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活也不讓老人幹,就是孝順?你認可嗎?

海雲海


孝順長輩,是中華民族為世人稱道已久的傳統美德。作為炎黃子孫,理當將其繼承下去,並且發揚光大。

晚輩對長輩的孝順,不但要體現在物質照顧上,而且也應當以精神上的體貼與之並重。

(1)奉養長輩

對於長輩的“滴水之恩”,晚輩自當以“湧泉相報”。遺棄長輩,或是對其置之不理,是天理不容的。奉養長輩,是晚輩義不容辭的天職。

奉養長輩,首先是要減輕長輩的負擔。不要事事讓長輩操心,處處讓長輩出力。長大成人之後,要儘快自力更生。寄身於長輩操勞之下,難免會“發育不良”。

奉養長輩,其次是要幫助長輩。幫助長輩,應當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重在盡力而為。對於無依無靠的長輩,尤其是自己的生身父母,要主動擔負起贍養的職責。

奉養長輩,最後是要照顧長輩。對於長輩,特別是上了年紀的長輩,在生活上要多加關心愛護,並且應當為此而不遺餘力。

(2)體貼長輩

長輩之人,尤其是上了年紀的長輩,腦力和體力往往會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其中的人還會因此而百病纏身,或是行動困難。對於遇到這種情況的長輩,晚輩一定要更多地從精神方面對其加以體貼。

人到老年,通常最害怕寂寞孤獨。作為晚輩,一定要經常抽空前去探訪長輩,爭取為其排解孤寂之感。一時難以抽身的話,也要多寫信、多打電話,或是委託家人前去看望長輩,切莫對其不聞不問。

綜上所述,這是孝為先。

至於,什麼活也不讓老人幹,就是孝順,我不認可這個觀點的。就以我們家目前的狀況為例,我們來說一說吧!首先,我們家是中國典型的“四二一”家庭,我們夫妻是80後,上面四個老人,下面一個小孩。暫時看是風平浪靜,可是老人一年比一年年紀大了,病也多了,孩子也長大,培養的費用,也逐漸在增加,而且現在錢也難掙了,生活水平也談不上是什麼水平了,真是感覺壓力山大啊!我們夫妻一年12個月,沒有十分重要的事情,一般不會捨得休息,就是為了多掙點錢,為了讓生活更好些。

家裡孃家老人70多歲了,退休工資4000多元,生活在小農場,一個常年有病,另外一個也有病但也得堅持照顧病人,家裡家外,都得一手幹,儘量不給兒女添麻煩,生活支出還可以,他們苦了一輩子,一直幹到60多歲,實在幹不動,也沒人敢僱傭了,現在家裡還有小菜園子和一塊小荒地都種著呢,種地300元左右的收入也捨不得荒廢了。作為女兒的我,心有餘而力不足,離家遠,平時只能電話噓寒問暖一下,儘量做一點孝心。兩位老人也是偶爾他們一年到頭會來長住一個月,女兒沒有能力回報他們什麼,可他們卻總是問錢夠花不,每次都是搶著買東西,臨回家的時候偷著塞錢,就因為這個,不知道掉了多少眼淚。就說這些吧……

婆家老人57歲,我們生活離得近相距15分鐘的路程,都是在臨市區的地方,花銷不算小,物價水平不是很低。我們基本經常見面,也在一起共同生活過,加在一起能有大約有4年的時間吧!孩子小的時候在一起生活過2年,之後我和老公把外縣結婚的房子賣掉了,暫時在市區還買不起房子,又在一起住了2年。這一共4年的時間讓我感觸特別多,讓我有很多話,來回答咱們認證的問題了。

4年的時間,我們笑過,也吵過。我和老公之前沒有什麼問題,有時候幾句話過來,也就沒什麼了。可是和婆婆公公之間,我真的是很苦惱。通過最後的這次嚴重吵架,我覺得可能是我們之間的三觀不一樣吧!我不是在這兒指正別人的錯誤,他們對生活的拖拉態度,我接受不了,生活有很多機會,都不去把握,只是安於現狀,不去想辦法“掙”,只是想辦法“省”。我不能說我有多麼努力,但我最起碼不會讓我的下一代再過我現在的日子。我們高興的時候在一起聊天,我們總說這個年紀乾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行,不用像年輕人一樣苛求掙多少錢是多,主要是當鍛鍊了,還能接觸一下人,挺好的。可是一到真正去幹的時候,他們往往就不是那樣了。按理來說,現在不說70歲以上,也算不上老人,畢竟身體也沒什麼病,也都定期體檢,平時營養藥也不斷,家裡也沒有什麼大的負擔,兒女也不是啃老族,孫子也不用帶,這也應該算是自由自在的日子了吧!在保護好身體之餘,出去乾點臨時的工作,增加點收入,鍛鍊一下身體,本來文化程度不高,說什麼有的時候就聽不懂,有了工作,就會接觸更多的人,更多和自己年齡相仿的人,和自己生活有關的人,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朋友圈,多瞭解外面的世界,這樣人才能覺得充實,有一個寄託。到什麼時候人得有組織,是群居動物。本來吧!現在不管多大年齡的人都以手機為伴,交流就很少,和兒女在一起吃飯的時候溝通也沒那麼多了,而且兩代人之間有代溝的,共同語言真的很少,每次相聚之後都是各忙各的時候多,關鍵是我們這代人聊的話題,他們多數聽不懂,這個時候自己的朋友圈就顯得很重要了。兒女小時候以他們為榜樣,他們老了,也同樣可以用自己豐富的生活閱歷鼓勵兒女,有了話語權,也同時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從而做兒女堅強的後盾,讓兒女無後顧之憂。人雖然老去,但心理未老。人不都說嘛!生命在於運動,活到老,學到老,同時也是幹到老。人一退休,為什麼就來病了,甚至沒過幾年就過逝了,就因為他沒有寄託了,風箏沒人用線控制了一樣。社保是社會靈活就業人員後補交的,畢竟現在交社保的本金還沒來回來呢!3年左右就真的國家養活了,趁自己年齡允許,做一個養老前的最後奮鬥,這不是挺好嗎?咱們只是說幹到60歲,幹到60多歲的人也比比皆是。每天我下班5多以後是公交車的高峰期,60歲左右的上班族也有好大一部分,從他們的話語上講,不是沒有養老金,而一大部分的還是好養老金人群,他們只單單是為了錢嗎?不是吧!他們是不想被社會淘汰,趁自己還能動,抓一抓社會的小尾巴,公交車高峰期真的很擠,但比起他們熱情高漲的勁頭,也就不算什麼了。

諸如此類的話,我話裡話外說了不知道多少次,我當兒女的底子空,不能給你太多物質上的東西,但我們也不會當啃老族,孩子也不用你們帶,上小學了,只能給他做個飯,學習根本整不了,50多歲年級不大,多好的時候,把自己打扮一下,背上小包走出去。夫妻之間也要保證經濟獨立,有錢才有家庭地位,自己掙的錢花著仗義。不要把自己封閉在家,外面的世界沒那麼可怕,賣出這一步就好了。在家就那麼待著,交流越來越少,弄的好像我們做兒女的不理她似的,沒有了交流,時間長了,都被人忽略存在了呀!在公公那邊似乎見一點效果,公公要出遠門去工作,多掙點,就不強求婆婆工作了。但我們能放心,老人離家在外嗎?有什麼閃失,旁邊都沒個親人。公公為什麼就不能開導婆婆一下麼?就是在家封閉,不與外界接觸,整天和不正規的那些宗教組織聯繫,沒有文化層次,沒有文化涵養,不信科學。她的思想和現在她同齡人的思想格格不入。在婆婆那邊,幾乎像沒有說一樣了。老公是個大孝子,捨不得說,氣急的時候,語言說不出,就文字留言說,效果也沒有。說真的,都是為了這個家好,如果大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做,週末的時候大家改善一下伙食,坐在一起談談生活,談談工作,談談怎麼掙錢能把生活過的更好,那不就是一副其樂融融的景象了嗎?何必說,自己的退休金少,捨不得買菜,只用鹹菜,醬對付過日子呢!身體是自己的,錢是人,掙來的,不是省出來的。在吃上對付,時間長了,身體垮了,怎麼辦?兒女在一旁,能袖手旁觀嗎?作為80後的兒女,如果不是富二代,基本也都是自己過起來的,底子都特別空,有孩子,自己都是勉強維持的,不是不孝心,關鍵是拿不出錢來管啊!孝心不當錢用,沒有錢,醫院也不會理我們。作為兒女,我們想說,既然成為了一家人,我們不當啃老族,不用你們帶孩子,你們保護好身體,多一些鍛鍊,好的身體是需要鍛鍊的。喜歡就工作,減輕一下家裡負擔,幫助一下我們。要是不喜歡就去老年大學,學習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豐富一下自己的業餘生活,多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互動,你會感覺到生活的美好。退休了在家悶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時間長了,會讓你懷疑生命的意義的,越不與人交往,會越來越閉塞,不敢見人,把自己封閉了。畢竟也忙了大半輩子了,一看見活兒就打處了,但生活就是這個樣子的,千萬別讓自己感到心理空虛,那樣你的生活就沒有意義了,要說是實在有病在身,年齡太大了,真的幹不了了,也就另當別論了。工作也好,學習也罷,總之你們的付諸於行動,工作、學習都會有利於你身體和心理健康,這樣你會感覺到你還被別人需要,被人關注,這才是兒女們所所期盼的。另外,再說一些題外話,智能手機普及了,老人退休在家,從早到晚都眼不離手機,自己定時的學習一些養生的知識,偶爾看一些有趣的事情是可以,千萬不要太依賴手機,你得為健康做主啊!其次就是老人盲目的信仰一些不正規宗教組織,不要對它有依賴,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他們的各種說辭,洗腦,會讓老人輕信,有病,不看病,不吃藥,希望老人們要聽兒女的忠告。不是什麼活都不讓你們幹,而是現在現在的社會紛繁複雜,不要被一些充滿負能量的影響到。

公公臨時工能掙4000-5000元左右,婆婆臨時在幼兒園1500元左右,剛剛領社保1年多一點,1200元多一點,這是家庭基本的收入。不知道談了多少回才有現在的收入狀況,我不知道他們能堅持到什麼時候?

其實,我也想高高興興的過日子,如果我們手裡有錢,有誰又會去找氣生呢?願意工作就工作,就是不願工作去幹點正能量的喜好,我也不會去說什麼的。我們晚輩最多再多吃些辛苦,加班加點唄!對你們長輩的孝順,不僅要考慮你們身體的健康還要考慮你們心理的健康。

這是我作為一個80後,根據自己家的家庭情況,回答的問題。但我不能否認,如果家庭條件好的,為了盡孝心,老人就什麼活也不讓幹,那是有資本。

總而言之,什麼活也不讓老人幹,就是孝順,我不完全認可。




記錄學習成長


我母親83歲了,她一直是個勤勞的人。母親說,年輕時候,天天有幹不完的活兒,家裡的家務活兒:洗衣,做飯,伺候老人。又要下地做農務活兒:全家十幾畝田地,母親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地裡。她說,有莊稼就餓不著!人勤勞,就有莊稼收。

母親老了,她依然不閒著,院裡種了蔬菜和水果,還有各種花草。一年四季,母親的小院都是綠色的。

去年,母親病了,得了小腦萎縮,她好怕我和姐離開她身邊,每天恍恍惚惚。她會背四字經,女兒經,我就找來經書,給她念。姐給她準備了毛筆和宣紙。教她每天讀書寫字。漸漸地,母親的病竟好了起來。

母親每天都不閒著,她把屋裡所有大小盆子都接滿水,每天把傢俱和衣物等,都洗得乾乾淨淨。然後每天澆花,鋤草……

她的臉上總掛著笑容,她說,又好像回到從前的日子了。

是呀,通過自己的母親一例,發覺很多老人,都不願意閒著,願意幹著一點力所能及的活兒!這樣她們會覺得有生存的價值和樂趣。同時,她們會把無聊的時光融入到有趣的生活中。作為兒女,讓年老的父母心態健康,身體健康,就是我們最大的孝順!你說呢?


舒雁123


順其自然最重要

我隔壁發小的爺爺奶奶,最近幾年搬來他家養老,因為是農村,在他家的老樓房一側搭了一個平房居住。爺爺奶奶都過了80多歲,身體還算硬朗,自己種菜(門口菜園種了不少菜),自己做飯,基本自給自足。

我和發小都是近30歲,在我們農村,一般爺爺奶奶養老,只要自己身體條件允許,都是單獨過的。主要體現在單獨居家,單獨開火。當然,住在一起,肯定還是要儘子女的照顧義務,但主要還是爺爺奶奶自己過生活,畢竟農忙時種田,農閒時主要勞動力就出去打工了,家裡可能只有個把人照顧要上學的小孩子,逢年過節時,家裡人就齊了,兒子孫子,其他晚輩肯定會買點菸、酒、油、魚、肉等等孝敬一下爺爺奶奶。

農村老人閒不住,總是在幹活

近來幾天天氣好,他爺爺每天就在門口準備劈柴,先在村裡到處找乾燥的小樹或者路邊的樹叉用板車拖回來。然後用鋸子一截一截的鋸,一鋸就是一天,弄回來的很多是構樹。

我跟他爺爺聊天,我說這構樹難得曬乾,又難鋸,劈也不好劈!

他爺爺說:構樹耐燒啊!

我說是啊,像您兩個老人一頓飯,有得兩三根構樹劈柴就差不多了。

他爺爺房子門口已經堆了不少的劈柴,碼得井然有序,但老人家閒不住,總是在不停忙碌,要麼在菜園裡,要麼在準備柴火。

我跟發小開玩笑,我說你看你爹爹(我們當地方言叫法),鋸劈柴,一鋸就是一天。老人家完全不怕累啊,明天過年,跟你爹爹買個電鋸回來,有得三天兩天的功夫,把一年的劈柴都給鋸回來了。

發小說,那老人家每天總要做點什麼啊!就讓他慢慢的鋸,一天一點,也閒不住。

在廣大的農村,老人家就是這樣,閒不住

都是從那些飯都吃不飽的年代走過來的,只要身體還硬朗,能自理,就不願意讓子女操心,待在子女身邊,有個照應就行。

(沒有拍發小爺爺鋸劈柴的圖,這是那天拍直升飛機時的圖,綠色頂棚就是他爺爺奶奶住的屋)

(發小爺爺奶奶養的雞,孵出的小雞娃)


關關關天雄


以前看過一個故事,還記得個大概。說的是一個大富豪從小在小鎮上由母親撫養長大。後來他去了大城市,事業很成功,成了國家重量級的富豪。母親習慣了小鎮的生活,一直一個人獨自在小鎮生活。一天富豪接到了電話,說母親得了絕症,富豪匆匆忙忙回去了,穿的很隨意,然後告訴母親,他生意失敗,破產了,欠了很多錢。母親70多了,也不想再去住院治療,催兒子回到大城市好好賺錢,趕緊還債。兒子走後,老母親,在鎮上重新支起了她當年養活兒子做糕點的小攤兒,於是鎮上的人都知道她的兒子破產了。老母親感覺兒子很需要她,居然奇蹟般地支撐了十年。80多歲的老太太安詳的去了,小鎮上的人發現來送葬的人居然有許多在新聞上常見的大人物。這時大家才知道原來兒子根本沒有破產,他一直隱瞞實情,只是為了讓母親感覺自己被需要。他成功了,這種被需要感居然神奇地延續了母親十年的壽命。

被兒子需要是這個老母親撐下去的最大念想。人從懂事開始,就靠念想而活,感覺到自己有存在的價值是走下去的最大動力。

每個人的念想不同,可能是有牽掛的人,可能是有未了的心願,可能是有某些愛好,不管是什麼,反正是人對社會、對生活的留戀,那些自殺的人總愛留言說生無可戀就是這麼回事。

人老了,慾望會越來越少,念想也就越來越少了。所以做兒女的對他們的最大孝順就是她們愛幹啥就讓她們去幹吧,睜隻眼閉隻眼,差不多就行了。

有個街坊,家裡一兒一女。說實話,兒子結婚以後妻子對母親不太好,但是女兒其實挺孝順,可是女兒對哥哥的做法也有看法。開始的時候女兒去看媽媽的時候總是給她錢,後來她發現母親從來捨不得花,每次錢轉手就給了孫子。後來女兒就再也不給錢了,每次就買東西,沒想到東西轉手也到了孫子那裡。女兒生氣了,告誡媽媽以後如果你再這樣做,我也不回來看你了。母親年紀越來越大,一個人住總也覺得有點孤單。她害怕孝順的女兒也不來了,再也不敢把東西給兒子孫子了,但是,這樣一來他們就更不來看她了。女兒發現母親越來越不開心,越來越沉默寡言,她不知道是為什麼。大概過了一年,母親就病了,過世了。這時女兒發現母親的櫃子裡堆了好多她送的吃的喝的用的,沒有動過。這時女兒突然就明白了,原來母親一直希望兒子孫子來看她,哪怕她用錢用物貼他們能換他們來看她,她也開心。女兒痛哭了一場,很後悔。如果可以重來,只要母親高興,其實她給她的錢、給她的物她愛給誰給誰。

有些老人沒有老伴很孤單,有的找到了合適的老伴,兒女卻要拼命反對,其實何必呢,只要那個老伴人還比較靠譜,不要計較太多。這時,讓他們有人陪伴就是你的孝心。

同事的媽媽過世幾年了,她爸爸65歲,身體很健康,找了一個老伴,兩人相處地挺好,父親活的越來越有精氣神了。同事覺得真是兩全其美,父親過的很開心,自己也不用上班還要擔心父親一人在家怎麼樣怎麼樣的。

人如果一直閒著,其實是一件很無聊很無趣的事情,即使老人也是這樣。尤其四、五十年代的老人,他們年輕的時候,忙慣了,勤快慣了,你讓他們一直閒著,你以為什麼都不讓他們幹,就是對他們的孝順,其實他們挺難受的。

小區附近有一片空地,暫時還沒有開工。好多六七十歲的老人就跑去開荒種地。有的兒女挺反對的,怕他們累著,他們才不聽勸呢,偷偷地也要跑去幹。有一天我看見他們拿著自己種的蔬菜在那裡半賣半送,臉上開心的樣子,好像年輕了很多歲。這一刻突然明白,他們就是覺得自己還能幹,他們乾得很開心,那兒女就讓他們去幹吧,這就是孝順。

同學跟我講了一件事。她說她的媽媽特別喜歡去參加那些忽悠老人買東西的聚會。以前她特別反對,直到有一天跟她媽媽深談了一次。她媽媽說她知道有的東西沒必要買,但是她每次去參加那個聚會,她就覺得很開心,然後別人買了很多東西,她覺得她買一點也沒什麼,她說買東西也高興,她又不會買多。從那以後同學再也沒有反對過,反正媽媽知道分寸,她開心就好。

其實多數老人在她們能夠自理的時候是不會去麻煩兒女的,兒女能給她們的關心也沒有多少。讓她們有個念想,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開心就好,這就是子女最大的孝心。被兒子需要是這個老母親撐下去的最大念想。人從懂事開始,就靠念想而活,感覺到自己有存在的價值是走下去的最大動力。

每個人的念想不同,可能是有牽掛的人,可能是有未了的心願,可能是有某些愛好,不管是什麼,反正是人對社會、對生活的留戀,那些自殺的人總愛留言說生無可戀就是這麼回事。

人老了,慾望會越來越少,念想也就越來越少了。所以做兒女的對他們的最大孝順就是她們愛幹啥就讓她們去幹吧,睜隻眼閉隻眼,差不多就行了。


卉卉姐11


我不認可,雖然我現在快50歲,快進入老年,但是我是從學生時代就是勤勞的,幹家務的,到結婚後去婆家也是一樣上上下下幹完家務活,節假日到婆家從沒有坐下來聊會天,都是幹家務,因為不放心別人的衛生習慣,自己做才敢吃,吃完大掃除完才回家,到現在都一直幹,要是哪天自己不幹,我都不敢吃飯,所以幹到老幹不動再說吧


螞蟻家是海敏


我並不同意題主的這個觀點。孝順並不是什麼活兒都不讓老人幹,而是讓他們幹他們想幹的事情。

所謂的孝順即孝敬奉養父母,順從他們的行為和意識。

就拿我自己的父母來舉例子,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出身,一生奔波勞碌,忙裡忙外。猶記得小時候,無論天晴下雨,白天黑夜,除了晚上睡覺時間,一刻也不消停。那個時候家裡有十幾畝山地,白天父母需要下地幹活,由於沒辦法使用機械,都完全需要下苦力氣。即便是晚上,也要抽時間給我們做鞋,那個時候每年要給我們做幾十雙的布鞋,後來我們都不穿了她也就不做了。長此以往,他們養成了一種習慣,平時如果不幹點兒活,就渾身不自在,也就是因為這樣長久的勞作,再加上缺乏必要的保養,給身體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一身的慢性病。十幾年前,我們搬家到了現在住的地方,沒有了土地,本想著他們終於可以歇一歇,享受一下生活了。可是,他們終究還是閒不住,目前在家附近的工地和磚廠找了一份小工的工作,一樣也是每天早出晚歸,父親也是常年在外打工。

曾經給父母促膝長談過幾次,希望他們現在能夠閒下來,在家待著安享晚年。父母一致的說法是,以前幹活幹習慣了,現在如果是天天在家待著啥事情也不幹,心裡邊會很不自在,身體上也會不舒服。並且,你們兄弟兩個也都還沒結婚,我們現在乾點兒也是為了給你們減輕點兒負擔。溝通過幾次之後也就只能順從他們的意思了。

所以說,孝順並不是什麼事情都不讓父母幹。一方面,他們幫我們乾點兒活也是為了想幫我們減輕一點兒負擔,我們首先得領這個情。另一方面,作為老一輩人,他們前半生操勞慣了,現在如果讓他們閒下來什麼事情都不做,時間長了容易憋出病來。但是,也不是意味著只要是他們相干的事情都讓他們去幹,比如說那些對他們身體傷害比較大的事情還是儘量不要讓他們去幹。

總而言之,孝順的順也不是一味地盲從順意,也需要我們做子女的有個是非判斷,只有這樣我們的父母才能過一個安寧祥和的晚年生活。


愛養貓的魚


我反對。人老了,只要能動,是不願意閒下來的。我婆婆九十二歲,公公九十歲。他們自己過。自己做飯,買菜。我每週六和老公去一次。買菜,做飯,給婆婆洗頭,泡腳。他們很高興,很知足。他們身體好,吃飯香。他們願意這樣,不願意我們終日守在身旁。老少皆自由。


趙驥


老人最怕老的一件事,就是沒用了,什麼事兒也做不了。

什麼事兒也不讓老人幹,名義上是讓老人家養尊處優,頤養天年,是孝順。實際上對多數愛動的老人來講,是另一種“嫌棄”。

家屬區有位老者,八十多歲時,有點犯糊塗,我們去她家遊門,經常告狀說:女婿奪了她的權,啥也不讓我幹,沒用了,讓我等死呢。

我家剛開始也是,覺得老人年輕時受罪,老了享享清福,就別操心了。有一次,老媽和我搶著洗碗,我笑說:不會辦事兒,和你女婿搶好了。老媽無奈的說:哎,人家可能怕我洗不乾淨,什麼也不讓我動手……

孝順固然好,若讓老人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是對他們的尊重。


馬雅麗


我不認為這就是孝順,父母為兒女操勞了一輩子,已經形成了習慣,深入骨髓了,是按正常父母年紀大了,我們做兒女的不想父母那麼累想讓他們休息,但也不能什麼都不讓他們幹,這麼他們心裡會覺得他們老了沒用了,幫不了兒女,兒女不需要他們了的心理,這樣不好,要讓他們覺得我們是相互需要,是互相照顧的。 我身邊就有個真實的例子,我的一個親戚就一個獨生子,供他上大學娶妻生子,在孫子還未出生的時候就買了好多嬰兒用的東西想去城裡照顧兒媳婦孫子,但他兒子和兒媳婦不願意選了月子中心做月子,老人家準備的東西更是一個都沒用上,嫌棄不好用,兩個老人心情沉悶的回到了鄉下,後面就很少在他們臉上看到笑容,總是孤孤單單的2個背影。


木木的隨意生活


不認同!

我曾經就是這樣的想法,直到把我父母從農村接到城市來住了一年後,這種想法就改變了。我爸沒來之前,身體倍兒棒,65歲的年紀,腰板和背直直的,由於在老家常年幹農活,身體素質也很好,在我家住了一年,基本沒讓他幹任何事,背居然微駝了,待得也不自在。

所以老人家還是適當乾點力所能及的比較好,一來他們會覺得自己有價值感,不會太孤單;二來也能鍛鍊鍛鍊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