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新冠救治一線的思考——武漢中心醫院管理新冠患者的經驗分享

收到朋友轉來的來自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一線的經驗梳理,說希望能通過平臺轉發出去,分享給更多的馳援武漢、湖北的醫護人員們。

如何鼓舞士氣,集體作戰,積極做好防護應對,張弛有道,保持持續戰鬥能力。看武漢市中心醫院疼痛科蔡毅主任怎麼說!

來自新冠救治一線的思考——武漢中心醫院管理新冠患者的經驗分享

今天,我很開心,在院領導信任和充分放權的前提下,在各職能部門高效的運轉配合下,我有幸在三天內基本牽頭完成了,外省十九支醫療隊伍三千零五人醫護人員的對接工作和核心工作人員基本培訓工作。哦,對了,稱不上培訓,各位老師都是比我牛掰太多的專家,應該是經驗交流和醫院工作介紹!

一是比較興奮,因為很多醫療隊老師紛紛微信對我轉達問候,對我們醫院對接工作表達認同,特別是感受到中心醫院職工們的熱情,我很有成就感。二是有些老師,希望我能把管理經驗形成文字資料,給大家共享。所以我激動的睡不著,就記錄下來,希望對大家帶領團隊,適應疫區工作,有一定幫助。

下面以己為鏡,我分享以下幾點思考。

一、醫護團隊,情緒一定要乾淨!

各位老師馳援武漢,想必跟我當初報名參加一線工作的想法,是一致的。我們是憑藉著醫生的使命感,和黨員的歸屬感積極爭取,上一線的,而不是被領導抓壯丁上來的,醫生的職業操守才是驅使我們來到這裡的動力源泉

,在疫區工作的醫療團隊,比平時工作,更多了一份不畏犧牲的勇氣。誰都曾害怕,我當時也是,但是當團隊一起走上去,投入工作並肩作戰以後,怕,就被拋至腦後了。進去工作後,最可怕的,就不是畏懼了,而是其他負面情緒的延伸和傳播。如果團隊中,有一位同事,出現畏難情緒,抱怨情緒,這種情緒就很快會“汙染”到其他同事,打消別人的工作熱情,甚至會影響大家,忘記了來這裡工作的初衷!所以,煩請各位領隊老師,要不定期給自己的隊伍,做動員,做情感調整,發現情緒低落的同事,早點做情緒安撫和指導,寧可少一個同事工作,也不可任由負面情緒“人傳人”。時刻讓自己的團隊,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時刻回想,自己來這裡工作的初衷,牢記使命,對得起黨旗,對得起一身白衣。

二、定期做好醫療人員防範培訓工作!

院感警鐘,時刻長鳴!隨著工作往後推進,開始一段時間沒有同事被感染,不可避免會有放鬆情緒,和僥倖心理。有些同事各項工作流程做起來,就不那麼到位了,比如穿脫隔離服、手消腳消、進出汙染區、清潔區管理等等,會有些許工作不到位。這個新冠病毒,有很長的潛伏期,且潛伏期隱蔽的人傳人,是特色。對年輕人還好,對老年人,很不友好。別到時候,不注意的年輕同事染毒,他自己沒事,反而在隱蔽的潛伏期,感染了遵紀守法的免疫力較差的同事,導致嚴重的症狀,這是最悲哀的事情。發現一例疑似感染醫療人員,必須彼此監督,第一時間確診,隔離,上報!

對自己負責,才是對團隊負責。前期工作,也許各種工作壓力強度太大,某種意義的防護不足,導致了醫療人員感染,被感染的職工我們可能還會表揚他們的奉獻精神,那現在,人強馬壯,兵精糧足,再出現大面積醫療人員感染,就應該是追責責任事故了!小蔡,拜請各位老師,一定將院感工作,醫療人員防護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身邊同事倒下的那種心痛,小蔡體會到了,不希望在各位老師們身上重演。我們只需要成功的喜悅工作的被認同感,而不需要同事們倒下,社會和領導對我們的同情安慰和犧牲精神的認可!


來自新冠救治一線的思考——武漢中心醫院管理新冠患者的經驗分享

三、合理排班,嚴格輪休!

一定儘量將工作,多安排在清潔區進行,減少一切不必要的暴露時間。醫生不要聚眾查房,不要花太多時間,在汙染區做不必要的操作。務必分工合作,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小蔡應該是最勤奮的病區主任了,病區早晚查房,基本負責了十五天工作,百分之八十的查房。我計算過,我在汙染區平均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兩小時。我團隊的醫生,累計十五天,一個輪崗週期,在汙染區總工作時間,看清楚了,總工作時間,不超過十個小時!這還是往上算的數字。我的醫療排班表,會發在群裡,總體而言經驗就是,查房醫生開通訊工具,早查房上去之前,清潔區一起討論患者頭一天資料,影像學變化,上去查房帶一位醫生配合,甚至不帶,我一個人帶護士長查也有,全程開手機免提,清潔區同事密切配合,我描述患者口述病情變化,清潔區同事記錄,清潔區同事一個彙報昨天各種查血結果,另一個同事彙報患者目前醫囑,然後我口頭調整醫囑,負責醫囑同事,迅速修改!一趟,高效,所有患者轉完下來,一個半小時以內,完成,我就下樓跟護士妹妹Say goodbye了!晚上,我帶值班醫生轉一圈,關注重病人病情變化,輕病人打個招呼就再見。如果夜班醫生年資較高,能夠處理,我就乾脆不去了。夜查房只用關注重患者病情變化,預估當晚風險,輕病人表達我們的關心關愛即可,我經常二十分鐘結束。哦,對了,我們團隊醫生十一個,管理的患者長期38到39個,週轉率平均十三天左右。如果還想加強細緻化管理患者,可以效仿小蔡患者微信群分組管理模式,可以更進一步加強醫護患對接,彌補汙染區和患者面對面交流受限的不足。

總體而言汙染區工作,就是查房,收病人,搶救,其他沒了,發口服藥處理退燒吸氧情緒安撫這些小事,醫生基本不上去,交給我們強大的護士美眉即可!藥物治療能口服,就不打吊針,輕症患者儘量方案統一,盡一切可能,降低護士的工作強度。什麼防護啊七七八八的固然重要,但最核心避免感染的辦法,就是減少汙染區工作時間。愛護好護理同事,我們才更安全。

四、保護好工作清潔區,保護好我們的住所!

這需要大家有充分的自律精神,比如嚴禁穿隔離服,戴手套進入清潔區工作,無論你的衣服是否乾淨,手套是否新的!你說你是新的,但你能保證戴著手套不亂摸嗎?你的同事看到你全副武裝的樣子,不會怕嗎?這時候,在清潔區對自己過分的“防護”,就是對身邊同事的不負責!這件事情一定是零容錯。減少聚集,減少開會,這也是我今天把三千人的培訓工作融於一天的思考!到今天了,各種治療指南從第一版到第六版,滿天飛,中西醫結合各種治療方案,各位老師搞不好比我更有研究,還有啥培訓必要?各項醫療制度固然重要,但大家只需要瞭解,

疫區工作和正常工作區別即可


來自新冠救治一線的思考——武漢中心醫院管理新冠患者的經驗分享

我瞌睡來了,該說的,也差不多了,今天的培訓,我們宣傳科同事全程錄了,做成視頻,我會發在群裡。今天各個PPT,我都會發在群裡,穿脫隔離服視頻也會發,醫療護理各個版本的排班表,我盡多發在群裡,供大家參考!大家馳援大武漢,我非常感動,所以這幾天,任何要求,我和醫院各部門,都會無條件盡力滿足,做再多,也不算多。特別感謝我們醫院職工足球隊的兄弟們,默默的在我身後,幫我接送老師,聯繫和派送各種物資。今天上午,我就稍微睡片刻,還有老師有些要求,我今天下午一定陸續完成!

——蔡毅,武漢市中心醫院疼痛科主任,凌晨6點於武漢


後記:

仔細拜讀後蔡主任的文字後,十分感動、激動、心動(疼)......感動於本文作者是武漢市第一中心醫院疼痛科主任,帶著一支外科隊伍“硬上崗15天”,開展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激動於這位作者梳理的經驗是如此寶貴,梳理了諸多細節問題,滿滿乾貨,都是疫情防控要點,一定能使全國馳援的醫務人員少走彎路;心動(疼)與在高強度的連續奮戰這麼多天後,在完成外省19支醫療隊伍的對接與基本培訓工作後,仍犧牲個人休息時間連夜寫下這些文字,通過另一種方式,希望能幫助更多同行科學抗擊疫情。此處,再次向奮戰在救治一線的各位醫務人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