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碑刻:历代书家所推崇—《石门颂》

《石门颂》文高261厘米,宽205厘米题额二行,为十字,文二十二行。每行三十三十一字不等,是形制较大的摩崖石刻。古人将之与《西狭颂》《甫阁颂》列为汉三颂。

书法碑刻:历代书家所推崇—《石门颂》


《石门颂》全称《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作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王升撰文,王戎书丹。原镌刻在褒斜道石门隧道西壁上。刻石迄今已近二千年,但刻石画貌仍然如新。它是一篇连同书丹者的笔意,镌刻者的凿工均完好保存下来的东汉赋颂佳作。《石门颂》对历代书法的发展颇具影响。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导源第十四》提及:《石门铭》飞逸奇姿,分行疏宕。翩翩欲仙,源出《石门颂》《孔宙》等碑。”康氏认为《石门铭》受《石门颂》影响而成,此言公允。

书法碑刻:历代书家所推崇—《石门颂》

因为北魏年间的《石门铭》后于《石门颂》316年刻成,镌刻在石门隧道东壁,正与《石门颂》东西相对,书写的风格清劲空灵,雄浑古雅,颇得《石门颂》神韵。“铭”的作者一定在精心揣摩“颂”的书法特征而后创作的。由东汉迄令,历代重视“石门摩崖”刻石的专家学者数以百计,如北魏的郦道元,宋代的欧阳修、赵明诚、郑樵、洪适、陈思、王象之,明代的严盛赵函、陶宗仪、周弘祖,清代的顾炎武钱大昕、王昶翁方纲阮元、毕沅、冯云鹏叶昌炽、罗秀书万方田徐廷钰张少村康有为,当代的容庚郭荣章等等都直接或间接的为石惟门摩崖刻石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大部分研充都涉及《石门颂》。

书法碑刻:历代书家所推崇—《石门颂》


《石门颂》大放异彩,身价陡增,是清末与近代的事。清朝张祖翼有一段有趣的论述:“然三百年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写《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

清朝中期及近现代人学《石门颂》的人很多,清何绍基便有《石门颂》临本问世,现代书家萧娴、龚望也有《石门颂》的定临本出版。由于《石门颂》的艺术内涵极为丰富,三家虽是临,但艺术取向各不相同,何绍基的临本取其浑厚老辣;萧娴临a本取其劲健爽利,龚望临本取其态肆豪迈,三家临本效果迥异。

书法碑刻:历代书家所推崇—《石门颂》


由于《石门颂》求变的倾向符合近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因而特别为人所欣赏。建国前商务书馆出版的《辞海》封面“辞海”二字便是取自《石门颂)当代书家顾廷龙、陆维钊周俊杰等都对《石门颂》极为欣赏,周俊杰在其《书论》中说:“有人同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想了想说,能看到褒斜道刻石和晋人墨迹,并以此进行再创造。

现在对《石门颂》摩崖石刻的研究已成为书法的文化现象一部分。

【拓片为实物拍摄,图中拓片可售,品相上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