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王者——半導體巨頭臺積電的前世今生

1958年,美國德州儀器製成世界上首個集成電路,開啟了半導體產業的歷史。同年,27歲的張忠謀進入德儀,成為公司首位華人。

20世紀60年代,仙童半導體發明了蒸發沉積金屬的方法,半導體加工形成了光刻、刻蝕、封裝一整套工序。這套工序使半導體工業化成為了可能,只是,每一道工序都需要鉅額的設備投資。

集成電路被髮明之後的數年,半導體產業一直只有一種模式,即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模式,從設計、製造、封裝測試銷售由一家廠商完成。

在當時,建一條晶圓製造產線需要數十億美元,幾乎等於建一個小型核電站。對新進者來說,這幾乎是個不可跨越的鴻溝。但由於此時信息技術的普及仍然較為初級,需求並沒有大規模爆發。

1972年,美國半導體市場已經進入白熱化,市場競爭硝煙瀰漫,英特爾迅速壯大,在內存領域成為了德州儀器的強大對手。

在德州儀器擔任全球副總裁的張忠謀,率先打破了“高科技不能討價還價”的潛規則,主動發起價格戰,定下每季降價10%的策略,成功擊退英特爾,穩住了市場龍頭的地位。

1983年,德州儀器準備加大力度向消費性電子產品轉型,張忠謀也被安排向這個方向靠攏,由於不認同德州儀器的戰略轉型,張忠謀辭職到美國通用儀器擔任總裁。

就在此時,中國臺灣地區意識到半導體行業巨大的機會,產業政策開始向集成電路行業傾斜。時任的產業監管層邀請張忠謀回中國臺灣,出任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張忠謀同意,兼任此職位。

直到1986年,張忠謀回到中國臺灣,成立臺積電,為全球首家晶圓代工廠(foundry)。

臺積電創立初期,正是半導體行業的蕭條期,沒有市場基礎的臺積電舉步維艱。1988年張忠謀靠與英特爾CEO安迪·格魯夫的私交引路,請其來中國臺灣對臺積電開展認證,以爭取為英特爾代工的機會。

格魯夫讓部屬挑出 200 多個問題,要求臺積電立即改進。200 多道製程,英特爾逐道檢查,並且,不但看眼前,還要管未來,一旦認證通過,以後操作要換機器、換製程,都得先經過他們的准許。花費一年多時間,臺積電拿下英特爾認證,為其代工能力拿到了超強的背書。

20世紀90年代,正是全球半導體擴張之際,新成立的公司如英偉達等無力加工晶圓,開始將晶圓外包給臺積電,從那時起,晶圓代工開始進入快車道。

除了新成立的Fabless公司,連曾經的IDM巨頭也開始轉型,比如AMD,剝離了旗下的晶圓廠;英特爾、三星開始用旗下的晶圓廠向第三方提供代工服務,不再是純粹的 IDM 公司;Freescale、NXP 等則把一部分芯片生產業務外包給其他代工廠,自身將資源和精力集中於優勢產品上。

到1998、1999和2000年,IDM廠商漸漸開始轉向臺積電的晶圓代工模式,代工佔據臺積電銷售份額分別為23.1%、28.1%和36.3%。

創業的首個十年,臺積電成功在中國臺灣和美國紐交所兩地上市,股票代碼分別為2330.TW、TSM.N。

2005年,74歲的張忠謀辭職,任命自己的得力干將蔡力行接任接任CEO。但沒想到,2008年金融危機,臺積電收入大幅下滑,產能利用率低至4%。蔡力行開始大幅裁員。

2009年6月,張忠謀卸任四年後,決定重新擔任CEO。一上任就將資本支出上調一倍,增加到59億美元,研發支出提升40%。

同年,美國AMD公司分拆出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公司,成立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晶圓代工形成了格羅方德、三星、臺積電三足鼎立的競爭模式。

半導體制造的挑戰,就是在於不斷縮小製程,在固定面積下增加晶體管數目,而28納米制程,在2010年時,成為三家公司一決勝負的關鍵節點。2011年,臺積電提前成功量產,搶佔了28納米80%市場份額,超越競爭對手。

2014年,為了有效加快10納米先進製程,臺積電內部啟動“夜鷹計劃”,編排研發人員實施24小時三班輪值不停休的方式投入先進製程開發工作。2016年底,臺積電的10納米開始量產。

回顧歷史,臺積電在每一次製程的突破中都實現了領先。而誰也沒想到,2018年發生了一些意外。

2018年4月,三星釋放重磅消息,已經完成7納米工藝的開發,將成為首個量產的廠商,並因此從臺積電手中搶了高通的7納米訂單。

但隨後,由於工藝細節,三星量產出現一定困難。2018年2季度,臺積電成功量產7納米,再度奪回高通的訂單。此時,2018年6月,89歲高齡的張忠謀正式宣佈退休,由劉德音接任董事長、魏哲家擔任總裁,採取雙首長平行領導制度。


曾經,在接受採訪時,張忠謀拿出三張圖表——臺積電過去十年的研發支出、資本支出、產品平均單價(ASP)的變化趨勢。他說:“看懂了這三個關鍵數字,就等於看懂了臺積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