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诸葛亮第三次北伐为何会引来曹真大军伐蜀?


浅析诸葛亮第三次北伐为何会引来曹真大军伐蜀?

建兴七年,诸葛亮遣陈式攻打武都、阴平。曹魏雍州刺史郭淮率军援救,诸葛亮出军屯兵建威,郭淮因此退兵,蜀国因此得了二郡。这是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几乎是无抵抗的胜利,在五次北伐当中,也被称为小局部战争。

此次北伐仅在诸葛亮传及刘禅传中有记载,而且非常简要。

诸葛亮传: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

刘禅传:七年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遂克定二郡。

简要程度让人不得不觉得武都、阴平二郡的丢失对于曹魏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反观蜀汉,却是大肆渲染,更有刘禅诏书诸葛亮,官复丞相,还把前面两次北伐的失利抹去得一干二净。

诸葛亮传: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幹国之重,而久自挹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第一次北伐减缩成街亭之役,而且失败的原因归到了马谡身上;第二次北伐不谈围陈仓二十天不克,单纯的表彰斩杀王双的功劳;第三次则是击退郭淮,兴复二郡之功。

照刘禅这么一说,三次北伐的功劳全在诸葛亮身上,没有半点不该。所以,赶紧官复丞相,不得推辞。

但紧接着,孙权称帝的消息就传到成都了。

孙权传:黄龙元年春,公卿百司皆劝权正尊号。夏四月,夏口、武昌并言黄龙、凤凰见。丙申,南郊即皇帝位,是日大赦,改年。

汉晋春秋曰:是岁,孙权称尊号,其群臣以并尊二帝来告。

浅析诸葛亮第三次北伐为何会引来曹真大军伐蜀?

这一消息可以说是震惊蜀国朝野,对于蔑吴态度由来已久的众臣大多数都提出要断绝同盟,彰显正义。显然以蜀国国力北伐曹魏被谓之骚扰,现在还要东伐吴国,可以说是痴人说梦。因此诸葛亮就吴国国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汉晋春秋曰:今若加显绝,雠我必深,便当移兵东伐,与之角力,须并其土,乃议中原。彼贤才尚多,将相缉穆,未可一朝定也。顿兵相持,坐而须老,使北贼得计,非算之上者。

吴国贤才尚多,将相和睦,如果与之为敌,不仅虚耗自身国力,还遂了曹魏的心愿。所以孙权爱称帝,就让他称帝好了,只要他乖乖的待着,别影响我们北伐就行。

最后,诸葛亮派出陈震出使吴国祝贺孙权,商议共分天下。诸葛亮也由此将屯兵北移至南山之下,新筑汉、乐二城。

刘禅传:冬,亮徙府营於南山下原上,筑汉、乐二城。

可是诸葛亮此举却引来曹真的大力反扑。

曹叡传:秋七月,诏大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宣王伐蜀。九月,大雨,伊、洛、河、汉水溢,诏真等班师。

曹真传:四年,迁大司马。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馀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

刘禅传:八年秋,魏使司马懿由西城,张郃由子午,曹真由斜谷,欲攻汉中。丞相亮待之於城固、赤阪,大雨道绝,真等皆还。

浅析诸葛亮第三次北伐为何会引来曹真大军伐蜀?

曹真由斜谷、张郃由子午谷、司马懿由西城走水路至南郑,三路齐发,直取汉中。恰逢连雨三十余天,导致汉水暴涨,栈道被毁,逼得曹真三路大军无功而返。

这可是曹真进位大司马后的首战,可以说是老天爷一丁点都不眷顾。

除此之外,不得不让人思考,既然曹真位居曹魏军事力量的最高统帅之位,为何是死磕蜀国,而不是南下吴国呢。

首先,西北是曹真继夏侯渊后统帅的战区,时间已久,知根知底。尤其是预言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必取陈仓而重点发展陈仓一事,证明曹真对其战略布置负有独到的眼光。曹真以‘蜀连出侵边境’为由将蜀国列为首要讨伐对象,因诸葛亮将防线北移,意欲侵蚀雍凉,所以想趁势扼杀。

其次,孙权二次称藩曹魏,其在曹魏心目中的地位卑微。况且,如诸葛亮所说彼贤才尚多,将相缉穆,未可一朝定也。蜀国相较于吴国而言,更弱。汉中乃益州北方之门户,只要拿下汉中,取蜀指日可待。

第三,孙权有能力而不作为。孙权在称帝后,并没有对曹魏有过实质性的军事行动,甚至在曹真西征蜀国时也没有。反倒是派卫温跟诸葛直率带甲士兵万人出海寻找夷洲及亶洲,错失了对曹魏进攻的大好时机。当然,这跟前两次北伐合肥有关,孙十万每次御驾亲征,都被吓得够呛。

最后,孙权称帝间接促进曹魏加速伐蜀的进程。孙吴不像曹魏据有洛阳,是以洛阳为正统作为政治基础;不像蜀汉是以继承汉室作为立国依据,所以孙权称帝必然引发时下人民对其反感。蜀汉是,曹魏亦是。因此曹叡能答应曹真讨伐汉中的心理也是,只要拿下蜀国,孙权逆贼自然是得臣服。

因此,曹真西征可以看成是一场曹魏心急的战役,毕竟孙权的称帝让这天下又多了一位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