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信海底捞21亿元,银行赚了“面子”又赢了“里子”

今天看新闻说,中信银行和百信银行,给海底捞联合授信21亿元,第一笔8.1亿元放款资金已于2月19日到账。

众所周知,在本次疫情中,餐饮业损失惨重,西贝老板公开“哭穷”,而据中国烹饪协会2月1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疫情期间,93%的餐饮企业都选择关闭门店。其中,有73%的企业关闭了旗下所有门店。

没办法,病毒飞沫传播,餐饮业首当其冲——就算是复工企业的食堂,不也都是考场式的就餐环境么?

授信海底捞21亿元,银行赚了“面子”又赢了“里子”

但稍微懂点财经的人,难免会觉得奇怪:银行惯于锦上添花,向来不爱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如今怎么转了性了?

原因很简单,这次疫情对餐饮业的负面影响,终究是暂时的。昨天兰州一个串店,一天就卖出去了6000串。银行此时主动向龙头餐饮公司贷款,既有“面子”,又赚了“里子”。

“面子”很好理解,银行落一个好名声,对外还能说,自己践行社会责任,改善了餐饮业的运营情况,还稳定了就业,自己的名声和品牌都打响了;

至于“里子”,龙头餐饮公司的盈利能力,那可是相当强悍,银行这笔贷款就算利率偏低,可能不太赚钱,但起码不用担心赔钱啊!

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收入116.95亿元,同比增长59.3%;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1%。

授信海底捞21亿元,银行赚了“面子”又赢了“里子”

半年净赚9个亿,粗略推算一年净赚18亿元的话,想把这21亿元的授信额度全部清偿,显然也不是什么难事。

我觉得,最最需要银行帮助的,既不是全国名牌,也不是区域名牌,还不是小微、个体户,而是规模中等的餐饮公司,我觉得它们的处境才最艰难,现金流也最紧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