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說寶寶黃疸高讓住院;但別的媽媽都說自己回家觀察護理就成。家長到底應如何應對?

用戶5093014258006


如果醫生說讓住院,那必須要住。醫生讓住院那肯定寶寶的黃疸比較重,指數高出正常,是病理性黃疸。有可能是寶寶的排障礙,也有可能是溶血,有ABO溶血和RH溶血。住院後醫院會查寶爸寶媽和寶寶的溶血,分析寶寶病因,在住院期間找到病因,對症治療。現在醫院治療黃疸一般都是照藍光加口服藥物配合治療,黃疸降的越快越好,不然長時間高膽紅素會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及腦力,甚至危機生命。


鳳鳳的生活小記


醫生說黃疸高讓住院,還是應該聽醫生的,黃疸太高還是要照藍光的,母乳性黃疸,需要暫停母乳,讓孩子黃疸退下去再喝母乳就可以了。我家孩子出生沒幾天也是黃疸高,而且還是母乳性黃疸,因為一直升高,醫生要求照藍光,就住院了,住院期間孩子喝的奶粉,把母乳停了一段時間,孩子出院後繼續曬太陽,隔了幾天才開始母乳餵養,一切正常沒有問題。


愛在醉後


你好,我是營養師,希望接下來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我覺得如果你想要聽別的媽媽的建議,讓寶寶在幾種護理,你必須具備幾個能力:

1、你是二胎,你的大寶也有過相同經歷,但是後來自然好了;

2、你懂新生兒黃疸護理,並且知道發生原理;

3、可以判斷黃疸的浮動是否在正常範圍;

4、如果發生緊急情況,你有快速去醫院的優勢,保證不出意外。


如果沒有,那我還是建議聽醫生的。

原因如下:

1、醫生比較專業

黃疸的問題可能說大不大,但是一旦形成問題就是大問題,這是家長要注意的。醫生的專業性,可以避免不專業的誤判導致的嚴重後果。

在醫院,對於黃疸高的寶寶,護士都會定期來檢測寶寶的黃疸值,並且經驗豐富,而且也會根據寶寶黃疸的變化情況,做簡單數據分析,供醫生參考,可以幫助我們發現我們看不到的問題。

3、避免自己瞎擔心

你可以通過醫生專業的醫學觀察,直接瞭解寶寶目前情況,會更加放心。如果是醫生都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更加沒有辦法了。


所以,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醫生建議就醫了,還是及時去就醫吧!每個寶寶的情況都不一樣,不同天數黃疸變化值都不一樣,所以對於寶寶健康問題,不要抱著僥倖的心理。

希望你家寶寶黃疸早日恢復正常,一切健康。


我是營養師謝瓊,想了解關於母嬰健康知識,歡迎大家關注!!


母嬰營養師謝瓊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引起鞏膜、皮膚、黏膜、體液和其他組織被染成黃色的現象,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類。引起黃疸的原因多而複雜,病情輕重不一,重者可導致膽紅素腦病(核黃疸),常引起嚴重後遺症。

(一)生理性黃疸

出生2~3天后出現,第5~7天達高峰,足月兒在生後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持續至第3~4周。不伴有其它臨床症狀。生理性黃疸者血清膽紅素值不超過12mg/dl(205.2μmol/L)。

(二)病理性黃疸

1.黃疸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

2.黃疸嚴重,血清膽紅素>12.9mg/dl(221μmol/L), 早產兒>15mg/dl(256.5μmol/L)。或每日血清膽紅素上升超過5mg/dl(85μmol/L)。

3.黃疸持久不退,持續2周以上(早產兒超過4周)。

4.黃疸消退後,又重複出現或進行性加重。

5.血清結合膽紅素>1.5mg/dl(26μmol/L)。

1.隨母親出院的新生兒,回家後,可適當曬太陽(注意遮蓋眼睛,保暖)、多喂水。可停3天母乳餵養,排除母乳性黃疸。可每2-3天帶新生兒到醫院檢測膽紅素(經皮測,無創傷,無痛苦)

2.觀察生命體徵:體溫、脈搏、呼吸及有無出血傾向,觀察患兒哭聲、吸吮力、肌張力變化、精神反應等,有無抽搐,判斷有無腦紅素腦病(核黃疸)發生。

3.如果黃疸持續不退,可到醫院測膽紅素,醫生先目測皮膚黃染情況,然後經皮測(適用於28天內的新生兒),必要時抽血檢查相關項目,聽取醫生的建議。

4.黃疸可大可小,如果膽紅素高,造成腦損傷;如果膽紅素不高,但持續時間長,不退,會造成嬰肝綜合徵,對小兒的肝臟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用戶1902308491861


到底是病理性的黃疸還是生理性的黃疸呢?病理性的黃疸又是什麼原因呢?種類有很多種!比如直膽高還是間膽高,升高數值又有多少,有沒有溶血的可能,有沒有膽道閉鎖的可能,有沒有肝炎的可能等等,不同的情況方案是完全不一樣的,具體情況只能面診醫生來判斷,你可以問清楚醫生寶寶現在大概是什麼情況,為什麼需要住院檢查治療,能不能門診診治,得到醫生的直接回復,或者你再換一個其他你認為更專業的醫院專科門診就診並印證一下醫生的回覆,而不是聽別的媽媽非專業性答案!


中醫兒科陳創


聽醫生的吧,普通黃疸醫生不會要求住院的,聽內行的沒錯,質量黃疸也不貴。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新生兒的黃疸,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是指單純因膽紅素代謝特點引起的暫時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慾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症狀。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超過5mg/dl或每小時>0.5mg/dl;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週至數週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

疾病指南

臨床症狀:1.生理性黃疸:輕者呈淺黃色侷限於面頸部,重者黃疸同樣先頭後足可遍及全身,嘔吐物及腦脊液等也能黃染 2.病理性黃疸:除面部、軀幹外,還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黃;重症黃疸可出現反應差、精神萎靡、厭食等

併發症:膽紅素腦病、敗血症、新生兒肺炎等

治癒性:大多數可治癒

疾病危害:新生兒黃疸會引起皮膚、神經系統損傷,容易併發膽紅素腦病,紅素腦病嚴重者死亡率高,存活者多留有後遺症

就診指南

指導建議:大多數新生兒黃疸都不需要治療,多喂糖水可使黃疸加快消退症狀嚴重者,可採用光照療法如果膽紅素水平仍持續升高,需要換血療法。 請根據自身情況酌情處理。


abcd96888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一般無須治療,5~7天即可消退,一般不超過2周;病理性黃疸持續時間長,應積極接受治療,防止出現重度高膽紅素血癥和預防膽紅素腦病。

我的寶寶出生第三天開始出現黃疸,後經診斷為病理性黃疸,醫生立即安排住院治療,住院6天后出院,仍需門診治療,一直到寶寶快兩個月的時候才痊癒。很心疼寶寶這麼小就經歷了這些苦,但是寶寶健康就好!



宸媽


我女兒出生時是在臺州醫院,當時寶寶不能正常順產只能剖腹產,我住院一個星期就在快出院時,檢查出寶寶黃疸有點嚴重,當時醫生要求住院觀察,我們也就聽醫生的住院了……



生活紀錄儀


你好,我是蘭心未改,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下面是我對你問題的看法,希望能被你採納。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5f92c4f3edc4400b8d06e5de52a398c1\

蘭心未改


這個問題的提出,應當這樣理解:

必需指出民眾對好人與壞人的認定(除法律界定的罪犯外)多出於個人對社會道德倫理的認知而產生的主觀認定,缺乏較為客觀的評價標準,存在較大的認知差異。

按人的本性與社會屬性,從道德層面只要他人性未氓滅,依然存在愛憎與喜惡的本能。必然從道德倫理上對社會及周邊的事物會自覺地做到 “三不笑”與"三不黑“, 三不笑指:不笑天災,不笑人禍,不笑疾病; “三不黑”指:不黑“育人之師”,不黑“救人之醫”,不黑“護國之師”。

為什麼在這次突發的武漢戰疫中,有不少人被奮戰在一線醫護人員與病毒展開殊死搏鬥而深深感動,情不自禁地產生一種崇敬與愛載的心理,有的人還萌發出在疫情過後,醫患關係會獲得較好改善的思維,就是出自醫護人員為了病人以命搏命行為的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