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農村老年人的扶貧金自己不捨得吃用,都用於幫助兒子?

老米頭565


二後生覺得從古到今上下幾千年,在我國始終有一種家族思想一直存在,那就是重男輕女。隨著社會的發展這樣的觀念有所減輕,但在農村很多地方依然存在。都說在農村養兒防老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造成了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差異。對於一個農民來說賴以生存的根本在於土地,而耕作地則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支持。傳統農業勞作並沒有像現在先進的農業技術,更多的體現在人多力量大。如果沒有勞動力的支持,土地就會荒廢農民也就沒有了經濟收入。兒子多體現了勞動力的旺盛,而傳統農業問題導致更多的“重男輕女”現象,因此農村就有這麼一種現象,那就是老人寧願把全部積蓄給兒子,卻一分都不願給女兒。

受中國千百年來傳統文化的薰陶,農村裡的習俗是兒子傳宗接代,也是生活現實的逼迫。農村人信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因此女兒出嫁後是親戚,只有兒子才能繼承香火,才能保住家產,也才能要求兒子給自己養老,所謂養兒防老,這個角度看,養兒經濟回報更高

以上是二後生在農村聽過和見過。雖然現在社會條件好了很多,但是大多數老人還是願意接濟兒子。俗話養兒防老嗎。





天韻農莊二後生


顯而易見的原因就是心疼自己的兒女,也有一部分是被逼無奈,你別說一個都沒有,還有一小部分走的是商業路線——以小博大。再有極個別的是一毛不拔的,然後整天還要兒女伺候著吃好的喝好的,稍不順心就和你來氣兒! 不要認為我是在醜化這個社會的老人!因為這樣的老人我身邊就有,自己什麼都不做還要挑剔別人整天指手畫腳的,嫌棄做的飯菜不好吃,對小孩的教育不得體,其實他自己也就是個狗屁!說個不好聽的就叫給臉不要臉。 我沒什麼文化所以語句有點糙,作為一個親身經歷者來說三天三夜都有講不完的酸甜苦辣!但是我這樣已經堅持了八年了,如今還在繼續過著電話二十四小時不能關機,隨時繃緊神經害怕下一秒會接到電話說又沒有藥了,或是又躺在床上不能動彈了。就像是現在疫情當前有一個大半夜還要讓你滿世界的給他去買藥的人,你整天面對他然後你講話會不糙嗎?


陳郝郝


按說老人已把自己的孩子養大成人,任務已經完成,再沒有義務對子女沒完沒了的付出了,這也是法律規定


可現在大多數老人不希望看到子女受苦,為減輕子女的壓力,寧願捨棄本該悠閒地生活,心甘情願的盡力幫助兒子,有的幫助帶孩子,有的把自己僅有的一點積蓄給兒子買樓房,他們省吃儉用、任勞任怨,完全在為兒子的小家庭犧牲,也想孤獨的晚年能有點依靠




現在就有一部分年輕人認為:在老人身上得到的多少和今後對老人的養老掛鉤,以此去綁架老人,讓他們年老的時候再受這種折磨


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老人願意幫你是情分,不幫也是本分,子女有責任和義務對老人養老送終,這是道德、也是法律



因此,對父母的幫助我們要心存感激,平時多與老人溝通、要發自內心的孝順、讓他們在你的小家庭裡不再是憋屈而是開心😊,這樣你們對他們好一點,老人就會對你們兩點的好,努力讓家庭和睦吧


深秋楓葉林aa


不是有些,好像還很普遍。

孩子是寶貝。不假,孩子是家苗,是希望,是寄託,是傳承,撫養孩子長大是責任,是義務,無可厚非。但呵護到多大才該放手,是成家,是立業,還是孫輩成群,沒個定論。約定成俗的是有頭沒尾,直到自己爬不動。人這一生對子女的付出可以說是傾盡所有,非常到位。

老人是累贅。是的,老人年紀大了,身體垮了,爬不動了,不中用了,負擔重了,礙事了,多餘了。贍養老人也是責任,是義務,也無可厚非,但往往做不到位,更多的投入又回到孩子身上。出外掛念的是孩子,在家呵護的是孩子。老人似有似無,可有可無,甚至沒比有強。

誰都有小,誰都會老。若物質不滅,死後託生,這樣下來是不是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人生閉環?這是不是自然法則?這是不是見慣不慣?

老人是想開了,下步就是孩子孝順點,人生閉環也就完美了。



聽於無聲


中國老百姓當中長期流傳有一句俗語:“兒走千里母牽掛,兒長在外不想娘。”兒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從古到今留下的美德,寧願自己吃苦受罪,也不想讓兒子受累。光害怕。兒女過不好,憂兒愁女,根本不考慮自己。

比如在我村這種情況多的是,咱單指一個人,名字叫楊某他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大兒子鎮辦煤礦付礦長,二兒子晉城某房地產。他們條件都不錯就是老楊閒不住,倆老口七十多歲了還種二十畝地,和外出打工掙的錢捨不得吃,捨不得穿。

這就是中國農民的傳統美德。美成習慣改不了。


晚霞餘光


老人辛苦一生眼裡只有兒女,自己老了身體不好了也要把一點積蓄全給兒子或女兒,老人是為了讓子女養自已老,可是子女領情嗎?有多少案例證明,當兒女把老人的錢炸幹後就嫌棄老人是累贅,就不管老人了,真是白眼狼。可伶天下父母心。老人當年對孩子的溺愛造成了今天的苦果,可憐的老人們有苦難言。


十里梅花香


父母的心在兒女上,兒女們的心在石頭上。再著,久病床前沒孝子。人並非鋼打的,鐵鑄的。老了,總有個頭疼腦熱的,看病,取藥,要花錢。把幾個扶貧錢,一股腦兒地都給了兒子們,到自己急用時,向兒子們要,兒子沒有,不要,自己又受不了病痛的折磨,這不是兩難嗎。況且,兒子們長大了,尤如森林裡的老虎娃子,想讓它們在大自然裡生存下來,就得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撲食,去生存,這是大自然法則。[愛慕]


拿許


城裡老人有退休金,老了不用愁。而鄉里老人沒有退休金,只有靠兒子。

農村老人只要身體健康,一般都生活節儉,能夠自給自足。用不著扶貧金。

農村老人沒別的收入,把政府給的扶貧金積攢起來,在兒子需要的時候拿出來也是一筆不少的錢(對老人來說),代表老人的心意,也代表老人對兒子的作用,只為老了不能動了,兒子能養他(她)。

善良又勤勞的農村老人就是這樣:為了兒子苦自己[流淚]


一葉草73


在農村,老年人一般都有養老金和扶貧金,但很少有獨居,一般都與子女一起生活,雖有養老金和扶貧金,但不多,只有慢慢積起來,可幫助子女們解決實際問題。

農村一般都有留守兒童,都是老年人照管,照看,子女們在外打工不容易,拿回家的資金不是很多,這樣的生活開銷也節儉,叢中也把自己的錢拿出來開銷了,幫襯子女們,所以自己也捨不得亂用,這也苦了老人們。


愛在深秋健康管家


不論窮富,每一個父母都是竭盡所能,傾其所有沒有一點私心的幫助子女,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不求回報的人。父母視子女為心頭肉,掌中寶,捧在手裡怕碎了,含在嘴裡怕化了。養兒防老,有幾個老人能享受到子女帶給的幸福?能有父母對子女好的一半就是燒高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