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十大小吃 山東著名小吃

山東名吃有哪些?提起山東小吃,很多人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煎餅。其實除了煎餅,山東還有其他風味美食,那麼山東名吃都有哪些呢?本正整理了山東十大名吃,現在小編就盤點一下山東十大名吃,這些不可錯過的山東風味美食,一起來領略最地道的山東風味美食吧。

1、青島大包

山東十大小吃 山東著名小吃

青島大包是青島十大特色小吃之一。因其皮薄、味美、鮮嫩而備受消費者的歡迎,先後被評為“山東省名小吃”、“中華名小吃”。說起“青島大包”,青島人老少皆聞,94、95年是其鼎盛時代,那個時候買包子的隊伍“首尾不相望”。它曾連續10年被列入青島10大名小吃的名單,作為一個響噹噹的招牌,在誘惑廣大消費者的胃口時,眾多加盟者也蠢蠢欲動,想要分得一杯羹。

2、萊蕪燒餅

山東十大小吃 山東著名小吃

萊蕪吊爐燒餅呈“橢圓型”,上層“灑著細細的芝麻”,薄且香脆,當中有“很大的空心部分”,下層“軟中帶脆”,“百吃不厭”。鹹的“夏天是韭菜餡,冬天是白菜餡”,咬下去“滿口溢香”。萊蕪燒餅沒什麼特別的材料,椒鹽麵糰油,主要是烤制的傢什比較特別,是個類似鏤空抽屜樣的爐子,期間還要不停的翻烤,剛出鍋的最好吃,酥酥的有點椒鹽的味道 。幾乎所有小羊湯館都供應萊蕪燒餅,掛爐燒餅外焦裡嫩。

3、棗莊菜煎餅

山東十大小吃 山東著名小吃

菜煎餅是山東魯南地區的一種大眾食品,製作原料主要有面粉、雜糧、雞蛋等,老少兼宜,俗稱“中國熱狗”,流行於棗莊、濟寧、臨沂、徐州等魯南地,後傳遍周圍省市。20世紀80年代,菜煎餅從難登大雅之堂的農家餐桌,流傳走向城市的餐館和星級酒店,街頭出現無數經營菜煎餅的店鋪、攤點,十幾種菜品由食客根據其口味選擇,現做現賣,熱煎熱吃,簡易靈活,深受國內外美食家的好評。

4、濰坊肉火燒

山東十大小吃 山東著名小吃

濰坊肉火燒是山東濰坊的傳統名小吃,濰坊肉火燒是外地人的叫法,濰坊本地人都叫老濰縣肉火燒, 主要以城隍廟肉火燒最為出名。濰坊肉火燒在濰坊人的味覺裡具有難以動搖的位置。濰坊的火燒品種很多,單是面火燒就有砍火燒、簸箕火燒、梭火燒等多種,較為出名的有濰坊肉火燒、槓子頭火燒、脂烙酥火燒。濰坊肉火燒把用花椒水泡過的肉餡包進軟麵糰撕成的小麵糰裡,收邊做成扁圓形的火燒坯,再放進爐裡。濰坊肉火燒具有皮酥柔嫩、香而不膩等特點。

5、清油盤絲餅

山東十大小吃 山東著名小吃

清油盤絲餅,濟南傳統的漢族風味小吃,外焦裡嫩、金絲均勻,味甜爽口,條細均勻,絲不併、不斷、不亂。之所以叫清油,是相對葷油而言,用花生油來煎烙的。“盤絲”才是此餅的造型特色。它是以抻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精細麵食品。製作時把面抻至極細,細如銀絲,達千餘根,再盤成圓餅形,放油中半煎半烙使之變熟。然後,提起中間把餅拉散,散放盤中,撒上青紅絲、白糖即成。盤絲餅外焦裡嫩,金絲均勻,味甜爽口,是宴席上的佳品點心。

6、濟南拔絲山藥

山東十大小吃 山東著名小吃

拔絲山藥,傳統名點,年節食品,是過年迎春菜式中的一道甜點,又甜又粘,甜脆香酥,軟嫩香甜。山藥原名薯蕷,唐代宗名李預,因避諱改為薯藥;北宋時又因避宋英宗趙曙諱而更名山藥。“拔絲山藥”為素饌名品,顏色柿黃,能拔出長絲一丈,脆甜爽口,為壓桌甜菜。到魯菜館吃飯,除了吃九轉大腸、糖醋鯉魚等主菜外,最後的甜品往往是拔絲菜餚。濟南拔絲菜餚是山東十大名吃之一。

7、籤子饅頭

山東十大小吃 山東著名小吃

籤子饅頭又稱籤子饃饃、尖饃饃、高樁饃饃、矮樁饃饃、槓頭饃饃等,山東省特色傳統名點,起源於山東平原縣恩城鎮。歷史悠久;好看 好吃 好拿;孩子特別喜愛吃,因地處魯西北平原上,物產豐富,所產小麥優良,此饅頭的起源據說有五百年的歷史了,興起於清乾隆年間,直到現在每到過年家家戶戶都蒸食,記的小時候每到過年就等著饅頭出鍋,爭著搶吃饅頭尖,因為當地流傳著一個說法:吃饅頭吃尖,長大了做官。

8、青島鍋貼

山東十大小吃 山東著名小吃

青島鍋貼是山東青島著名的地方小吃,鍋貼底面呈深黃色,酥脆,麵皮軟韌,餡味香美。鍋貼底面呈深黃色,酥脆,麵皮軟韌,餡味香美。鍋貼的形狀各地不同,一般是形狀,其外焦裡嫩、鮮香可口的“青島鍋貼”,經久而不衰,是名副其實的島城特色小吃,被評為“山東名小吃”、“中華名小吃”、“中國名點”等榮譽稱號。

9、周村燒餅

山東十大小吃 山東著名小吃

周村燒餅,因產于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而得名。源於漢代,成於晚清,是山東省名優特產之一。周村燒餅以小麥粉、白砂糖、芝麻為原料,以傳統工藝製作而成。周村燒餅,外形圓而色黃,正面貼滿芝麻仁,背面酥孔羅列,薄似楊葉,拿起一疊,有唰唰之響聲,如風中之白楊。吃起來,入口一嚼即碎,香滿口腹,酥脆異常,且久嚼不膩,若失手落地,則會皆成碎片。

10、濟寧甏肉乾飯

山東十大小吃 山東著名小吃

甏肉(bèng ròu)乾飯是濟寧地區特色傳統名小吃,是濟寧首屈一指的小吃。甏是一種盛放食物的器皿。甏肉顧名思義,用甏盛放烹製的肉。起源於元朝。隨著京杭大運河的開通,南方的大米從水路運往北方。當時的人們把用陶器燉出來的肉和大米飯放在一起吃,別有一番風味。於是就逐步發展為今日的甏肉乾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甏肉乾飯不斷改進創新,又增加了卷煎、麵筋、肉芯丸子和雞蛋等一系列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