来说能做到这一点属实不容易啊,君不见杨修不就是死在自己锋芒毕露以及不知道收敛的性子之上吗?而司马懿这一隐忍就是几十年,这份耐性韧性真是少有啊,这样一个有才华又能忍的司马懿,成就大事还不是早晚的事吗?可以说司马懿算得上一个隐藏的高手了。

再者有曹操在司马懿恐怕不敢也没有那个胆量谋反,而曹丕虽然不及曹操但是政治智慧高不说,城府也是极深的,司马懿自然也不敢造次,曹睿其实也是如此只不过这几个人都太短命了,而司马懿不仅能忍寿命还长呢,这也是一种本事啊,所以后期司马懿家族统一三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罢了。





婉兮历史


古典昭今(诗音华)回答:

(一)司马氏家三人掌握魏国兵权。司马懿自从被曹操重用后,就排除异已,把大子司马师和二子司马昭掌控二支最尖锐的部队,使主要军队能给自已调配;自已在曹操面前大智若愚,俯首贴耳,阳奉阴违,表面为曹家效命愿肝脑涂地,暗地却为曹操死后另作打算。打仗时老谋深算,使蜀国孔明和吴国周瑜还算难于抗衡,曹操自己也明白,除了他,再难找到适合的了。

(二)曹操爱才惜能如爱自已命。“用人不疑司马懿”,他这种过分地任人唯贤,导致了“司马昭之心”的肆意恣长。既然是“不疑之人才”,司马懿可以放心地发展自己的亲信在军政方面独霸,不仅两儿子掌控了军权,还有数亲朋在军政当权。虽曹操在晚年梦见“三马同槽”,也想有所扭转,但大势己去,盼望儿子曹丕,让汉献帝禅位登帝来解决,但曹丕过淫命不长,以致使“司马霸魏国兵权”的司马氏家最后以“三国合晋”,司马篡朝得顺利实现,魏朝自从曹丕登帝后三十几年被司马家氏替代建立晋朝。

——古典昭今(诗音华)


古典昭今


这个事道理很简单,曹操并不是没有考虑过杀司马懿,而是权衡过利弊,只是他无法预计后世的事而矣!

尽管司马懿藏得很深,但逃不出曹操的眼睛,曹操知道司马懿是一个难得的奇才,一定考虑过杀他,这一点司马懿非常明白,那么曹操为什么在有生之年杀掉司马懿为自己的后代铲除隐患呢?因为曹操认为自己的后人能够驾驭的了司马懿,让司马懿为我所用,临终前嘱咐后人利用司马懿,提防司马懿,所以就没有杀司马懿,后人其实也记住了,曹操万万不会想到自己的后人连续出了几代短命鬼,寿数不高,好几代人没熬过司马懿这一代,才让司马懿反了盘。


阳光4832188218510


曹操早就看出了司马懿的狼子野心,可以看出,曹操时期不管战争多么的艰难,曹操都不让司马懿带兵,只向司马懿询问应敌之策,曹操曾经给臣下说:司马懿鹰目狼顾,不可赋予兵权,久必成国家大患。

曹丕认真贯彻父亲这一方针,在司马懿要求带兵的时候曹丕也没有同意,遇有战事只向司马懿询问如何应敌,带兵不需要他,曹丕把司马懿当作自己的军师,只让他给自己出谋划策,曹丕让别人去执行司马懿的作战方针,为了能使魏国更好的应对蜀、吴两国,所以曹丕没有杀司马懿,曹丕也希望他的继承人和后世子孙在军事上贯彻自己的方针,就是只询问司马懿作战方案,具体的执行让别人来做,但是他的继承人和后世子孙没有做到这一点,让军权尽落司马懿之手。导致魏国皇权傍落,天下尽归司马懿。


以上是我个人对这起事件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一起探讨。


慧眼寻历史


我说三条

1,司马懿年纪太小。在曹操眼里,司马懿就是一个黄口小儿。

他179年出生,208年被强行征辟。曹操208年的时候,已经53岁了。曹操废三公,出任丞相,大权独揽。司马懿这时候,就是个文学掾。

文学掾能干啥?说句不好听的,司马懿当时的地位,连刘放和孙资这两位霸府中枢的秘书都比不过。就不要提更老牌的司空府主簿、颖川四大文人领袖之一赵俨和新任丞相府主簿、贤明太守出身的贾逵了。

别看脑残电视剧,司马懿可不配荀彧给他铺路。司马懿做做文官,可以管控他爹司马防这种东汉老资格的官僚。宣王年轻的时候,也就这点价值。

2,曹操当时要对付的人都是对曹氏统治有重大影响的人。

天下英雄,曹操得选择大个儿的对付。什么董卓吕布李傕郭汜袁术袁绍马腾马超孙坚孙策刘表陶谦张邈……这一大堆人才是曹操的敌人。刘备孙权就不说了。

反过来,司马宣王和上面这些地方割据势力相比,算个屁啊。曹操要能算到司马懿后代的成就,他就不会输那么多仗了。

3,地方豪强诸多,豪门大族林立。曹操更希望收服这些家族。如果不能收服,那就杀一儆百。

崔琰下狱死了,那是崔琰背后的势力太大。清河崔氏,不好对付。孔融死了,孔家什么地位,圣人的后裔,孔家也不好对付。荀彧据说有被曹操赐死的嫌疑,那荀彧是什么地位,颖川文官扛把子,曹操为了震慑拥汉大臣要掐韭菜尖。杨修背后是弘农杨氏,号称也是四世三公的家族,就是诛杀项羽的西汉开国元勋杨喜的后裔,还号称经典世家,专攻尚书的顶级门阀。

在这些人面前,司马宣王根本就不入流。温县司马家,不入流。


周周周树人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不过,到了三国中后期,司马氏逐渐掌握了曹魏的大权,最终,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取得了曹魏,建立的西晋。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司马懿这个人,曹操生前就叮嘱曹丕要小心。那么,问题来了,曹操临死之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反而杀了杨修?

首先,对于杨修和司马懿这两个人,都是非常聪明的人物,为什么曹操要杀了杨修,却放过了有远大志向的司马懿呢?对此,在笔者看来,就曹操杀杨修来说,由于受《后汉书》、《三国演义》的影响,后世人一直以为,杨修死于小聪明,并且言之凿凿地举出多个证据。不过,从根本原因上来说,杨修之死,很可能是因为立场和曹操的对立。杨修的父亲杨彪为尚书令的时候,就对曹操有所看法,更不用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更加有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在这一点上,荀彧也是因为和曹操有不同意见,最终也被逼自尽。

其次,对于杨修来说,在曹操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他站在了曹植这一边。经过杨修等人的帮助,曹植一开始确实处在了上风。不过,对于曹丕来说,也有司马懿、陈群等谋士的支持。在这一之后的争斗中,曹丕反超了曹植,最终被魏王曹操确定为继承人。在此背景下,为了避免曹丕和曹植两兄弟之间激烈争斗,确立曹丕继承人的地位,曹操自然需要对曹植的势力进行削弱。由此,对于曹植的谋士杨修来说,因为太过聪明的缘故,很可能会成为曹丕之后的重要威胁。到了公元219年,曹操在临死之前找了个理由杀了杨修。

那么,曹操为什么放过了司马懿呢?对于曹操来说,生前逐渐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对于喜欢猜疑的曹操,这样的司马懿让自己心里很忌讳。因此,曹操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事。但是,相对于杨修,司马懿无疑站到了立场,也即是在辅佐曹丕这位曹氏家族的继承人。在此基础上,曹丕自然对司马懿非常维护和信任。对于曹操来说,临死之前主要关注的是让曹丕顺利即位,并且最终称帝。在这一点上,司马懿的存在显然是利大于弊的。

最后,曹操之所以没有杀司马懿,也是因为司马懿在当时小心翼翼,没有什么问题让曹操抓住。而对于当时的杨修,则是因为行事上的自大,所以让曹操随便都能按一个罪名。并且,在年龄上,司马懿的年龄要比曹丕大8岁左右。对此,在笔者看来,曹操很可能是觉得司马懿的年龄要明显大于曹丕,也即曹丕只要在位,即便司马懿有异心,都会被曹丕所压制。但是,让曹操没有想到的是,曹丕在位不过数年就去世了。至于曹丕的儿子曹叡,同样在司马懿生前就去世了。由此,曹操放过的司马懿,其势力不断强大,最终其孙子司马炎取代了曹魏。


梅姑姑318


  • 首先,曹操知道这个司马懿不简单,但他没有想到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子孙,虽然当时天下曹操占据了北方,但是还有刘备、孙权。曹操并没有实现自己一统的大志向,所以这个重担就得交给自己的后代完成,虽然当时的司马懿有些志向,但也只是曹丕手底下的一个幕僚而已,对曹丕是造成不了威胁的。

而且当时争夺世子的时候,司马懿就站在了曹丕这一边,看起来是非常的忠心,而当时曹植身边也有一个幕僚杨修,这两边都为了世子之位而争夺。

  • 曹操后来就觉得,曹植有点华而不实,难以继承大位,就把曹丕立为了世子,所以杨修就成了曹丕身边所威胁的人了,同时杨修并不是像司马懿一样,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总是爱揣测曹操的心思,只要有他在,曹丕就会有阻碍,最后也就把他杀掉了。

而司马懿在曹操看来是一心想要扶持曹丕的,曹操为了成就一统天下的大业,还是把司马懿留在了曹丕身边。

  • 还有曹操也是一个爱惜才能的人,一般不会乱杀人,除非是曹操不能容忍的时候。在当时想要做官很难的,没有地位,就算有知识也是无法当官的,所以曹操在招揽自己的人才的时候,不在乎出身,提出了一个唯才是举的方针,只要有才能,通过举荐,就可跟着他干,所以曹操在当时就获得了一大批人才。

一开始司马懿也没有跟着他干,也是曹操下了死命令才过来的,曹操是不会轻易的杀掉有才能的人,除非他们是不想为曹操办事,在一定的程度上,他还是蛮容忍的。

  • 曹操对人员的把控也是非常好的,始终都打压这司马懿,在他手里是没有机会让司马懿接管兵权的,而且司马懿也是比曹操岁数要大个10来岁的,当时曹睿也是不小的了,所以曹操认为自己的子孙还是有能力能够压制住司马懿的。
  • 再加上,曹丕一心想当上世子,这其中也少不了司马懿的支持,所以曹丕也是一心护着司马懿的。可奈何曹丕和曹睿都没有活的的长,都让司马懿当了辅政大臣,最后的权利最终还是落到了司马懿的手上。

总之曹操一心想的就是为自己的子孙打好基础,能够更加的一统天下,只能说是司马懿太聪明了,懂得明哲保身,不会犯任何错误,目的就是要让曹氏亲贵他们放心,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后面的事谁也说不准对吧。曹操一代枭雄在生前,可谓是辉煌的,可他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江山还是被他提防的司马懿夺了回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