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学医的人越来越少了?

小可爱KY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5年,一般起码读个硕士3年,毕业后规培2年(本科规培3年,博士1年),也就是说,就算你本科毕业不读研,要当个医生至少8年。你说医生的待遇在提高,也有人说,医生赚钱很多很容易。现在哪个行业的待遇不在提高的?我不排除有些大牌的医生赚钱多容易,有些科主任、主任医生可能是。但大多数的医生,特别是那些主治医生(含)以下的医生,不但每天累了像牛,而且收入真的少了可怜!现在不但高考很多考生不愿意考医学院,即便考了医学院,毕业后,很多大学生弃医而另谋出路,有些即便去了医院,没几年就跳槽离开了医院! 去年去新西兰游玩,待了较长,因为朋友在奥克兰,朋友的孩子在新西兰学临床,毕业后去医院上班,第一年的工资明显高于其它行业,而且从来没有听见有患者对医生动武的所谓医患矛盾。一个社会,如果对教师和医生不敬,那将后患无穷!


sunshine641


我就是干急诊的,我没感觉待遇越来越高,2008年毕业,2009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进入医院转科,顶着每月500元的工资累死累活干了三年,终于熬到转正基本工资两千,一直到现在……三十多的小伙白头发比五十岁的都多!能有机会真的不想干了,卖命不讨好的活!


南无阿利耶


学医的人并不少,只是很多人认为少。

医学院每年都招很多人。医院缺医生不是因为学医的人少,而是医院限于编制或者其他考虑不招人。

每一年毕业的医学生都有很大一部分找不到工作。2000年我毕业的时候,本科医学生就很难找工作,现在研究生进二甲医院就很难了。三甲医院现在博士都很难进。

医生少,不是学医的少,而是医院招的人少。


律说玉语


怕雷劈啊😂从医12年,离开4年,感觉轻松多了。弟弟当年高考问我报什么专业,我说不是医学院校,你分数能读什么,你想读什么报什么。妹妹高考我建议她读英语,现在在学校当老师。

做医生真的很累,身心疲惫,现在的医疗环境更累,聚会时有同学说待遇不好,我说那跳槽,要不改行。


电器与水果销售


医生,不过就是一个职业而已,个人没有必要的人为拔高。只不过这个职业有特殊性,面对是健康的苦痛和生命的存亡。前者要求有仁者爱人之心,后者要求敬畏生命、谨慎以待。

至于医生待遇越来越高,这个论断不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1、纵向来看。医生的工资水平是比过去10年20年是有明显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工资水平的不断上升,同时也会带来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

记得16年前刚参加工作时,工资包括奖金在内大约1000年左右,八九百是最常见的,本地房价在1500元/平方左右。16年过去了,工资奖金增长在5倍左右,房价却已涨到了7~10倍。毫无疑问,工资的增长速度没有赶上房价的增长速度。但只不过是全国的一个缩影。

2、横向来看。医生的待遇虽然说不是最高的,但是也不是最差的,只能说处于中上的水平。

首先,从职业之间来比较。工资增长速度不如民工和保姆,但也远远超过清洁工。工资的绝对值超过一般的职业,但远远低于律师、IT行业以及金融行业。

其次,从国家之间来比较。医生的工资水平在全社会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远远不能跟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但也无法跟非洲印度这些比较穷的国家相比。这主要是跟医生在所在国家的社会地位存在很大关系,换句话说,跟国家对民众健康的关注度存在很大关系,只有重视健康和生命的国家才会给予医生这一职业相对更高的社会地位,社会地位高了,工资水平就绝对不会差。

最后,从行业内部来比较。存在巨大的差异,两极分化比较明显。1)院士级别和国家特殊稀缺人才。保守估计年薪至少是千万,有些可以达到上亿,甚至几亿。因为,医生都成了一种副业,本职工作可能是搞研发、办公司。2)专家级别。这一类医生也不差钱,年薪也是几百万到千万,赚钱的方式包括授课、手术飞刀和办企业。3)普通医生。这些医生之间也存在差异。根据所处的医院级别不同、医院的业务量不同、职位不同、地区不同都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别并不会很大,年薪一般在5到30万之间。4)基层医生。包括乡村医生和乡镇医生,绝大部分年薪在10万以下。

学医的人越来越少?既然是感觉,说明感觉并不是准确的。目前手上并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但是在印象中,在2017年有一个统计调查,好像学医的人并没有减少,因为每年医学院招生的人数大多数是固定或者逐年稍微上升点,毕竟降分也是可以录取。不过学了医之后,不当医生的人比例是在下降的,有好的选择,没有理由不去啊。

总之,不用杞人忧天,以后肯定还是有不少学医从事医生职业的能力,但至于是否能够吸引到优秀人才,这就看政策的导向和经济发展的导向了。


呼吸科笔墨医生


三甲不清楚,我在二甲,还经常下乡指导一级医院医,这部分基层医院的情况有些了解,供大家参考。差不多退休的.退休返聘有补帖的、个别医生8千左右,只是个别少数人,大部分在4千左右,年轻资历低的2千左右。工资高的都是杂事少的能专心看病的医生,很少应付检查整理资料开会等乱七八糟的事情,中等收入的就是些中层职务,整天应付下乡开会迎检公卫等,看病时间少了收入自然少。收入低的是刚进医院人脉少的,在二级以下的医院看病找熟人的多,年轻医生的病人自然少,但工作不轻,很累,夜班出车下乡顶班,周六周日很少休息,都是不挣钱的活,没给医院多少收入。总之,医生也有三六九等分工。解决看病问题不能靠名医,大量的病人得有大量的医生去应付,年轻人大部分都跑了,医院很难招医生,招一个走一个,很无奈。

我没有发现有一个医院重视年轻人的福利,没有重视人才成长,我是希望有,不是诋毁。只是希望医生给医院增加多少收入,年轻人要跟老医生同层竞争,觉得很无助没前途,有志气的人都转行或找关系走了。

以上情况,仅供参考,总体来说,工资很低。要立志做一个好医生,得继续努力,学习进修,没日没夜的干学习,可以提前成才,提高收入是可以到的。但大部分年轻人都很懒,感叹命运,想入非非,所以绝大部分成才要十年以上。因为是普遍现象,我还是觉得收入分配制度有问题,年轻人不行了,后患无穷。希望政府能够督导一下医院,别整天在顶层设计,无效的。


夫子40573212


医生待遇高,为什么学医的人少?

社会发展到现在,权力机构认为哪个行业重要就把哪个行业工资待遇提高起来。

这种钓人胃口,刺激心里的做法实在让人无法想象将来社会能发展到什么地步。360行,行行出状元肯定会是一句空话了。

现在工务员待遇高,职位又高人一等。退休后比工人待遇高两致三倍。大家都为当公务员而卖命争得其位。

医生待遇确实不错。可能就是比不上公务员。

八十年代,人们流传这样的话:架驶坐方向盘,大沿帽子售货员。这是社会最吃香的岗位。可是待遇确与其它工种基本上都一样。当一辈子领导干部工资也高不了多少。陈永贵到中央当副总理也是大寨的工分加一些补助。王洪文也就是工人的工资加补贴。……

现在用钱的数字高低调动积极性。有很多人地位高了,钱也多了,但是人的素质没提高起来。仍然满足不了欲望。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人的素质应该提高的问题。

提高人的素质很重要。把人的素质高起来并不一定是多给点儿工资就能解决问题的。

社会上的事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不能单一的看问题。

所以结论应该是:钱,不是万能的。


大辰WF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医生的待遇越来越高了,这句话我不认同。相比三四十年前几十块钱的工资。和现在普遍三四千元的工资。看上去好像是更加赚钱了。但是

1.你考虑过通货膨胀及生活成本的支出没有?

2.参考同时代平均工资水平,和医生的收入水平,是否等比增长或者超常增长?

显然这些都不是你们考虑的事情。

总体来看,赚钱的人永远都是金字塔尖,这是社会常识。众多的年轻医生基本上都是在充当脑力及体力民工,拿着买小菜的钱,从事着繁重的责任重大的重复的劳动。

再说一说学医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少?

重复看上面的话。收入不高,劳动强度超大,怎么才能维持着这些年轻医生在一线二线城市生活下去的勇气。

同时顶着压力,时刻小心,可能会被随时可能爆炸的患者及患者家属干掉。

换你学5年本科三年研究生或者三年住院医师培训。(8年)然后一个月拿个光明正大的3000~5000多,还要在一二线城市结婚生子安家落户。你觉得可能性大么?

学医期间经常遇见的尴尬事,高中同学结婚生仔了,要随礼喝酒,只能咬牙争着留病房值班,赚点加班费,不丢了友情。

综述:

年轻的时候累,没钱,没时间。

年老的时候累,有钱,没身体。

心体双劳,能熬到高级职称方能喘气。你愿意学医吗?愿意保持初心坚持走医学之路吗?






水管工杨大夫


为什么现在学医的人越来越少了,这是国家制度造成的。

在民间有句老话,开着药房打着铁,给个县长也不做。自古以来,开药房行医是世代相传的手艺,它与世无争,哪有什么“违法与乱纪”?只有眼前民间端着金饭碗乞讨的中医人,是真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被现代医学大锅“煮熟”的悲壮凄惨人。

自古医行内大浪淘沙,不禁雕琢的小医匠在民间自行淘汰掉了,艺高的医术流派家族性的世代流传了下来。所以,才有了医术保守不外传和传男不传女的种种现象。

现在学医的人,西医不好家传。中医人不忍心也不敢再家传,老一辈人一世行医,到头来还是违法行医,过街老鼠,连轰带炸,查封拘留,家产充公,甚至进牢吃官饭……

老辈违法哪还能培养小辈违法,为了不触犯法律,只能忍痛割爱,让晚辈另行生计,活命逃难去了,多少老前辈在无声叹息……!

“无证行医,违法犯罪”的大帽子已经彻底消毁了国医的传承,这应该是中国近代医学史上的最大耻辱和“万金难买”的重大损失。后人都已经不认祖宗的传家宝了,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姓氏”也恨不能彻底“洋化”了呀!

再说,学好一个中医要十几及几十年的积累沉淀,这个职业对人的挑剔很特别:没兴趣,没悟性,一根筋,没眼缘,没德性,没拓展性思维等等都不适合学中医。

同样两个年龄相同的学中西医的人,三十岁之前,一个在西医界已是功成名就了;而另一个在中医行里,还是个拿不起“事”的寒酸毛头小子辈。

现实的喧嚣生活,有几个学子能耐得住寂寞清苦,人生大事中的结婚生子养家,哪个不需要殷实的金钱来维持,难不成让ta们喝西北风及啃大腿啊!知道为什么好些医学生改行谋生的无奈之举了吧。

现实版的答案,只要脑筋还没完全打结的父母,哪一个肯让自己的小心肝学医啊!况且医患关系拔剑弩张,谁还愿意来趟这潭浑水?

这就是为何现代人不愿学习的现实原因,这些理由还不够吗?


郁金香184995999


可以肯定的是学医的考生是挣着抢着去学医。从医学院录取分数线就能看出医学有多热门。二本医学院临床医学录取分数线都超过一本线二三十分,更有甚者超过一本线四五十分,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录取分数线超过前10名985大学录取分数线。首都医科大学作为一个非211大学,不但录取分数线超过211大学录取分数线。还超过了前10名985大学录取分数线。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录取分数线超过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是非211非985大学,是一个双非大学。而重庆大学不但是211大学,更是985大学,按道理讲应当是 985大学重庆大学录取分数线要高。但是结果恰恰相反。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录取分数线比重庆大学要高很多。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录取分数线比重点985大学录取分数线都高,事实胜于雄辩,那些说学医不好,是高危职业,这不是贼不打自招吗。说明学医都是尖子生,优秀学生抢着学医吗,要是没有人学。没有人报考。那分数线就自然而然下降了。分数线最能说明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